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標誌性建築之一,民間流傳「不到長城非好漢」這麼一句話,也入選最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在2007年之前,世界七大奇蹟中是沒有中國的萬裡長城的。世界新七大奇蹟於2007年7月7日才在葡萄牙公布最新排名,在這次排名中,中國萬裡長城穩居榜首,正式進入世界奇蹟的行列。
與中國萬裡長城並列的其他六項奇蹟分別是:
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裡約熱內盧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遺址、墨西哥奇琴伊查庫庫爾坎金字塔、義大利羅馬鬥獸場、印度泰姬陵。
日本曾經評論長城「大而無當」,意思就是雖然宏偉,但是卻沒什麼實際性用途。而西方學者對長城的態度和日本截然相反,他們更多對長城表現出認可的態度,不論是從建築工藝還是軍事價值上,長城都被西方人認為是世界級的瑰寶級作品。而且西方學者曾經稱:「長城的建立,不僅僅是幫中國抵禦了外敵,而且還曾經讓歐洲陷入了水深火熱」。
這是怎麼回事?我國古代修建長城,初衷是防禦北方的少數民族,怎麼會給歐洲帶來了困擾?這就得好好講一講長城的作用和意義了。
長城的修建
從戰國時期,燕趙秦開始修建長城,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低於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其實換句話講,就是在山上修一個城牆是一回事。對於抵抗匈奴這件事,長城貢獻絕對是卓越的。春秋戰亂時期,中原戰爭不斷,但是北方的任何一個少數民族,都沒有越過長城來入侵中原過。長城的存在,讓他們連趁亂入侵的機會都沒有,從這一方面來說,長城絕對是一項效果非常顯著的防禦工事,所以被譽為「中國古代第一防禦軍事」。
長城總長度2.1萬千米,其中明長城總長度8800多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長度1萬多千米。這還不算完,根據文獻記載,自從長城開始建立後,有20多個諸侯國家曾經參與過修建,如果把各個時代修建的長城疊加起來,長度估計要超過10萬千米。
可是常人對長城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長城是一個「純粹的圍牆」,只負責把入侵者攔在圍牆外面就可以了。那你就把長城想的太簡單了,長城攔住入侵者,靠的可不僅是高度。
長城高度無非7米,靠什麼攔住入侵者
長城修建前,入侵中原的主要是北方的騎兵,就是我們口中的匈奴鮮卑之類的遊牧民族。長城平均高度7米左右,這對於城牆來說一點也不高。其實遊牧民族,只要拋棄了戰馬,強行攻上這樣一座城牆是輕輕鬆鬆的。
就是這麼一座才7米高的城牆,是怎麼在上千年裡抵禦匈奴進攻的呢?其實長城的防禦能力,絕對不是城牆高度這麼簡單。長城在軍事防禦上的最大能力,是因為它構建了一個【長城防禦體系】。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在修建長城後,每隔數米設立關隘,駐紮軍隊。長城不是一座空架子,背後是古代的軍事營地,負責偵查。現在我們在明長城的遺址上,能看到很多「小房子」,其實那就是古代軍隊的軍營駐地之一,裡面雖然沒有太大的軍隊規模,但是偵查個敵情,對抗一些小規模入侵還是綽綽有餘的。
而北方入侵中原的遊牧民族,最強的戰鬥力就是騎兵隊,如果丟棄戰馬翻越長城,那麼入侵力量就會大大降低,一個小小的軍營,也就把它們處理了。
另外,匈奴入侵其實有兩種,一種是小規模,一種是大規模入侵。如果是小規模入侵,像剛才那樣拋棄戰馬,繞過巡防的士兵是簡單的,但是沒有了戰馬,遊牧民族在長城內註定很難長久作戰,也只能是進攻失敗。
那麼如果面對大規模入侵怎麼辦呢?還記不記得我們剛才講到的明長城的「小房子」,在這些小軍營裡除了武器裝備,最重要的其實是【烽火】。長城的烽火臺想必大家都見過。
如果鎮守長城的士兵,發現敵方有大規模入侵,自己駐紮的軍隊力量無法抗衡怎麼辦?那麼他們要做的,就是點燃烽火,向後方大部隊傳達信息,集結增援部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入侵的匈奴攻破了長城防線,打贏了長城上鎮守的士兵,那麼當他們筋疲力盡,彈盡糧絕的時候,突然就會發現:在長城後面已經有大批軍隊集結完成了,這時候退也不是進也不是,最終也只能面臨投降的結果。
就是這樣一座偉大的軍事防禦工事,除了抵禦了入侵,竟然還給歐洲帶來了大麻煩。
為什麼抵禦入侵的長城,會影響到歐洲
這個鍋,還真的和長城有一點關係。我們知道,北方的遊牧民族,資源比較稀少,正常年間還算能勉強自給自足。一旦發生天災,牲畜和農業都受影響的時候,他們就沒什麼資源了,這時候如果想活下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進攻中原,來搶點資源。
可是中原修建了長城,抵抗了匈奴南下,這條路被堵死後匈奴能怎麼辦呢?它們能做的只有去別的地方搶奪資源了。於是這時候匈奴眼看長城攻不破,乾脆去個遠的地方:這時候就開始西徵了。
不僅是西亞,連歐洲也沒能躲過匈奴的搶掠。這可就苦了當時的歐洲:人在家中坐,匈奴天上來!本來這麼遠的距離,歐洲和匈奴是八竿子打不著邊的,結果因為長城攔住了匈奴南下,匈奴就只好去折騰歐洲了。
所以西方學者才說:長城是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攔住了敵人,敵人竟然不惜千裡遠徵要來歐洲打仗了。
長城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秦漢時期死守長城,匈奴無法逾越一步。到了西晉,因為八王之亂使得長城失守,這才導致了悲劇發生。五代十國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長城徹底變成遼國所屬,這也導致了兩宋時期深受外族侵犯。1644年滿清入關,也是因為吳三桂打開山海關,長城防守盡失。
長城對於世界的地位,絕對不是日本說的「除了大一無是處」,從軍事上來講,目前也沒有什麼能超越長城的防禦體系,想必對這件事深有體會的除了匈奴,就是歐洲人了吧。這樣一座千年建築,到現在依然屹立不朽,我不真的不能不感嘆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