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有著"億萬富婆"之稱的李寶華突然失蹤了。
她所經營的水晶之約KTV也徹底倒閉,種種跡象表明,這個富婆垮了。此前借錢給她的商人老闆們心裡也慌了,這些憤怒的債主,於是打砸了李寶華此前高調開設的富婆會所。由此,一個涉及資金達30億元的詐騙案逐漸浮出水面。
一個初中未畢業的女人,到底靠著什麼把一大幫事業有成的商人老闆騙得團團轉?以至於心甘情願借錢給她。而事實上,李寶華本人卻並未拿錢去投資,全部都用於揮霍和享受。要想揭開這一切,還得從主角李寶華說起。
一個內心並不安分的少女
廈門的集美區,因為愛國華僑陳嘉庚而名揚四海。1976年,李寶華就出生於集美區後溪鎮英村。那時候,全社會剛剛從此前十多年的鎮痛中恢復過來,一切都洋溢著全新的活力。這裡靠海近水,因此多數人都在船上謀生。
不過李寶華的父親卻是靠賣豆腐為生的。很小的時候,李寶華就幫著父親打理,做豆腐打下手、賣豆腐,別看年紀小,李寶華都做得遊刃有餘。
尤其是在賣豆腐的時候,由於口才不錯,小小年紀的李寶華甚至比她爹賣得還要好。她天生是那種喜好交集的人,說話有禮貌,對人的態度也很好。這種性格,似乎從小就註定了李寶華今後在生意場上一定會有一番作為的。
現實情況也是如此,15歲那年,還在讀初中的李寶華便主動退學了。她覺得這樣按部就班的讀書太過於漫長了,李寶華不想過這種生活。那個時候正是經濟特區剛剛開闢,全世界洋溢著一種掙錢的濃厚氛圍。李寶華被撩撥得心癢難耐,她一定得做些什麼才行。
李寶華一個人去了廈門,最初只能從打工開始做起。她很快認識了第一任丈夫,一個30多歲的安溪人,在廈門以蹬三輪為生。兩個人似乎沒有領證就生活在了一起,李寶華很快生下一子。
但是,這種底層小民的生活不是李寶華想要的,很快她就跟這個男人離婚了。然後孤身一人去了廣東。那個時候,廣東似乎遍地是機會,對內心極度不安分的李寶華而言,那裡就是一個可以撿錢的天堂。
學習詐騙,21歲就被判勞教兩年
李寶華隻身一人去廣東闖蕩的時候,她還是一無所有的。
李寶華不是那種安於現狀的人,而且也不像通過正規的方式去努力奮鬥。她外向的性格再加上極好的口才,很快就在廣東站穩了腳跟。但是她30歲之前究竟在廣東從事過什麼樣的工作,那就只有李寶華自己和她案卷裡的卷宗有記錄了。
因為在1997年的時候,她很快就因為詐騙罪被廣東警方抓捕,那時候李寶華才21歲,距離她輟學也不過才6年時間。可想而知李寶華在廣東的不長時間裡就沒幹什么正經的工作。接下來,李寶華在勞教所度過了兩年鐵窗生涯。
出獄之後,李寶華還是其性不改,依舊盼望著能夠走捷徑快速致富。那個時期,她跟第二任丈夫走到了一起,他是四川南充人,這也為其以後的詐騙埋下了伏筆。最重要的是,在這期間,李寶華結識了香港人凌如發,這個人成為其之後詐騙的主要同謀。
23歲出獄,到30歲突然成立投資公司,中間這7間,李寶華的經歷仿佛是空白的。一個普通的打工人沒有任何的支持眨眼之間就能成立上千萬的公司,看起來不可思議,可事實上有跡可循。
李寶華在廣東的那些年只做了一件事,如何快速地撈錢。雖然中間坐過兩年牢,可事實上她並沒有任何的悔改,出獄後反倒是變本加厲了。加上那些年在商業活動領域,各個方面的監管都還不完善,由此就給了李寶華可乘之機。更為重要的是,那些被騙的老闆,也是被李寶華利誘而來的。
由此可知,李寶華在廣東的那些年,就一直在為"幹票大的"做著準備。
包裝李嘉誠私生子,騙得投資數以億計
2006年,所謂衣錦還鄉的李寶華在廈門成立了東方明大貿易有限公司,很快又成立了一家明大置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緊接著又成立了明達集團。對外宣稱的註冊資金是5000萬元,實際的注資只有李寶華和工商局自己知道。
李寶華對外宣稱,她的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房地產開發、休閒娛樂和物流倉儲。她開始充分發揮起了自己的口才和交際能力,最關鍵的是,此時她還有一個託兒。那個香港人凌如發,已經改名為林曉東,他還有一個隱秘的身份——李嘉誠的私生子。
李寶華開始到處吹噓她的房地產項目,她說自己在北京有一個大觀園的房地產項目要開發,而林曉東嘛,不但在丹麥開發油田,而且在世界各地也有幾十億的投資。可事實上,凌如發的僱傭費是每個月2萬塊。靠著包裝和話術,李寶華很快就騙到了第一筆投資800萬元。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很多人可能想不明白,那些真正的企業老闆,身價上千萬甚至過億,個個比長了毛的猴子都精明,怎麼可能被李寶華三言兩語虛構出來的假項目所欺騙呢?其實沒那麼複雜,李寶華向老闆們許諾高利息高回報。
而且,李寶華利用拆借到手的資金,兌現了她的高回報。比如她向A和B同時借了200萬和100萬,錢到手之後經過一個階段的運作消化,她會分別向A、B兩方償還利息和本金。而拿到高額利息的那些老闆,自然就不懷疑李寶華說的是假的了。
成為億萬富翁之後的李寶華
更何況,李寶華會同時向多個老闆,以投資的名義借錢。這樣在短時間內,就會有大量的資金流入李寶華的公司,然後她再拿著這些錢,不斷償還給上一批的投資者。只要有新的投資者不斷湧入,只要資金流不斷,這個騙局就能一直維持下去。這不就是人們常說的拆東牆補西牆的龐氏騙局嘛。
除了不停地吸納新的投資之外,李寶華還利用到手的資金對公司做進一步的包裝。因為沒有真正的投資實業,所以她只能拿錢去虛構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她用騙來的錢開設了一家名為水晶之約的KTV,而後又創立了一家新名媛女子私人會所,這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富婆會所。都是騙來的錢,李寶華花起來當然一點也不心疼,她將會所裝扮得極為奢華,配備有一艘豪華遊艇和一部加長版的悍馬。
而且李寶華還對外宣稱,這個會所的年費是30萬,只有資產超過5000萬的富婆才能加入。別看李寶華初中都未畢業,可她精準摸準了富人的心思,她知道這些陡然而富的階層有極強的虛榮心理,那就想方設法地去滿足她們。通過這樣運作,還能拉來更多的"韭菜",不,投資客。
短短三四年的時間,李寶華就聚斂了大筆的資金。此時,她的目光又瞄向了丈夫老家南充的商人階層。她開始帶著林曉東,也就是所謂的李嘉誠的私生子,頻頻在四川的商圈裡活動。為了演得逼真一些,她以4100萬的價格在南充拿了一塊地。利用這塊地做道具,她又騙到了數億元的資金。
奢侈生活,資金斷裂被打回原形
短短幾年時間,李寶華就騙得資金高達30多億元。
她自己也漸漸飄了起來。李寶華畢竟是從窮人家的孩子陡然而富的,大量的資金到手之後,她開始拼命地享受,恨不得將小時候受過的罪統統找補回來。
她花高價來美容,打一套美體針就要60萬。把燕窩當成水來喝,可沒準那時候她買的所謂高價燕窩還真就是糖水做的。別人買燕窩是一克一克的買,她一次性就買幾百箱放著。除此之外,她前後花了4000多萬買珠寶,名車有二十多部,名牌的手錶和包包也是不計其數。
即使李寶華真的拿著大筆的資金去投資興業,也不見得能夠獲得回報,更何況,李寶華騙來的錢都用於揮霍了。當沒有新的下家來接盤時,這個騙局就要破了。
還在2010年的時候,李寶華的資金就難以為繼,她只能騙一些朋友和投資人共同出資開辦了一個新的公司,然後在未經股東的同意下,將公司的錢取出來,用於償還此前借款的本息。最終,前期的一些投資人拿到了本金和利息,還有4億餘元的虧空,李寶華補不上了。
2012年,躲到上海的李寶華被警方抓獲。在審訊的時候,警方問李寶華怎麼能騙到這麼多錢?李寶華卻說很簡單,對方不過就是想賺利息,要多少我給多少就是了。
而且,李寶華還直言不諱地說:"我這輩子太划算了,別人沒吃過的、沒用過的,我基本上都享受了,這就叫質量,我活出了質量,就是死了也划算。"
因為貪得無厭,李寶華寡廉鮮恥地去騙人;因為貪念,很多人心甘情願借錢給她。不會管控自己欲望的人,都會被欲望吞噬。
最終,李寶華因為集資詐騙和抽逃出資被判無期徒刑。這個36歲的女人,接下來的大半生都要在鐵窗內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