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討要辛追夫人的頭髮,美國還想用月球土來換,中國:痴心妄想

2020-12-14 騰訊網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在湖南長沙一處工地中,施工人員意外發現了一個洞穴,於是馬上停止施工,上報了文物單位。考古專家聞訊趕到,立馬進行實地考察,發現這是一個大型的漢代古墓。裡面的隨葬品保存非常完好,由此,揭開了長沙馬王堆的神秘面紗。

而在1972年馬王堆一號墓中出土的辛追夫人,更是震動了整個考古界。歷經了兩千多年的風霜,辛追夫人屍首可謂「栩栩如生」。至此,一個沉睡了兩千多年的睡美人,呈現在了人們面前。

一、辛追夫人的意義

辛追夫人生於公年前217年,卒於公元前168元,終年50歲。她是當時長沙國丞相的妻子,也是屬於上流社會的貴族人物。辛追夫人死後這埋在長沙市東郊的一座墓裡面,後來被座墓就變成了著名的馬王堆漢墓。

考古人員對辛追夫人進行考察發現,辛追夫人身高1.54米。剛被發現時棺木密封嚴密,當打開棺木後,發現棺木內有20cm厚的無色液體。因為出土後遇到氧氣,該液體又慢慢變成了棕色。所以一開始有的專家認為辛追夫人能保存得如此完好,是這些不知名液體所致。然而通過不斷研究發現,這些無色液體其實是經過土壤、白膏泥以及木炭過濾的水,因為該液體中含有一定的硫化汞,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屍體的保存狀態和程度。

辛追夫人的遺體是世界上保存最為完好的溼屍,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她剛剛被挖掘出來時,形體完整,全身潤澤,皮膚吹彈可破,眼睫毛及鼻毛清晰可見,指、趾紋路清晰,甚至部分關節還可自由活動。同時,當考古人員往她體內注射防腐劑時,其皮、肉、血管等軟組織,還會隨著藥水的到來而鼓起,然後通過微血管擴散。此外,辛追遺體除眼球突出,舌頭外吐等體表變形外,其他特徵就像剛逝世的鮮屍,若不是她出土於漢墓,根本就沒有人會相信,她已經逝去了千年的時間。

同時,辛追夫人的出土,也印證了考古界的三個傳聞:

1、漢朝下葬時,不穿內衣內褲。

辛追夫人出土時,身上好像包裹了一個蠶蛹,棺槨內有20cm高的防腐水。雖然身上被層層蠶衣包裹,但是當剝開這些衣服以後,發現辛追夫人並沒有穿內衣內褲,這也印證了考古界的一個說法。

相傳漢代有「落葬」的說法,古人認為人出生的時候是純淨的,不覺寸縷。死的時候也應該如此。因此在現在一些古老村落裡,仍然有一些民俗是裸葬。而辛追夫人的出土,更是讓這一說法得到認可。

2、古人也有戴假髮的習俗

當時辛追夫人出土的時候,頭髮烏黑,頭上戴著一個梳子形狀的髮簪。當人們拿起髮簪的時候,假髮脫落而下,露出了辛追夫人本來的白髮。《周禮·追師》篇中,曾經有王公貴族的女人佩戴假髮的習俗,看來,上古的記載真不是假的,辛追夫人的假髮,就證明了這篇典籍的真實性。

3、漢朝沒有裹足的習慣

在研究辛追夫人鞋子和腳的時候,發現辛追夫人是一雙天足。作為當時的貴族階級,如果有裹足的風俗,那一定是先從這些貴族女人開始的。現在辛追夫人的沒有裹足,就可以證明「裹足」這股妖風,不是從漢朝開始的。

二、辛追夫人在醫學上的意義

在進一步對辛追夫人的解剖和研究下,得知辛追夫人生前患有冠心病,並且還有膽結石、肺結核、膽囊天生畸形以及一隻手臂出現了骨折等疾病。可以說,辛追夫人的出土,對現代研究古病理和古代疾病史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也正是因為這些疾病,讓專家們以為辛追夫人是得了重病而死。

而隨後在辛追夫人的腹中,發現了很多甜瓜子,在直腸和肝臟內發現鞭蟲卵、蟯蟲卵、血吸蟲卵。結合當時他所在的季節和身體狀況,進一步推測出辛追夫人是因為在夏天,吃了生冷的甜瓜,然後導致了「膽絞痛「和「冠狀動脈痙攣」,最終引發了心率紊亂猝死

三、因意義重大而被各國覬覦

辛追夫人的出土,最令人驚嘆的就是防腐技術。古代埃及的法老,是將人內臟掏空,填上香料。也就是將人做成「乾屍」。而辛追夫人則是將人以溼屍的形式來儲存,歷時兩千多年仍保存完好,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古代人的防腐技術可見一斑。

而這樣的技術在世界上也為之震動,作為我國的鄰國,日本自從馬王堆開始挖掘就表現了極大的關注,在1972年更是派遣了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率230人代表團訪華。巧合的是,北京當時正在舉辦「馬王堆漢墓發掘展覽」。辛追夫人正是其中的展示品之一。於是乎,田中角榮便提出去參觀這一世界奇蹟。

在日本訪華團來華之前,日本考古界就有很高的呼聲,要求日本首相此次接著建交之際,能夠帶回辛追夫人的一些物品,甚至頭髮來研究。於是在田中角榮參觀馬王堆展覽之際,就向當時陪同的周總理提出想中國能贈送幾根辛追夫人的頭髮,作為兩國建交的禮物,送給日本。

這個提議被周總理拒絕了。這個拒絕也是在情理之中。馬王堆的漢墓,是中國考古界的一大發現,對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在馬王堆出土的任何物品,大到陪葬祭品,小到一根頭髮絲,一根絲綢,都是我國的國寶。這樣重要的東西,是不能隨便贈送給外人的。建交的禮品千千萬,為何非要給辛追夫人的頭髮呢。

雖然這個提議被拒絕,但是田中角榮仍然沒有死心。在參觀完的第二天,田中角榮有一次提出能否帶回辛追夫人的一根頭髮,哪怕一寸也行。周總理仍然拒絕。在以後的幾年中,日本政府一直想要辛追夫人的頭髮做研究,中國也是一再拒絕這樣的提議,絲毫不讓步。

不止是日本,美國也加入了對「辛追夫人」追求的行列。1972年,正是尼克森政府衝突鐵幕,中美建交的關鍵時刻。而尼克森訪華,也是「身負重任」,想要帶回一克當時辛追夫人出土時周圍的泥土進行研究,更不惜以相同重量的月球土進行交換。這個誠意不可謂不高,但是中國仍然與予以拒絕。

四、各國覬覦的目的

其實在這裡,我們也不難猜出各國如此覬覦辛追夫人的目的。首先便是如此驚奇的防腐技術。要知道,兩千年前是沒有福馬林這樣的液體,辛追夫人能歷經兩千餘年而保存如此完好,這不但對研究古代歷史有著重大意義,對防腐技術的提高,更值得深刻研究。甚至會破解人類長壽之謎也未嘗可知。

再次,就是基因技術。上世紀七十年代,正是基因技術起步的時刻。我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而美日兩國在這方面建樹頗多。尤其臭名昭著的「731」部隊更是給我國人民帶來了難以磨滅的傷害。日本想要辛追夫人的頭髮做研究,也是想在基因技術方面獲得突破。而美國想要土壤,則是想研究土內的碳元素。眾所周知,碳元素是一個周期放射性元素。根據它的周期性,會有很多可以研究的方向。而無論是哪一種,都也是我們所需要研究和突破了,因此不管美日如何請求,我國都不能答應。

結語:

作為我國的國寶之一,辛追夫人身上有太多的謎團值得我們去探索,去研究。而別的國家想要辛追夫人身上的一絲一毫,那都是痴心妄想,不會得逞的。

相關焦點

  • 日本多次要她的頭髮,美國也想用月球土來換,中國:想都別想
    在中國近代時期,就因為國內局勢不穩,加上一些人目光短淺和愚昧無知,使得大量寶物流落在外。最令人心痛的事例就是被大火燒毀的圓明園以及被王道士用一點點蠅頭小利就換給了外國人的大量敦煌文物。這些本來都是屬於中國的東西,結果卻被保存在別的國家博物館。而著名的大英博物館,就展現了貪婪的英國的掠奪史。
  • 日本多次向中國索要她的頭髮,美國也想拿月球土交換!中國:妄想
    文/行走天涯日本多次向中國索要她的頭髮,美國也想拿月球土交換!中國:妄想我國是一個擁有著上下5000年文化傳統的古國。在現如今一直是一個深受到世界各國人喜愛的國家,他們紛紛來到我國交流文化,特別是和我國相鄰的日本國家,對我國的文化非常的痴迷。隔壁的韓國其實也是如此,不然的話韓國人也不會那麼的執著的將我國的文化申遺,只可惜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不是他們的也永遠不是他們的。而日本在這一點做得極其的優秀了,日本對我國的文化一直抱有著敬畏的態度。
  • 曾被日本人兩次索要其頭髮的辛追夫人到底有多麼神秘?
    美國的歷史很短,從1776年建國算起來,到現在(2020年)也才244年的歷史。美國沒有歷史文化基礎,有的是領先於全世界的高新技術,對於一具能完整保存兩千年的溼屍。我想即使是技術發達的美國也不敢保證能模擬出馬王堆墓相似的埋葬條件。
  • 為何日本想要以「辛追夫人」的頭髮作為國禮,哪怕一寸也行?
    有客自遠方來,那麼中國自然要待客,那個時候,故宮正好在舉辦「馬王堆漢墓發掘展覽」。於是,日本首相一行人就「順其自然」去故宮參觀「馬王堆漢墓發掘展覽」。參觀時,田中角榮似乎不經意地提出,他們能不能將辛追夫人的頭髮作為國禮帶走。
  • 辛追夫人出土後,日本多次索要她的頭髮,中國:一絲不給
    一號墓的辛追夫人,即使經歷了千年之久,肌膚還是富有彈性,堪稱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一具屍體了。面對如此奇異的事件,世界各國的研究人員都想要橫插一手,日本人更是向我國多次索要辛追夫人的一根頭髮,我國自然明白事情不會如此簡單,本著民族自強的精神,我國拒絕了來自世界各國心懷鬼胎的人的請求。歷史背景馬王堆的漢朝棺木還得追溯於那個遙遠的朝代——漢朝。
  • 辛追夫人出土,日本首相索要一根頭髮。科研團隊:這個一定不能給
    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就不值一提了,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到中國訪問,在臨走前他竟然想要一個女人的頭髮,這個女人就是被譽為「東方睡美人」的辛追夫人這當中究竟有什麼秘密呢? 美人問世 1972年1月16日 湖南省長沙市發現了一座大型古墓遺址,專家團隊立馬趕到現場進行勘探。
  • 長沙馬王堆出土「辛追夫人」後,日本為何數次索要她的頭髮?
    當時我國並不明白日本數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的緣由。但考慮到要將「辛追夫人」繼續完整保存下去,便斷然拒絕了日本的要求。那麼,被拒絕了之後,日本為何還「好意思」繼續索要「辛追夫人」的頭髮呢?因此,幾十年後,我們有理由相信日本在生物技術方面做出了很多突破。那麼,日本在馬王堆漢墓出土之後,索要「辛追夫人」的頭髮。目的,便很有可能是通過生物技術來研究我國古人的基因密碼。如果研究出我國古人的基因缺陷,那麼日本人就有可能針對性的研發生物武器,從而達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 馬王堆墓辛追夫人出土,日本人要頭髮,美國要泥土這是為什麼?
    辛追夫人的不朽之謎,是一個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難題。因為在此之前我們所接觸到的古代遺留屍體多為乾屍,很少有在潮溼環境下保存如此完好。辛追夫人及其附近的每一寸泥土都具有不可想像的研究價值。另一方面辛追夫人還涉及了漢文化區域金縷玉衣的傳說故事,這讓辛追夫人就更加具有神秘色辛追夫人最神奇的點在於,屍身出土之時保存非常完好,皮膚有彈性,容貌保存完整。這大大打破了人類的認知。在此之前,古代遺留的屍身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埃及經過人為處理之後的木乃伊;第二種是沙漠地區的乾屍,我國新疆地區就曾經出土。但是這兩種方式保存下來的屍身,無一例外都是乾屍。
  • 美國和日本願意出重金購買「馬王堆女屍一根頭髮」,他們到底圖什麼?
    辛追夫人出土後,不僅引起了各界的關注,還心吸引了另外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日本政府」與美國方面。馬王堆女屍,又叫辛追夫人,是劉邦時代後被封軑侯的利蒼的妻子。在當年,她的發現可是震驚了整個國內外!因為她的屍身保存十分完整,可以說是千年不朽,栩栩如生,甚至有人稱她為「東方睡美人」。
  • 日本曾4次討要她的頭髮,從一絲到一根,中國發現異常,直接拒絕
    利蒼早年的時候跟隨過劉邦打天下,受封為長沙王的吳芮也是漢朝的開國功臣,因此利蒼妻子辛追的出身絕不會差,據史書記載是長沙國臨湘侯辛夷的女兒。 馬王堆一號墓的墓主人就是辛追,其有「東方睡美人」的稱號,創造了世界紀錄,是保存了2000餘年而不腐的溼屍,辛追夫人剛現世時,形態完整,皮膚還保持有彈性,部分關節也都還可以彎曲。
  • 日本多次討要她的頭髮,從一絲到半根,我國看破意圖直接拒絕
    日本多次討要她的頭髮,從一絲到半根,我國看破意圖直接拒絕我國是一個擁有著上下5000年文化傳統的古國。在現如今一直是一個深受到世界各國人喜愛的國家,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國內的專家曾多次發掘出珍貴的古墓遺址,極大推動了歷史研究,而日本對對此也有著莫大的興趣,甚至不惜花費巨款。
  • 都說歷史出土的古屍皆恐怖,為何辛追夫人卻被譽為「栩栩如生」
    辛追夫人的出土在當時為什麼稱之為「栩栩如生」源於其屍體較於其它古屍來講,呈現了天壤之別,別的屍體不是乾屍,就是千瘡百孔,然而至辛追夫人時,整體非常完善,所以比較後,才有了「栩栩如生」一詞,如果你拿活人來看待,那肯定與「栩栩如生」不沾邊,但在死人堆裡比劃,完勝一切古屍。
  • 日本多次索要她的頭髮,提出巨額捐款,中國:頭髮絲兒都不給
    二戰時期,日本狂言要在三個月內拿下中國,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拿起武器,抵禦外敵。終於,日本人被趕出了我國國土。近代以來,日本分別在1894年、1931年和1937年三次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中日兩國關係十分緊張。直到1972年9月25日,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訪問中國,雙方發表《中日聯合聲明》,中日邦交才逐漸走向正常化。
  • 像辛追夫人這類古屍,照片很恐怖,為何很多報導都說「栩栩如生」
    引言古人總是對「長生」抱有諸多幻想,即使肉體死亡,也總想使身後能夠屍身不腐,得以長久保存。從古代開始,對於屍體的保養就有很多偏方,有灌水銀保持屍身不腐的、有用各色香料以期萬年留香的,也有九竅塞上玉佩、或者整個棺桲都用玉來打造的。人力有盡時。歷經千年,怎樣的手段都擋不住時間。
  • 馬王堆漢墓非衣之謎:衣服上那個拄拐女人,是不是辛追夫人
    在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漢墓,就肯定要說到馬王堆了,對於馬王堆,很多人都有些了解,因為當時馬王堆的出土對於中國歷史來說,是裡程碑的一個發現,裡面出土的很多文物,是非常具有價值的,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馬王堆最富有價值的就是辛追夫人了。
  • 看看馬王堆「辛追夫人」墓就知道了…
    辛追夫人的屍身,被絲綢製品嚴密包裹著,安靜地躺在了內棺之中,為了保護這具溼屍,專家小心翼翼地將辛追夫人從棺內的液體中請了出來,並將其送到了考古研究所,並重新用棺內的莫名液體浸泡了起來
  • 中國剛取完土,美國就籌劃在月球建立核電站,成功率幾何?
    最近科學家對從月球歸來的樣品進行了稱重,重達1731克的月球樣品瞬間刷屏了各大網絡,也再次燃爆了人們的自豪之心和愛國之心,這算得上是世界上最貴的土了,簡直克克值千金。在廣大中國人為登月成功而沉浸在喜悅與快樂中時,地球的另一側美國卻高調籤署了在月球建造核電站的計劃,這無疑是給中國人打的一針鎮定劑。
  • 嫦娥5號剛發射成功,美國NASA伸手討要所得數據,俄羅斯也緊隨其後
    嫦娥5號順利升空 就在這段時間,我國探月工程收官之旅終於開啟,嫦娥5號的成功發射順利將可以給我們帶回了不少月球樣品,要知道,距離上一次人類前往月球取樣已經過去了近44年,我國終於完成了首次開啟地外天體取樣的任務,也標誌著我國終於成為了繼美國、蘇聯外第三個能夠做到地外天體取樣能力的國家。
  • 叫了48年的辛追夫人竟然叫錯了?考古專家:她應該叫避夫人
    比如說著名的馬王堆女屍,一直以來都被稱作「辛追夫人」,可是還有一部分文物專家認為,「辛追夫人」實際上應該叫「避夫人。」 一號墓的墓主是利蒼夫人,三號墓的墓主則是利蒼之子。而考古專家所發掘出來的馬王堆女屍,就是從一號墓中出土的。 關於馬王堆女屍的名字,一直以來都是被稱作「辛追夫人」。之所以會這樣稱呼,是因為在墓中還出土了一枚印章,上面用陰文篆書「妾辛追」等3字,最後一字專家也無法識別。
  • 辛追夫人只蓋了一層布,遊客捂眼不敢看,專家:你不懂欣賞
    這具遺體就是鼎鼎大名的辛追夫人。辛追夫人不是藝術品,用「栩栩如生」形容顯然不合適,但我們也不必深究,只需要知道溢美者想要表達的是「辛追夫人的遺體就像活著的時候一樣」就行。那我們只需要找到能夠體現像「活著的時候」的證據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