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奇諾防線究竟有多強?5800個工事密密麻麻,難怪號稱無法攻破

2020-12-21 排頭文化館

有人說馬奇諾防線能和中國長城相比,是長城的加強版,可以用來阻擋敵軍的大型機械化部隊及大型武器。深深的壕溝,能讓坦克和大型機械在對方有人防守的情況下上不去。使敵軍機械化部隊失去戰鬥力。

二戰時法國人自信地認為德國不可能打過來,他們是安全的。意料之外的是德軍根本就沒有攻打馬奇諾,而是直接繞過攻打比利時,兩個月後法國滅亡,隨後進行了敦刻爾克大撤退,撤走了33.6萬人,為後來反攻留下了有生力量,隨後轉入蘇德戰場。馬奇諾防線有多厲害會讓法國人如此自信呢?

一戰後,法國不願意重演戰爭的噩夢,無論如何都要避免戰火燒到法國本土,反戰情緒日漸高漲,此時法國的防禦力量非常薄弱,馬奇諾防線是前陸軍部長安德烈·馬奇諾的傑作,建造防線前後共花費16年時間,消耗150萬立方米混凝土,炮塔分布在迷宮般的隧道裡,隧道從瑞士邊境一直修到盧森堡,全長約390公裡,容納士兵20萬。

馬奇諾防線在阿登森林的邊緣止步,法國軍事家認為,德國坦克不可能穿過地形條件如此複雜的森林,由於比利時的反對,法國並沒有把防線延長到海邊,剩餘的這部分,沒有修建工事的前線,由法軍和英國遠徵軍設防,後來加拿大和英國又千裡迢迢派來了援兵。

千萬不要認為馬奇諾防線單純的是一個工事、一個碉堡、一個戰壕,5800個工事不是說著玩的,每公裡的密度光是正面有15個,厚度達3.5米的牆壁和工事頂蓋,以及厚度達300毫米的裝甲碉堡,都可以抗住420毫米臼炮炮彈的正面襲擊。

防線內的防坦克障礙物各種各樣,有防坦克壕、崖壁、斷崖及金屬和混凝土樁砦,同時用地雷加強防禦。防步兵障礙物一般為金屬樁或木樁鐵絲網,有的地段還設置了通電鐵絲網。

地面工事的堅如磐石還不算什麼,令人驚奇的是馬奇諾防線的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更讓人驚訝的是裡面還有醫院、工廠、彈藥庫、指揮所、休息室、過濾通風室、食品儲藏室、甚至有軌電車讓工事相連接起來。

正是因為馬奇諾防線的強大,讓法國人相信法軍遠比一戰時強大,在這道世界最強的防禦工事面前,德軍無論想什麼辦法,都不可能越過馬奇諾。就算德國繞過馬奇諾防線的盡頭,還有一片沼澤地:法國人也堅信地認為這裡不能被越過,可惜的是德國通過推到叢林鋪設道路竟然把坦克裝甲車開了過去從法國人後面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作為陸軍總長,馬奇諾只能通過修築防線來抵禦德軍鋼鐵洪流了,畢竟他盡最大努力做了當時他能做的,他能力範圍之外的他真做不了。

防線作用還是很大的,防線沒問題,只怪德國太強大!縱觀整個二戰,一個日本一個德國把整個世界攪得雞犬不寧!彈丸之地如此牛逼!其失敗的原因並不是防線有問提,而是一起結盟的人有問題,法國和比利時邊境是崎嶇的山路,機械化部隊理論上是特別難通過的,法國就沒用在這一段多做防備,德軍就從這一段沒防備的地方進攻的。

事實再次證明,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雖然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肯定打不過德國的,但也不會輸得這麼快。所以要努力壯大自己!

相關焦點

  • 馬奇諾防線有多牛?巔峰時期的德軍也得繞道
    在二戰歷史上,馬奇諾防線的名聲可不太好。作為一條法國耗費無數人力物力修築的防線,最終卻沒能發揮一點兒作用,德國人從其他地方繞道進攻法國,讓馬奇諾防線成了一條無用的擺設。但實際上,馬奇諾防線到底有多牛,估計很多人心裡都沒數。
  • 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齊格菲」防線,為何4個月就被盟軍攻破?
    有意思的是,這條防線的建造者正是以閃擊戰聞名天下並且攻破法國「馬奇諾」防線的德國。「齊格菲」防線是德國在二戰之前在西部邊境修建永備築壘體系,共投入10萬工程兵,35萬勞工,耗資35億馬克,歷時三年零五個月修建而成。
  • 二戰堅如磐石的馬奇諾防線一夜間土崩瓦解,難道是馬奇諾坑了法國
    ,在上面消極防禦的思想影響下國會通過了這次議案,定名為馬奇諾防線,全部由鋼筋混凝土工事構成,混凝土面積達到150萬平方米,工事周圍有無數個鋼板護頂的碉堡和永備火力點,配備有各種重型輕型火炮和輕重機槍,防線內部修建了道路、橋梁、甚至鐵路、醫院、食堂、彈藥庫、發電設備等,整個馬奇諾防線代表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建築工程水平,修了大概五年左右,耗資50億法郎相當於法國20年的總國防開支,為了不讓德國人不能跨國邊境線可謂煞費苦心
  • 造價約50億法郎的馬奇諾防線,是否真的毫無意義?作用體現在哪裡
    外部各種機槍工事、火炮工事、地雷陣地、反坦克戰壕等等戰鬥工事同樣一應俱全的馬奇諾防線也就這樣被建造了出來。納粹德國突破馬奇諾防線按照法國起初的設計思路,目的就是想通過這條防線來預防納粹德國的突然襲擊。如果單從這點來看的話,法國也確實算是成功了,即便當時德國的工業發達,有著不少的黑科技戰爭手段,可依舊無法正面突破這條馬奇諾防線。但結果也顯而易見,納粹德國終究還是突破了,而且也直接導致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發生。不過正如剛說的,德國並非是正面突破,也不是通過空襲來突破。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馬奇諾防線,消極防禦的產物
    一戰結束之後,為防禦德國的復仇,法國根據一戰的經驗修築了一條號稱歐洲最堅固的要塞防線一馬奇諾防線。 然而在1940年,當納粹德國的鐵蹄再次踏上法蘭西的國土之時,馬奇諾防線並沒有發揮法國人預想中的作用,原因在於德軍主力突破阿登高地,遷迴繞過了馬奇諾防線,使其失去了作用。從此,「馬奇諾防線」就成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代名詞。
  • 如果當年德軍硬剛馬奇諾防線,二戰結局會怎樣?德國將被法國擊敗
    那麼在二戰中幾乎一槍未放的馬奇諾防線到底是不是廢材?它的防禦能力究竟如何呢?首先從馬奇諾防線的單純抗揍能力來看,當時的全世界無出其右者,絕對是一等一的強悍!整個防線長度達到390公裡,東西縱深設計多道防線,最寬處超過20公裡。
  • 二戰:如果德國沒有繞道阿登森林,能否攻克馬奇諾防線進攻法國?
    德法兩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積怨頗深,希特勒在二戰前的一系列閃擊操作,其最後的目的也是稱霸歐洲大陸,打破英法為主的歐洲秩序,所以註定德國與法國終有一戰,而當時的法國號稱有全世界最強悍的陸軍,兵力高達300多萬,部隊機械化程度比德國高,這第一陸軍的名稱並非是浪得虛名,德國進攻法國這在當時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然而隨著德國吞併奧地利
  • 盤點那些沒什麼用的軍事防線:馬奇諾成代表,外表堅固,實則雞肋
    以色列有城堡、伊朗的戈爾幹長城,軍事防線一直以來都是戰場的必需品,在大型戰役中,防線一旦被攻破就能夠直取敵人的老巢,對戰況起著很大的偶用,所以很多國家都很重視軍事防線的修築,防線越難攻破抵禦能力就越強,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各國的工業實力與日俱增,用堅固建築物修建的碉堡在戰場上隨處可見,對抗炮兵的防禦設施也越修越大,尤其是在世界範圍的兩次大戰期間,可以說是整個熱報了不歷史上要塞防線發展最快的時候
  • 二戰中為何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依舊沒有擋住德軍的鋼鐵洪流
    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在抵抗了44天之後向德國投降,1940年6月22日,德軍開進巴黎,法國宣布停止了抵抗。我們可能都知道,在二戰西線戰場打響之前,法國政府曾耗費巨資打造了一條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但是,這條堅固的防線為何也沒能擋住德國裝甲部隊的鐵蹄呢?下面,小編將在這裡一一為大家揭秘。
  • 花費33億法郎的馬奇諾防線,曾讓德軍寸步難行,如今成了這樣!
    但那道固若金湯的東部防線的確存在,並且從未被徹底攻破:到6月25日法德停戰時為止,德軍僅僅摧毀或佔領了5個小型要塞,主體結構仍然完好如初。它就是馬奇諾防線!然而,自從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戰爭的摧殘和法國在人口結構上的弱點使其無法承擔長期維持一支進攻型部隊所需的財政和社會代價;再加上歐洲集體安全體制的崩潰與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同時到來,既顛覆了戰後最初10年已然規劃完整的攻防戰略的基礎,又使法國無法單靠自身力量對抗希特勒的鋒芒。
  • 盤點全球沒用的軍事防線:馬奇諾防線成代表,長城也上榜
    在世界歷史上都擔得起古代第一軍事工程的殊榮,它在大部分時間內都完美的展示了身為防線應起到的作用,但是在最後外敵還是突破的長城的防線攻進了中國,可見再牢固的軍事防線也總有被攻破的一天。畢竟防線一旦被建造出來,它的屬性就被限制死了,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最無法預測的,永遠都是人。馬奇諾防線在世界各防線中,以徒負虛名著稱,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產物,一戰結束後,法國為了把德軍可能會再次發起的入侵阻擋在外,在德法邊境線上修築的防禦工事,總共花了12年的時間才建成,全長約390公裡。有著堅不可破的美譽。
  • 林總赴蘇會議:馬奇諾防線是無用擺設,史達林:1人頂15個將軍
    如果說十大元帥中哪一位最厲害,恐怕爭論個十天半個月也沒有結論,但是要說十大元帥中最有前途、最有潛力的,那莫過於林總了,在解放戰爭中,林總讓四野的名聲響徹雲霄。1955年,林總被授予元帥銜時,也不過四十多歲。 林總不僅在國內戰場上運籌帷幄,就連國際戰場,林總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 雖是雄關,但是無用,三國時期的「馬奇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馬奇諾防線"。馬奇諾防線是指法國在1928年至1940年間,為防德軍入侵而在其東北邊境地區構築的築壘配系。這道防線造價昂貴,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堅固。可是在1940年5月,德國卻繞過馬奇諾防線,成功入侵到法國腹地,使得這道昂貴且堅固的防線直接失去了它的價值和作用。而在一千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同樣有著這樣的戰例,主要有兩個戰例,其一是曹操繞過潼關擊敗西涼聯軍,其二是鄧艾偷渡陰平滅掉蜀漢。
  • 馬奇諾防線,是個人都知道能繞開,為何英法還是讓德國鑽了空子?
    馬奇諾防線,是二戰之前法國在德法邊境修築的一條長達數百公裡極為堅固的防線,整條防線上的防禦工事均是有鋼筋混凝土構成,號稱是「不可逾越的防線」!然而馬奇諾防線僅僅覆蓋了德法邊境接壤地區,卻沒有完全覆蓋法國東北方向與盧森堡、比利時接壤的地區,這是這一防線存在的明顯漏洞。
  • 二戰法軍陸軍如此強大,還有馬奇諾防線,為何這麼不堪一擊?
    二戰法國,陸軍號稱世界第一,擁有超過94個師團軍力,坦克數量超過3000輛,各種類型作戰飛機達到16000多架,當時德軍進攻法國時出動了141個師,超過7400門各種大炮,2400數量坦克,以及5600多架各類飛機。而法國方面除了自身擁有94個師團外,還有盟軍支援的50個師團,外加法國還擁有世界第一堅固的防線馬奇諾!
  • 歐洲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防線,既不是馬奇諾也不是齊格菲
    戰爭新視角,專注近代戰爭歷史,鑑古知今 ,以史明理歐洲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防線,既不是馬奇諾也不是齊格菲古往今來,深溝高壘都是人類最有效的防禦手段之一,即便進入了熱兵器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連綿不絕的堅固的永備防禦工事和要塞群構成的防線,成為了人們記憶中的夢魘。
  • 「東方的馬奇諾防線」為何迅速瓦解?
    烏蘇里江邊的虎頭樞紐據點是日本關東軍精心設計並驅使1萬多名中國勞工耗時6年修築的堅固要塞,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 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1945年8月8日22時50分,蘇聯 向日本宣戰。
  • 中國馬奇諾防線,建於上世紀每座價值5000萬,不用核彈誰也打不下
    圖為人造山近日,據媒體報導,作為軍事發展史上的奇蹟,中國馬奇防線被公開,華北地區此前大批人造山連成一片,被視作抵禦蘇聯鋼鐵洪流的利器,一座價值5000萬核彈打不垮,這批防禦工事建於上世紀每座價值5000萬,不用核彈誰也打不下,不少外國軍迷看後感嘆,中國也有馬奇諾。
  • 隆美爾的諾曼第防線,只有二百座工事,卻令盟軍傷亡10000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諾曼第登陸戰中,盟軍官兵傷亡了多達10000人,而他們的敵人是尚未完成的德軍諾曼第防線和駐守在防線上的德軍。德軍是如何經營這條令盟軍付出慘重代價的半成品防線的呢?這其中又有哪些故事呢?
  • 病毒攻破美國防疫馬奇諾防線,實幹者們卻在努力再塑
    以為政府準備好了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其實危機已經悄然登陸北美大地。川普的大意失荊州很容易找到根據,美國政府在一月、二月份批了價值1760萬美元的口罩,3370萬美元的防護服用品,再加包括呼吸機在內的2710萬美元的關鍵醫療物資發往中國。可見在那段時間裡,他還沒有對危機已經醞釀的足夠戒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