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作為二戰之中的代表性坦克之一,虎式坦克擁有很強大的戰鬥力,不過對比現代主戰坦克,其本身已經沒有任何優勢可以,哪麼如果虎式坦克與現代主戰坦克做數據對比的話,那些方面差距會比較小呢?
扯談:虎式坦克與現代主戰坦克差距最小的地方是什麼?
虎式坦克研發較早,但是服役較晚,1937年開始研發的虎式,直到1942年的下半年才開始少量服役,不過這種重型坦克剛上戰場,就給盟軍的裝甲部隊帶了巨大的威脅,不論是火力還是防護都是比較強大的。
直到美蘇也開始服役重型坦克針鋒相對,同時盟軍的空中愈發優勢明顯後,虎式坦克的威脅便開始被削弱,而與現代的主戰坦克做對比,基本沒什麼比較接近的:
1、防護、火力、機動和信息化全面落後
虎式坦克分為保時捷、亨舍爾兩種型號,防護力相對接近,88毫米坦克炮穿甲能力非常出色,車體前裝甲厚102毫米,炮塔正面炮盾位置的裝甲最厚處達150毫米,這些數據在二戰時代的坦克中還是非常靠前的,但是與現代主戰坦克對比,就沒什麼可比性了。
美制M1A2主戰坦克的炮塔正面裝甲的厚度約為458毫米,因為使用複合裝甲,實際防護能力相當於600毫米的勻質軋壓裝甲,車體的前裝甲厚度最厚處在350毫米左右,這種防護能力要比虎式高出幾個量級。
而配備的120毫米滑膛炮,配合火控系統,不論是射擊精準度、射程還是穿甲能力,都遠高於88毫米坦克炮,而這種火力,也是現代一流主戰坦克的「標配」,即便是輕型坦克的「標杆」15式,105毫米火炮依舊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
更不要說在同樣重要的動力方面,虎式只有700馬力的發動機,單位重量的功率僅有每噸12.5馬力,加上複雜且脆弱的懸掛系統,即便是在二戰同時代坦克中,也是機動能力偏弱的一型坦克。
在現代最強的一流主戰坦克中,1500馬力發動機和70公裡每小時的最大時速都是「及格線」,單位重量的功率也都遠高於虎式,M1A2型每噸的功率約為22.7噸。
2、只有一點數據差距最小:「個頭」,也就是重量
虎式坦克最為接近現代主戰坦克的數據是重量,作為二戰有名的重型坦克,虎式的前期型為56噸,後期型為57噸,這個重量與幾十年誕生的現代主戰坦克很接近。
1979年的美軍M1型坦克全重為55.7噸,到1984年改進為M1IP型時才達到57噸,到1993的M1A2型時為66噸。
同樣是德國製造,二戰後著名的豹2主戰坦克,其全重為55.15噸,還不及虎式坦克的全重,也是到豹2A7時,經過不斷的改進升級,戰鬥全重才高達67噸。
不過這裡僅僅是數據接近,現在的一流主戰坦克都是第三代坦克,不論是機動、火力、防護以及更為先進的火控和信息化水平都已經與虎式坦克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在可能的雙發對戰上,即便虎式有機會擊中對方,還是沒有擊穿的能力,基本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