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的飲料巨頭:力壓茅臺蒙牛,一年進帳894個億

2020-12-16 奔跑的小羅子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多樣化的飲食需求逐漸產生。而隨著90後、00後等年輕人成為消費的主力軍,國內飲料市場也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新契機。

首先看一組數據:在2019年1至12月份,全國飲料市場的零售額突破了2000億元,同比增長10.4%。而根據相關機構的預計,在2020年,我國的飲料類消費將會繼續保持上升趨勢,而國內飲料市場的零售額也會達到2309億元。

數以千億級別的市場規模,可以向我們傳達出這樣一組訊息:把握住行業發展的紅利,企業便可以快速崛起。而這句簡短的話語,在伊利身上得到了生動地體現。

近日,媒體發布了《2020中國食品飲料百強榜》,該榜單是通過企業的營收業績作為參考指標進行排名的。在該榜單前5名,分別為伊利、萬洲國際、貴州茅臺、蒙牛和中國糧油控股。榜單數據顯示,在收入規模上來看,伊利一年進帳894個億左右,力壓貴州茅臺、蒙牛等行業對手,堪稱是「國內最大的飲料巨頭」。

早在1956年,呼和浩特回民區成立養牛合作小組,而在隨後的2年裡,這個養牛合作小組更名為呼市回民區合作奶牛場,這也就是伊利的前身。直到1993年,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廠改制,而伊利集團也由此誕生。在此後的20多年的時間裡,伊利逐漸發展壯大,成為國內乳業的領軍企業。

在數十年的發展歷程中,伊利集團的發展過程,就是我國乳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縮影。如今的伊利集團,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的核心利益點,形成了多個百億品牌矩陣,包含伊利母品牌及20餘個子品牌。據悉,安慕希與伊利純牛奶年銷售收入位居200億級陣營,而10億級的品牌數量也超過了10個。

在國內市場取得領先優勢的同時,伊利集團也不斷讓自己成為一個本土的「國際化」公司。例如,通過在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建立起研究中心,伊利集團可以較好地吸收當地的技術和智慧,然後將其應用於本土的市場需求。其實,這也就是伊利所採取的東方視角下的「反式創新」。

與更多優秀的同行進行密切合作,才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而伊利集團深知這個道理:選擇業內排名世界前三供應商、服務商進行合作;引入波士頓、麥肯錫、羅蘭貝格等全球頂尖戰略諮詢公司助力伊利集團進行組織結構變革;牽手奧運會,累積起豐富的國際化經驗;等等。通過上述的這些舉措,伊利集團的國際化視野被不斷拓寬。

如今,隨著國內飲料市場的蓬勃發展,年輕一代對於飲料口味、特色等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而與此同時,國內也誕生出了越來越多的飲料巨頭,比如娃哈哈、農夫山泉、康師傅等等。這些飲料巨頭都通過自己的「拿手強項」,來擴充著自己的市場份額。這也就意味著,國內飲料市場雖大,但是競爭也愈發激烈。

在這種情形下,已經是國內最大飲料巨頭的伊利集團,在不久的將來,又會提交出怎樣的成績?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中國乳酸菌飲料巨頭,它背靠蒙牛集團,力壓娃哈哈、養樂多
    在2019年國內乳酸菌飲料品牌力指數中,優益C高居榜首,力壓娃哈哈、日本養樂多等。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優益C。資料顯示,優益C誕生於2009年,是蒙牛旗下的一款飲料品牌。在介紹這款飲料之前,先給大家簡單說下蒙牛。
  • 中國飲料「首富」誕生!力壓茅臺、娃哈哈,品牌價值超過法國達能
    前段時間,英國品牌評估機構發布了「2020全球食品和飲料品牌」排行榜,在全球乳業品牌價值十強榜單上,伊利是此次的最大贏家。不僅贏過一眾的國產品牌,例如蒙牛,還打贏了法國知名的食品企業達能。其實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我們喝的很多牛奶,都隸屬於伊利旗下。其中就包括金典、安慕希。
  • 力壓二馬!農夫山泉創始人成中國首富身家660億美元 「水中茅臺」迎...
    力壓二馬!農夫山泉創始人成中國首富身家660億美元 「水中茅臺」迎高光時刻  Evelyn Zhang • 2020-09-08 11:10:27 來源:前瞻網
  • 全球最大的鋼鐵集團:力壓日韓鋼企,它一年入帳超過5500億
    例如,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去年虧損了180億美元左右,但它依然排在了該榜單的第133位。在最新的世界500強榜單中,我國共有133家企業上榜,超過美國的121 家,位居全球第一。從1995年的3家世界500強,到如今的133家世界500強,國內上榜世界500強榜單企業數量的變化,折射出了近些年來蓬勃發展的國內經濟。
  • 力推茅臺17載 招商朱衛華:高端品一榮俱榮 大眾品勝者為王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 力推茅臺17載!一份《食品飲料業圖譜》流傳15年,招商朱衛華:高端品「一榮俱榮」,大眾品「勝者為王」招商證券朱衛華,在資本市場被尊稱為「朱茅臺」。他在70億元市值之時挖掘了貴州茅臺,他創建的食品飲料團隊深入研究、強烈推薦了茅臺17載。
  • 力推茅臺17載!一份《食品飲料業圖譜》流傳15年,招商朱衛華:高端品...
    茅臺酒工藝周期平均五年,即生產一年、陳釀三年、勾調後再放一年灌裝出廠,現在出廠的茅臺是五年前釀造的。茅臺酒現在的產量扣掉一點留存調味也就是五年後的銷量,現在的產量5萬噸,現在的銷量是3.5萬噸,如果沒有大的變化,這意味著茅臺未來五年的銷量還可以增加百分之三四十。貴州茅臺產量天花板大概六萬噸,當然不排除它通過技改再更多釋放一些產能。
  • 山東最大的製造業集團:版圖橫跨歐美亞,一年進帳3900億
    山東省是我國的經濟大省,在這裡誕生了不少的製造業巨頭,比如海爾集團、魏橋創業集團等等。在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大型家電領域,海爾集團與美的集團、格力電器並列為國內家電三巨頭;而在紡織、熱電等領域,魏橋創業集團的實力則不容小覷。
  • 短保鮮奶,「撕扯」伊利、蒙牛兩巨頭
    就拿剛結束的天貓雙十一來說,天貓每年自己都會記錄一個數據:第1億個包裹是在雙十一後的第幾天送到購買者手裡。這個數字在2013年是9天,到了2019年,第1億個包裹送達消費者手裡只花了2.4天,今年只會更快。物流能力,尤其是冷鏈物流,是限制短保食品發展半徑的主要因素,到今天仍然是。但技術在進步,今天我們的冷鏈物流也在快速完善、先進,這一點從近兩年社區團購中生鮮品類的迅速發力就能看出來。
  • 飲料巨頭宣布:馬上停產
    據報導 為應對新冠疫情危機 可口可樂推出業務重組戰略 在產品組合方面 可口可樂計劃大幅精簡旗下品牌 可口可樂執行長詹鯤傑(James Quincey)表示,該碳酸飲料巨頭將在全球範圍內淘汰其他表現不佳的小型品牌
  • 蒙牛和伊利,誰才是行業老大?!
    《三國演義》中有一句話,叫「既生瑜何生亮」 現實中往往就是既有瑜也有亮,比如格力VS美的,天貓VS京東,以及美團VS餓了麼,巨頭們相同的賽道貼身肉搏,爭個我強你弱。
  • 中國便利店「老大」,力壓美宜佳,門店近3萬家,每天入帳1.6億
    一年新開上千家門店早就不是什麼稀奇事了,不少行業巨頭也紛紛布局便利店這一市場,蘇寧小店、京東便利店的出現就足以證明便利店市場的前景。在便利店這一塊,它可以說是行業龍頭,同時也是國內便利店「之王」。根據「2020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來看,零售業板塊中石化易捷位列第一。
  • 招商朱衛華力推茅臺17載:高端品「一榮俱榮」 大眾品「勝者為王」
    朱衛華:股價創出新高並不意外,茅臺屬於基本面很容易看清楚的公司。茅臺酒工藝周期平均五年,即生產一年、陳釀三年、勾調後再放一年灌裝出廠,現在出廠的茅臺是五年前釀造的。茅臺酒現在的產量扣掉一點留存調味也就是五年後的銷量,現在的產量5萬噸,現在的銷量是3.5萬噸,如果沒有大的變化,這意味著茅臺未來五年的銷量還可以增加百分之三四十。
  • 妙可藍多「饞哭」蒙牛
    一來,妙可藍多「姿色出眾」,過去幾年,營收一年更比一年高增長;二來,奶酪是「老」乳業中的新藍海,正處爆發初期;三來,在常溫奶市場飽和,格局難以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蒙牛要想更進一步,無疑需要尋找更多的增量。實際上,為了完成2020千億目標,這幾年蒙牛明顯加快了買買買的步伐。
  • 招商朱衛華力推茅臺17載:高端品"一榮俱榮",大眾品"勝者為王"
    朱衛華:股價創出新高並不意外,茅臺屬於基本面很容易看清楚的公司。茅臺酒工藝周期平均五年,即生產一年、陳釀三年、勾調後再放一年灌裝出廠,現在出廠的茅臺是五年前釀造的。茅臺酒現在的產量扣掉一點留存調味也就是五年後的銷量,現在的產量5萬噸,現在的銷量是3.5萬噸,如果沒有大的變化,這意味著茅臺未來五年的銷量還可以增加百分之三四十。
  • 財報出爐,蒙牛和伊利差距在哪?
    其中,2019年年報顯示伊利股份總收入超過900億,連續六年創亞洲乳業第一,營收連續超百億級增長。而這,距離蒙牛公布財報剛剛過去一個月。財報還顯示,報告期伊利乳業淨現金流達到84.55億,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預收款項則為125.31億,同比增長86.84%。
  • 日本飲料巨頭,每年默默從中國賺走65億,網友:難道不是國產的嗎
    而國內第一款益生菌飲料品牌叫「養樂多」,相信大家對這個牌子並不陌生,其在各大超市和零售店都有銷售。尤其伴隨著這兩年「蒙牛」和「伊利」等這種民族品牌也推出了乳酸菌飲料後,愛屋及烏,一直以來,大家一定也以為「養樂多」也是中國品牌。
  • 中國雪糕品牌的巨頭,一年賣出1個億,讓哈根達斯「自愧不如」
    中國雪糕品牌的巨頭,一年賣出1個億,讓哈根達斯「自愧不如」隨著夏季的到來,我們國內市場上的「降暑法寶」的發展又將迎來一波熱潮期。而這其中最值得一說的便是雪糕市場。據相關的數據顯示,在去年,國內雪糕的總規模近1380億元,排在全球第一。同時,預計在明年,達到總規模1600億元,繼續保持全球第一稱號。可謂是讓哈根達斯「自愧不如」啊。國內雪糕市場品牌分布在我們國內,目前的雪糕市場可以分為四類。一類是雀巢、哈根達斯等代表的外國品牌。
  • 中國本土超市隱形霸主,趕跑家樂福樂天,一年進帳152億
    導讀:中國本土超市隱形霸主,趕跑家樂福樂天,一年進帳152億最近兩年,由於受到電商的衝擊,很多實體業都經受不住市場的打擊,甚至是一些非常有名氣的大企業,在整個市場環境中也堅持不下去,我們可以看到家樂福等一些巨頭企業,現在已經都退出了在華業務。
  • 國產飲料「大王」誕生:靠一瓶飲料年入40億,還是紅牛的最大勁敵
    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功能性飲料市場越發的火熱了起來。東鵬特飲,啟力,樂虎,日加滿,力保健,佳得樂,體質能量,市面上的功能性飲料讓大家眼花繚亂,功能性飲料也被稱為國產飲料中的大王。
  • 國產飲料巨頭拒絕可口可樂百億收購,今負債百億,以36億賤賣
    但是,近幾年國產飲料的日子並不好過。比如「國產飲料之王」健力寶曾經一年賣出了60多億,超越了娃哈哈等飲品,而現在卻被不少年輕的消費者認為是雜牌。香飄飄也曾經宣稱一年賣出的杯數能繞地球N圈,可今年被曝出半年只賺了2萬。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代國產飲料巨頭匯源果汁的命運也是一樣的多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