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以法國勝利,德國戰敗而告終,但是整個世界大戰的大部分作戰區域都在法國境內,法國慘勝所受到的損失實際上比德國戰敗所受到的損失更為巨大。為了防範德軍鐵騎再次入侵法國,法國人動用巨資修建了舉世矚目的馬奇諾防線,這條防線橫跨全部法德邊境,並延伸至比利時境內,幾乎隔絕了德國可能的地面入侵,法國人也因為這條防線的修建而感到心安,從此在軍備上開始鬆弛。而二戰爆發後,一切出乎法國人意料,德國人居然繞過法德邊境的馬奇諾防線,轉而從防守薄弱的比利時和盧森堡南部阿登山區一路南下,迅速以閃電戰逼降了法國!
那麼在二戰中幾乎一槍未放的馬奇諾防線到底是不是廢材?它的防禦能力究竟如何呢?首先從馬奇諾防線的單純抗揍能力來看,當時的全世界無出其右者,絕對是一等一的強悍!整個防線長度達到390公裡,東西縱深設計多道防線,最寬處超過20公裡。防線最核心的為鋼筋混凝土工事,其厚度達到3.5米,設置的鋼鐵堡壘裝甲厚度也達到300毫米,這樣強大的防禦可以直接抵禦德國420毫米巨炮的轟炸,就算是著名的600毫米卡爾臼炮也無法一發將其擊穿,比蘇聯的史達林防線更加堅固。
▲馬奇諾防線鋼筋水泥碉堡
除了增加抗揍能力外,整個馬奇諾防線還專門針對德國機械化軍團快速閃電戰進行了優化,整個防線前方設置了大面積的反坦克地雷場,一旦深入此區域,德軍坦克裝甲車將會被大量炸毀。而其他諸如防坦克壕、塹壕壁壘、水泥樁、鐵絲網等等也會明顯減緩裝甲部隊的行動速度。一旦德國軍隊被困於陣前,混凝土工事設置的各種火力點就將集中開火,直接將其殲滅在陣前,一切行雲流水,似乎毫無破綻。
▲馬奇諾防線反坦克防線
事實上德國在進攻法國時採取了三路分兵的策略,其中主力的中路和北路主要為了從阿登森林地區迂迴進入法國境內以及切割包圍當地的英法聯軍。在這兩條防線,德國充分發揮了閃電戰的優勢,以嫻熟的空地配合迅速擊潰英法比利時等國軍隊,數十萬人被迫開始了有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而當時南部的17個師則在法德邊境的馬奇諾防線展開佯攻,雖然只是佯攻,德軍也是使出不少力氣想要與馬奇諾防線比一較高低,各種重炮飛機輪番轟炸,裝甲坦克車突擊,但是最終還是被防線的各種障礙和火力所壓制,始終無法前進半步!直到法國主動投降,德國才正式跨過並接管了馬奇諾防線,可見即便以德軍的實力,也是無法奈何馬奇諾防線!如果只是正面硬鋼,馬奇諾防線可以說無懼任何對手!
▲法國投降後,德軍接管馬奇諾防線
而法國人正是自知馬奇諾防線的強大才對德國放鬆了警惕,因為他們相信,德國人永遠也不可能再踏入這片土地!安逸的馬奇諾讓法國人放鬆了陸軍的建設,也忽視了對德軍的監控,低估了德軍的作戰能力,不僅武器裝備被德國大幅超越,就連戰略戰術思想也陷入呆板!法國陸軍一味的奉行依靠馬奇諾作為屏障的防守戰術,即使在德國入侵波蘭後,也不敢走出碉堡進攻德軍!也真是因為法國的戰略性短視,讓德國尋找到了馬奇諾的弱點所在,最後直接北部繞開馬奇諾,出其不意的直接進攻法國本土,短時間內佔領巴黎並迫使法國投降!這真是成也馬奇諾,敗也馬奇諾!
▲希特勒在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