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如果德國沒有繞道阿登森林,能否攻克馬奇諾防線進攻法國?

2020-12-22 騰訊網

德法兩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積怨頗深,希特勒在二戰前的一系列閃擊操作,其最後的目的也是稱霸歐洲大陸,打破英法為主的歐洲秩序,所以註定德國與法國終有一戰,而當時的法國號稱有全世界最強悍的陸軍,兵力高達300多萬,部隊機械化程度比德國高,這第一陸軍的名稱並非是浪得虛名,德國進攻法國這在當時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然而隨著德國吞併奧地利,閃擊捷克、波蘭後,英法兩國才開始有所恐慌,他們才意識到這並不是它們制定的《凡爾賽條約》壓制下的德國了。

事實上,德國在進攻法國之前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對法國陸軍的軍事實力可謂是了如指掌,而法國對德國的軍事實力還只能通過德國閃擊波蘭而所知一二,德國才有機會在英法兩國面前大做文章,我們都知道德國在閃擊波蘭後便迅速謀劃向法國動手,德國當時的策略是進攻西歐,陳兵百萬進攻荷蘭、比利時,這讓英法兩國的視線聚焦於荷蘭,英法甚至派重兵與德軍在荷蘭糾纏,豈料德國的目標並不在此,希特勒密令德軍繞道比利時與法國交界處的阿登森林,出現在了法國的背後,接下來的戰鬥我們都清楚了,英法聯軍一敗塗地,逃至敦刻爾克上演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大潰退-敦刻爾克大撤退。

那麼,德國與法國有漫長的邊境線,德國為何不直接進攻法國本土,而是處心積慮密謀了這樣一個大騙局,轉了一個大彎間接進攻法國呢?是軍事實力不夠,還是擔心法國在邊境線上布置重兵呢?事實上,希特勒此舉是非常明智的,英法兩國不僅在邊境線上布置了重兵,法國在德法之間還構築了人類史上偉大的軍事工事-馬奇諾防線,這條防線在二戰前足以阻擋千軍萬馬的進攻。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任何土木防線在飛機大炮坦克的進攻面前貌似都不足為慮,然而馬奇諾防線可絕不僅僅是土木防線,它是耗費了法國50億法郎,12年的時間潛心修建的專門針對德國報復進攻的偉大工程,全長390多公裡,不僅僅擁有堅不可推的混凝土工事,在各個掩體內還有數不勝數的巨型火炮,當然既然是防線,法國早就為德國坦克集群設置好了反坦克壕、路障等多種針對措施,法國人對馬奇諾防線非常放心。

這條防線的確讓希特勒大傷腦筋,雖然他堅信德國的鋼鐵洪流一定會衝破馬奇諾防線,但是勢必會在那裡耗費寶貴的時間,德國能在短時間內稱霸歐洲,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利用閃擊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敵人以重擊,如果德國的坦克被困在馬奇諾防線數日,將失去閃擊的機會,英法部隊也會有足夠的時間來對德國進行一系列的反擊,這對當時的德國處境非常嚴峻。

早在進攻波蘭之前,希特勒早就對突破馬奇諾防線有所準備,他命令西線部隊進攻荷蘭與比利時,當時的英法兩國並沒有看清楚希特勒的真實目的,當波蘭被攻克,德國對法國的進攻已經迫在眉睫,希特勒才命令位於阿登森林附近的中路集團軍群迅速穿越阿登森林進入法國境內,巧妙地繞開了馬奇諾防線出現在了英法部隊的後面,而此時的法軍目光依然聚焦於馬奇諾防線對面的東路集團軍群,妄想著希特勒可能會用古斯塔夫巨炮猛烈轟擊馬奇諾防線,等回過頭來已為時已晚。

戰前曾有人質疑馬奇諾防線的意義,固若金湯的防線固然會阻擋德軍的進攻,然而法軍過分依賴馬奇諾防線,當德軍一旦突破了馬奇諾防線,法軍勢必會失去最後的依靠,軍心渙散,潰不成軍,戰鬥的結果也正說明了這一點,當德軍神奇地出現在英法聯軍的背後時,可以想像兵敗如山倒的場面。

在德國進攻法國的過程中,法國部隊被德軍俘虜的還是佔大多數,只有在荷蘭與比利時防禦德軍進攻的一小部分跟隨英軍撤退到敦刻爾克,上演了人類戰爭史上最為悲壯的大潰退,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馬奇諾防線固然是防禦德軍的一道堅實屏障,但是完全依賴卻是弊大於利,話又說回來了,如果號稱是世界上第一陸軍的法國沒有憑藉這道屏障,與德軍硬碰硬的進行一番較量,也絕不會落下個短短時間便被滅亡的下場。

相關焦點

  • 二戰堅如磐石的馬奇諾防線一夜間土崩瓦解,難道是馬奇諾坑了法國
    河流縱橫,山林茂密,非常不適合大部隊和坦克的行進,法國人認為這裡不可能是德國的主攻方向。所以只留下少量部隊監視,法國總參謀部為此斷言,大森林和萊茵河一樣,是安全可靠的天然屏障。第二個隱患是阿登森林向西直到大西洋的法國與比利時邊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任德國正是從這裡侵入法國的。不過,比利時和法國是盟國,比利時在德比邊境上也修築了一條堅固的防線。沿途有許多堅不可摧的軍事要塞。如列日。埃本埃馬爾等。
  • 如果當年德軍硬剛馬奇諾防線,二戰結局會怎樣?德國將被法國擊敗
    為了防範德軍鐵騎再次入侵法國,法國人動用巨資修建了舉世矚目的馬奇諾防線,這條防線橫跨全部法德邊境,並延伸至比利時境內,幾乎隔絕了德國可能的地面入侵,法國人也因為這條防線的修建而感到心安,從此在軍備上開始鬆弛。而二戰爆發後,一切出乎法國人意料,德國人居然繞過法德邊境的馬奇諾防線,轉而從防守薄弱的比利時和盧森堡南部阿登山區一路南下,迅速以閃電戰逼降了法國!
  • 二戰中為何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依舊沒有擋住德軍的鋼鐵洪流
    在德軍強大的攻勢之下,波蘭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便被德國佔領。德國佔領波蘭後,又將侵略矛頭對準了西歐。1940年5月10日,德國向法國、比利時、丹麥、荷蘭等西歐國家發動大規模進攻。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在抵抗了44天之後向德國投降,1940年6月22日,德軍開進巴黎,法國宣布停止了抵抗。我們可能都知道,在二戰西線戰場打響之前,法國政府曾耗費巨資打造了一條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
  • 二戰德國為何能秒殺法國?法國真的很弱麼?專家:這點很關鍵
    那就是法國過於依賴其辛苦建造花費巨大的馬奇諾防線,當時法國籌建的馬奇諾防線花費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資源,說是當時世界最堅固的防線也不為過。 如果當時德國真的只從馬奇諾防線正面攻破的話,估計二戰都不用打了,畢竟馬奇諾防線實在太堅固。
  • 馬奇諾防線,是個人都知道能繞開,為何英法還是讓德國鑽了空子?
    馬奇諾防線,是二戰之前法國在德法邊境修築的一條長達數百公裡極為堅固的防線,整條防線上的防禦工事均是有鋼筋混凝土構成,號稱是「不可逾越的防線」!然而馬奇諾防線僅僅覆蓋了德法邊境接壤地區,卻沒有完全覆蓋法國東北方向與盧森堡、比利時接壤的地區,這是這一防線存在的明顯漏洞。
  • 馬奇諾防線有多牛?巔峰時期的德軍也得繞道
    在二戰歷史上,馬奇諾防線的名聲可不太好。作為一條法國耗費無數人力物力修築的防線,最終卻沒能發揮一點兒作用,德國人從其他地方繞道進攻法國,讓馬奇諾防線成了一條無用的擺設。但實際上,馬奇諾防線到底有多牛,估計很多人心裡都沒數。
  • 造價約50億法郎的馬奇諾防線,是否真的毫無意義?作用體現在哪裡
    也就是「阿登高地」。一個因為林深水惡而被法國「忽略」的地方。從而也就使得德國僅用了約3天的時間就順利地完成了裝甲軍團的運輸及部署工作,並順利在蒙梅迪附近突破了達拉弟防線,直逼馬奇諾防線最薄弱的背後。如芒刺一般直直地從馬奇諾防線背後深深的插了進去。
  • 德國入侵波蘭,法國按兵不動為什麼情有可原?馬奇諾防線是關鍵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如果說英國出兵還有隔著海峽,「鞭長莫及」的理由,那麼與德國毗鄰的法國也一動不動,實在是沒有可推卸的理由,讓所有人認為這是一場奇怪的戰爭,又稱作「靜坐戰」。難道法國人傻嗎?不,他們有自己的打算。 首先,沒有主導歐洲的能力。
  • 馬奇諾防線究竟有多強?5800個工事密密麻麻,難怪號稱無法攻破
    意料之外的是德軍根本就沒有攻打馬奇諾,而是直接繞過攻打比利時,兩個月後法國滅亡,隨後進行了敦刻爾克大撤退,撤走了33.6萬人,為後來反攻留下了有生力量,隨後轉入蘇德戰場。馬奇諾防線有多厲害會讓法國人如此自信呢?
  • 法國號稱第一陸軍強國,為何毫無戰鬥力,二戰迅速向德國投降?
    法國還號稱歐洲最強陸軍,面對德軍的百萬大軍,不管怎麼看都不應該在短時間內一敗塗地,究竟發生了什麼,才使得盟軍百萬大軍轉眼間煙消雲散。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軍按照曼施坦因計劃,主力A集團軍群衝出阿登森林,攻克法國著名要塞色當,在12日抵達馬斯河北岸。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與法國兩國誰更強?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在這種環境下,德國在沒有能力與英法兩國爭雄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在偷偷摸摸的發展自己的軍事工業,而英法則是大張旗鼓,英國的皇家海軍、空軍在當時排名都是世界前列,法國更為高調,不僅耗費巨資修建了舉世矚目的馬奇諾防線,部隊數量更是超過了300萬,陸軍號稱是世界最強,這個最強可不是浪得虛名,首先法國的300萬部隊數量就已經與德國鼎盛時期旗鼓相當,和德國一樣,法國也是重視陸軍輕視海軍
  • 世界徵服者3:二戰期間的四大著名防線,馬奇諾防線最沒用
    二戰期間,法國為抵禦德國進攻在東部邊境修建了一條聞名世界的防線-馬奇諾防線。說馬奇諾防線聞名世界並不是因為這條防線立有多大功勞,而是這條防線的造價以及長度十分的驚人。其實在二戰期間,除了馬奇諾防線之外還有另外三條十分著名的防線呢,今天魔法阿公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世界徵服者3中的這四大防線吧。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馬奇諾防線,消極防禦的產物
    第一次世界大戰展現了防禦戰的優勢,防禦方憑藉塹壕、鐵絲網和重機槍構成的防禦陣地往往能對進攻方構成巨大威脅。一戰結束之後,為防禦德國的復仇,法國根據一戰的經驗修築了一條號稱歐洲最堅固的要塞防線一馬奇諾防線。
  • 二戰法軍陸軍如此強大,還有馬奇諾防線,為何這麼不堪一擊?
    二戰法國,陸軍號稱世界第一,擁有超過94個師團軍力,坦克數量超過3000輛,各種類型作戰飛機達到16000多架,當時德軍進攻法國時出動了141個師,超過7400門各種大炮,2400數量坦克,以及5600多架各類飛機。而法國方面除了自身擁有94個師團外,還有盟軍支援的50個師團,外加法國還擁有世界第一堅固的防線馬奇諾!
  • 法國投降:歐洲第一軍事強國六周之內滅亡,德軍閃電戰的巨大威力
    二戰法軍的消極避戰1939年10月2日,波蘭最後一個城市還在抵抗德軍的格丁尼亞市宣布投降,至此波蘭戰役結束,波蘭亡國。而作為波蘭盟友的法國和英國在西線戰場沒有發動對於德國的進攻,反而無事可做,盟軍指揮部甚至給前線不打仗的軍人組織體育和娛樂活動,以免英法聯軍軍心渙散。
  • 德國入侵西歐,差點重蹈一戰覆轍,被邊緣化的曼施坦因做了什麼?
    英法兩國採用了綏靖政策,希望德國在佔領波蘭後,繼續向東進攻蘇聯,沒有及時在西線對德國發起攻擊,註定要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價。德軍滅了波蘭後,向英法提出了和平建議,當然被英法拒絕,希特勒認為必須進攻並消滅法國,否則一旦英法聯軍進攻德國,蘇聯很有可能在背後捅德國一刀。德國的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等高層反對進攻法國,認為德國的力量還不夠,西進一定會失敗的。
  • 250公裡的「交通堵塞」熟視無睹,德軍閃電戰打破馬奇諾防線
    如果在戰爭期間遇到交通擁堵,那該是多麼鬧心的一件事?在二戰的時候,德國軍隊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他們的機械化部隊在阿登地區的「交通堵塞」長達250公裡。如果盟軍能夠重視他們,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走向也許會有一些變化。1940年的法國、比利時邊境,德軍集結了當時規模最大的機械化部隊。他們試圖通過機械化部隊的優勢,繼續進行閃電戰。
  • 盤點全球沒用的軍事防線:馬奇諾防線成代表,長城也上榜
    畢竟防線一旦被建造出來,它的屬性就被限制死了,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最無法預測的,永遠都是人。馬奇諾防線在世界各防線中,以徒負虛名著稱,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產物,一戰結束後,法國為了把德軍可能會再次發起的入侵阻擋在外,在德法邊境線上修築的防禦工事,總共花了12年的時間才建成,全長約390公裡。有著堅不可破的美譽。
  • 連普通人都知道要繞開馬奇諾防線進攻,為何法國人就想不明白呢?
    網絡中有這樣一種言論,即:「長城無用論」,其實對歷史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一種胡扯的說法,遠的不說,如果沒有長城,皇太極用得著繞路漠南蒙古從喜峰口入侵中原腹地麼?山海關也是長城的一部分,如果沒有長城,就當地駐軍那幾萬部隊,沒有任何憑藉的話,能頂住後金、大清騎兵麼?
  • 德國入侵法國,俘虜法軍150萬人說明什麼?10天被包圍,自覺投降
    之所以遲遲不進攻並不是因為德軍沒有準備好,而是一直沒有一個可以「速戰速決」的作戰計劃,直到曼帥設計出一個堪稱完美的計劃,才拉開了進攻的序幕。 然而,進攻的成功與否,在於三個關鍵點,一個是能否攻佔比利時,另一個是能否突破阿登山區,更重要的還是突出一個「快」字。也就是說,儘管德軍與英、法聯軍實力相當,但德軍根本沒有把其看在眼裡,他們更在意地形、地勢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