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娃娃」變「金豆豆」臺灣團隊共促鄉村振興

2020-12-22 臺海網

中新網福州7月19日電 (鄭江洛)「今年,我們運用臺灣新型農業技術培育出的花生,顆粒更加飽滿、品質有了更好的提升。」看到「土娃娃」變成「金豆豆」,臺灣見學館團隊成員詹竣傑喜不自勝。

第二屆「幸福·長慶」兩岸花生節7月18日在福州市永泰縣長慶鎮舉行,拔花生比賽、兒童花生繪畫比賽、農特產品銷售展示等活動熱鬧登場。這邊,綠油油的花生地裡,拔花生比賽熱火朝天;那裡,海峽兩岸農特產品展位上,由兩岸團隊共同培育改良的成品花生琳琅滿目。

詹竣傑告訴記者,他們引進改善土壤的光合菌,運用清洗花生的氣泡清洗機、烹煮花生的鍋爐、測量花生莢水分的分析儀等,確保長慶花生生產技術的穩定推進和品質的提升。

中洋村花生種植大戶朱春強(左)與臺灣青年詹竣傑(右)展示花生產品。 鄭江洛 攝

長慶鎮因獨特的氣候和土壤優勢,紅皮花生口感細膩、自然香甜,鎮上幾乎家家戶戶種幾畝花生。近年來,該鎮立足臺灣契作產業優勢,結合兩岸產業協作交流,由兩岸團隊將長慶花生從「土娃娃」做成了當地脫貧致富的「金豆豆」。

「今年花生的收購價比去年更高了,從每斤18元(人民幣,下同)提高到20元;零售價也從去年最高的每斤25元,上升到30元。」長慶鎮中洋村花生種植大戶朱春強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臺灣團隊的加入,將他們的本地花生由內而外升級後,無論是品質還是外包裝,都「增值」了。

長慶鎮農技站的店長王巧清也告訴記者,此次兩岸花生節一共有80份包裝好的『長慶嚴選』花生,一下子就被搶售一空,供不應求,還收到了150份的預訂單。

去年首屆兩岸花生節打響了長慶花生的品牌,現在隨著莆炎高速公路通車,長慶花生的購銷市場逐漸被打開。王巧清說,他們正在準備淘寶、抖音等帳號運行,與臺灣團隊保持微信聯繫;對本地青年來說,也是很好的機會,能帶動青年返鄉創業,促進鄉村振興。

小遊客在農技站試吃花生分級產品。 康毅彬 攝

長慶鎮上的農技站,是兩岸團隊打造的一個示範點。農技站裡,擺放著包裝精美的花生;此外,還有花生醬厚片吐司、花生奶蓋黑糖珍珠奶茶、現打花生冰沙等衍生的各種花生產品,供人品嘗。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臺灣見學館團隊的很多成員尚未回到長慶鎮。但臺灣見學館團隊創辦人許俊雄在直播連線視頻中表示,他們與當地一直保持著線上溝通,沒有停下兩岸合作的腳步。

「我們以長慶花生作示範,提升農產品品質;也幫助當地串聯生產、加工和銷售,建立產銷一體化的循環。」許俊雄表示,未來還計劃在當地開設料理圖書館、烹飪教室和電商直播間,「利用電商網絡平臺,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銷售模式」。

長慶鎮的花生產業朝著更加年輕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延伸出各種各樣的文創產品。當地官方希望能夠引導農民走品牌化、精品化道路,種出好產品,真正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今天為一顆花生「增值」,未來為更多農產品做「加法」。(完)

相關焦點

  • 「土娃娃」變「金豆豆」 臺灣團隊共促鄉村振興
    鄭江洛 攝中新網福州7月19日電 (鄭江洛)「今年,我們運用臺灣新型農業技術培育出的花生,顆粒更加飽滿、品質有了更好的提升。」看到「土娃娃」變成「金豆豆」,臺灣見學館團隊成員詹竣傑喜不自勝。第二屆「幸福·長慶」兩岸花生節7月18日在福州市永泰縣長慶鎮舉行,拔花生比賽、兒童花生繪畫比賽、農特產品銷售展示等活動熱鬧登場。
  • 浙江仙居匯融兩岸精英 「線上+線下」共促鄉村振興
    2020臺商走進仙居暨仙臺兩地鄉村振興交流活動現場 仙居縣臺辦供圖中新網台州12月19日電(範宇斌 鮑佳凝)2020臺商走進仙居暨仙臺兩地鄉村振興交流活動18日至19日於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舉行。來自仙居和臺灣兩地的鄉村振興領域專家學者以及企業界精英代表等一百多人,就兩地生活、文化、藝術融合交流、精緻農業發展等鄉村發展話題展開研討交流,匯聚兩岸各界智慧,共促鄉村振興。
  • 廣州促青年返鄉參與鄉村振興
    中新社廣州12月23日電 題:廣州促青年返鄉參與鄉村振興作者 王堅2020年以來,廣州實施青年投身鄉村振興戰略行動,按照有一定數量返鄉青年聚集、有特色產業項目支撐、經濟發展程度較好、鄉風文明水平較高標準
  • 淇濱區法院:送音響促文明 助力鄉村振興
    淇濱區法院:送音響促文明 助力鄉村振興 2020-01-02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灣團隊再造鄉村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開花結果」
    (中國減貧故事)臺灣團隊再造鄉村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開花結果」中新社福州12月11日電 題:臺灣團隊再造鄉村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開花結果」作者 鄭江洛「我們想將臺灣鄉建鄉創的經驗引到大陸來,推動更多兩岸年輕建築設計人參與福建鄉村振興項目。」
  • 臺灣青年紮根福建三明:在鄉村振興中找到「完美契合點」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經濟觀察)臺灣青年紮根福建三明:在鄉村振興中找到「完美契合點」中新社福建三明12月19日電 題:臺灣青年紮根福建三明:在鄉村振興中找到「完美契合點」作者 閆旭 林春茵「我是拿著規劃設計圖,來自臺灣的福建新村民
  • 振興鄉村繪藍圖 共襄盛舉謀發展
    金秋時節,蟻蜂鎮繼河南民俗走進驛城區後,邀請掘匠書院設計師趙輝來到蟻蜂,共襄盛舉,描繪蟻蜂鎮鄉村旅遊發展藍圖。河南省駐馬店驛城區蟻蜂鎮黨政班子成員、鄉村振興辦、農辦、文化服務中心、國土所、扶貧辦、相關村兩委負責人參加了座談會,鎮黨委書記段德政主持。
  • 建設南粵精美鄉村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12月19日晚,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發布會在佛山市三水區西江公園舉行。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南平村等10個村落獲評「廣東十大美麗鄉村」,佛山市三水區「百裡芳華之西江十裡畫廊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等20條鄉村旅遊線路被評為「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
  • ...開展「三聯三促」助推鄉村振興;溫州市總推出內訓師培訓「星火...
    工作動態江蘇省總開展「三聯三促」助推鄉村振興8月5日,江蘇省總工會出臺《關於在「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中開展「三聯三促」活動的意見》,要求全省工會組織積極參與企業聯村共建,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深度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 奏響鄉村振興前奏曲 推動鄰水縣脫貧攻堅與經濟社會發展互促共進
    鄰水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發展機遇,深入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聯動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統籌推進,協調發展,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新模式,釋放「脫貧攻堅+」乘數效應,奏響鄉村振興前奏曲,推動脫貧攻堅與經濟社會發展互促共進。
  • 小蘋果的鄉村振興「進行曲」——陝西洛川以「三變」改革促「三贏」
    新華社西安4月5日電  題:小蘋果的鄉村振興「進行曲」——陝西洛川以「三變」改革促「三贏」  新華社記者 姜辰蓉  陝西省洛川縣是全國聞名的「蘋果之鄉」,蘋果既是「扶貧果」,也是鄉村振興希望所在的「幸福果」。
  • 鄉村振興:促人才回流,推跨界融合
    ,加速河南鄉村振興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吳春波 文 受訪者供圖  12月5日,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暨2020中國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論壇在鄭州召開。12月4日,本屆論壇嘉賓、河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長江學者馬恆運在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很多年,要素外流嚴重成為鄉村振興難點,如果能夠通過政策或其他相關設計引導要素流向鄉村,鄉村振興才會真正變成現實。  2018年,中央明確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和糧食主產  功能區,鄉村振興的任務尤為艱巨。
  • (經濟觀察)臺灣青年紮根福建三明:在鄉村振興中找到「完美契合點」
    「我是拿著規劃設計圖,來自臺灣的福建新村民。」臺南姑娘張欣頤這樣介紹自己。  2014年,張欣頤從臺灣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研究所畢業,跟隨臺灣鄉創團隊來到福建參與美麗鄉村項目,負責空間規劃設計。來到距離縣城約12公裡的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杉城鎮際溪村,當地人習以為常的丹霞地貌、田園風景,在張欣頤眼中有了另一種可能性。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 打造產業新業態,促宅梧鄉村振興!市政協主席馮偉華帶隊到宅梧調研
    打造產業新業態,促宅梧鄉村振興! 布丁播報5月20日下午,市政協主席馮偉華帶隊到宅梧鎮開展鄉村振興專題調研
  • 武漢市新洲區辛衝街,沿途看一步一景,共謀鄉村振興之路
    近幾年來,辛衝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標先進找差距」,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土地綜合整治等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街道上至領導下至村幹部,共聚共學土地綜合整治經驗,共商人居環境整治「妙招」,共破鄉村振興難題。做實土地流轉,「轉」出新光景「從2018年到現在,全村共清理意楊退林還田450多畝,開荒復墾改造農田500多畝,先後流轉土地1060畝。」
  • 找準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力點
    要落實好這個要求與目標,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必須從現實出發,找準鄉村振興的發力點,探索新形勢下土地利用模式,即通過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構建田園綜合體,引導農業結構調整,倒逼結構轉型,從而實現農業生產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民富裕生活協同共進的發展思路。
  • 福建永泰:臺灣設計師深耕大陸「美麗鄉村」
    縣裡255個村落,疫情影響減緩,「美麗鄉村」建設方興未艾,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設計師「登陸」作為。臺商、福州市雲嵐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章近日與永泰縣同安鎮嵐口村籤訂協議,將參與該村的鄉村振興,第一步,就是將嵐口村村委一棟土牆烏瓦的老房子改建、活化為臺式民宿。
  • 【脫貧振興八閩行】築夢大陸「阿里山」——鄉村振興中的臺商身影
    臺品櫻花茶園的負責人、臺商謝東慶指著眼前被雨水打溼後更顯蒼翠的茶園說,「我們希望把櫻花茶園打造成兩岸最靚麗最生態的園區,也希望通過櫻花帶動鄉村旅遊,進而帶動當地的餐飲、住宿及服務業等發展,助推地方鄉村振興。」  永福鎮是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的核心區,被臺商譽為「大陸阿里山」。謝東慶是最早到永福鎮投資農業的臺商之一。
  • 潘文峰調研仙龍鎮鄉村振興工作時強調:強力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構建...
    永川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楊 雪)12月21日,區委副書記潘文峰率隊前往仙龍鎮調研鄉村振興工作。他強調,牢牢把握城鄉融合發展這個關鍵點,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打造出一條產業致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