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財政「三合力」促進糧食增產保供
浙江在線-縉雲新聞網12月21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朱嬋君)糧食安全是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近年來,縣財政局以「穩糧增收」為目標,切實以「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為要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匯聚「政、商、技」合力「開源旱糧」,實現旱糧生產面積8.69萬畝,同比增長9.9%;全年預計實現旱糧增產0.22萬噸,促進糧食增產保供,穩定「米袋子」安全。
集「政」之力,全力支持糧食保供。安排糧食儲備資金1146萬元,用於糧食風險管控,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出臺《關於提升鄉愁產業加快富民增收的意見》《縉雲縣2020年糧食產銷意見》,對茭白田輪作糧食作物的,給予500元/畝補助,對多年生經濟作物、茭白等改種糧食作物10畝以上的,給予每畝補助300元。通過財政資金引導各類生產主體充分利用復墾土地、坡旱地、園地等資源多季節種植旱水稻、雜糧等,其中對種植水稻等水生農作物的,對在五年內種植旱糧作物的,分別給予每年700元/畝、300元/畝的後續種植和地力培肥補助,全力打造優質、高效、高產農業。
集「商」之力,二產帶動糧農增收。通過財政資金扶持,鼓勵工商資本和各類糧食生產經營主體進入糧食生產服務領域,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提升糧食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經營水平,全面提高生產效益。安排糧食保險資金90萬元,提升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提高抗風險能力。截至目前,全縣共有旱糧加工企業6家,實現年收購旱糧4600多噸,收購均價比市場均價每噸高220元以上,既消除農戶糧食銷售後顧之憂,又有效促進糧農增收。
集「技」之力,高產創建提升產能。深入實施「藏糧於技」戰略,以創建高產示範片為抓手,通過「優品種」強技術」實現「提單產、增效益」,為廣大糧農做示範、樹典型,全面提升旱糧生產水平。安排500萬元用於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目前,共創建旱糧百畝綠色高產示範片2個,總面積499.5畝。安排165萬元用於廢棄農藥包裝物回收與處置,投入185萬元用於商品有機肥、病蟲害統防治等先進技術改造,節本增效達5%以上,預計可實現水稻年年增產3200噸,年產值增加1050萬元;旱糧年增產2200噸,年產值增加6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