男子查出晚期癌,選擇自殺:對病人而言,死亡是一種解脫

2020-12-12 騰訊網

「老王啊,你走了我可怎麼辦啊!」

「嗚嗚嗚嗚……您為什麼要這麼想不開……」

天還沒亮,村頭的老王家裡就傳出了痛哭聲。不一會兒,救護車就來了。有好事的村民悄悄走到老王家圍觀,看到老王被抬了出來,口吐白沫,已經不省人事。

原來,老王2年前被查出了肝癌晚期。一聽說治療癌症要花很多錢,本來就家境困難的老王,在確診的那一刻就決定放棄治療了。後來,老王就一直在家治療,偶爾去村裡的老中醫那裡開一些中藥來吃,但是沒什麼效果。

隨著癌症的進展,老王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最後連路也走不了了,整個人骨瘦如柴,已經沒有了人形。

那天,老王趁著家人外出幹農活的空隙,翻出老伴兒買來準備除草的農藥,一飲而盡……在醫院搶救了幾個小時,仍然沒能救回來。

癌症患者自殺現狀

對於醫院急診科的李醫生來說,像老王這種因為癌症自殺被送到醫院的人不在少數。「有的人是因為沒錢治,有的人是因為到了癌症晚期沒法治,有的人是一聽說癌症就自己嚇自己……」談起癌症患者的自殺原因,李醫生感慨地說道,「其實有的癌症患者治癒的希望還是相當大的,但是他們連嘗試都沒有嘗試,就選擇匆匆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基於英國國家癌症登記中心資料庫的一項研究顯示,從1995年到2015年,被納入符合篩選標準的4722099名癌症患者中,有2491名患者因自殺死亡,其中男性1719 名,女性772名,佔所有死亡病例的 0.08%。

由於病痛、貧困、抑鬱等原因,許多癌症病人的生存現狀十分痛苦,自殺現象時有發生。因此,自殺已經成為癌症患者一大致死因素。

為什麼自殺?主要是熬不過三道坎

疼痛是癌症患者要經歷的第一道坎。癌痛是受腫瘤壓迫,或者侵犯神經組織,引起持續性疼痛的一種症狀。根據統計,我國癌痛發生率為61.6%,四分之三的晚期癌症患者伴隨著癌痛。有70%-90%的癌症患者在癌症的進展期會出現癌痛,其中,有1/4的病人會因為忍受不了癌痛的折磨而離世。

貧困是癌症患者要經歷的第二道坎。從查出癌症,並決定治療的那一天起,這個病對於癌症患者全家來說,就是個無底洞。2016年,有調查小組對1.45萬名癌症患者治療癌症所需花費做了數據統計,調查顯示:在我國,每一個癌症患者每年需要花費6萬元人民幣在癌症治療上。而且,這只是粗略估計,不同類型的癌症患者,由於病情的不同,花費也不一樣。進口抗癌藥物多是「天價」,尤其是進口靶向藥,價格昂貴,普通家庭難以承受。

心理是癌症患者要經歷的第三道坎。癌症患者的身體和心理狀況都極為脆弱,對疾病、治療、死亡的恐懼每時每刻折磨著他們,於是就產生了焦慮、抑鬱、孤獨的情緒。在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中,有30%-50%的患者存在抑鬱症狀,而且抑鬱常同時伴有焦慮等症狀的出現。這些情緒交織可能產生輕生念頭,引發不幸。

身心俱疲的癌症家屬

在癌症患者自殺的背後,同樣痛苦不堪的,還有癌症家屬。

在陰暗的腫瘤科,病人躺在床上遭受折磨,而癌症家屬卻要常年奔波於家和醫院這兩點一線。

作為病人家屬,他們不僅要想辦法支付高昂的治療費用,還要抽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照顧病人,用殘餘的勇氣和毅力撐起一個家。但是,他們卻常常會被忽視。面對巨大的壓力,不少癌症家屬也痛苦不堪,整天以淚洗面,一度崩潰。

悲傷、憂愁、恐懼、忍耐、厭倦……張可覺得自己快撐不住了,朋友勸她去看心理醫生。張可打聽了一下價格,退縮了。

去年,張可的父親在單位體檢的時候被查出肺癌晚期。在經過一系列檢查之後,醫生讓張可做好心理準備,她父親估計撐不過一年了。張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結束第一階段化療之後,原本體重150斤的父親,就只有不到80斤了。

「看起來就像一具骷髏。」張可強顏歡笑地說。在化療期間,由於發生了強烈的副作用,張可父親一天到晚發脾氣,不願意吃東西,也不願意吃藥,還說要跳樓……張可身心俱疲,但為了父親著想,她還是耐心地勸解他。那段時間,張可既要在醫院照顧父親,又要四處湊錢,為了減輕心中的苦悶,張可每晚都用酒精麻痺自己。

不久前,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張可的父親終於熬不住,從高樓墜下。張可握著父親冰涼的雙手,心痛之餘卻也感到一陣輕鬆,為父親,也為自己,她哭了。

其實,癌症作為一種重要的負性生活事件,不僅給患者,也給癌症患者家屬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所以,在關注癌症患者本身的同時,我們也要給癌症患者家屬給予心理的幫助、疏導、治療。

參考資料:

[1]《上海出現「癌症旅館」:癌症患者和家屬蝸居只為看病》.廣州日報.2015-05-06

[2]《國家癌症中心:健康生活方式 助力癌症防治》.央視網.2019-09-15

[3]《長沙癌症街:數百患者及家屬常年租住 多來自農村》.中國青年報.2014-05-2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世界胰腺癌日|70歲大伯得了「癌中之王」,確診晚期的他這樣找到...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吳朝香 通訊員 王蕊 胡梟峰每年11月的第三個周四是「世界胰腺癌日」,因為「一發現就是晚期」、死亡率高、無法根治,胰腺癌一直被稱為「癌中之王」。但最近幾年,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治療胰腺癌的方法越來越多。
  • 醫生說的「癌前病變」,是什麼意思?如果沒重視,多久會變成癌?
    首先「癌前病變」並不等於癌症,但它會有很大的可能發展成癌症。「癌前病變」是可逆的。當醫生說出四個字的時候,不要害怕,不要彷徨。因為這時的疾病還沒有完全變成癌症,通過積極的治療,康復的機會還是比較大的,只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一般不會對壽命造成太大的影響。
  • 體檢查出腎積水沒症狀就沒問題?杭州七旬大伯查出輸尿管癌
    但極少數結石病人卻沒有明顯疼痛,等發現時已是腎臟中重度積水,表示腎功能已受到不可逆損害,甚至患側腎萎縮,完全喪失功能。此類患者屢見不鮮,市一醫院泌尿外科每年都會接診數十例。王於勇說,除了結石會引起腎積水外,還有其他情況也會引起腎積水。
  • 28歲女白領查出最懶的癌,最後拖成癌轉移
    杭州28歲的孔女士和41歲的李女士都在體檢的時候查出了這種被認為「最懶的癌」,因為沒有重視,拖成了癌細胞轉移......醫生介紹,甲狀腺癌分為乳頭狀癌、濾泡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
  • 癌症病人死前有哪些症狀?這五個階段告訴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那麼對於癌症晚期患者來說應該如何治呢?手術作為早期治療效果明顯,但是對於晚期患者來說,建議採用中西聯合治療,化療會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中藥提高免疫力,對於晚期患者來說提高食慾的同時調理身體,減輕患者痛苦。有人說對於癌症的發生我們不可預知,所以往往驚恐的措手不及,可是對於癌症帶來的死亡氣息卻可以通過相關症狀而做到早準備。今天,了解下癌症病人死前五個階段,這樣你才知道如何做,不會後悔!
  • 他們痛得想要自殺:被忽視的癌痛
    像蜘蛛織網一般,腫瘤生長擴散,壓迫周圍神經組織,病人漸有痛感。隨著病情加重,癌細胞向骨骼、神經及內臟等組織擴散轉移,晚期患者會成片乃至全身疼痛,無法進食、睡覺,連喘氣和翻身都成了奢侈。「癌痛已經是一種疾病了。」王昆說。疼痛有10個等級的劃分,多數中晚期癌症患者的評級都可達到7級以上。王昆的科室有26張病床,躺著的基本都是7級疼痛以上的。
  • 專家提醒警惕嘴巴也得癌
    每一個小時就會有一個口腔癌患者死亡,口腔癌的死亡率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沒有下降,72% 的患者直到二期或三期才會被診斷出來,晚期發現的存活率僅有 52%。而早期發現,不僅可以使存活率達到 80-90%,而且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口腔癌都是拖出來的病,口頰癌是口腔癌的一種。湖南省屬於口頰癌相對高發地區,早期病變多表現為黏膜表面粗糙,但多因無痛而為患者所忽視。
  • 治癌27年,腫瘤專家患上胰腺癌晚期,從確診到死亡僅15個月
    胰腺癌,癌中之王,來勢洶洶,患者的生存期很短,是唯一一種發病率:死亡率接近1∶1的癌症。談及患上胰腺癌的感受,外人難以想像有多麼痛苦。一、「癌中之王」纏上了抗癌專家王磊,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結直腸外科主任,研究癌症27年。
  • 紐約兩名醫護人員在新冠期間自殺:目睹病人死亡,無能為力很痛苦
    布雷恩的父親說,最近幾周她向他描述了病人的襲擊。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在被救護車趕出之前就已經死亡。她的醫院,紐約長老會艾倫醫院為曼哈頓北部和布朗克斯地區的貧困西班牙裔社區提供服務。醫院的199張病床可容納170名COVID-19患者。到4月7日,已有59名患者死於冠狀病毒。
  • 肝癌晚期要放棄治療嗎?親身經歷,陪父抗癌13月去世,我不後悔!
    「肝癌晚期要放棄治療嗎?」曾經不止一位癌友家屬問過抗癌衛士這個問題,確實在明知道沒有什麼太大希望的前提下,還要投入巨大的財力、精力,忍受治療的痛苦,無論對於癌友還是家屬來說都是一種折磨,那麼究竟要不要放棄呢?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患者故事,可能大家會從中受到啟發!
  • 中晚期癌友出現的難題——惡性腹水怎麼治?
    中晚期癌友的困擾惡性腹水是晚期惡性腫瘤常見併發症,可引起腹痛、腹脹、乏力、呼吸困難、活動障礙,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癌性腹水難治的根本原因在於,一旦出現腹水,說明病期已經中晚期了,患者的體質一般不太好,再去用各種辦法治療,就很困難了。」
  • 患腦轉移癌=被判死刑?多學科協作診療可獲長期生存
    腦轉移癌,是由身體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通過多種途徑轉移至腦內引起。臨床上,腫瘤發生腦轉移屬於癌症晚期表現,致死率極高,而且進展速度很快,如果不能及時予以有效治療,病人很快就會因腦疝而死亡。基於此,對於腦轉移癌患者,無論患者、家屬甚至一些醫生,對治療陷入絕望,悲觀洩氣,認為不具有治療價值而放棄。
  • 癌症晚期一般能活多久,接受治療與不接受,原來區別這麼大
    其實不單單是癌症患者,在大家看來癌症就是一種和死亡劃等號的疾病! 但是,晚期癌症卻有所不同,晚期癌症的治療目的,已經從徹底治癒癌症變成了帶癌生存。因為晚期癌症意味著癌細胞已經開始了大面積發展、浸潤和擴散,通過手術無法將癌細胞清除,所以只能採用保守、姑息療法控制病情發展,也就是放化療、靶向藥物、免疫療法等!
  • 腫瘤科醫生:身上3處發癢,別當作皮膚病,要小心體內有癌
    我們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畢竟肺癌早期和肺癌晚期發現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治療效果當然也非常不一樣。肺癌早期患者的治癒機率近百分百。那麼,醫生有說過:身上3處發癢,別當作是皮膚病,要小心體內有肺癌。1、皮膚瘙癢難耐根據醫學界的國內外人士觀察後得出結論,癢和體內出現惡性腫瘤有很大的聯繫。
  • 乳腺癌晚期該怎樣保守治療呢
    早期乳腺癌的症狀不明顯,常以乳房腫塊、乳房皮膚異常、乳頭溢液、乳頭或乳暈異常等局部症狀為主,由於表現不明顯,非常容易被忽視,有不少患者在確診時就已屬晚期,此時可發生遠處癌細胞轉移,出現全身多器官病變,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那麼,乳腺癌晚期該怎樣保守治療呢?
  • 45歲男子,堅持鍛鍊,排便也正常,竟查出結腸癌,禍首是什麼?
    前陣子有位男性留言表示,自己今年45歲,在10月份的健康體檢中被查出直腸內有兩個息肉,大小在2釐米左右,經過病理學檢查後發現屬於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局部黏膜內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結腸癌。那麼45歲男子堅持鍛鍊,排便也正常,竟然查出結腸癌,禍首是什麼?在了解後可以發現,這名男性自己也說出了原因,自己經常飲酒,並且體型比較肥胖,這或許就是引發結腸癌的禍首。
  • 江蘇初中女生跳河溺亡,我就是廢物,死亡是一種解脫
    在自殺之前,給父母留下一封遺書。女孩遺書的內容是對母親的道歉和自責:媽,我不知道我怎麼啦,什麼都不想做,變得好累,控制不住情緒,這兩天我試了好多自殺的方式,割腕、跳河、吃藥等等。對不起,我好像就是一個廢物,好沒用,活著就會拖累你和別人。
  • 煮咖啡vs速溶咖啡,一種抑癌一種致癌?實錘來了!
    關於它抑癌或致癌的傳聞不少,可謂眾說紛紜,如咖啡因等成分在一些動物研究中顯示出抗腫瘤作用,再比如被闢謠的某知名連鎖咖啡致癌風波……  有人說咖啡抑癌,有人說咖啡致癌,真相撲朔迷離!到底抑癌or致癌,小編要撥開迷霧,直擊真相,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了。
  • 癌症=死亡?被癌症嚇壞的日子很難熬……
    前幾天,一個朋友的親戚被查出了前列腺癌,這個一直覺得自己身體很好的王先生剛剛55歲,本想著沒幾年就退休了,要去週遊世界,好好玩一玩,但是這突如其來的噩耗,讓他頓時萬念俱灰。癌症是一種長在身上的疾病,但往往也能成為患者的心病,很多患者以為癌症=死亡,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丁·加德納曾認為,在美國630萬死於癌症的病人中,80%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嚇死」的。癌症≠ 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