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看臉的時代,你也有「容貌焦慮」嗎?

2020-12-12 瀟湘晨報

小年說:

熱播劇《聽見她說》幾度刷屏熱搜,無論是對刻板印象的抨擊,還是關於原生家庭的審視,都讓人直呼扎心。

在作者看來,還好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自我覺醒,一腳踢翻「美貌至上」的觀念囚籠。

推薦給你,靜夜思。

看臉的時代,你也有「容貌焦慮」嗎?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任冠青

伍迪·艾倫的電影中,《安妮·霍爾》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它充滿了知識分子的機智、狡黠和風趣,也不乏「他找到了幸福,卻無法接受它」「我永遠不想加入這樣的俱樂部,它的會員是像我這樣的人」等耐人尋味的妙語金句。

唯一讓我耿耿於懷的,是這部以女主角命名的電影,卻通篇都是從男性視角來講述的。當安妮表示有些頭疼、心情不太好時,就被男主角艾維習慣性地下出定論:你一定是生理期到了。而安妮對此表達的不滿,在鏡頭裡則顯得有些反應過度。每次看到這裡,我都特想給安妮補拍一段獨白,好好抨擊一下艾維自以為是的個性和鋼鐵直男般的刻板印象。

只是很多時候,這樣的獨白總是缺位的。女性被冒犯後的憤怒,對固有偏見的抗議,也往往被視為過度敏感或小題大做。所以,當知道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開播,由女性獨自講述家庭暴力、大齡單身、物化女性等生存困境時,我立馬無障礙get到了它的創作指向。

《魔鏡》一集中,齊溪飾演的女主頂著一臉大濃妝出場。在兩小時三十七分的自我「裝修」後,她顯得浮誇、媚俗且膚淺。這些努力,不過是為了發出朋友圈裡看似隨意的三張自拍,配上「粗發」 (「出發」諧音)的賣萌文案,然後快樂地接受滾動更新的花式讚美。

相信在社交網絡刷到類似照片時,許多人雖然會隨手點下一個言不由衷的贊,內心卻會不屑地腹誹一句「好假的網紅臉」。只是簡單的評判之後,人們卻很少追問:對方的心境究竟如何?如此畸形的審美執念到底從何而來?

女主洗盡鉛華後的講述,讓我們知道了其容貌焦慮背後的童年根源。小時候,當她自信滿滿地穿著裙子參加校園活動時,卻意外聽到同學小聲議論「看她那條象腿,真粗啊」。從那一刻起,她萌生出了對於外貌的羞恥心。那雙曾經讓她拿下短跑冠軍的健壯小腿,開始讓自卑情緒蔓延滋長。

這樣的「棒喝」一刻,對所有女性來說都不陌生。眼距過寬、顱頂高度不夠、頸紋太深、下頜線模糊、腰長腿短……在所謂的「審美科學」審視下,一連串標準被劃定、濫用,每個女生都可能因此「中槍」,繼而對自身外貌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套用波伏娃經典的那句「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被變成的」,女性也並非生來不自信,而是在無處不在的外貌凝視中才走向自我懷疑的。

好在,面對這些愈加嚴苛的標準,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自我覺醒,一腳踢翻「美貌至上」的觀念囚籠。《魔鏡》中,女主的詰問就擲地有聲:你到底在取悅誰?你從何時起活得如此卑微?一定得是九頭身、希臘腳、筷子腿嗎?最為包容、廣闊的美為何變得狹窄?這些細膩、真實、又總是被壓抑的感受,與朋友圈中光鮮亮麗的「人設」形成鮮明對比。而前者,無疑更值得被社會聽見、看到。

其實,真正開始質疑、認真進行解構後,就會發現此類偏見是多麼荒誕,多麼不堪一擊。正如顏怡、顏悅在《脫口秀大會》中所吐槽的:《創造營2020》中比哪個女孩的腰細,要這麼細的腰有什麼用,難道是要組團去地鐵逃票嗎?反手摸肚臍、鎖骨放硬幣更可怕,女性的鎖骨上為什麼要放硬幣呢?或許,在追逐風尚,或為潮流苦惱時,我們應當首先反問一句:自己為何要被所謂的樣板規則所物化?

不難發現,與一路開掛、浪漫感滿分的「大女主」劇相比,《聽見她說》的情緒基調並不歡樂。在第二集《許願》中,26歲的小雨講述父親出軌後,媽媽如何決絕地與過往劃清界限,如何極端地控制自己生活的故事,更是令人感到無比窒息。

可「爽劇」帶來的,終究只是懸浮的幻象。追劇再開心,還是改變不了現實的一地雞毛。相較而言,《聽見她說》《新喋喋人生》等女性獨白劇,通過直面女性真正的痛點,坦露最細膩的感知,反倒更可能引發共鳴與反思,觸發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推動性別觀念的進步。

硬核的女性主義作品,往往就是不那麼讓人愉快的。就像初讀《厭女症》時,我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低氣壓感,也帶著一絲怨念掀開書尾的後記。對此,作者上野千鶴子似乎早有準備。她寫道:一本著者寫得不愉快、讀者讀著不愉快的書,為什麼還要寫出來呢?那是因為,無論怎麼不愉快,我們不能閉目不見的現實,就在那裡存在著。而無論多麼艱難,只要我們知道了那個現實,就有改變它的可能。

—THE END—

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任冠青)封面攝影:白榕林

投稿·合作:yesi@cyol.com

(郵件後請附聯繫方式)

睡不著,聊幾句?

【來源:中國青年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情感|美女,你今天容貌焦慮了嗎?
    文|舒平近日,由趙薇監製的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之《魔鏡》,聚焦女性容貌焦慮,一經播出迅速引發熱議。與此同時,出演「容貌焦慮」的齊溪,被10000多條彈幕罵她醜。「我們還沒有真的學會用更包容的角度去看待每一個人的外形,這其實真的很可悲。」
  • 超越「容貌焦慮」,開啟「自洽」人生
    「容貌焦慮」看似是女性成長中的絆腳石,當你超越之後就會發現,它其實也是墊腳石。當我們建立起正確的自我評價體系、形成了一個「內聚性自我」時,就不會為世俗潮流所裹挾,就能過上勝券在握的「自洽」人生。自信的女人最漂亮,即便你變老、變胖、變醜,依然是值得愛與被愛。你有「容貌焦慮」嗎?
  • 容貌焦慮是什麼病?女孩子都對自己的容貌不滿意?
    讓區花沒想到的是,神仙居然也有過對自己外貌自卑的階段,在之前的採訪中覺得自己的容貌全是靠化妝撐起來的。區花立馬就去看了看她所謂的不好看、全靠化妝撐著的時期。美成這樣你告訴我自卑?那區花大概率可以直接自sha了看完她們是不是猛然發覺,原來並不是長得不夠好看的女孩才會焦慮、自卑,那些絕對稱得上美女的人也很容易對容貌感到焦慮。
  • 周揚青不懂容貌焦慮,網友罵:那為什麼去整容,而且介意被說頭大
    最近「容貌焦慮」一詞在網上受到熱議,無論男生還是女生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點容貌焦慮。容貌焦慮,顧名思義就是對外貌上的焦慮,在這個全民看臉的時代,顏值外表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個人是否自信的必要條件。在趙薇發起的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的第一集《魔鏡》中,就聚焦了當下女性容貌焦慮問題,犀利揭露當今社會顏值即正義的畸形現象:這是個看臉的時代對嗎?
  • 趙薇齊溪談容貌焦慮,看哭數億女性的真相,哪一個擊中了你?
    這是個看臉的時代對嗎?不對,不全面。不光要看臉,還要看胸看屁股,看頭髮看指甲,看腳後跟。顏值似乎成了某種話語權。01什麼是美?什麼是醜?可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對「美」似乎有了一種特定的標準:巴掌臉、九頭身、希臘腳。一定得瘦,白,高,有胸有屁股,還得瘦。不是曾經那種越過表象看內裡,包容萬象、接納各種不同的廣闊的美。而是用衣服、化妝品、包包、醫學等武裝起來的「美」。
  • 看臉的時代,什麼才是美?
    「這是個看臉的時代對嗎
  • 齊溪趙薇談容貌焦慮,曾因臉寬鼻塌被勸整容
    齊溪趙薇談容貌焦慮,曾因臉寬鼻塌被勸整容!由趙薇擔任監製以及發起人的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的其中一個劇目《魔鏡》幕後紀錄片正式上線了!在此次劇目中,由齊溪擔任女主角,主要講述關於女性容貌焦慮的事情,一時間也是引發了廣大女性的熱議。在首集《魔鏡》中,女主齊溪妝容落魄的對著鏡子哭著說「我就是覺得我很醜」。
  • 全世界都有容貌焦慮,22萬人線上問別人:「我醜嗎?」
    在如此殘酷的現實下,「醜女組」的一位醫生當下就表示,不會結婚生子,因為她:在美國在線論壇Reddit上,有一個名叫「我醜嗎(am I ugly)?」的小組,可謂「外貌焦慮」者的大本營。這種疾病的患者,會無限放大身體容貌上的瑕疵,比如一顆痘,在他們看來就是「爛臉」了,他們會難以控制地照鏡子、問別人,跟別人對比,甚至沉溺於改造自己的身體、容貌。David Veal 還指出,原本這種疾病在人群中並不常見,但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他的病人裡,「幻醜症」患者卻越來越多。
  • 全世界都有容貌焦慮!22萬人線上問別人:「我醜嗎?」
    天下網商記者 倪軼容22萬人「憎恨自己的長相」前段時間,「容貌焦慮」成了熱議話題,人們驚訝地發現:原來,這世上覺得自己不好看的,不止我一個呀!這話沒毛病。在如此殘酷的現實下,「醜女組」的一位醫生當下就表示,不會結婚生子,因為她:在美國在線論壇Reddit上,有一個名叫「我醜嗎(am I ugly)?」的小組,可謂「外貌焦慮」者的大本營。
  • 如何看待這個 「看臉的時代」
    我靜默良久,說:「聽你說了半天,我只有一個問題想問你。」她說:「什麼問題?」我說:「你有那個美女的微信號嗎?求一個!」她不說話了。有一次一個女孩吐槽,說「為什麼男人都那麼關注女孩外在,難道不是應該看內在嗎?」我說都看。她說:「不對。我媽從小不是這麼教我的。」我問:「那你媽媽年輕時候是美女嗎?」她說:「一般,不算。」
  • 趙薇新作談容貌焦慮:有胸有屁股還得瘦,女人究竟在取悅誰?
    趙薇的新作《聽見她說》上映了,最近這期《魔鏡》探討了當代女性的容貌焦慮,直擊了女性內心關於「美的定義」,引發了一番熱烈討論。劇中的女主角並不是大眾眼中的美女,可以說長相平平,學生時代被同學嘲笑腿粗,被自己暗戀的同桌取外號「打狗棍兒」,從此對自己的容貌變得敏感又焦慮。
  • 自信和漂亮,到底是誰決定了誰——你有容貌焦慮嗎
    「容貌焦慮」,這個新型名詞從字面上很輕易的就能看出人們對於自己外貌的在意。有人說,自信的女孩才最漂亮。都會用氣質、內在美來形容一個人的自信。一個人走過去,昂首挺胸,步履輕快,你就會覺得這個人有自信,給人一種淡定從容的感覺,不會有扭捏之態。
  • 《魔鏡》映射當代女性容貌焦慮
    該節目聚焦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容貌焦慮、大齡單身、全職主婦、家庭暴力、中年危機、物化女性等當代女性生存痛點,向社會發出女性真實的聲音。該節目於2020年11月17日起每周二中午12:00開播。這是一部「為當下困境勇敢發聲」的女性獨白劇,以電影化的表達手法進行拍攝。
  • 我媽說我醜,為讓我好好念書,我卻陷入容貌焦慮至今仍在努力擺脫
    片中,齊溪飾演的女孩,因為容貌,掙扎糾纏在自卑甚至自虐的痛苦之中。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女孩、女人為容貌而焦慮?如果統計一下,估計數字一定很驚心吧?有多少女人站在鏡子面前,用最苛刻的眼光,對自己從頭挑剔到腳,缺點被一個個放大,從開始不滿到內心崩潰,只需要一雙冷酷的眼,和一個凝視的時間。
  • 究竟該整得是「容貌」,還是「心理」?
    1、「容貌焦慮」你也有嗎?《魔鏡》主要講得是容貌焦慮。一個對自己容貌極度不自信的女生,畫著濃妝對著鏡子自言自語。在當今的審美氛圍中,如果你不是巴掌臉、大眼睛、高鼻梁、A4腰、大長腿,那你就不是一個好看的人。而每一個身邊人乃至路人的審視目光就如同一把量尺,時刻度量著自己是否符合標準,最終在大家的評論聲中逐漸失去自信、失去自我。
  • 這真的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嗎?答案很顯然
    1「這可真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表妹曉曉在微信上給我發了這麼一句,外加一連串憤怒的表情包。而且人家都講了那麼多次課了,我才講第一次,因為緊張而出錯不是很正常嗎?導師憑什麼批評我啊?」「現在真的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嗎?我付出的努力明明比她多得多,長得好看就可以享有優先權和綠色通道嗎?這太不公平了!
  • 《聽見她說》催淚熱播,她暴露了女人最大的焦慮
    今天格主選了其中兩個主題想和姐妹們分享一下——容貌焦慮和原生家庭。 第一集的名字是《魔鏡》,由齊溪主演,主題是女性的容貌焦慮。
  • 美醜差別,一目了然:《女神降臨》第一集,看容貌焦慮怎麼破解
    容貌漂亮與否,成了有沒有權利交友和正常喜怒哀樂的權限。全新韓劇《女神降臨》第一集中,將這個問題極限化了。故事從任景珠一出生開始說起,出奇的醜的任景珠,有著松毛蟲一樣的濃眉,眼睛好像一對逗號。小朋友不跟她玩,嘲笑她的公主夢。隨著年齡增長,即使到了十八歲,她也並沒有變得漂亮,不僅眉毛一如既往的松毛蟲,還有滿臉的痤瘡和痘痘;人際關係也一如既往的差。
  • 「看臉時代」:顏值亦金錢的當下,你為顏值焦慮了嗎?
    顏值為王的時代下,有副姣好的面容能帶來多大的利好?同時對於作為普通人的大眾來說,人們什麼時候會感到顏值壓力,又會為提升自己的顏值做點什麼嗎?一、「丁真現象」並非偶然兩人的走紅皆是起於顏值,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良好的外在條件是在網絡時代快速吸引流量的重要方式。
  • 鋪天蓋地的「外貌焦慮」,正在製造一種新疾病-虎嗅網
    然而荒誕的是,就算在這集控訴「外貌焦慮」的劇裡,彈幕中依舊不斷飄過對她容貌的指指點點,質疑妝容太厚、皮膚幹毛孔大、眼袋明顯……她在說什麼,重要嗎?如果一個人正在經歷嚴重的外貌焦慮,TA 可能存在精神障礙,叫做:軀體變形障礙。英文叫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BDD。也有翻譯為體像/體象/體相障礙、幻醜症等。它是一種真實的精神-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