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鑼鼓」:尚長榮與書畫名家同臺寫戲畫戲

2020-12-17 澎湃新聞

「庚子鑼鼓」:尚長榮與書畫名家同臺寫戲畫戲

葉榕

2020-12-15 18:22 來源:澎湃新聞

「庚子年實在不容易,通過舉辦以『庚子鑼鼓』為主題的中國戲曲人物畫名家書畫邀請展,是想把戲曲人物畫的『鑼鼓』敲響一些,用『鑼鼓』驅趕疫情!」在「庚子鑼鼓——中國戲曲人物畫名家書畫邀請展」現場,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會長、知名畫家謝春彥說。

2020年12月15日,「庚子鑼鼓——中國戲曲人物畫名家書畫邀請展」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開幕,展覽的作品除丁立人、謝春彥、陳九等數十位知名藝術家的戲曲人物畫作品外,還特別邀請知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與崑曲名家計鎮華參展。

生旦淨末醜裡的「戲畫人生」

走進上海市群眾藝術館的一樓展廳,一股濃濃的戲曲氛圍,畫作中的生旦淨末醜,神態各異,有寫意筆墨的,也有工筆重彩的,呈現出此次展覽多樣的藝術面貌。

中國戲曲人物畫源遠流長,如果說,戲曲是國粹,國畫是國粹,那麼,中國戲曲人物畫就是國粹的疊加。在漢唐藝術中,至今還可看到戲曲或儺戲表演的題材,金元時期則有直接反映雜劇的壁畫。關於繪畫中戲曲人物題材,在清末民初諸多的戲考、繡像、尺牘、門箋、畫片等載體中,常有相關的造型內容和形式出現。近現代以來,戲曲藝術作為中國國粹,吸引了近代不少繪畫名家以其為題材進行藝術創作。

《川劇人物》之一,謝春彥

《紅粉青衣》之一   陳九作品

上海是近現代中國戲曲人物畫的發源地之一,關良、林風眠等名家在上海創作了大量戲曲人物畫。以戲曲人物畫作為一種有效的探索樣式,將本土藝術的寫意性與西方繪畫的表現性實現契合,將本土藝術的程式化與西方繪畫的抽象性實現會通,是中國美術家參照西方藝術對中國藝術的重新思考,對中國戲曲人物畫的創作影響深遠。

庚子之歲,四海多難,而普天之下,卻亦多戲,形形色色,皆入吾人眼中……此番之展亦幸蒙梨園班頭尚長榮、計鎮華加盟,豈不快哉?惟祈鑼鼓響處普世歡樂,天下太平也

」,擔任此次戲曲人物畫展的學術主持、知名畫家謝春彥如是作序。此次邀請展以「庚子鑼鼓」為主題,通過70餘件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戲曲人物書畫展示,給人以身臨其境、鑼鼓喧天之感,為即將過去庚子之年與即將來到的新年帶去美好祝福。

《戲曲人物》  丁立人作品

此次邀請展特邀國家一級演員、知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為藝術顧問,70多位藝術家範疇頗廣,不僅有丁立人、謝春彥、陳九、季平、朱剛、顧村言、徐旭峰等藝術家,也有諸如尚長榮、計鎮華等戲曲名家以及學者汪湧豪的加盟,其中年齡最大的丁立人先生已過九十。

京劇《廉吏于成龍》唱詞   尚長榮書法

尚長榮與計鎮華本身就是戲曲名家,二人都有著較深的書法功底,此次參展有的是書法作品。京劇名家尚長榮所書的是他主演的京劇《廉吏于成龍》中的《人生正氣歌》:「

生路多坎坷,禍福不定,有苦澀,有酸楚,也有歡欣

。」

崑曲《邯鄲記·行田》唱詞 計鎮華書法

計鎮華書寫的也是他主演過的崑曲《邯鄲記·行田》中的名句:「

極目雲霄有路,驚心歲月無涯。白屋三間,紅塵一榻,放頓愁腸不下

。」復旦大學教授汪湧毫書寫的是他的自作詞句。

展覽現場   朱剛作品《昭君出塞》(右)

 

《戲畫》   季平作品

參展藝術家中,有的自幼徜徉梨園,舞臺上的一劇一幕早已鐫刻於心,一筆一墨間似在借戲裡的生旦淨末醜,抒人間的人情冷暖;有的藝術家將西畫造型、明暗、光線、色彩、質感、構成等藝術手法融會貫通,「唱」、「念」、「做」、「打」皆描繪地栩栩如生,食洋而化,使得觀者能近距離感受中國戲曲的形神兼備之美;有的注重追求文人審美趣味、意象的表達與現代性筆墨的探索。

開幕現場

展出現場

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黨支部書記、副館長張潔說,戲曲人物畫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一直不斷專注於戲曲戲畫、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文化展覽與展示工作,此次戲曲人物畫邀請展的舉辦籌備時間雖短,但卻精彩紛呈,豐富了上海市群眾文化藝術活動。」

見出關良與林風眠的藝術傳承與探索

據介紹,戲曲人物畫創作,從其藝術趣味和文化品質而言,可以分為借戲入畫和入戲生畫兩類。前者重在形式融合,後者重在精神契合。前者以林風眠為代表,後者則以關良為端倪,關良是現代最早將中國傳統文人水墨語言引入戲曲人物畫的大家。他在追求形神兼備的同時,常運用沒骨寫意的手法描繪戲曲人物,運用「鈍、滯、澀、重」的筆墨手法,並善於對人物形態的誇張變形,充分展現文人畫傳統的寫意天趣,並將西方現代表現主義的某些語言融入其水墨戲曲人物畫創作之中。關良的戲曲人物畫注重追求表現戲曲舞臺的精彩瞬間,抓住最突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性格的動作和表情,講究人物比例重心,以及動作上的合乎舞臺板眼節奏,創作一種獨特的戲曲畫「瞬間」形式。觀其畫似觀戲,而且大有勝似觀戲的文化回味,以表述戲曲舞臺的真實形態為主要目的,包括舞臺人物和舞美(道具、服飾、布幕等),非常寫實和接近舞臺實況,記錄了許多經典曲目的最精彩的瞬間。策劃者陳九等介紹說,作為主辦方之一的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自2012年註冊成立至今,已成功舉辦《粉墨寫意——中國戲曲人物畫掇英》《中國戲曲人物畫2013年展》《梅韻蘭芳——紀念梅蘭芳誕辰120周年扇面畫展》《戲畫麒芳——紀念周信芳誕辰120周年中國戲曲人物畫展》《水墨鑼鼓——中國戲劇人物畫大展》等主題展覽活動。同時作為主辦方的還有「朱剛戲曲人物畫工作室」。

參展藝術家、上海美術館協會會長、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朱剛表示,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成立以來每年都會舉辦展覽,此前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長沙博物館都曾舉辦大展,影響很大,這次展覽適逢庚子歲尾,尤其不容易,「希望今後舉辦越來越多的好展覽,帶動戲曲人物畫的創作與研究,以鮮活生動的藝術內容,凝練而傳神地講好中國故事,促進文化和教育事業共同發展。」

展出現場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代表顧村言說,戲曲人物畫創作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具有廣泛傳播的基礎,今年正逢戲曲人物畫創作的先賢關良與林風眠兩位先生誕辰120周年,此次展覽的作品中,不少可以看得到他們的藝術傳承與海上戲畫的文脈,除邀請名家參展外,展覽也邀請了不少新人參與,從中可以看到上海作為中國戲曲人物畫創作的重鎮與各地戲曲創作的大致面貌、不同風格。

《結拜》   餘啟平

《古裝人物》,朱雅梅作品

據悉,「庚子鑼鼓——中國戲曲人物畫名家書畫邀請展」參展的全國各地藝術家作品包括:陳汝勤、洛夫、丁立人、劉藝、戴雲輝、李文培、朱振庚、尚長榮、謝春彥、呂超然、計鎮華、盧望明、鍾孺乾、沈虎、劉永傑、張渭人、周剛、徐柯生、李雷、蘇鴻生、左和平、王小黎、周根寶、張春新、王曉輝、季平、李曉恆、陳九、餘啟平、陳寧、朱剛、高多、陳建輝、周衛平、虞村、李白雪、汪湧豪、肖曰海、羅彬、石禪、劉紅沛、白雲浩、許宏泉、羅衛民、李旺、馮鍾雲、苗彤、吳林田、朱雅梅、白纓、趙愛華、顧村言、崔彤、雨鶴、竇良羽、何振華、崔雪濤、劉一鵬、宗錫濤、陳尚隆、張平靜、楊雨田、周雋、王濛沙、畢立偉、毛宇佳、向世奎、王輝、鄭元無、徐旭峰、劉永暉、馬菲菲、林煒傑等的作品。

《對鏡容光驚瘦減》  顧村言作品

《社戲》,徐旭峰作品

此次展覽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SIVA朱剛戲曲人物畫工作室主辦,半畝園藝術品(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紅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展覽開幕現場同時還向策展人陳元頒發了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副秘長的聘書。

此次「庚子鑼鼓——中國戲曲人物畫名家書畫邀請展」將持續至12月20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戲曲人物畫,關良,林風眠,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京劇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庚子鑼鼓」響 來這裡看戲中人書寫戲中人
    圖說:「庚子鑼鼓——中國戲曲人物畫名家書畫邀請展」作品 官方圖 下同 今天(15日),「庚子鑼鼓——中國戲曲人物畫名家書畫邀請展」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開幕
  • 這一次,尚長榮主演的《廉吏于成龍》中的《人生正氣歌》,不是唱...
    12月15日,「庚子鑼鼓——中國戲曲人物畫名家書畫邀請展」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SIVA朱剛戲曲人物畫工作室主辦,半畝園藝術品(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紅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
  • 「光影書畫 博物中華」—中國移動咪咕攜手書畫影視名家齊聚廈門
    活動當天影視書畫名家不僅展開主題對話、一同鑑賞佳作、一起揮毫潑墨,並正式啟動中國博物館協會與中國移動咪咕公司聯合打造的「全國博物館書畫百展賞析」活動,現場名家雲集,共襄文化盛舉。書畫名家開講 博物館進萬家啟動在今日上午的書畫名家論壇中,故宮博物院書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張志和現場帶來了名為《宋代書畫藝術漫談》的主題分享,專業的賞析角度、從業多年的心得與體悟,帶領現場觀眾品味書畫的獨有底蘊。
  • 一周藝術人物|庚子藝事的八旬策劃者,為孩子插畫的建築師
    八十歲的知名畫家、藝術評論家謝春彥與友人籌備數月記錄疫期藝事的「庚子藝事展」今天起終於開始在上海兩大藝術展館進行布展,並將於6月27日對外展出,這一展覽參展者包括韓羽、尚長榮等六十位文化界名家,用手中的筆以藝術的形式記錄著他們在疫期的真實生活與所思所想。
  • 戲如人生
    書法已不再是文人雅士所特有,專業愛好者、普通百姓、中小學生、甚至演藝人員等,都可以擁有書法,而且能夠寫得一手好字的不勝枚舉。比如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書法家王伯昭先生。其實除了演員的身份,王伯昭在戲外還有一重身份——中書協的專業書法家。他寫的大字渾厚有力、遒逸灑脫,小字俊秀端雅、氣韻流暢,有著不錯的書法功底。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他曾受歐陽中石、言恭達、林筱之先生等人的言傳身教。
  • 「嶺南掇英」百年名家書畫精品展在莞開展
    在這裡可以悠閒品茗、靜聽清耳悅心的音樂,還可零距離欣賞名家精品,愜意感受藝術的薰陶。「嶺南掇英」百年名家書畫精品展於12月12日在東莞富力萬達文華酒店藝術畫廊新鮮開展,現場展出吳泰、方召麐,楊之光,容庚與楊善深5位頂尖藝術家的傾心之作,16幅精選作品中包括數位嶺南名家遺珍,從而讓東莞書畫愛好者在家麼口即能免費嘆享名家名作。首次展出的5位藝術家作品風格迥異又各有千秋。
  • 廣西京劇的守望者,靈動戲畫的開拓人
    畫大布景,畫小幻燈是他本行,風景畫隨手而來,對服裝設計他靈感隨興而發,長期的工作積累,對戲的理解和對戲中人表演的自身體驗成為他創作戲曲人物畫的優勢。這些戲畫既抓住人物「亮相」的瞬間神態,又展示武打翻騰跌扑、投槍舞綢的「動感」,情景交融,畫出了生旦淨醜之美,集詩書畫之大成。多年來,張忠安的戲畫作品曾在全國各地及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亞、俄羅斯、法國等多個國家展出。作品《楊貴妃》和《王昭君》《回眸》《梨園精靈》先後四年入選世界藝術聖殿法國羅浮宮的國際畫展。《鍾馗臨風圖》獲2009年中國-東協藝術家盛典特等金獎。
  • 誠軒20秋拍·中國書畫丨還畫債的打工人
    馮幼衡女士曾有專文記載:「畫例上雖寫的是潤金先惠,過半年取件,但是事實上遞上潤金以後,心甘情願的等上一兩年的還大有人在。因為要等大千先生首肯,就已經不太容易,他的畫債太多,先欠先還,如此積壓下來,又要等上一段時間,再加上大千居士繪畫全憑興致,要是他一直不動筆,誰也沒奈他何,所以得畫的快慢,也只有各憑運氣了。」
  • 明代蘇州地區,吳門書家的書畫市場
    唐寅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世間樂土是吳中,中有閶門又擅雄;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西東。五更市賈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若使畫師描作畫,畫師應道畫難工」 。詩中描述了來自各地的富商巨賈操著各地的方言通宵達旦地進行巨額交易的情景,這是當時蘇州商業茂盛、貿易發達的生動寫照。
  • 5位書畫名家相聚深圳現場作畫,獻禮特區40年
    5月30日,「執筆丹青·水墨梅沙」名家書畫藝術分享會在深圳舉行。孫克、李乃宙、張復興、張國興、姚大伍等五位當代書畫名家與觀眾分享了他們對於傳統中國書畫的思考,並現場揮毫潑墨展開創作,最後聯手創作了《松亭放鶴圖》,展現了深圳鹽田梅沙灣區磅礴的山海風光,為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獻禮。
  • 庚子年的夏天【4】
    《黃庭經》是王羲之的小楷書作,其法極嚴,其氣亦逸,相傳即為王羲之以書換鵝之經,有諸多名家臨本傳世。孫承澤的這一段跋文,也寫得虛和圓融,跌宕流美,興之所至,毫端畢達。此帖原為宋高宗玩賞之物,孫承澤稱為「不世之珍」,說他每日清晨都要坐小窗下,旭光滿室,開卷欣然。
  • 人物、花鳥、戲畫——《石丁畫集》鑑賞
    06年6月6號,我在新浪建了自己的博客,畫了人生中第一幅國畫,貼在上面,居然得到不少朋友留言表揚,激動之餘就又畫了一幅,又表揚,又畫,就這樣,有空就畫,每天幾幅,居然堅持到了微信時代的來臨,才慢慢不在博客發表作品。
  • 一周觀展指南|「雲間三友」逸筆丹青,「庚子鑼鼓」迎新味濃
    臨近元旦,各地的新展特展紛至沓來:在上海,上海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下周聯合上博,將推出「雲間三友,逸筆丹青: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上海市群眾藝術館與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聯合推出「庚子鑼鼓——中國戲曲人物畫名家書畫邀請展」。
  • 金牛賀歲 翰墨迎春|尹友香——當代優秀書畫名家作品展
    … 出版發行書刊全國出版發行《象形書法一百種》;出版發行《傳承與超越當代藝壇典範人物優秀》作品集;北京、天津、人民、九洲出版發行《盛世中國,中華情》名家精品集;作品發行在中國企業家曰報、中國國際新聞人民藝術報、中國企業報;出版發行一帶一路《中華情懷》名家作品集;出版發行《大國書畫名家》作品集出版發行《中國傑出人物》作品集;與劉大為大師出版合集,作品製作成 3D 畫館;出版發行《大美中國》名家名作;
  • 這些從未公開的陸小曼丹青與風華,「曼廬墨戲」今起展出
    11月20日下午,一批此前從未公諸於世的陸小曼書畫作品和文獻在位於上海靜安區圖書館海關樓的「曼廬墨戲——陸小曼的藝術世界」展覽上揭開面紗。陸小曼舊影從今天起,走進有著較多歷史建築的上海新閘路,在始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前身為民國時期海關圖書館的大樓,便是陸小曼自在徜徉的丹青風景。
  • 【書畫名家】著名油畫家熊繼雨作品賞析
    40多年來專攻油畫、水粉畫。並對寫意人物和書法等領域均有涉獵。多次入選《世界當代書畫篆刻大辭典》、《中國美術年鑑》、《中國書畫大辭典》、《現代國際書畫家精品潤格》、《中國硬筆書法家大辭典》、《中國當代書法家作品集》、《中國美術論文集》,文化部《影響中國的50位油畫藝術大家》、《中國油畫大家》、《中國油畫名家》、新華社《奧運2008特刊》、《當代藝術品收藏與鑑賞》、香港《藝術市場新焦點》等二十餘部典集,專集《中華傳世名家專集一一熊繼雨作品選》由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
  • 民間故事:他是一位書畫名家,途經破廟,畫中一隻小手抓住了邪祟
    郡城之中,最有名的書畫名家,乃是傳承了近乎三百年的唐家,這代唐家傳人,乃是一脈單傳,名叫唐三寶。之所以叫這麼個名字,其實這唐三寶可是不簡單,這個名字乃是一位得道的高僧所取。說是將來,這唐三寶會有三種本事,每種本事都能養家餬口,或者說是能夠使得他聲名遠揚。
  • 龘藏書畫·名家墨緣:品讀詩意中的無窮韻味
    2020年3月22日晚21:00 名家墨緣·龘藏書畫·三月第二場超級大拍 鈐印:溥佺長壽、松窗書畫 此幅墨竹,是典型的「以書入畫」,十分講究。他畫墨竹是以行草寫就竹的枝枝節節,一氣呵成,很能體現竹的勁節凌霄的氣度。
  • 孿生畫室創始人應邀參加「書畫名家進校園」活動
    12月11日下午,中國美術學院王曉明教授與孿生畫室創始人張森、張勇先生,與數位藝術家受蕭山第十高級中學「書畫名家進校園」活動的邀請,前往蕭山第十高級中學,為學子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繪畫藝術講座。蕭山十中副校長韓立明與孿生創始人交流書畫名家進校園活動現場孿生畫室創始人張森、張勇據悉,「書畫名家進校園」在蕭山第十高級中學已有四年歷史,每一年,學校都會邀請藝術名家為孩子帶來一場精彩的創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