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狂言要在三個月內拿下中國,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拿起武器,抵禦外敵。終於,日本人被趕出了我國國土。近代以來,日本分別在1894年、1931年和1937年三次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中日兩國關係十分緊張。直到1972年9月25日,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訪問中國,雙方發表《中日聯合聲明》,中日邦交才逐漸走向正常化。
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國內的專家曾多次發掘出珍貴的古墓遺址,極大推動了歷史研究,而日本對對此也有著莫大的興趣,甚至不惜花費巨款。
l辛追夫人屍身兩千年不腐
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一號墓出土了一具世界上保存得最完整的溼屍——辛追夫人。與我們所熟知的古埃及木乃伊不同,辛追夫人的遺體是非常難保存、出現概率更低的溼屍,比木乃伊更有研究價值。
辛追夫人遺體,形體完整,全身潤澤,皮膚覆蓋完整,毛髮尚在,指、趾紋路清晰,肌肉尚有彈性,部分關節可以活動,內臟器官也是完整的,股部動脈的顏色,幾乎跟剛死去的人一樣,食道和胃裡還保存著幾顆甜瓜子。
考古工作人員回憶說,他們打開棺材時,遺體是浸泡在一種無色無味的特殊液體中的,沒有腐爛,相當完整。所以一開始專家們便猜測是否是這些液體保護辛追的遺體千年不腐?他們認為那些液體是可以殺死細菌的防腐劑。但後來經過深入研究,專家發現辛追夫人棺槨中的水,只含有少量的防腐物質——硫化汞,能起到輕微抑菌的效果,並不能使屍體千年不腐。而那些液體,主要成分是地下水,由棺槨外的向內滲入,長期匯集成的。
考古專家們後來猜測說,遺體之所以保存得這麼完整,主要是因為辛追夫人的棺材密封性特別好,幾乎與世隔絕,內部的細菌無法與外部接觸,外部的細菌也無法進入棺材中,裡面恆溫、缺氧、無菌,特別適合保存遺體。
這些重大發現立刻傳遍了考古界,日本也對其產生好奇,虎視眈眈。
l日本多次索要辛追夫人的頭髮
為進一步揭露辛追夫人屍身不腐的秘密,專家特對其遺體進行了系統的解剖。最終在辛追夫人的遺體裡,發現了大量的血吸蟲卵。這種病最早被發現於日本,記錄於1904年,而這次在辛追遺體上的發現,早了2000多年,剛好驗證了我國古代醫學典籍裡對血吸蟲的記載,於是日本多次提出想要加入辛追夫人遺體的研究。
毫無疑問,這樣的請求自然是被拒絕的,日本只好降低要求,希望得到辛追夫人遺體的一根頭髮,並提出可以為此提供大量的捐款。對於日本的舉動,我國直接霸氣回覆:一根頭髮絲都不會給。
當時,除了日本,美國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交換條件是珍貴的太空土壤和太空種子。我國自然也拒絕了美國的請求,並堅定表示:這項研究只能我們自己來,絕對不會允許外國人插手。
l結語
即便日本和美國給出的條件十分誘人,但我們不可著眼於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應該把眼光放長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一個國家的科研如果不能掌握在自己國家手中,如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