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男孩高燒不退,打退熱針後死亡,家長痛哭:我只是想孩子退燒

2020-12-19 親子派

孩子有些頭疼腦熱的,家長都會非常著急,要是碰上高燒不退的症狀,更是恨不得能有仙丹妙藥,能一下子就把溫度降下來,遇到這種情況,有不少焦急地家長就會病急亂投醫,希望醫生能快速幫助孩子退熱。

但是,如果孩子發燒處理不當,極有可能引發嚴重後果,甚至導致孩子死亡。

就在前不久,一名兩歲零三個月的男孩,因為感冒持續發燒,心急如焚的家長帶著孩子四處求醫,聽說隔壁鎮上的診所看病看得好,家長便急忙帶著孩子前往求醫。

醫生給孩子打了一針退燒針後,孩子的燒退了,家長放心地帶著孩子回家去了,可等到晚上的時候,孩子的臉色突然劇變,家長急忙抱著孩子送去醫院,但為時已晚,孩子剛到醫院就已經沒氣了。

冬季往往是孩子感冒發燒的高發季,室內外溫差大也容易讓寶寶感染流感,引起發燒。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發燒會燒毀腦子,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發燒是人體抵抗病菌的一種積極行為。比起退燒,家長更需要弄明白的是寶寶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

另外,這幾種退燒方式不僅沒有科學依據,也不能正確幫助寶寶退燒,家長們可要注意了。

01

一發燒就吃退燒藥

一般來說,寶寶腋下溫度達到過超過37.2℃;肛溫或耳溫達到或超過38.0℃;口溫達到或超過37.8℃,可以判斷孩子已經發燒了。

有些家長一看到孩子發燒就想立馬讓孩子吃退燒藥降溫,但是,如果寶寶精神很好,且沒有達到或超過38.5℃,是不需要額外服用退燒藥的。

02

兩種退燒藥交替使用

現在家中基本都會常備一些退燒藥,有的家長誤認為退燒藥的效果可以1+1>2,給寶寶吃退燒藥的時候會交替服用,其實這是錯誤的。

每種退燒藥的服用劑量和適用月齡並不相同,隨意更換退燒藥容易導致藥物過量的問題,不僅不能幫助孩子退燒,甚至有可能發生別的事故。

03

隨意吃消炎藥

這種行為很常見,家長以為孩子發燒是一種炎症的表現,為了加速身體癒合,會讓孩子在服用退燒藥的同時吃點消炎藥。

但是,消炎藥對孩子退燒沒有任何幫助,而且在不清楚孩子發燒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時候,隨意吃消炎藥有可能導致身體耐藥性的增加,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

另外,即使明確孩子發燒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家長也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孩子服用,而不是自已隨意給孩子吃消炎藥。

04

用涼水擦全身

很多家長被科普過不可以用酒精擦拭全身來幫助寶寶降溫,也不能焐著寶寶,於是有家長認為用涼水代替酒精,也可以達到降溫的目的。

最新的寶寶發燒護理指南指出,不管是涼水還是溫水擦拭,都已經不做推薦。這是寶寶發燒時皮膚是一個高熱的狀態,涼水或者溫水都會刺激到寶寶的皮膚,不僅達不到降溫的目的,相反還會加重寶寶的不適感。

雖然孩子發燒不一定是壞事,但是如果孩子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還是要儘快就醫,以免耽誤孩子病情:

1、低於三個月的寶寶發燒;

2、寶寶有高熱驚厥的表現;

3、寶寶持續發燒且高熱不退;

4、寶寶發燒伴有嘔吐、抽搐、脫水、昏睡等症狀

如果寶寶出現這些症狀,說明孩子的病情有可能比較嚴重,人體的免疫系統已經很難自行治癒,家長們需要及時帶著寶寶前往醫院。

相關焦點

  • 2歲男孩打退燒針後死亡,家長要注意,3個退燒方法孩子不可用
    可是今天在網絡上看到一篇讓人心痛的新聞:前段時間,洛南一名只有2歲零3個月的孩子,因為感冒導致身體發燒,為了退燒家長就帶著孩子在診所中打了退燒針,接著晚上孩子就表現身體不適,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孩子不幸身亡了。這件事情真的非常讓人心痛,好好的一個家庭,因為一場感冒引發的發燒,竟然變得破碎。
  • 你還在給孩子打退燒針嗎?兒科醫生:輕則癲癇,重則致死!
    胡醫生,他享年88歲,被家長和孩子們親切的稱為「不打針爺爺」,胡老先生生前不主張5歲以下兒童打肌肉針、曾炮轟「抗生素濫用」,生前曾用8毛錢治好過寶寶的發燒「......著急驚恐下,您有沒有帶寶寶去打過「退燒針」? ——「大夫,給孩子打個退燒針吧,39度了,別給孩子燒壞了」! ——「我們就是在家吃退燒藥退不來才來醫院治的,趕緊給孩子打一針吧!」
  • 偏方退燒害死人!1歲男嬰高燒意外身亡,這些退燒方法別再用!
    看到心頭肉發燒難受,家長們都如驚弓之鳥寢食難安,為了讓寶寶快點退燒逼不得已用了一些「偏方」退燒法,但這樣卻是害人匪淺。前段時間,山西朔州一名1歲的寶寶濤濤(化名)發高燒,家長緊忙帶著帶著孩子去看病。由於三甲醫院排號困難耗時又長,家長退而求其次去了一家診所,據說接診的醫生是「當地著名兒科專家」。
  • 家長奉為「神器」的退熱貼,竟然不能退熱?退熱貼到底起啥作用?
    最近寒潮來襲,溫度下降得厲害,每當氣溫一降,感冒發燒的孩子就猛然增加。孩子每次一發燒,家長們總是各種揪心、手足無措。家長們總希望孩子能夠儘快退熱,讓孩子能夠感覺舒適一些,因此很多家長都會採取各種積極的措施方法,比如身邊不少家長只要孩子一發燒就給孩子用退熱貼。
  • 1歲男嬰高燒輸液意外死亡?家長這個誤區,別讓孩子丟了性命
    近日,一則「1歲男嬰高燒輸液意外死亡」的新聞引起熱議。據媒體報導,山西朔州1歲的樂樂(代名)由於發高燒,家長帶著孩子前往醫院進行就診,接診是「當地出名的兒科專家」醫生,醫生進行了6瓶輸液,結果當晚孩子嘴唇發紫,家長只好帶著孩子去三甲醫院進行救治。
  • 「退燒針」和「退燒藥」的這些副作用你知道嗎?
    寶寶發燒的時候各位父母是如何給寶寶退燒的呢?著急驚恐下,您有沒有帶寶寶去打過「退燒針」,買過「退燒藥」?作為醫務工作者,在面對父母的請求時,有沒有勸阻?,體溫下降仍不理想的時候,有一部分家長會急匆匆的帶著孩子來醫院找醫生打退燒針。
  • 1歲男嬰高燒輸液意外死亡!家長的無知,到底要害死多少孩子!
    前幾天看到一則報導,一名一歲的男嬰感冒發燒後,家長帶著孩子找一名兒科專家治療,一次輸液後回到家中孩子卻突然死亡。從媒體報導來看,目前當地衛健委已經介入調查。而因為這個釀成大禍的也不在少數:3.退熱貼?沒啥用退熱貼已經成為了發熱孩子的標配。但退熱貼真的有用嗎?退熱貼的原理也是物理降溫,其核心部分是揮發性液體凝膠層,但是額頭上貼個巴掌大的貼片,哪怕是冰塊,它能帶走的熱量都非常有限。
  • 不推薦你們用退熱貼的原因,第三個最關鍵!
    再吃美林,不知道劑量吃多少;擔心兒子高燒不退,燒壞腦子;給兒子貼退熱貼吧,小傢伙特別討厭腦門上有異物,還放話:你們都不貼這個,我也不貼!為了哄孩子高興,全家老少齊上陣,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腦門上齊齊地貼著退熱貼,小傢伙審閱一遍,才肯老老實實貼好。
  • 孩子發燒一定要38.5度才能吃退燒藥?建議這個溫度就可以用藥了
    事實上孩子發燒不是病,而只是疾病的一種症狀,也是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非常非常常見的一種症狀,孩子無論是呼吸道的症狀還是消化道的症狀,然後甚至是長了個牙,可能打個預防針都有可能出現發燒,所以孩子發燒可以說是在孩子身伴隨著孩子生長過程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症狀。而也是家長非常緊張的一種症狀。而家長的緊張常常是對發燒的認識不夠,孩子發燒甚至比家裡著火才讓家長著急。
  • 又一款退熱「神藥」被禁用,千萬別再給孩子吃了!安全退熱這樣做
    提到「安乃近」,相信多數人並不陌生。前兩天看到過一個關於「你小時候吃過安乃近片嗎」的討論,不少網友表示:一頭疼發燒,姥姥就給我吃安乃近,還是那種大白片,掰半片。吃安乃近長大的。希望家長們以後堅決對安乃近說「NO」,不要再給孩子使用,成人也要儘量遠離。對於很多新手爸媽,遇到孩子發燒就會手足無措。生活中,很多家長退熱的方式是錯誤的,有的還引發了一些悲劇。比如捂汗,容易引起捂熱症候群,嚴重可導致死亡。
  • 寶寶吃了退燒藥,還是不退燒?醫生教你做好這2點,體溫恢復快
    1、藥物退燒,這個必須要醫生開具處方,家長不能盲目用藥。2、物理降溫,媽媽可以採用冷敷、盆浴等方法給寶寶降溫是可以的。3、刮痧/推拿,這也是中醫的方法,通過刮痧或者推拿散熱祛毒,達到降溫的目的。我對中醫不是很懂,不過試過幾次,效果還是不錯的,就是刮痧不適合孩子,可以試試推拿。寶寶半夜高燒怎麼辦?3招推拿幫寶寶降體溫,快速有效如何物理降溫呢?
  • 袋鼠醫生教你退熱貼的使用方法,讓孩子更健康
    退熱貼屬於外用的降溫產品,不會破壞體內的免疫功能系統反應,屬於物理降溫方法,就相當於在額頭上敷了一條冷毛巾,長時間使用一般不會有什麼副作用,所以現在許多寶媽都會使用退熱貼給發燒的孩子進行降溫。那麼退熱貼該如何使用呢?下面袋鼠醫生就來教大家退熱貼的使用方法和步驟。
  • 孩子高燒不退、退了又燒怎麼辦?家長不要過度恐慌,這些要知道
    「孩子」是每個家長滔滔不絕的話題,說起育兒,每個家長都有著不同的經驗。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而家長也是不停地與這些事情周旋,尤其是對於孩子生病,家長更是頭痛不已。如果孩子出現高燒不退、退了又燒怎麼辦?家長不要過度恐慌!
  • 女兒第一次高燒,我是這樣護理的——幾乎沒有寶寶逃得過的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症狀 我女兒這次幼兒急疹的症狀: 突然高熱;沒有食慾;輕微腹瀉;眼瞼輕微水腫。 高燒三天期間,精神狀況良好,稍微比平時煩躁和粘人,退燒疹子出來後精神反而沒有發燒時好,差不多兩天後恢復正常。
  • 高燒不退怎麼辦 這樣做有助退燒
    在生活當中,一旦天氣變化,人們難免感冒發燒,有的人發燒之後可以很快退燒,但有的人卻會高燒不退。那麼,高燒不退怎麼辦呢?高燒不退吃什麼好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高燒不退怎麼辦喝白開水在發燒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喝水,最好是喝白開水,補充體液,之後多去幾趟廁所,這對病毒的排出有幫助。
  • 孩子高燒醫院排隊400號,醫生只顧打私人電話,網友:家長活該!
    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了,醫生這個電話打了有兩分鐘還沒掛斷,琳琳的女兒吃完藥後也沒完全退燒,還難受地咳嗽上了。這下琳琳怒了,大聲斥責醫生:「你還能給看病嗎?」醫生先是一愣,然後對著電話說先掛了,接著沒好氣地對琳琳說:「你不就是剛才吵著非要先看的家長嗎?嚷什麼嚷?都給你看完了,直接開個單子驗血去!」琳琳聽到大夫這麼說更不樂意了,直接回懟:「你什麼態度?怎麼就看完了?
  • 孩子發燒後,出出汗就好了?家長要知道正確退燒的方法
    在南方多地,春季的氣溫就像被按下了「隨機播放鍵」,從早到晚都是不一樣的溫度。加上處在病毒、細菌泛濫的時期,許多孩子都難以避免感冒、發燒的情況。與此同時,不少家長一貫地認為,發燒只要被子一捂,再跑跑跳跳運動一會,出出汗就可以痊癒了,殊不知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 權威機構不建議物理退燒,這樣處理更有效
    有時候孩子打輸了,可能會病上三五天,還要請來抗生素或者其他藥物。有時候孩子打贏了,只是有點發燒,一會會自己退燒好了。而且退熱貼隔著皮下脂肪,顱骨才到大腦,能讓大腦降溫?這個難度太高了吧!而且大腦的熱是由血液循環帶來的,全身的溫度不降,大腦的溫度也降不了。事實上退熱貼最大的作用對於焦慮的家長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至少用了退熱貼之後孩子燒退了那就是因為孩子本來就是會慢慢退燒的,和你用不用退熱貼,沒有關係。
  • 1歲兒童輸液後死亡,賴氨匹林被斥「奪命退燒針」
    12月初,多家媒體報導稱,山西朔州應縣一名1歲兒童因喉嚨嘶啞,到應縣和諧醫院就診,接受一系列打針、霧化、注射等治療後死亡。事後,孩子的母親曝光了醫生開具的處方細節。圖源:醫學界有臨床藥師、醫生指出,該處方存在多種不合理用藥問題,包括阿莫西林鈉和頭孢孟多酯是同類型藥物,不應聯用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注射用賴氨匹林早在2018年就已經禁用於3個月以下幼兒,對16歲以下兒童也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