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奇諾防線有多牛?巔峰時期的德軍也得繞道

2020-12-21 鳥瞰歷史

在二戰歷史上,馬奇諾防線的名聲可不太好。作為一條法國耗費無數人力物力修築的防線,最終卻沒能發揮一點兒作用,德國人從其他地方繞道進攻法國,讓馬奇諾防線成了一條無用的擺設。

但實際上,馬奇諾防線到底有多牛,估計很多人心裡都沒數。

馬奇諾防線的修築計劃,最早是1925年法國在邊境構築防禦體系的策略。當時的法國在洛林、阿爾薩斯和貝爾福三個地方構築了堅固的壁壘,但這三處地方相對獨立,並未連成一片。後來在1929年,當時的法國陸軍部長馬奇諾考慮到德國方面的威脅,就下令將這三個地方的防禦陣地通過各種工事連成一體,構成一道堅固的防線,後來它就被稱為馬奇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修築的時候,正好趕上世界經濟大危機,當時這道防線就像美國當年修建胡佛大壩一樣,為法國創造了大量的就業人口。但在二戰爆發時,馬奇諾防線並未修築完畢,僅僅是法國東北部390公裡的一段防線。如果按照原計劃,馬奇諾防線將從法國東北部一直沿著整個法國邊境到北海邊上,構築成為一道最堅固的壁壘。

馬奇諾防線的內部,不亞於一座地下城市,在已經修建好的防線中,就已經有各種用途的永久工事5800個,平均每公裡就有15個。這些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頂部和牆壁厚度高達3.5米,堅固的裝甲碉堡,鋼鐵鑄成的外殼厚度達到300毫米,就算是兩發450毫米的巨型炮彈一起命中,也不能將其摧毀。沿著馬奇諾防線上,隨處可見各種防禦性質的火炮,最小的口徑都達到了75毫米。一旦有敵人接近,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突然架起一口大炮,在敵人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對其發動致命一擊。

僅僅在馬奇諾防線內部,就能駐紮十幾個師的兵力,雖然二戰爆發時沒有修建完成,但裡面依然部署了好幾個師的兵力。

當年德國閃電戰進攻法國的時候,進行過無數次戰術推演,發現自己根本無法越過馬奇諾防線,為此德國才繞遠路從側面進攻法國。當時德國還組建了17個師組成了一個集團軍,在馬奇諾防線發動佯攻,以牽制馬奇諾防線內的兵力,足見這條防線的堅不可摧。

相關焦點

  • 二戰:如果德國沒有繞道阿登森林,能否攻克馬奇諾防線進攻法國?
    德法兩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積怨頗深,希特勒在二戰前的一系列閃擊操作,其最後的目的也是稱霸歐洲大陸,打破英法為主的歐洲秩序,所以註定德國與法國終有一戰,而當時的法國號稱有全世界最強悍的陸軍,兵力高達300多萬,部隊機械化程度比德國高,這第一陸軍的名稱並非是浪得虛名,德國進攻法國這在當時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然而隨著德國吞併奧地利
  • 二戰中為何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依舊沒有擋住德軍的鋼鐵洪流
    在德軍強大的攻勢之下,波蘭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便被德國佔領。德國佔領波蘭後,又將侵略矛頭對準了西歐。1940年5月10日,德國向法國、比利時、丹麥、荷蘭等西歐國家發動大規模進攻。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在抵抗了44天之後向德國投降,1940年6月22日,德軍開進巴黎,法國宣布停止了抵抗。我們可能都知道,在二戰西線戰場打響之前,法國政府曾耗費巨資打造了一條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
  • 雖是雄關,但是無用,三國時期的「馬奇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馬奇諾防線"。馬奇諾防線是指法國在1928年至1940年間,為防德軍入侵而在其東北邊境地區構築的築壘配系。這道防線造價昂貴,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堅固。可是在1940年5月,德國卻繞過馬奇諾防線,成功入侵到法國腹地,使得這道昂貴且堅固的防線直接失去了它的價值和作用。而在一千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同樣有著這樣的戰例,主要有兩個戰例,其一是曹操繞過潼關擊敗西涼聯軍,其二是鄧艾偷渡陰平滅掉蜀漢。
  • 如果當年德軍硬剛馬奇諾防線,二戰結局會怎樣?德國將被法國擊敗
    為了防範德軍鐵騎再次入侵法國,法國人動用巨資修建了舉世矚目的馬奇諾防線,這條防線橫跨全部法德邊境,並延伸至比利時境內,幾乎隔絕了德國可能的地面入侵,法國人也因為這條防線的修建而感到心安,從此在軍備上開始鬆弛。而二戰爆發後,一切出乎法國人意料,德國人居然繞過法德邊境的馬奇諾防線,轉而從防守薄弱的比利時和盧森堡南部阿登山區一路南下,迅速以閃電戰逼降了法國!
  • 馬奇諾防線究竟有多強?5800個工事密密麻麻,難怪號稱無法攻破
    意料之外的是德軍根本就沒有攻打馬奇諾,而是直接繞過攻打比利時,兩個月後法國滅亡,隨後進行了敦刻爾克大撤退,撤走了33.6萬人,為後來反攻留下了有生力量,隨後轉入蘇德戰場。馬奇諾防線有多厲害會讓法國人如此自信呢?
  • 馬奇諾防線是關鍵
    在法國看來,憑法軍的實力,突破齊格菲防線有能力的,但波軍主力僅5天就被德軍分割包圍,損失比達到60:1;當然,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德軍實力強大,法軍根本不是對手,再加上波蘭迅速滅亡
  • 盤點全球沒用的軍事防線:馬奇諾防線成代表,長城也上榜
    在世界歷史上都擔得起古代第一軍事工程的殊榮,它在大部分時間內都完美的展示了身為防線應起到的作用,但是在最後外敵還是突破的長城的防線攻進了中國,可見再牢固的軍事防線也總有被攻破的一天。其實就從馬奇諾防線的天然屏障和鋼筋混凝土等角度來看,確實也有一定說服力,德國在二戰爆發前就已經針對馬奇諾防線建造了800mm口徑的重型古斯塔夫列車炮,只需要一顆炮彈,就會出現一個足球場般大小的彈坑,但即使已經有了威力如此強大的車炮,在德軍看來還是難以正面進攻成功,而且德軍士兵的戰損率會很高。
  • 馬奇諾防線,是個人都知道能繞開,為何英法還是讓德國鑽了空子?
    馬奇諾防線,是二戰之前法國在德法邊境修築的一條長達數百公裡極為堅固的防線,整條防線上的防禦工事均是有鋼筋混凝土構成,號稱是「不可逾越的防線」!然而馬奇諾防線僅僅覆蓋了德法邊境接壤地區,卻沒有完全覆蓋法國東北方向與盧森堡、比利時接壤的地區,這是這一防線存在的明顯漏洞。
  • 二戰堅如磐石的馬奇諾防線一夜間土崩瓦解,難道是馬奇諾坑了法國
    ,在上面消極防禦的思想影響下國會通過了這次議案,定名為馬奇諾防線,全部由鋼筋混凝土工事構成,混凝土面積達到150萬平方米,工事周圍有無數個鋼板護頂的碉堡和永備火力點,配備有各種重型輕型火炮和輕重機槍,防線內部修建了道路、橋梁、甚至鐵路、醫院、食堂、彈藥庫、發電設備等,整個馬奇諾防線代表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建築工程水平,修了大概五年左右,耗資50億法郎相當於法國20年的總國防開支,為了不讓德國人不能跨國邊境線可謂煞費苦心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馬奇諾防線,消極防禦的產物
    一戰結束之後,為防禦德國的復仇,法國根據一戰的經驗修築了一條號稱歐洲最堅固的要塞防線一馬奇諾防線。 然而在1940年,當納粹德國的鐵蹄再次踏上法蘭西的國土之時,馬奇諾防線並沒有發揮法國人預想中的作用,原因在於德軍主力突破阿登高地,遷迴繞過了馬奇諾防線,使其失去了作用。從此,「馬奇諾防線」就成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代名詞。
  • 花費33億法郎的馬奇諾防線,曾讓德軍寸步難行,如今成了這樣!
    從1936到1940年,法國陸軍的高級將領們曾無數次按照預案推演過在對德戰爭爆發後贏得最終勝利的路徑,而這一切最終在1940年夏天德軍的「鐮刀切割」面前化為泡影。但那道固若金湯的東部防線的確存在,並且從未被徹底攻破:到6月25日法德停戰時為止,德軍僅僅摧毀或佔領了5個小型要塞,主體結構仍然完好如初。它就是馬奇諾防線!
  • 歐洲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防線,既不是馬奇諾也不是齊格菲
    戰爭新視角,專注近代戰爭歷史,鑑古知今 ,以史明理歐洲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防線,既不是馬奇諾也不是齊格菲古往今來,深溝高壘都是人類最有效的防禦手段之一,即便進入了熱兵器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連綿不絕的堅固的永備防禦工事和要塞群構成的防線,成為了人們記憶中的夢魘。
  • 世界徵服者3:二戰期間的四大著名防線,馬奇諾防線最沒用
    二戰期間,法國為抵禦德國進攻在東部邊境修建了一條聞名世界的防線-馬奇諾防線。說馬奇諾防線聞名世界並不是因為這條防線立有多大功勞,而是這條防線的造價以及長度十分的驚人。其實在二戰期間,除了馬奇諾防線之外還有另外三條十分著名的防線呢,今天魔法阿公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世界徵服者3中的這四大防線吧。
  • 二戰期間比「馬奇諾防線」耗資更大的「史達林防線」,結局十分悽慘
    耗資50億法郎建造的「馬奇諾防線」是二戰前世界上最堅固的大型防禦工事之一。可是,由於德軍主力從阿登山脈突破到「馬奇諾防線」後方,導致該防線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甚至還成為法軍作戰思想落後的體現。 其實,在蘇聯境內,也有一條類似「馬奇諾防線」的築壘地域。
  • 二戰法軍陸軍如此強大,還有馬奇諾防線,為何這麼不堪一擊?
    二戰法國,陸軍號稱世界第一,擁有超過94個師團軍力,坦克數量超過3000輛,各種類型作戰飛機達到16000多架,當時德軍進攻法國時出動了141個師,超過7400門各種大炮,2400數量坦克,以及5600多架各類飛機。而法國方面除了自身擁有94個師團外,還有盟軍支援的50個師團,外加法國還擁有世界第一堅固的防線馬奇諾!
  • 250公裡的「交通堵塞」熟視無睹,德軍閃電戰打破馬奇諾防線
    如果盟軍能夠重視他們,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走向也許會有一些變化。1940年的法國、比利時邊境,德軍集結了當時規模最大的機械化部隊。他們試圖通過機械化部隊的優勢,繼續進行閃電戰。顯然,從阿登地區進入法國的計劃,美妙絕倫。但是,龐大的德軍隊伍,再加上後勤等等部隊的存在,德軍在該地區的車輛、步兵組成的隊伍大概有250公裡長。
  • 盤點那些沒什麼用的軍事防線:馬奇諾成代表,外表堅固,實則雞肋
    說到名過其實的防禦工程,就不得不提起馬奇諾防線,它建立的理由在於一戰後,為了阻擋德國可能會又一次對法國發起的進攻,法國政府作出一項決議,決定在法德邊境構築的築壘配系,總共花了12年的時間才建成,馬奇諾防線的主體工程部分就在邊境線上有數百公裡的長度,有著堅不可破的美譽。
  • 盤點全球沒用的軍事防線,斥巨資打造卻成笑柄,最後一個在中國
    防線只是死物,不能很好的應對突發情況,人能思考,能計劃,你沒法用一種固定的戰術去應對所有人。位於德法邊界有一條馬奇諾防線,雖然世界各處軍事防線比比皆是,但論名氣沒誰能比得過馬奇諾防線,後來,世上有不少的國家修建了防線之後,都採用了「某某馬奇諾防線」的規律起名。但是,很不幸的是,那麼多以「某某馬奇諾」防線取名的軍事防線,最終都大抵算不上落得了一個好的結果。
  • 造價約50億法郎的馬奇諾防線,是否真的毫無意義?作用體現在哪裡
    外部各種機槍工事、火炮工事、地雷陣地、反坦克戰壕等等戰鬥工事同樣一應俱全的馬奇諾防線也就這樣被建造了出來。納粹德國突破馬奇諾防線按照法國起初的設計思路,目的就是想通過這條防線來預防納粹德國的突然襲擊。從而也就使得德國僅用了約3天的時間就順利地完成了裝甲軍團的運輸及部署工作,並順利在蒙梅迪附近突破了達拉弟防線,直逼馬奇諾防線最薄弱的背後。如芒刺一般直直地從馬奇諾防線背後深深的插了進去。
  • 法國投降:歐洲第一軍事強國六周之內滅亡,德軍閃電戰的巨大威力
    」,而另一個法軍總司令魏剛甚至還對中下級軍官說騎兵依舊有戰場優勢。所以法國人認為下一場世界大戰依舊是塹壕戰,只要碉堡修的足夠堅固、配置的火力足夠強大,任何軍事進攻都是無力的,由此法國修建了馬奇諾防線。當然我們後來人看馬奇諾防線覺得十分愚蠢,因為它在二戰之中毫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