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戰鬥民族,也許大家都會想到俄羅斯,但是說實在的,中華民族也不失為一個戰鬥民族,想當年華夏民族不過是黃河三角處的一個小小部落,四周都是和我們同一起跑線上的異族。
我們的祖先發展、壯大、戰鬥、徵服,一步步的把華夏族的血統帶到幾乎整個東亞。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明走的每一步都是建立在戰爭之上的。
秦始皇統一六國、漢武帝驅逐匈奴、成吉思汗更是率領蒙古大軍幾乎蕩平了整個歐洲。
也鍛造出很多人們爭相傳頌的戰神,例如成吉思汗,衛青、霍去病、耿恭等。更有一位戰神深受日本人的尊敬崇拜,其影響力甚至不亞於項羽,它就是蘭陵王。
蘭陵王是東魏權臣高歡長子高澄的第四子,南北朝時期北齊宗室,受封蘭陵王。對於蘭陵王我們更多的印象應該是來源於影視。
看過電視劇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蘭陵王在作戰的時候會戴上一個面具,有人認為他是為了震懾敵人,有人認為就是單純的不想讓敵人看見他,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我們誰也不知道。但他的軍事才能卻是有史料記載的,最著名的軍事成就就是邙山之戰。
影視《蘭陵王》劇照
根據《北齊書》的記載,河清二年(563年),北周大將楊忠聯合突厥自恆州而下攻打北齊,突入晉陽(今山西太原),晉陽為北齊北方軍事重鎮,高長恭親自參與了擊退北周和突厥軍隊的作戰,奮力將北周大將楊忠擊退。
次年十二月,邙山之戰時,北周攻打洛陽,武成帝高湛派蘭陵王高長恭與并州刺史段韶、大將軍斛律光前往洛陽救援,高長恭帶領五百名騎兵衝進北周軍隊的包圍圈。
影視《蘭陵王》劇照
到了金墉(今河南洛陽東北故城)城下,高長恭成功替金墉解圍,北周軍隊最後放棄營帳逃走,從邙山到谷水的三十裡間的川澤之地,都是北周丟棄的兵器輜重。這次戰役後,高長恭開始聲名遠揚,士兵們為此作曲謳歌他,即後來知名的《蘭陵王入陣曲》。
到隋朝時期,《蘭陵王入陣曲》被列入宮廷曲目,在中唐時期,此曲漸漸的被娛樂化,失去原有的武樂色彩,成為「軟舞」。並且,《蘭陵王入陣曲》也就在此時被傳入日本,現今屬日本雅樂。
日本嚴導神社表演的《蘭陵王入陣曲》
但與此同時,唐玄宗李隆基定其「非正聲」,下詔禁演,以後國內漸漸失傳。不過幸運的是,1986年在日本人的幫助下,終於將該曲的一些資料收集並帶回中國。
1992年9月,從日本來了一群人,他們帶著樂隊到了蘭陵王墓前。然後竟然紛紛掏出面具戴上,跳起了舞,樂隊彈奏的我國的古樂。
一曲舞畢,他們還用日本的祭拜方法祭拜了蘭陵王。可見,日本對於蘭陵王是真的尊敬與崇拜,也可見蘭陵王的人格魅力,以一己之力讓一個國家讓推崇至此,不得不感嘆,古往今來,能有幾人?
蘭陵王墓
註:本文由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整理髮布。本帳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
↓↓↓戳對應連結,獲取更多精彩!
國產軍刀:鮮為人知的8把國產軍刀,每一把都威力驚人,戰鬥力強悍!
三尖兩刃刀:二郎神楊戩的異形砍斫兵器:三尖兩刃刀
Jagdkommando:為殺戮而設計的匕首:只要一瞬間,便會讓人血肉模糊
格鬥兵器:街頭格鬥武器大盤點: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不能打的
弓箭:現代人的臂力拉不開古人的戰弓?真是這樣嗎?
流星錘:他不僅擁有《水滸傳》第一寶刀,更有威力超過現代手槍的秘密武器!
日本軍刀:二戰日本軍刀與傳統武士刀的細微差別,暗含著侵略者的險惡用心!
撾:李存孝用的「畢燕撾」到底是個什麼鬼?竟打的班翻浪腦漿迸出!
鋼材:百鍊鋼、包鋼、嵌鋼……這些五花八門的「鋼」,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試斬:日本最邪惡變態的文化:一個家族9代試斬,殺5萬餘人
鑌鐵大刀:為什麼一把西域鑌鐵大刀,比日本刀要貴167倍!
印尼兇刀:沾滿華人鮮血的拉斯卡兇刀,印尼屠華事情的鐵證,需全體華人永遠警惕!
投稿郵箱:2592164298@qq.com歡迎投稿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