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鄉的小河裡非常多,被譽為溪流精靈的馬口魚,如何垂釣?

2020-12-16 騰訊網

馬口魚(Opsariichthys bidens)俗名溪哥,桃花魚,山鱤,坑爬,寬口,紅車公。產於南盤江、元江、滄江等水域。是一種雜食性偏肉食淡水魚。

註:雄魚長大後才有鮮豔的顏色,雌魚是純白色的。

區分馬口魚和寬鰭鱲

很多釣魚人常常把寬鰭鱲和馬口魚混淆,因為它們長得實在是太像了,但是仔細觀察還是有區別的。

分辨方法:寬鰭鱲嘴巴天包地,馬口魚地包天。

寬鰭鱲

馬口魚

馬口魚的習性

馬口魚喜歡生活於山澗溪流中,尤其是汙染少、空氣好、水流較急的淺灘,底質為砂石的小溪或江河支流中;在靜水湖泊及江河深水處卻很少見。

它們通常集群活動,常同寬鰭鱲一起遊泳、生活。性兇猛,以小魚和水生昆蟲為食。最大個體可達20釐米左右。第一年生長較迅速,可達7-11釐米。1齡魚即有繁殖能力。

繁殖期多集中在6-8月,此時,雄魚出現「婚裝」,頭部、吻部和臀鰭有顯眼的珠星,臀鰭的第1-4根分枝鰭條特別延長,全身具有鮮豔的婚姻色。雌魚則待在較急的水流中產卵。

馬口魚的美味

小時候馬口是我最喜歡吃的魚,沒有之一,馬口比什麼鱖魚好吃多了,這種魚,要做酸菜魚,先用油兩面煎至金黃備用,將酸薑,酸大蒜,酸蘿蔔,酸大白菜,酸紅辣椒這些配菜切細用油爆炒,加花椒炒出香味,不瞞你們說,在炒酸菜這個環節你就已經會聞到酸菜魚的香了。

炒香加冷水煮湯,放鹽,雞精等佐料,水開以後將煎好的馬口倒入酸菜湯中,表面灑上一把蔥段,蓋上鍋蓋,燜3-5分鐘就可以開吃,邊加熱邊吃最好,吃到最後的酸菜湯拌飯我能吃5碗你們信嗎?

釣馬口魚的方法

手竿釣馬口

記憶中我兒時釣到過的,至今記憶猶新的「大魚」就是條大馬口。十來公分的樣子,色彩斑斕的魚體泛著紫光、體大膘肥、大嘴帶著狠勁、力道兇猛。拿回去的時候,成了家屬院小夥伴圍觀和羨慕的對象,讓我自豪了差不多整個童年時代!

1、線組

一把5.4米超輕手竿,配1號釣線,7--9號萬能袖鉤,採取大漂重墜的浮釣戰略,方便頂風拋投。

2、餌料

馬口食性廣泛,葷素不拒,偏愛葷腥,所以餌料要做到有腥的要素素。誘餌要體現腥、香、細、塊。加入魚粉,血粉或腥味的商品餌料,添加劑,要加入動物油特別是羊油,最能體現腥、羶、香味。

細就是主料要細,比如玉米面、小麥粉等,在一個就是馬口是小型魚種餌料粗大也吃不進去,這些粉細的餌料遇水擴散快,誘魚也快。馬口有一顯著的特點,就是聚魚快,因為他們都是成群結隊的,但是散的也快。

3、釣法

釣法宜選用笨釣星漂單鉤,需準備備用竿及備用鉤線,以免竿線出現意外。馬口吞餌難覓送漂,99%為轉向斜拖被拉進水中,大力發竿即可中魚,因馬口口腔肉少皮薄,鉤小及溫柔提竿極宜跑魚,故切記!

4、漁獲

那時家鄉的小河,水清澈見底,旁邊遊過來的魚有多少,有多大,你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不像現在講究的是渾水摸魚。水中的馬口魚,自然多如牛毛。1天時間,釣獲10~20斤實屬平常。

如今,馬口魚成了路亞釣手的主要對象魚種。

路亞馬口

因為馬口愛捕食昆蟲的習性,所以此魚對亮片興趣很大,常成群追逐,但是幾乎不咬鉤,如果有體型較大的魚,用小亮片小鉤緩慢收線並持續輕微抖動,中魚概率很高。實在沒魚可釣,路亞馬口也挺好玩。

裝備

1、路亞竿

一般選擇軟釣或者超軟釣的路亞竿,就是大家常說的硬度為SUL或者UL的杆,長度一般為1米8左右,一般為2節插節的直柄路亞竿。

2、繞線輪

紡車輪對於新手來說是最容易上手的,尤其像有點釣魚基礎的人更容易操作。對於釣馬口等小型魚來說,選擇1000型淺線杯的輪子是一個好的選擇。技術好的釣友選擇水滴輪也不是不可以。

3、魚線

魚線一般分為PE線,碳線,尼龍線,三者的比較網上也有很多帖子,簡單來說,尼龍線有延展性但不結實,但是路亞馬口魚足夠了,土豪可以用碳線。

4、路亞餌

路亞馬口的餌一般就用亮片就可以了,重量一般為2-3g左右。要看魚的活性和個體大小來確定。一般外出要多帶幾個,很容易掛地球。

釣法

1、在溪流裡作釣拋投順著或者逆著水流拋,效果通常情況要比岸拋要好,岸拋的話 你的餌會因為水流衝刷失去泳姿,馬口咬中也會繃不住線,導致咬口不好甚至跑魚。

2、順著水流拋投的時候,收線不需要快,因為水流帶動的緣故,已經足夠可以支撐假餌形成泳姿,馬口的咬口也會好很多。

2、在一天的時段中,路亞馬口具備陽光、微風的時間很是寶貴,轉瞬即逝。要抓住這有限的時段,

3、馬口對抗水流的同時還要去吃到你那漂浮不定的假餌也是很難。手法通常以勻速慢收和小幅抽竿為主,如果馬口只追餌不咬的話,建議快慢結合為主。總的原則是「快搜引魚,慢搜中魚」。

4、在享受溪流的過程中,我們必須保護好我們的自然環境。路到的馬口我強烈建議都放流,為即到來的繁殖期保存力量,讓其多繁衍後代,我們的路亞運動才能持之以恆。

溪流路亞的魅力就在於不斷地穿梭不斷地探索,穿梭了一天,到了黃昏拍幾張照片留著回憶,下山了,看著村落嫋嫋的炊煙,也許會由此想家了,想自己的童年了,去感嘆一番。美好的事物都會留在記憶裡,技術上來了,也就真的不在乎魚獲了。

寫在最後

釣魚人,行走在深山溪流之間,就為了釣幾條小小的馬口魚嗎?起魚、拍照、放流,雖然不斷重複著這三個過程,但是每一次竿尖跳動的瞬間,都能牽動著心臟。

釣魚人苦,苦得香甜。而最甜的,是那些像馬口魚一樣漂亮的水中精靈,帶給人的賞心悅目。是那些質樸的山裡人,讓人真切地感受到——真實才是美。

相關焦點

  • 手竿釣馬口魚應該這樣垂釣
    馬口系一種淡水溪流魚,肉食性,主食水生昆蟲和魚苗、蝦,四季可釣,尤以春夏兩手吃鉤率高。喜歡棲息在有水草的沙礫淺水區,河道的落水處和有流水注入的地方,這些地方餌料多,小魚、如小密集,是最好的覓食場所、也是首選釣點。
  • 家鄉的溪流裡有沒有魚釣?都有些什麼魚
    我老家在湖南,既然是魚米之鄉,小溪裡當然有魚釣。不過,眾所周知的原因,如工業化進程、農藥及其他汙染、大肆捕撈等,現在魚的種類和數量都少了很多。現在小溪裡能夠釣的魚種包括鯉魚、鯽魚、草魚、青魚、鰱魚、白條、青皮、沙鰍等。偶爾也能釣到黃鱔、螃蟹、河蝦、甲魚等。既然是小溪,魚的個頭都不會很大,但有野釣的驚喜,因為你不知道下一條釣上來的是什麼魚,有多大,從而充滿了未知的好奇感。不像現在的養殖釣坑垂釣,這些地方釣魚,缺少的恰恰是溪流垂釣的野趣。
  • 水中精靈寬鰭鱲,釣魚人經常把它和馬口魚傻傻分不清楚
    01水中精靈寬鰭鱲每年的夏季,清澈的溪流水裡總有那麼一群色彩豔麗的精靈簡單的說,馬口魚類是一群隸屬於Danioninae亞科的類群,小型魚類,身體多狹長,適應急流生活,喜愛棲息於溪流等流水流域的上層,通常雄魚在繁殖季節有著明顯的婚姻色,頭部與身體上也會出明顯的角質突起,也就是所謂的「追星」或「珠星」,這類魚類主要分布於兩個大洲——非洲與亞洲。2、馬口是馬口鱲屬的。北方馬口可接近40CM。南方則偏小。
  • 深山溪流路亞,「巨型馬口魚」一條一斤多十分罕見!
    深山小溪裡的馬口魚快要成精,竟然長這麼大,力道賊大!馬口魚,一種溪流裡生長的小型掠食魚類,在一些人跡罕至的深山小溪之中,由於沒有天敵又食物豐富,他們就瘋狂生長,有些體型大得「嚇人」!前段時間釣友就在一處深山小溪流裡,發現一群「成精」的大馬口魚。
  • 清泉溪流探釣,野釣百元一斤的軍魚,釣獲4條稀有紅尾魚和馬口魚
    清泉溪流探釣,野釣百元一斤的軍魚,釣獲4條稀有紅尾魚和馬口魚。今天晴空萬裡,豔陽高照,氣溫二十多度,非常適服的野外釣魚天氣,這就是為什麼我跋山涉水前來探釣的原因。提著魚竿開車奔去那段熟悉的清泉溪流,邂逅野生馬口魚,偶遇名貴軍魚和稀有的野生紅尾魚。
  • 「少校路亞 Majorlure」路亞作釣馬口詳解1《馬口魚基本習性》
    「少校路亞 Majorlure」自媒體創立者少校有豐富的馬口作釣經驗,從今天開始陸續更新路亞作釣馬口魚的經驗分享,第一講《馬口魚基本習性》。首先,奉上少校創作的路亞作釣馬口魚的順口溜。一年四季皆可釣,水中精靈君邂逅。釣獲放流要提倡,融入自然樂悠悠。第二,正式講解馬口魚的基本習性,也就是順口溜中的前四句內容。各位熱愛溪流路亞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少校。
  • 這樣使用魚鉤,上魚快中魚率高,特牛
    有些新手釣友對正確使用魚鉤認識不足,沒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魚鉤,最後導致釣魚時跑魚、剛拉出水面魚就滑落等丟魚的情況發生。今天談談,該如何使用魚鉤,能夠快速上魚,做到中魚率高。首先要了解魚鉤的分類。現在市面和釣友使用的魚鉤大致有以下幾種。
  • 魚王?巨型馬口魚好比翹嘴魚,難得一見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但也不是絕對的,因為有些魚還只能在清澈見底的水域生長,哪怕水質有一丁點汙染,用不了多久就會全部消失。在咱們釣魚圈裡,可能沒有人不知道馬口魚吧?馬口魚雖然很多人知道,但不少人還真不一定能分清楚。
  • 深藏溪流的小魚寬鰭鱲,別的魚論斤賣它論條,你見過嗎?
    端午期間回老家時,在深山的河流裡面,又見到了小時候常看的一「桃花魚」,這種魚的外觀非常豔麗,身體表面的魚鱗和魚鰭,分布這不同的顏色,看起來極為美觀。二、寬鰭鱲與馬口魚的區別有次去朋友家吃飯,他知道我喜歡釣魚,所以想考考我,他家的魚缸裡面養了一些漂流的原生魚,他就問我這魚缸裡面的馬口漂不漂亮?當時沒注意看,魚在遊動的時候才發現,這不是馬口魚而是寬鰭鱲。朋友說你怎麼認出來的?雖然馬口魚和寬鰭鱲非常像,但仔細看就能分辨出來了。
  • 野生馬口難釣?搞懂習性、窩料及釣餌用法,3種釣法,看完秒懂
    釣翁之意不在魚,在乎山水之間也。文明釣魚,保護資源,人人有責!馬口魚的體型與白條十分相似,通常都只有五六十克,一百多克的馬口魚極為少見。因為其嘴巴特別大且周身有花紋,故取名馬口,外號桃花魚。雖然它不是特別名貴的魚種,但肉質卻是非常細嫩的。
  • 兩種適合溪流釣的釣組搭配,釣馬口、寬鰭鱲,這種釣法最好用!
    今天聊聊溪流釣,溪流釣就是在小溪中垂釣,目標魚也主要是比較常見的小體型魚類,其中以馬口,寬鰭鱲最有代表性,這兩種魚經常在溪流中一起群遊,在習性、體型上非常類似,所以都是溪流釣中比較常見的目標魚。溪流釣不用於靜水釣,而是釣流水,同時溪流中又多砂石、石碓,所以釣法,釣組的搭配上,都跟通常的垂釣方法有所區別。溪流釣還是非常有樂趣的,尤其是在夏天,在山澗溪流中垂釣,非常愜意。一、魚竿的選擇溪流釣講究的是愜意而且輕鬆,再加上溪流中的目標魚都是小體型的魚類,所以魚竿的選擇一定要非常輕巧。
  • 小河遭魚入侵!十分猖狂!釣魚人覺得很苦惱!
    小河遭魚入侵,十分猖狂!釣魚人覺得很苦惱!說起有魚無魚了,有時候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有的地方小河裡面幾乎沒有什麼魚,想要帶小孩去玩玩水,捉捉魚或者休閒垂釣一下,卻找不到這樣的地方。要是自己垂釣的地方有這麼多羅非魚,那該多好啊。其實我也覺得,這位釣友簡直就是幸福的煩惱,我所在的地方和大多數釣魚人一樣,幾乎沒有什麼魚,就連以前多的白條魚也被那些地籠,蝦網等捕捉得差不多了,所以現在釣魚真的太難了。和我們比起來,這位釣友就是幸福的煩惱。羅非魚是一種什麼魚呢?
  • 這種魚家鄉話叫做「四方皮」圓圓扁扁,像是縮小版的鯿魚
    這種魚家鄉話叫做「四方皮」圓圓扁扁,雄魚產生婚姻色或珠星,樣子像是縮小版的鯿魚。其實它的學名叫鰟鮍(讀音:[pánɡ pí] )是鯉形目鯉科鱊亞科(鰟鮍亞科)所屬魚類的統稱。我記得以前家鄉的小河裡鰟鮍魚很多,漁民們捕獲後就挑挑揀揀,把能賣錢的魚留下,最後將這些包括鰟鮍魚在內的小雜魚倒進河裡,倒不是因為心善放生而是實在賣不上價,也沒什麼人買。再加上這鰟鮍魚實在太小,沒什麼肉,味道還特別的苦。實在是看不上眼的下等魚。後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河裡的魚變少了,連吃碗小雜魚也變得這麼難!
  • 溪流中的精靈「石斑魚」周身縱列數道黑色條紋十分好看
    去尋覓那溪流中的精靈「溪石斑魚」。和風拂面,山上杜鵑披紅裝,田間油菜戴金冠,溪流兩岸繁花似錦的時候,是溪流中石斑魚覓食最活躍的時候,也是溪釣石斑魚的最好季節,下鉤收穫必大。那麼,我們口中所說的淡水石斑魚到底是什麼樣的?其實我所說的「石斑魚」在南方各省有不同的叫法,我們廣西本地白話就叫「石壕魚」,因為它喜歡生活在水下石頭邊上和石洞中而得名。
  • 我國農村河裡常見的10大野生魚,味道鮮美,外觀漂亮,價格不菲
    黃幼雄魚頭大,嘴鈍,體側黑色斑紋較鮮豔,發情期尾柄下方出現血紅色,雌魚頭小,嘴尖,色澤較暗淡,成熟後腹部豐滿,作為觀賞魚非常漂亮,不過我更喜歡把這種魚油炸著吃,外酥裡嫩,一口一個。 3、鰟鮍魚 鰟鮍魚身體扁扁的,紅藍相間的魚鱗光閃閃的很漂亮,以前在小河溝子的水草棵裡很常見
  • 北京野釣遇巨型馬口、七彩寬鰭鱲鬧鉤!身為保護動物矜持點好不?
    現在北京的溫度很高,白天釣魚基本也是收穫寥寥,所以我這次趁著市裡陰天有雨,又鑽進那山溝溝,準備釣些小魚玩玩,順便探索新釣點,哪知道去了就被馬口、寬鰭鱲鬧了個天翻地覆!這次的釣點依舊在G111的沿線,我的車百公裡怎麼也得9個油,總是進山費用太高。這次開的是老媽的混動車,200塊能跑差不多1000公裡,真是長途野釣的利器。
  • 大西南的深山溪流裡釣山鯰,這種極品魚吃起來彈嘴
    在山溪裡生活著一種特別的鯰魚,當地人叫它「山鯰」。生活在山澗溪流中,多在石頭縫隙中活動。以水牛昆蟲、小蝦、魚為食。個體較小,數量少。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等地的山溪中。胡鯰(鬍子鯰、塘角魚、塘蝨):體長,後部側扁。頭寬扁。眼間距甚寬。口亞下位,弧形。頜有絨狀齒。須4對,發達,口角須超過鰓孔。鰓腔內有輔助呼吸器官。背、臀鰭均長,不與尾鰭相連;胸鰭具硬刺;尾鰭圓形。
  • 它是溪流魚中的極品,長得像草魚,吃它不刮鱗,如今養殖20元一斤
    導讀:它是溪流魚中的極品,長得像草魚,吃它不刮鱗,如今養殖20元一斤在很多野釣愛好者心中,溪流魚是最好的,因為它們生活的環境好,水質乾淨,而且是流動的水,比如馬口魚、柳根魚、溪石斑等,無一不是精品好貨。
  • 我國最漂亮的原生魚,未必是鰟鮍和白雲金絲,這種小型魚更漂亮
    在這三種原生魚中,寬鰭鱲和馬口魚的分布極廣,在中國南北方均有分布,在各地的山區溪流中較為常見。而長鰭鱲大多數只會在南方出現,我們可以根據這一點來和寬鰭鱲做以區分。 寬鰭鱲的一般個體,體長大約在15釐米左右,最大的個體可以長到20釐米,體型較為肥碩,曾經也是屬於可以食用的雜魚之一。
  • 重慶山裡的奇魚,隨山洪而出現,釣魚人稱它「小黃龍」
    重慶地貌奇特,山林之中的澗流裡,也是生活了許多稀奇的奇魚、怪魚。而一些上了年紀的老釣魚人口中,有一種奇特的「小黃龍」尤其令他們津津樂道.....這種奇魚大多生活在群山中的溪流、山澗裡,全身金黃,有兩對須子,一長一短,加上「碩大」扁平的魚頭,「威猛」的魚鰭尾鰭,看起來確實很像是水中遊弋的「小黃龍」......隨山洪而出現據重慶的釣友介紹,這種魚平時並不多見,只有每年雨季才較容易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