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4月20日訊
據油價網報導,業內知情分析人士日前表示,雖然美國頁巖產量下降是油價暴跌造成的直接後果,但低油價已經在能源市場引發了一系列事件,這將不可避免地影響美國石油化工行業的供應鏈。
英國調查公司IHS Markit在其最近的一份分析報告中表示,由於油價暴跌,石化產品供應鏈可能正在陷入困難境地。
專家和美國能源信息署(EIA)表示,美國石油產量下降將導致產油井的伴生天然氣產量下降,從而導致今年剩餘時間美國每月天然氣產量下降。
然後,美國天然氣產量的下降也將打擊天然氣液體的產量,包括乙烷、丙烷、丁烷和天然汽油,這些都是石油化工部門的重要原料或用於取暖和烹飪的燃料。例如,乙烷和丙烷是用於生產塑料和樹脂化合物石化產品的關鍵原料。
根據EIA彙編的統計數據,隨著頁巖氣近幾年來的蓬勃發展,美國油田的天然氣液體日產量也創下了500多萬桶的歷史新高。
IHS Markit中遊石油和天然氣液體集團主管維拉爾·梅赫塔表示,在過去兩年中,天然氣液體產量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大幅增長了27%。
就在3個月前,分析師們還在預計美國的天然氣液體產量今明兩年將繼續增長。去年12月,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告訴NGI的《頁巖日報》,在石油導向鑽井作業中擴大和增長管道天然氣液體輸送能力將在2020年推動美國天然氣液體產量的增長。
在疫情爆發之前,IHS Markit曾預計美國天然氣液體產量將繼續過去兩年的強勁增長,到2021年將增長近19%。
然而,疫情影響導致的需求銳減引發了油價暴跌和歐佩克+組織打起價格戰,其結果是WTI原油價格跌至每桶20美元以及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產量下降。
現在,IHS Markit預計未來兩年美國天然氣液體的總產量將或多或少持平。
IHS Markit的梅赫塔日前曾表示:「然而,考慮到美國和(尤其是)全球對天然氣液體的需求預計在未來兩年內仍將增長,美國天然氣液體『重置』可能會給石化供應鏈帶來麻煩。」
EIA在其最新的4月短期能源展望報告中預計,美國天然氣廠液體燃料產量將從今年第一季度的每天512萬桶下降至明年第一季度的每天473萬桶,然後在明年第一季度以後開始增長。
根據能源數據分析公司Enverus的統計數據,在低油價的預期中,美國天然氣液體產量在2021年將下降。
能源諮詢公司伍德麥肯茲表示,天然氣液體供應是繼煉油廠供應之後的第二個與能源連接的關鍵原料。伍德麥肯茲分析師在4月初的一篇評論文章中稱,短期天然氣液體供應比煉廠供應更為強勁,但北美上遊部門的資本支出削減「將在中期內直接影響石化買家」。擁有最大原料靈活性的資產將處於最佳位置。
伍德麥肯茲分析師們指出,「凍結的經濟活動和不穩定的原料價格將對『石化行業』產生直接而巨大的影響」。
所有這些預測都表明,過去兩個月石油市場發生的戲劇性事件將影響全球能源行業的每一個角落。
(文章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生意社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生意社;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dana@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