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呂布的左膀右臂,為何高順被曹操處死,張遼卻成為曹營重將?

2020-12-12 庭州史臣論古今

張遼和高順,乃是呂布帳下最為得力的兩員幹將,稱得上是呂布的左膀右臂。雖然二人在呂布勢力中地位相當,但就實際表現來看,張遼的戰鬥力是稍高於高順的。畢竟關羽曾經對張飛言道,張遼武藝「不在你我之下」,雖然這很大程度上是謙詞,同時告誡張飛不要輕易追殺張遼,但亦可看出關羽對張遼實力的認可。高順在三國名將中戰鬥力屬於中上,他曾與夏侯惇大戰四五十回合才敗下陣來,表現屬實不錯;張飛與呂布最後一次交手時,高順作為一手奇兵消耗張飛,與之交戰一陣敗走,能從張飛手下逃脫,也足見其確有兩把刷子。

不過二人在呂布敗亡後的命運卻有著天壤之別。下邳被攻破後,呂布集團的核心被一網打盡,成為了曹孟德之階下囚。身為主將的呂布,並沒有表現出與其天下第一名將榮譽相匹配的心氣與節操,貪生怕死的呂布向曹操搖尾乞憐,表示希望為曹操鞍前馬後,所謂「明公為主將,布副之」,曹操正有些猶豫,一向忠厚的劉備給了呂布最後一擊,他以丁原董卓的先例告誡曹操,曹操猛然醒悟,下令砍了呂布。但呂布的一幹手下還是相當有氣節的,陳宮曾經背叛曹操,現在成為了曹操的階下囚,孟德愛其才,表示只要陳宮願意投降,一切可以購銷,但陳宮選擇了從容赴死。猛將高順也展現了他剛烈的一面,被押解到曹操面前後高順大罵曹操,寧死不降,曹操大怒之下將其處死。

但到了張遼,情況發生了變化。張遼同樣是大罵曹操,寧死不降。但忠義無雙的關二爺突然站出來替張遼向曹操求情,力保之。最終張遼因此得以保命,並成為了曹操手下不可或缺的關鍵先生。為何張遼和高順的命運如此不同呢?難道關羽真有如此大的面子讓曹操留下張遼性命?還是因為張遼的戰鬥力強於高順因此才得以被曹操賞識?

張遼能夠保住性命甚至得到重用,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他的綜合能力強於高順,且他的忠誠為曹操所看重。這兩者缺一不可。

所謂綜合能力,不僅僅指戰鬥力,更包括排兵布陣的水準,性格的儒雅或暴躁等。張遼的武藝強於高順,這無需多言。不僅如此,在將領必須具備的其他素質上,高順也不及張遼。高順很少展現出他得統帥才能,與張遼相比高順在呂布陣營的角色更加類似親兵衛隊長官。而曹營已經有許褚來承擔這一角色,並不需要補充一個能力不如許褚的高順來「浪費成本」。親兵的忠臣並非基於道德上的自我約束,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基於和主將的人身依附關係,換言之,高順一生只會效忠於呂布。用不恰當的比喻來說,高順更像是呂布的一個工具而非部下。曹操閱人無數,對此自然是一清二楚,高順永遠不可能為他所用。

既然不需要,也用不了,那自然不必多說。在象徵性地詢問了投降醫院之後,曹操毫不心軟地幹掉了高順。

張遼則不同,他是一個相當有修養的武將。首先他的統兵能力強於高順,能夠成為獨當一面的帥才,這是曹操逐鹿中原所需要的。另外,張遼的心思較高順更為縝密,頭腦更為冷靜,不像高順是個莽夫,這類將軍是非常搶手的。他有自己的獨立判斷能力。呂布曾派張遼攻打小沛,大軍兵臨城下後,關羽苦口婆心勸他退兵,張遼經過一番思索後聽從了關羽的建議。再者,張遼對於呂布並非無條件的順從,雖然他一絲不苟地執行呂布的命令,但他心裡非常明白呂布此人色厲內荏,根本不可能長久,但基於道德上的忠臣義務,他不能背叛呂布。曹操當然明白這點,張遼懂得良禽擇木而棲,尤其是他已經為呂布盡完效忠義務之後。所以曹操大膽判斷,張遼在他手下會發揮更大的價值。

所以,曹操並不完全是因為關羽的勸阻而放張遼一條生路——事實上關羽當時還真沒那麼大面子,他留張遼殺高順是因為對於他而言張遼的價值遠遠比高順更高。只不過關羽也對這位忠臣而能力出眾的武將十分看重,所以出於共情心理向曹操求情,這恰好給了曹操一個契機去釋放張遼。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曹操為何接納了多次改換門庭的張遼,卻執意殺死忠心不二的高順?
    曹操早年,僅有兗州一塊根據地,卻被張邈陳宮等人叛迎呂布,讓曹操十分狼狽。此後數年,曹操都與呂布交兵。公元199年,曹操終於攻破呂布大本營下邳,生擒了呂布及眾將。 然而,在面對呂布的大將張遼和高順時,曹操卻選擇了收降張遼,卻殺死了高順,這是為什麼呢?
  • 下邳之戰:曹操誅殺呂布陳宮高順,張遼憑什麼活?
    董卓死後,長安大亂,六十天後,呂布也被趕出長安。呂布帶著軍隊沒有落腳的地方,沒有賦稅收入,就沒有飯吃,他準備投靠袁術,被袁術拒絕,投靠袁紹,又被袁紹猜忌。就在呂布走投無路時,曹操手下陳宮等人迎接呂布為兗州牧。當時曹操正在討伐徐州為父報仇,後方就被呂布佔下了。
  • 呂布有2員猛將,曹操卻只收編了張遼,處決的那個太可惜
    對於呂布這種立場不堅定並且能力出眾的人,向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曹操也不敢留用,下令將其縊殺後梟首。呂布敗亡後,他手下的謀士猛將也歸了曹操。不同於曹操手下郭嘉、荀彧等謀士如雲,呂布手下能叫得出名字的也就一個陳宮。但陳宮拒降,曹操雖然有心收服,卻也只能將其處死。而呂布手下堪當大用的猛將,有且只有2人。
  • 曹操為何殺高順而留張遼?關羽的求情很及時
    曹操攻破下邳以後,就將抓到的俘虜一個個拉上來發落。第一個押上來的是呂布,不過呂布是敵軍主將,曹操沒急著處理,兩人只是簡單對了幾句話。第二個來的就是高順,曹操照例問一句是否願意歸降。高順拒絕回答,明顯是不肯。
  • 同樣是呂布手下的驍將,張遼被收服高順卻被殺,一個因素非常關鍵
    公元198年的下邳之戰,曹操聯合劉備將呂布的勢力覆滅於徐州,一代飛將因此殞命。當然一同赴死的還有高順、陳宮等忠心之士,不過也有例外,這個人就是同樣忠心的張遼。儘管一開始也是寧死不屈,但是曹操非但沒有殺他,反而還將其收入帳下,日後更是位居曹魏勢力前將軍,可謂是風光無限。
  • 歷史上呂布不敢用高順,曹操殺高順留張遼,高順為何這麼不受待見
    雖然拿到了強大的陷陣營,但是呂布清楚地知道,這些人只認識高順而不認識他呂布,只要高順反,這些人必定跟隨,為此就將高順冷落,讓他拿不到兵權和自己爭奪。萬萬人敵,實力強大張飛和關羽都只能被稱為萬人敵,為何高順卻被稱為「萬萬人敵」呢?
  • 同樣是寧死不屈,高順沉默被斬殺,張遼破口大罵反被以禮相待
    如張遼原本跟隨呂布,後來投降曹操後屢立奇功,更是成為曹操手下「五子良將」之首。而同為呂布手下的高順,在兵敗後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據史料記載,高順為人清白正直,不喝酒,不愛財,對呂布非常忠心。高順手下帶領著七百兵馬,裝備精良,都是能徵善戰的精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被稱為陷陣營。可以說,高順是一員比較完美的武將,不僅勇猛無畏忠心耿耿而且個人素質極高。
  • 除張遼和高順外,呂布手下其餘猛將結局如何?正史上五人下落不明
    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他的武力代表了三國的最高水平。如演義中,呂布虎牢關大戰劉關張三英,濮陽城外大戰曹營六將,都是以少戰多的精彩之處。強將手下無弱兵,呂布天下第一,他的手下部將也是非常厲害的。 其中最厲害的有張遼、高順、臧霸、曹性、郝萌、成廉、宋憲、魏續、侯成。
  • 同樣是寧死不降,曹操為何收了張遼,斬了更厲害的此人?
    建安三年,也就是公元198年,曹操親自出兵徵伐呂布。呂布被曹操大軍團團圍於下邳之中。後曹操採用水淹下邳的方式,迫使其一些手下綁了呂布出城投降。曹操殺了呂布,招降了他手下的一些將領,比如張遼、臧霸、宋憲、魏續等人。 張遼是呂布手下八健將之首,而高順地位卻凌駕於八健將之上,因此高順比張遼厲害。
  • 赤壁之戰前,關羽能擊敗許褚徐晃,為何卻拿不下另一位曹營名將?
    在赤壁之戰前,關羽跟曹營很多悍將都交過手,並且絕大多數時候都取得了完勝,只有一個人,跟關羽打了三次,卻都沒分出勝負。這時候我們就禁不住要問了:當打之年的關羽能擊敗許褚徐晃聯手,為何卻拿不下另一位曹營名將?細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這位曹營名將其實是被大家低估了:他曾經在濮陽之戰中單挑呂布不敗,跟關羽對戰三次也沒輸。
  • 三國有次戰役,關羽張飛劉備悉數上陣,為何被呂布高順張遼虐慘
    張飛奪去呂布從山東買的好馬一百五十匹,呂布出兵討備,備欲送馬講和,呂布聽陳宮之計,不允許。劉備衝出重圍往許都投曹操。曹操不殺劉備,並贈送給兵、糧,使他領豫州牧,屯小沛。張繡從賈懷計降操,又因操霸佔叔父張濟妻鄒氏,而與曹操反目。曹操敗師淯水,于禁打敗張鏽。
  • 呂布手下九大戰將,其中最強的兩個一生一死,剩下七人結局如何?
    第一,高順,可以稱作是呂布手下第一大將,地位凌駕於張遼等八健將之上。高順為人嚴肅,不飲酒,善於治軍,所領軍馬也就七百人。這支軍隊戰鬥力極強,可以說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以有「陷陣營」的美譽。但正因為這種軍隊太強了,多次擊敗曹軍,而且高順擊敗夏侯惇後,還讓部將射傷其眼,可以說曹軍諸將與高順有血海深仇,必欲殺之。
  • 高順是呂布手下第一大將,為何會在與夏侯惇的交鋒中敗下陣來呢?
    高順是呂布手下第一大將,為何會在與夏侯惇的交鋒中敗下陣來呢?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呂布是三國時代的第一勇士,胯下赤兔火龍駒,掌中方天畫戟,橫行天下,所向無敵。
  • 本為三國第一猛將,夫人是四大美人之一,卻因人品不好被曹操處死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九原)人。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以勇武聞名,號稱「飛將」,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呂布所用的實戰武器為矛。在《三國演義》及民間其他藝術形象,呂布多被塑造成三國第一猛將。其武器也被虛構為方天畫戟。
  • 曹操在下邳之戰俘虜呂布,為何先縊殺呂布然後再梟首,有何意義
    縊死就是用繩索套頭勒死,梟首就是砍下首級懸掛在城門示眾,下邳之戰曹操一共殺了三員大將,分別是呂布、陳宮和高順,陳宮和高順是被直接砍頭,而呂布是先勒死再砍頭,呂布連被殺的過程也是與眾不同,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曹操如何對待呂布呢?
  • 曹操在下邳城俘虜呂布,到底想不想殺呂布,為何還要問劉備的意見
    三國第一猛將呂布平生第一次被曹操俘獲,曹操是天下第一才子,但凡有才幹的人,特別是英勇的武將,都想招入自己的麾下,像呂布這樣的天下第一猛將,對曹操來說是無法求得,所以在呂布被俘後,曹操便開始盤算如何對付他。曹操還沒來得及處理,就被呂布抓了兩個俘虜,一個是高順,一個是張遼,首先是高順,曹操問高順:你有話說嗎?
  • 曹操對關羽的偏愛,眾所周知,但關羽寧死不進曹營,背後真正原因是...
    關羽為何會冒這麼大的風險去斬殺曹操的大將呢?難道真的就不怕死?為何會寧死不肯進曹營呢?難道關羽真的與劉備情義達到了難分難捨的地步?答案是否定的,那麼真實原因又是什麼呢?
  • 此大將戰呂布,鬥關羽,曹操贊其為天下奇才,卻為何被活活嚇死?
    提起曹操手下的大將,很多人想到的是張遼、徐晃等五子良將,然而曹操心目中的第一大將不是我們認為五子良將,而是一個我們忽略的一員猛將,他戰呂布,鬥關羽,被曹操贊為天下奇才,但是最後卻被活活嚇死。那麼,他到底是誰,為何被活活嚇死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三國演義》中的于禁許褚夏侯惇,誰才是曹營第一將?
    一:于禁于禁,字文則,曹營的將軍之一,是曹操的左膀右臂。他初在鮑信手下剿滅黃巾軍,後歸附曹操。于禁在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攻打呂布、張繡的時候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可以說,他是曹營的老將,德高望重,深受一幫小將的尊敬。而于禁自己也一直在為成為曹營第一將而奮鬥。于禁做事一直比較穩重,治軍有方。而他自己也比較喜歡邀功,所以有時候會讓其他將領心中難受。
  • 關羽為何執意離開曹操,真的是因為劉備?張遼心知肚明
    關羽在現代被尊奉為關聖帝君,這不僅體現了他的勇猛無敵,更是人們內心一種忠義的信仰。為什麼說關羽忠義呢? 在曹操擺下好酒好菜宴請關羽的時候,關羽仍然堅持本心。雖然他急著回到劉備身邊,但是曹操對他也不錯,他也要報答他的恩情。那麼關羽為何執意離開曹操,真的是因為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