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經濟壓力的不斷增多,人們重男輕女的思想正在發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從重男輕女變為了重女輕男。
生孩子的時候是男孩就垂頭喪氣、生了女孩就一蹦三尺高。
為什麼有如此大的改變呢。主要還是當前社會男多女少、想要結婚沒有房子、沒有幾十萬的彩禮根本沒戲,為了結婚,掏空了父母一輩子的積蓄,到了退休養老的年紀,還得為兒子的彩禮錢而奔波。
有閨女的就不一樣了,坐收幾十萬的彩禮,後半輩子就有了保障。而且閨女是爹娘的小棉襖,對父母貼心的照顧,是誰也比不了的。有閨女、甚至兩個閨女的父母,那晚年就是享福了。
但也有一些例外,有閨女就行享福麼,別怪我沒提醒你,還有一個人的態度,是覺得你晚年是否幸福的關鍵!
猜到是誰了麼,沒錯,就是女婿!
馬大爺有一個獨生女兒,兩口子含辛茹苦把女兒拉扯大,大學畢業後,女兒在遙遠的濱海城市安家了,女兒的家就在婆婆家的樓下,因為平時也都是婆婆照顧,馬大爺兩口子開始了滋潤的晚年生活。
過了幾年馬大爺去世了,只剩下大媽一個人。大媽自己一個人感到非常孤獨。就想著到閨女那去養老,幾次電話閨女倒也沒有直接拒絕,只是顯得非常冷淡,說要和老公商量一下。
大媽借著旅遊的機會,就來到了女兒的城市,住進了女兒家裡。一開始還好,住了沒幾天。偶然就聽見女婿和女兒的爭吵。女婿就說「你怎麼都沒和我商量,就讓你媽住過來了,你媽來了,我爸媽還怎麼過來。」女兒沒底氣的說「她只是過來住幾天,然後就回去了。」「什麼時候走,玩的差不多了,就趕緊讓她回去,她在我爸媽不方便過來了。要照顧孩子的時候不來,這時候一身病了過來幹嘛。」
老人聽了這些話,心徹底涼了。女婿不願意讓他過來,大媽盼望的女兒養老幾乎就沒戲了。
不要覺一般家裡都是閨女說的算,所以自己住過去肯定沒問題,一般女婿都聽話,對嶽母好。那也要看你們平時對女兒的小家怎麼樣,平時對女婿怎麼樣。
想要到女兒家養老,最起碼得做到兩點,要麼出過錢、要麼出過力,要不憑什么女婿要對你好。
劉大爺就和女兒女婿住在一起,可謂是三代同堂共享天倫。從女兒結婚開始,劉大爺老兩口一直是出錢出力,房子的首付出了,小汽車買了,有了孩子又開始給帶孩子。小兩口能夠安心工作,打拼出力一片天地。女兒女婿也非常感激二老對他們的付出。真的是一心一意的照顧劉大爺老兩口。
但是,若早年間為一家人忙碌、帶娃的是女婿的爸媽,嶽父嶽母全然不幫,只等老了生活不能自理後要入住女兒家,這在女婿看來無疑是「鳩佔鵲巢」,小兩口意見不合,即便你住進了女兒家,那也是不會有好臉色對待。
因此,不要覺得養個女兒就能輕鬆很多,晚年自然而然的就能享福。有付出才有回報,在女兒家養老才能更有底氣。
大家覺得是這樣麼,可以交流討論心得。關注作者,分享點讚評論收藏有價值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