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這個詞我們最熟悉不過。一旦發生戰爭,不勞民傷財,還會引起很大的麻煩。就在今年剛剛過去的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衝突中,雖然亞塞拜然看起來是佔到了便宜,但是雙方在軍事上損失很大,更多的平民也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好多平民流離失所,丟失了美好的家園。畢竟戰爭帶來的災難和殘酷性是人們無法忍受的。縱觀以往發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們帶來的傷害是最大的。戰爭吞噬了大量的軍人之外,還搭上了幾倍人數的平民。畢竟,在戰爭中,平民屬於弱勢群體。
所以說,發生戰爭影響最大的和最受苦的還是平民。當然作為國家的一名公民,對於發生戰爭肯定是不能坐視不理的。俗話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個道理誰都懂。有了一個安定繁榮富強的國家,我們的生活才會安定,幸福美滿。有時候,去制止戰爭的發生,對自身乃至整個家園也是一種保護。
一旦發生戰爭,不可能坐視不管。當然也要看發生什麼樣的戰爭,世界上自戰爭發生以來,什麼原因都可能引發戰爭。總是有一方先動手的。總結下來就是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的戰爭。如果是正義的戰爭,就有必要挺身而出,保衛家園不受侵襲。當然也會捐款。那麼什麼是正義類的戰爭呢?正義類戰爭怎樣定義呢?
首先,抵抗外敵入侵,就是正義的戰爭。一直以來,世界上爆發過多次的侵略戰爭,其中最大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日本、義大利想要擴張領土,想把世界佔為己有,作為自己的殖民地。當然日本的野心是比較大的,想稱霸亞洲,包括中國等多個國家變成自己的殖民地。特別是在侵略中國的同時,手也伸到了南亞地區,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日本擴張迅速,吊打美國和英國的軍隊,發展勢頭迅猛。有侵略就有反抗,被侵略的國家從未停止抵抗。就拿抗日戰爭來說,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想把中國變為自己的殖民地,當然成千上萬的中國軍民奮起反抗,開始了十四年的鬥爭,終於贏得勝利。這期間也是有大量的國人捐錢捐物,支持抗日戰爭。甚至很多海外的華僑也是捐錢捐物,支撐著抗日戰爭。國家有難,八方支援,整個抗日戰爭也體現了我國人們的團結,一致對外。
二戰已經過去了,但是過去的這幾十年也並不太平,也發生了多次的局部戰爭。至今,世界上是和平的,但是仍然有挑戰,有一些國家開啟霸權主義,對和平有著很大的挑戰。如果這個時候發生戰爭,那必然捐款,抗擊外敵入侵。有國就有家,國家受到危機面臨威脅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保衛國家,保證國家的領土完整。這樣我們的安定生活才會有所保證。
其次,對於維護國家主權領土發生的戰爭,也是需要捐款的。特別是針對分裂祖國領土統一的行徑,要堅決打擊。這種情況下發生的戰爭,也是屬於正義類的戰爭。維護祖國領土完整和統一是每個人需要清晰認識到的,祖國的主權和領土神聖而不可侵犯。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非正義的戰爭,比如侵略和參與侵略等,這種不僅不支持捐款,還要制止。如果去掠奪和侵略,與強盜沒有什麼區別,我們創造如今的盛世都是通過不斷的艱苦奮鬥發展而來的,如果發生這種非正義的戰爭,也會給人民帶來災難,堅決不支持,相信有更多的人也不會支持非正義的戰爭。
所以說,小到家庭,大到國家,小家庭的安危與國家的興衰是密不可分的,我們期望世界史和平的,永遠不會發生戰爭。但是一旦發生戰爭,我們也不能坐視不管,心中要有家和國的概念,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保衛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