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鰱鱅有四大家魚之稱,也在側面反映出人對其的熟悉程度。鰱魚作為其中的一員,在釣魚領域也扮演重要角色,是許多釣魚人期待的目標魚。釣友的問題「如何自製白鰱餌料」為更全面、更準確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多年餌料、窩料配置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1、 鰱魚的食性特徵
2、 如何製作合適的鰱魚餌料
鰱魚的食性特徵
魚的種類不同,食性差距巨大,所以熟悉、了解鰱魚的食性特徵對於製作鰱魚餌料有相當大的幫助。鰱魚屬於中上層魚,意味著絕大多數時間活躍在河流、湖泊的中上水層,那麼漂浮在水錶的浮萍、藻類、小昆蟲、蜻蜓幼蟲等都是它的攝食對象。如今人工餵養的鰱魚也不是少數,通常把一些農作穀物作為鰱魚的食物使用,比如玉米面、豆餅粉、麥麩等加工成圓柱形顆粒狀的飼料。雖然鰱魚攝食對象眾多,但也有味型偏好,不同於其他魚喜歡濃鬱的味型,鰱魚更偏愛「酸臭」且較為單一,在整個攝食期間,基本都能接受這一味型。
不難看出,鰱魚的食性較雜,能夠接受的食物範圍廣泛,但如果要製作餌料,不可忽略另一個鰱魚的食性特徵,即鰱魚屬於典型的濾食性魚種,靠鰓部的特殊結構濾取水中的食物,所以如果食物越細碎,越容易被攝取。鰱魚的最適水體溫度在23-32℃,這個水體溫度下,鰱魚活性高、攝食積極。所以夏季高溫情況下,鯽魚、鯉魚都選擇陰涼處避暑時,依然能夠垂釣,還有不錯魚口的也只有鰱魚或鱅魚了。
如何製作合適的鰱魚餌料
通過對上文對鰱魚的食性介紹,不難看出鰱魚對食物或餌料的狀態、味型都有一定的偏好或要求,而至恰是製作餌料關鍵:味型喜酸臭,狀態則更偏向瑣碎、霧化。那麼如何製作一款鰱魚餌料呢?
1、 發酵酸臭餌
準備餅粉300克、米糠粉600,麵粉150克、麥麩粉300克、紅糖80克。將配料置入小盆中混合,並加入適量水攪拌均勻。然後放入蒸籠蒸熟,再晾乾掰碎。用酵母粉或者麯酒拌入。最後裝入塑膠袋密封,用一層厚棉被捂蓋,隔絕空氣,使其自由發酵。如果是在春節,一個星期即可;如果是夏季,不超過3天。取出製作釣餌,裝入炸彈鉤釣鰱魚,也可用於釣鱅魚。應用選釣法時,炸彈鉤在水面以下30公分即可。
2、 製作玉米粉酸餌
準備玉米粉、麵粉,用量按照3比2配比。先用開水衝燙後再攆成團,蒸熟、掰碎,加入麯酒或酵母粉攪拌均勻,最後放入乾淨的容器中密封保存。通常夏季2-3天的時間即可,如果是春秋,可放置陽光下曬,最終餌料中散發出酸味且有香味,然後可用作釣餌使用。
3、 豆腐渣釣餌
不只是鰱魚,其他魚也有用豆腐渣製作釣餌的慣例。把豆腐渣在陽光下晾曬,蒸發掉大部分水分。然後根據豆腐渣的用量,加入10%的玉米面或麵粉及適量麯酒,攪拌均勻後,倒入塑膠袋中並紮緊口袋。最後倒入乾淨的容器中密封保存。同樣根據製作的季節、氣候條件決定時間長短,夏季3天、春秋3-5天,但保證有酸味、香味的溢出。
4、 應用在水庫的鰱魚餌
準備細糠或麥麩2000克,5個饅頭,適量醋,阿魏水一小瓶。將細糠、饅頭、醋混合後,倒入阿魏水攪拌,捏成團,包炸彈鉤。炸彈鉤可遠拋,所以非常適合在水庫這種大水面釣鰱魚,但也可用在手竿。如果夏季氣溫過高,鰱魚也無法承受這個水體溫度,自然會選擇下沉,這時在採用釣底法。如果溫度適宜,鰱魚多遊弋在中上水層,這時可選用釣浮法,宜選用大號浮漂。為強化餌料對鰱魚的吸引力,可根據鯉魚的吃口情況,適當加入一些魚粉、蝦粉或增氧粉、增氧快等。
寫在後面
本文首先介紹了鰱魚的食性特徵,從而從鰱魚喜酸臭且有濾食的習性入手,尋找配置鰱魚餌料的重點。接著分享了幾個經典、常用的鰱魚餌料。但即便如此,實際中可用於製作鰱魚餌料的材料眾多、配方也不勝枚舉,可能有些餌料也比文章分享的效果佳。另外影響餌料發揮的因素眾多,受水溫、水質、氣壓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釣魚人垂釣用餌時,根據垂釣水情、魚情可適當調整餌料味型或狀態,以最大程度滿足當前魚的攝食偏好,從而獲得相當較好的魚情、漁獲。
原創:野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