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投降:歐洲第一軍事強國六周之內滅亡,德軍閃電戰的巨大威力

2020-12-16 人者仁義也

二戰時期法國的迅速滅亡是一件震驚世界的奇聞,一個號稱擁有300百萬軍人的歐洲第一陸軍強國,居然在短短幾周內就被德國軍隊擊敗。1940年5月10日德軍在歐洲西線發動進攻,5月14日,德軍進入法國境內,6月14日德軍佔領巴黎,6月22日法國政府在貢比涅森林向納粹德國投降,存在70年之久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滅亡,新成立的法國維希政府只是被德國控制的傀儡政權,至此西歐大陸被德國統治。

二戰法軍的消極避戰

1939年10月2日,波蘭最後一個城市還在抵抗德軍的格丁尼亞市宣布投降,至此波蘭戰役結束,波蘭亡國。而作為波蘭盟友的法國和英國在西線戰場沒有發動對於德國的進攻,反而無事可做,盟軍指揮部甚至給前線不打仗的軍人組織體育和娛樂活動,以免英法聯軍軍心渙散。在1939年11月21日,法軍在軍隊中設立「娛樂服務處」,專門給前線工人提供娛樂活動,1940年法國總理達拉第籤署了一個供作戰部隊用的紙牌免稅指令,要給軍隊買一萬個足球供給軍隊消遣娛樂。

法軍這麼做並不是說他們沒有準備,而是法軍軍隊高級軍官的思維還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法國一戰時期的三大優秀軍事將領分別是霞飛、福煦、貝當。霞飛和福煦在二戰之前就已經去世,唯一碩果僅存是貝當元帥,貝當在二戰後說過:「當我看到使用新的工具,新的器械,新的方法時,我必定說,我對它們不感興趣。」,而另一個法軍總司令魏剛甚至還對中下級軍官說騎兵依舊有戰場優勢。所以法國人認為下一場世界大戰依舊是塹壕戰,只要碉堡修的足夠堅固、配置的火力足夠強大,任何軍事進攻都是無力的,由此法國修建了馬奇諾防線。

當然我們後來人看馬奇諾防線覺得十分愚蠢,因為它在二戰之中毫無作用。馬奇諾防線是1930年法國陸軍部長馬奇諾主持修建的,主要在法德邊境,在1935年正式完工,馬奇諾防線並不是一條簡單的防線,而是一個系統工程,整條防線的道路總長450公裡,地下隧道總長100公裡,防線裡共有要塞142個、炮塔352個、各類永備工事約5800個、78個軍營、17個觀察所。馬奇諾防線的主要部分埋藏在地下,裡面有指揮所、人員休息室、食品儲藏室、彈藥庫、救護所、電站等,此外馬奇諾防線的生活條件很好,士兵甚至可以看電影,還有牙醫檢查口腔問題。

馬奇諾防線沒有包含的地區是法國和比利時的邊境線以及阿登森林,法軍認為阿登森林崎嶇無比,而且屬於無人區,並不會有德軍從這裡進攻。即使德軍想要翻越阿登森林,那到達法國時也是一支疲憊之師,不足為慮。法比邊境更加不用擔心,因為比利時修建了埃本埃馬爾要塞,完全可以支撐到英法救援比利時。所以法軍完全不用擔心德軍的猛烈進攻,因為在法國高層看來,德軍進攻法國,一定會陷入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的情況:德國和英法陷入慘烈的消耗戰,最後憑藉英國對於德國的海上貿易封鎖,導致德國崩潰戰敗。

所以在德法戰爭一觸即發之際,整個法國軍隊和英國遠徵軍沉浸於娛樂活動之中,試問這樣的英法軍隊如何對戰整軍備戰的德軍?英法的答案是坐等德國進攻,所以在波戰役爆發時,英法聯軍坐在防禦工事裡面打哈欠,等著波蘭滅亡,希望德國就此和蘇聯展開大戰,但是希特勒在波蘭戰役結束後,決意發動對於法國的戰爭。1939年10月19日,陸軍總參謀部提出了代號為「黃色方案」的對法作戰計劃,標誌著德國和英法聯軍的戰爭很快就要開始。

德軍的作戰策略的變化

德軍的「黃色方案」和一戰時期的德軍制定的施裡芬計劃有點相同,那就是從比利時切入法國佔領比利時和法國北部,切斷法國和英國的聯繫,不過施裡芬計劃是在剩下的時間裡繼續推進軍隊,做一個大規模的迂迴運動,使德國的右翼軍隊通過比利時和法國北部,越過塞納河,在巴黎以南折向東方,形成一個包圍圈,殲滅法國的殘餘部隊,使得法國投降。但是「黃色方案」落入了比利時的手中,被比利時透露給英法聯軍,英法聯軍於是在布魯塞爾以東代勒和默茲兩河沿岸的比利時主要防線上部署兵力,準備像一戰一樣抗擊德軍。

只是這個時候,德軍的計劃出現了改變,因為一個叫做曼斯坦因的德國將軍改變了德軍的部署,曼斯坦因此前對「黃色方案」表示不滿,曾經多次向德國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和總參謀長哈爾德表示不滿,提出自己的計劃,甚至還試圖直接把自己的計劃上報給希特勒,曼斯坦因的行為最終惹怒了德軍的上層軍官,於是他被調到第38軍去做軍長。按照慣例,新任軍長是要見希特勒一面的,就這樣在見面的時候,曼斯坦因把自己的計劃講訴給希特勒聽,希特勒對於曼斯坦因的計劃十分欣賞,決定採用他的計劃,這就是著名的「曼斯坦因計劃」。

「曼斯坦因計劃」是這樣的,德軍投入西線作戰的總兵力為136個師,包括10個裝甲師、4個摩託化師、2439輛坦克、3700架飛機、600架運輸機。曼斯坦因把德國軍隊劃分為三個集團軍:右翼的B集團軍群28個師,包括3個裝甲師、1個摩託化師負責攻打聚集在比利時的英法聯軍主力;左翼的C集團軍群17個師負責攻打馬奇諾防線,吸引駐紮在馬奇諾防線的法軍注意力;中路的A集團軍群64個師為德軍主力,包括7個裝甲師、3個摩託化師,從阿登森林突入法國境內,聯合B集團軍直接包夾位於比利時和法國北部的英法聯軍主力。曼斯坦因計劃的一個重要點在於德軍的裝甲部隊是否能夠穿越阿登森林?

希特勒也很關心這個問題,不過德國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作出保證,德國的裝甲部隊一定可以順利通過阿登森林,於是曼斯坦因計劃被希特勒採納,當然曼斯坦因計劃也是一個十分冒險的計劃,因為德軍的A集團軍相當於是孤軍深入法國境內作戰,一旦法國軍隊從國內包夾A集團軍,德軍可能一敗塗地,但是希特勒喜歡冒險,而且德國也不可能實施如同一戰時期一樣的塹壕戰,對於德國來說一場消耗戰並不值得。而且此時德國裝甲部隊已經在波蘭經歷過戰役考驗,在法國戰場足以對付戰術落後的英法聯軍。

法國亡國

1940年5月10日,德軍越過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的邊境,開始了西線戰爭。德軍用了5天時間就突破了荷蘭的水上防線,佔領了荷蘭。比利時軍隊駐守在埃本埃馬爾要塞內,這也是一個現代化堡壘群,仿照馬奇諾防線模式修建的防禦體系,對付地面部隊十分有力,但是卻不能對空火力奇缺,德軍採用空降兵戰術,在30個小時以內就徵服了埃本埃馬爾要塞,5月11日駐守埃本埃馬爾要塞的比利時軍隊投降,此時英法聯軍的注意力在救援比利時身上。但在1940年5月12日,古德裡安將軍指揮的3個裝甲師終於成功穿過了阿登森林來到了馬斯河北岸,擊潰了法國軍隊。

德國裝甲部隊的不斷推進切割,英法聯軍察覺到有被包餃子的危險,當時英法聯軍的主力在法國北部,這裡是一片平原,有利於德國的裝甲部隊衝鋒,而阻擋德軍進攻的障礙是法國的馬斯河,德軍在馬斯河架設了浮橋便於裝甲部隊通過,英法聯軍動用空軍進行轟炸,結果是慘敗,德軍順利通過馬斯河,在德軍的進攻趨勢下,英法聯軍被不斷後撤,5月24日英法聯軍主力被德軍包圍在法國城市敦刻爾克,但是希特勒突然下令德軍停止進攻,這使得英國抓住機會把英法聯軍撤到英國,到了6月4日共有338226名英法士兵成功逃脫,不過希特勒這個舉動至今還是一個迷題。

在英法聯軍後撤的時候,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於5月28日清晨投降德國,西歐只剩下法國獨自面對德軍的進攻。1948年6月5日,德軍在清理完敦刻爾克剩下的英法聯軍後,開始向法國本土發動進攻,從阿布維爾到萊茵河上遊這整條400英裡寬的橫貫法國的戰線上,德軍橫衝直撞,法軍當時只有65個師的兵力,大部分還是二流部隊,根本無力抵抗德軍的進攻,而此時法國政府亂作一團,84歲的貝當和72歲的魏剛成為政府首腦,兩人決定向德國投降。

6月10日,義大利趁火打劫向法國宣戰,法國政府在德軍即將到來之際,匆忙離開巴黎,6月14日德國馮·屈希勒將軍率領的第十八軍團佔領了巴黎,6月16日貝當擔任法國總理,6月17日貝當就向德國求和,最終在1940年6月21日德國和法國開始展開停戰談判,希特勒選定的地點是貢比涅森林,籤字的會議場所是福煦專列的車廂,一戰時德國戰敗就是在福煦元帥的專列車廂籤訂的,德國人為了報仇,特意在博物館把這節車廂拖出來。6月22日下午6點法國正式投降,維希政府建立,法國亡國。

結語:法國亡國的影響

法國敗亡之後,德國的勢力得到極大的膨脹,法國的工業企業全都完好無損地被納入德國的生產體系,再加上工業發達的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德國的軍工生產體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德國由此生產了大量的技術裝備,由此義大利把自己綁上了德國的戰車,日本和德國建立聯盟,法西斯軸心國家正式建立。此外法國的滅亡也使得蘇聯和美國十分驚恐,美國、英國、蘇聯逐漸有聯合的趨勢,共同對付法西斯國家聯盟。

相關焦點

  • 解密德國閃電戰:閃電戰並非完美的戰術,但它的意義我們需要了解
    德軍在二戰中採用的閃電戰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在二戰之初德軍憑藉閃電戰幾乎戰無不勝,德軍在27天之內徵服波蘭、1天內徵服丹麥、23天內徵服挪威、5天內徵服荷蘭、18天內徵服比利時、39年徵服號稱「歐洲第一軍事強國」的法國,這種利用新型武器飛機、坦克、空降兵快速包抄敵人行形成圍殲戰的戰術模式通常在幾天之內完成,在此前的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過如此快速包圍幾十萬大軍的圍殲戰
  • 二戰時期,如果德軍來到亞洲,日軍去到歐洲,二戰結果會怎麼樣?
    而德軍之所以能夠在二戰初期閃擊波蘭,六個星期把法國打投降,就是因為採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閃電戰戰術,通過大規模機械化部隊迅速突破對方防線,以坦克為主的裝甲部隊迅速穿插到對方身後,形成鉗形攻勢,然後包圍敵軍主力部隊,實現大規模的圍殲戰。
  • 法國號稱第一陸軍強國,為何毫無戰鬥力,二戰迅速向德國投降?
    在1940年的歐洲戰場,德國在東線戰場發動了閃電戰,滅掉了波蘭百萬大軍。回師西線對陣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五國同盟軍隊。可是不管怎麼說,盟軍也有100多萬大軍,裝備精良,戰鬥力根本不比德軍差。
  • 面對德國的閃擊,號稱世界陸軍第一的法國為何一個月就投降?
    19世紀到20世紀歐洲大陸的國家中,總共有三對矛盾,其中老牌資本主義列強法國和德國之間的矛盾首當其衝。所謂戰爭,無非就是世界話語權的爭奪,德國人不滿足於被西方其餘各國的打壓,開始蓄勢待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閃電戰」橫掃歐洲大陸,這其中就包括德國的宿敵法國。不堪一擊的最強陸軍事實上,在「法國戰役」前夕,沒有人會認為這場戰爭將會如此迅速,法國會如此不堪一擊,因為當時的法國陸軍號稱是「世界第一陸軍」。
  • 二戰中,德軍以「閃電戰」用1個多月拿下波蘭,1天內迫使丹麥投降
    文|觀景說史1939年9月1日,德軍以「閃電戰」的方式入侵波蘭,這被認為是二戰的開始。隨後英國和法國對納粹德國做出了48小時內撤離波蘭的警告,但德國沒有聽從英法兩國的警告,英法兩國在兩日後正式對德國宣戰,二戰也正式宣告開始。
  • 二戰中德軍三大作惡悍將——隆美爾,古德裡安,曼施坦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人民帶來的巨大傷害!同時,戰爭期間出現的一些非常知名的世界級將領。今天我們來講一講二戰中的德軍三大悍將。 他的軍事指揮才能在入侵法國之戰中就顯露出來了,當時,他只是一名師長,他的部隊一路猛衝猛打,進展神速,大敗法軍,被稱為「魔鬼之師」。來到北非後,面對強大的英軍,他以坦克部隊迅速機動,突破對方防線,要麼欺騙,要麼猛攻,數次打得英軍措手不及,幾乎無喘息之機。他的軍隊一度進抵阿拉曼,迫近開羅,震驚了整個英國。即使是在缺乏補給,被蒙哥馬利的英軍打敗後,他仍能組織千裡大撤退。
  • 法國曾擁有世界最強陸軍,為何在面對德軍時,短短6周就投降了
    二戰法國在戰前兵力足有300萬,其中陸軍更是多達250萬,軍隊機械化程度很高,像摩託化單位、大口徑火炮應有盡有。除此之外,還有在當時歐洲最強的裝甲部隊,坦克數量多達3250輛,其中主戰坦克索瑪S-35中型坦克比德軍的3號坦克性能還強。
  • 從十五法郎看法國陸軍的覆滅|古德裡安|建立職業軍|德軍|夏爾...
    導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號稱歐洲第一軍事強國的法國,在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在德軍強大的裝甲集團打擊下,法國陸軍敗的如落花流水,法國政府被迫投降。餘下的法軍殘餘在敦刻爾克大撤退時隨英軍撤到英國,才得以保存反擊力量,這場艱難的大撤退,在電影《敦刻爾克大撤退》裡演繹的淋漓盡致。
  • 狂妄自大的波蘭,面對德軍閃電戰竟只撐了18天!閃擊波蘭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漢斯的閃電戰幾乎橫掃了歐洲,就連號稱陸軍第一強國的法蘭西也倒在了德國漢斯的腳下。而第一個領教了閃電戰厲害的則是那個張牙舞爪,傲慢自大的大波蘭。
  • 德軍閃電戰只打了13天,狂妄自大的波蘭就亡國了,這仗怎麼打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幾乎橫掃整個歐洲,就連當時號稱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也被打的一敗塗地,幾乎亡國了。歐洲小國就不用提了,面對強大的德軍根本毫無還手之力。要不是蘇聯因為氣候的因素阻止了德軍的前進,整個歐洲都將被德國徵服。
  • 古德裡安:兩天滅奧地利,兩周滅波蘭,一個月滅法國的閃電戰之父
    不但可以迅速設防,也可以快速攻入敵軍後方,於是漸漸形成了「閃電戰」思想。古德裡安發表了這些新穎的作戰觀點,在德國軍界引起轟動。1925年(37歲),在古德裡安參觀德軍軍事演習時,他大膽的向當時的運輸總監提出了自己的裝甲作戰主張,卻不料遭到了粗魯地拒絕。這位總監向他諷刺道:「裝甲部隊只配裝運麵粉!」
  • 朱可夫第一!
    埃爾溫·約翰尼斯·尤根·隆美爾,納粹德國的陸軍元帥,世界軍事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術家、理論家,綽號"沙漠之狐、帝國之鷹"。隆美爾是個軍事天才,在戰術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在軍事領域內有著特殊的地位。就隆美爾自身而言,他也是一個熱愛榮譽高於生命的人,隆美爾敢於違背希特勒的命令執行自己的戰略。1944年10月14日,被迫服毒自盡。10月18日,德國為其舉行國葬。
  • 法國是如何把自己弄成世界級名梗的?法國真的愛投降嗎?
    法國在全世界是一個存在感很高的國家,不過法國在全世界出名,並不因為它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不是因為法國有眾多的地標建築和風景名勝,而是「投降」這兩個字,而在網上也出現了大量調侃法國的圖片和段子,甚至還有網友稱這些段子為「乳法」,而拿破崙時期的法國在歐洲基本上就是沒有對手的,打俄羅斯失利也是因為天氣的原因,那麼為什麼如今的法國就成為了投降的代名詞呢
  • 二戰爆發後法國為何只撐了38天?不是偶然,軍事實力只是一方面
    二戰時期的法國作為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有著歐洲最強的陸軍,還不斷的發展工業。以至於在二戰之前,就有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和金融體系,可以說要錢有錢,要技術有技術。為何蘇聯損失了幾百萬的軍隊都沒有垮,而法國死了幾十萬人,僅僅抵抗38天就宣告投降呢?
  • 擁有底蘊豐厚的投降文化?法國梗: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
    沒錯真的如同法國所想的那樣,德軍進入了比利時!發生了僵持的戰爭!到這裡的時候法國就開始笑希特勒是傻子,而希特勒笑法國馬上就舉國投降!圖片來源於網絡而且讓我最看不懂的是,通過荷蘭這一戰以後,就完全可以知道了德國的軍事裝備和軍事力量,而法國看到之後還是不為所動!我是真的不知道法國是裝的,還是腦子真不夠用!
  • 1938年德國在法國出局,一年後德國發動了二戰,僅用38天滅亡法國
    1938年的法國,世界各國的球隊都匯聚在這裡,這裡正在進行著第三次世界盃比賽。但是氛圍卻十分不對,因為當時的德國隊成為幾乎都是納粹黨成員,並且不少人還是軍隊出身。根據這一情況,不少有識之士認識到了德國法西斯很有可能已經狂熱化。
  • 坦克世界還原法蘭西鋼鐵巨獸查爾B1,巴黎陷落前靠它避免投降?
    法國自稱高盧雄雞,自封歐洲陸軍強國,但二戰時卻意外地被德軍閃電戰穿越阿登森林,西線戰役爆發1個月就被打趴下投降,這也導致人們用大量的辱法梗調侃法蘭西。法蘭西有沒有一款坦克抵抗德國的鋼鐵洪流呢?1920年7月,法國陸軍的艾斯丁將軍提出了一種設想,認為法軍需要一種多用途坦克,該坦克將用於取締目前的雷諾FT17。因此在1921年1月,對新型坦克的研發開始了,其最終產物就是查爾B1。
  • 德國沒它打不起閃電戰
    一戰後羅馬尼亞想著分點好處,結果英美法這些老牌強國自己瓜分利益,將羅馬尼亞拋在了腦後,這讓羅馬尼亞非常失望。不僅如此,一戰後沙皇俄國滅亡,蘇俄崛起,這個龐然大物一直在東歐擴展勢力,讓羅馬尼亞人感覺如臨大敵。
  • 二戰投降最快的國家,一覺醒來發現國家被圍,但是卻因禍得福!
    作為這場戰爭的主要發起國,德國更是被其他國家所痛恨,在整個歐洲戰場上,俄國幾乎以一己之力挑戰了其他許多個歐洲國家,有不少的小國都在德軍的閃電戰進攻下悉數投降。說到這些很快投降的國家大家或許會想到法國,法國在抵抗德軍的進攻時僅僅堅持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敗退了,說來投降的時間確實比較快,這也讓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軍成為了「紙老虎」,似乎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