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斯·克雷文
1905電影網訊 據外媒報導,北美時間8月30日,著名恐怖片導演韋斯·克雷文因腦癌在洛杉磯去世,享年76歲。
韋斯·克雷文美國導演、編劇、小說家,以恐怖片見長,有「恐怖教父」之稱,並開創了《猛鬼街》、《隔山有眼》和《驚聲尖叫》等經典恐怖片系列。《猛鬼街》是繼 《隔山有眼》之後的作品,引領了強勁的恐怖風潮。然而繼「惡魔的恐懼」之後,韋斯·克雷文的恐怖大作《驚聲尖叫》則放大了「人的恐懼」。著名演員約翰尼·德普、莎朗·斯通、梅麗爾·斯特裡普等都參演過他導演的電影。2006年,坎城電影節邀22位世界著名導演拍攝《巴黎,我愛你》,其中韋斯·克雷文編劇並執導巴黎第二十區拉雪茲神公墓的篇章。簡而言之,韋斯·克雷文改變了恐怖片的面貌,以下讓我們一起回顧「恐怖教父」的五部經典之作。
《魔屋》與《處女泉》
致敬英格瑪·伯格曼——處女成名作《魔屋》(1972)
《魔屋》中凌辱的場面
縱觀韋斯·克雷文的導演生涯,他的陰暗面和淵博的知識背景就顯露在其處女作《魔屋》中了。《魔屋》講述了17歲的少女瑪麗為慶祝生日,與好友費莉絲相約看演唱會,卻意外遭遇變態殺人犯的凌辱與虐待的故事。
《處女泉》中凌辱的場面
《魔屋》這個故事是受到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處女泉》(1960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影響。《處女泉》的人物情節設置為:女主人公卡琳與女僕一同參加禮拜之後意外遭遇三個牧羊人的凌辱,而後牧羊人住進了卡琳父親的農場,最後以小牧羊人的幡然醒悟,卡琳父母殺死牧羊人結束。《魔屋》中在情節設置上並無二致,17歲少女瑪麗與好友費莉絲為慶生參加了演唱會,卻遭遇歹人之迫害。歹人經過瑪麗家時住進勒她的家,小歹徒良心發現後,瑪麗父母一起處決了歹徒。
《隔山有眼》海報
冷漠的惡——《隔山有眼》(1977)
繼約翰·保曼《生死狂瀾》(1972)和託比·霍珀《德州電鋸殺人狂》(1974)之後,韋斯·克雷文於1977年導演了《隔山有眼》。
影片用一種新的方式演繹了恐怖電影,即埋藏在普通人身上冷漠的惡。它表現的是一個有代表性的美國式家庭開車穿越沙漠之旅行。美國式家庭——父親、母親、成年的孩子們,未成年的孫子輩,還有狗——與一個全是發育畸形的呆小病患者的下層社會家庭發生衝突,這個兇惡的家庭有施暴欲而且嗜食人肉。「正常」家庭中,父親是個不折不扣的種族主義者;母親,一個全無個性傻乎乎的家庭主婦。母親的地位遠不及家中的死狗,母親的屍體最後被兒子用作武器所燒毀。深層的惡並不是由惡人們所犯下的,影片讓人驚恐之處也在此——毫不費力地隱射了美國式家庭自身的內部問題。每一個人都身處其中,並成為暴行的合謀者而不自知。
《猛鬼街》
恐怖經典——《猛鬼街》(1984)
80年代最著名、最有影響力的恐怖片非《猛鬼街》莫屬了。影片講述了變態怪人弗萊迪·庫格因騷擾兒童被父母燒死之後的復仇故事。影片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有變態惡魔「鋼爪手」之稱的佛萊迪·庫格的恐怖形象。鋼爪、禮帽、燒灼的皮膚,還有紅綠相間的毛衣都是他可怕的恐怖象徵。
約翰尼·德普的小鮮肉時期
惡魔遊走在孩子們的夢中,在夢中慘死的孩童們會同樣在現實中暴斃。弗萊迪變態、自虐的銀幕形象成為了不少兒童童年時期的噩夢,這這部作品不僅僅成為恐怖片中裡程碑式的經典之作,同時也挖掘了著名影星約翰尼·德普。
弗萊迪從銀幕走出
十年一覺惡魔夢——《猛鬼街7》(1994)
十年之後再出續集《猛鬼街7》,影片講述了扮演第一部《猛鬼街》女主角的演員希瑟(由希瑟本人扮演),在頻發的詭異事件之後開始心神不寧。而此時電影公司決定響應影迷們的要求重拍這部電影,在製片人鮑勃和導演克雷文(導演本人出演)的懇請下,她終於決定出演《猛鬼街》系列的最後一部——《猛鬼街7》。不料,惡魔弗萊迪居然在粉絲的狂熱中,從電影走進了現實生活。影片採用了戲中戲的套層結構,模糊了現實與電影之間界限,人們從血腥和殺戮中所獲得愉悅最後被放大成恐懼。
《驚聲尖叫》致敬《精神病患者》
青春的血漿——《驚聲尖叫》(1996)
平靜的加州小鎮變成了一片血海,兩名學生被殘忍地殺害,兇手神出鬼沒,始終以面具示人,但真面目卻無人知曉。每當夜幕降臨,小鎮上的人們被人一個個殺害,而被害人只能在被害前驚聲尖叫。這部影片是著名恐怖系列的開端之作,此後出現了《驚聲尖叫2》、《驚聲尖叫3》、《驚聲尖叫4》以及無數部狗尾續貂之作。值得注意的是,關注電影與現實之間的討論再次出現在《驚聲尖叫》系列電影中。《驚聲尖叫2》的開場,就是觀看恐怖片的觀眾無動於衷的觀看了一場殺戮。觀看恐怖片人們懷揣著視覺的愉悅,實則瞥見了被禁止潛意識中,釋放了被壓抑的性與暴力。克雷文所討論的恐懼不僅僅是銀幕上的假象,同時也是我們身處其中的日常。
編譯/毛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