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冬到人不閒 宜機化改造向閒置土地要產業

2020-12-22 封面新聞

李慧敏 封面新聞記者 羅惟巍

12月7日上午,冬日的大地顯得比較清冷。然而,在重慶市銅梁區巴川街道八一路社區,幾處丘陵地帶的坡坡坎坎上,卻是一番熱火朝天的農田宜機化改造景象。「現在是冬季農閒了,但是我們不能閒啊。」正在給剛栽種的梨樹苗填土澆水的11社村民戴可碧幹得滿頭大汗,「這些都是剛開墾的荒坡,我們得抓緊把苗子都栽了,明年春天才不得耽誤農活兒。」

按照銅梁區的工作部署,今冬,巴川街道八一路社區、接龍村,侶俸鎮文曲村、保鄉村將實施佔地約3318畝的西郊示範片田園綜合體宜機化改造項目。

項目建設任務包括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田園果園菜園宜機化打造、舊房整治等,通過開展互聯互通、水平條田、水平梯田、旱地緩坡、旱地梯臺等多種類型的土地整治,用於發展精品糧油、精品蔬菜和精品水果。

在八一路社區,300畝曾經荒廢多年的土地被重新利用起來,通過採取「公司+農戶+集體經濟」的模式,發展以黃金梨、碧根果為主的種植業,套種薑黃和李子樹,讓昔日的荒坡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過去完全不是這樣,這10多年很多村民外出務工,導致大部分土地都撂荒了,雜草叢生,沒人打理。現在通過土地宜機化整治,終於把這些土地利用起來發展產業了,我們也有了工作機會,增加了收入。」對於宜機化改造帶來的新變化,在此務工的八一路社區居民張國群深有感觸地說。她告訴記者,她家裡有10畝土地入股專業合作社,種的果樹就有五六百株,將來自己能從果樹的收益中分得五成利潤。

更讓張國群高興的是,宜機化整治後,幾公裡長的產業路四通八達,以前下不得腳的地方,現在三輪車直接拉著果樹苗就上去了。「明年結果了,也方便運輸,遊客還可以來這裡採摘,很方便。」張國群眼裡滿是豐收的期待。

「土地上種的經果苗木有效益之後,就按照群眾收益百分之五十,企業百分之四十,村集體百分之十的比例進行分紅。群眾看到荒山荒坡都整治了,將來的收益也是實實在在的,所以參與栽果樹的積極性高漲,都走出家門,不畏寒冬,栽植果樹,希望把經濟搞活。」八一路社區黨委副書記陳正會說。

同樣,這幾天,在侶俸鎮文曲村,挖掘機也正在加緊對土地進行平整,方便村民種菜種樹。在村委會主任李福興看來,宜機化改造的意義不僅進一步增加了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還在於破解了下一步農村「誰來種地、怎樣種地」的難題。

三年來,文曲村發展了上千畝精品蔬菜,這也更加堅定了村民改造農田實現農業機械化的想法,大家都熱切盼望著能夠藉助宜機化項目,讓傳統的蔬菜產業提檔升級,走上更加高質高效之路。「宜機化改造是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也是農村生活條件改善的一部分,是農民生產生活方式轉變的基礎。」銅梁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戴安勇說,銅梁堅持「農區即景區」的發展理念,因地制宜開展道路建設、土地整治、舊房整治,利用水田種植糧食、緩坡種植蔬菜、坡地種植果樹、房前屋後種植開花果樹,力爭明年春暖花開時見到效果、形成規模。

相關焦點

  • 重慶銅梁龍盈科實業破產 整體拍賣華龍盈科-君臨天下房產項目
    近日重慶銅梁區人民法院消息,重慶銅梁龍盈科實業破產,整體拍賣華龍盈科-君臨天下房產項目。2018年10月10日重慶銅梁區人民法院根據龍盈科實業申請,裁定受理龍盈科實業破產重整一案。經報請重慶高級人民法院,確定重慶海川資產清算公司擔任龍盈科實業破產管理人。
  • 《周末去銅梁》刷屏朋友圈,每一幀幀畫面盡顯龍鄉美景 銅梁城市...
    山頭不推稻田不填高質量規劃讓山水田園城融合發展  銅梁市民王衛娟印象最深的是,以前的淮遠河兩旁因為種種原因顯得有些雜亂,水質也不太好。按照「推窗見綠、開門見景、四季見花、處處花香」的城市發展理念,銅梁區努力讓「城在山水間、人在公園中」,銅梁區人民公園2018年在市園林行業協會與重報都市傳媒主辦活動中獲得重慶最美公園提名,淮遠河在去年重慶「最美河流」獲得網絡評比第二名的佳績……淮遠河新貌與西郊綠道,成為銅梁環境提升的顯著符號。
  • 西郊花語悠遊谷成「重慶遊」新寵,銅梁文旅向更高品質邁進
    4月29日,「重慶人遊銅梁」首遊活動在銅梁西郊花語悠遊谷舉行,來自重慶各大旅行社和自駕機構代表、旅遊體驗官以及重慶本地遊客遊覽了這個新興的重慶近郊遊目的地。五一對外迎客原鄉銅梁再添新耍事「這兒的玫瑰花很漂亮,玄天湖的水好清澈,太適合帶家人來休閒度假了。」 對於第一次到銅梁遊玩的江北區遊客李甜甜來說,這個五一小長假過得非常巴適。
  • 重慶銅梁:彩龍飛舞慶豐收
    中新網重慶新聞電 「中華龍舞起來,中華龍舞起來,舞出華夏兒女好風採……」19日,在重慶銅梁區西郊綠道邊的荷和原鄉景區裡,隨著這曲歡快恢宏的音樂聲,一條40米長的彩色巨龍和一隻靈動的鳳凰在綠道上翩翩起舞,以龍舞節目「龍鳳呈祥」的巡遊方式,喜迎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到來。
  • 重慶銅梁:打通產業鏈破解訂單難題
    近日,記者在位於重慶銅梁高新區的重慶鹿享家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看到,數百名工人正忙著生產、組裝智能鎖,現場一派繁忙。「訂單源源不斷,生產經營兩旺。」重慶鹿享家公司生產經理周行行告訴記者,今年以來,銅梁區實施本地產業配套,打通上下遊環節,園區內的精鴻益科技等多家企業為公司及時供應零配件,這不僅為合作企業解決了訂單難題,也滿足了公司自身生產需求。
  • 重慶周邊遊又添好去處丨銅梁西郊花語悠遊谷,人少景美花開正豔
    重慶周邊五一小長假開啟,去哪兒玩呢?重慶主城出發,自駕遊1小時就到的玫瑰花海可感興趣?大片大片的三色花牆,蜂飛蝶舞的浪漫場景,你是否心生嚮往?這個地方,或許當地人知道的都不多,因而並沒有川流不息的人潮。它雖美卻很低調,你來到這裡或許就能感受到到承包一片花海的美好!對,我說的這個地方就是重慶銅梁西郊花語悠遊谷。也許,這便是下一個網紅打卡地!
  • 重慶忠縣芭蕉村荒山被改造成「花果山」蜜桃藍莓應有盡有
    山高坡陡,多年來,由於地理原因,土地利用率低,村民大多外出務工,成了名副其實的「空心村」。「由於留在家裡的大多數是老人或小孩,以前村裡土地撂荒的現象很普遍。」芭蕉村黨支部書記周忠明說,村裡沒有產業,經濟基礎薄弱,想要發展就必須把土地盤活。為此,周忠明帶領村支「兩委」一班人積極謀劃,尋找合適的產業發展。
  • 銅梁西來村:一條綠道帶動鄉村振興
    雖然地處城郊,以前的銅梁區南城街道西來村卻發展滯後,房屋破舊,環境髒亂,垃圾亂丟;現在,一條60公裡長的綠道穿境而過,激發出了西來村的生機與活力。這裡不僅產業開始興旺,而且房屋整潔、道路寬廣、花草遍地……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
  • 重慶銅梁西郊綠道:一條奔向小康的幸福大道
    在重慶銅梁西郊,一大批市民沿著鮮花簇擁的綠道或步行或騎行,欣賞著秋日美麗的田園風光。銅梁西郊綠道公路全長60公裡,紅白相間的草油路面上,劃定了健身步道、自行車道、機動車道。這條公路「串點成線、連片擴面」成長為「綠道經濟」,也成為市民觀光休閒旅遊的打卡熱地。"2019年,西郊綠道獲評重慶十大最美鄉村"稱號。
  • 本色食材細熬慢燉 成就銅梁原鄉慢食-麻辣重慶-食安重慶-中國食品...
    摘要:重慶銅梁的原鄉慢食以本色食材為原料,小火慢燉,瓦罐慢煨,用時間和耐心成就美味。讓食客沉醉瀰漫於廚房的食物本來的香氣,更能找到兒時記憶裡外婆家飯菜的味道。
  • 重慶召開農田宜機化改造技術培訓暨工作推進座談會
    2020年10月20日,市農機總站召開了農田宜機化改造技術培訓暨工作推進座談會,市農機總站站長周兵、副站長胡昌禮、渝北區等12個區縣負責農田宜機化改造工作的科(站)長以及市農機總站專委會成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市農機總站專委會主任田貴康主持,市農業農村委農機化處一級調研員胡臘全出席會議
  • 如何看待重慶的人均GDP排名?
    重慶主城都市區由於其淺丘陵和中低山地的面積較大,不像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平原城市城市的可開發土地的比例較高,因此地均指標上肯定是需要通過立體開發和科技運用而進一步提高的。四、人均GDP排名對重慶的啟示一方面,要推動推動重慶全域的相對均衡發展。重慶38個區縣(自治縣)中,有18個區縣(自治縣)在2019年的GDP未突破500億元,有24個區縣(自治縣)2019年的人均GDP低於重慶均值,總量不強與人均不強彰顯了推動重慶全域的相對均衡發展的重要性。
  • 重慶銅梁水口鎮: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牽手」 打造鎮美民樂「花語...
    趙武強 張浩 封面新聞記者 羅惟巍9月10日上午,在重慶市銅梁區水口鎮大灘村,一條建設中的產業大道已見雛形,巴渝民居風貌改造以及大灘水庫環湖綠道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之中。「大灘村和樹蔭村都是銅梁區確定的鄉村振興示範村,水口鎮只有4個村,能有2個村成為區級鄉村振興示範村,是水口人的殊榮。」水口鎮鎮長楊錕說,目前,這兩個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正按照規劃有序推進,兩條產業公路建成後,將為脫貧攻堅和農文旅融合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 市委宣講團到銅梁宣講 推動全會精神家喻戶曉入腦入心
    19日,重慶市委宣講團成員銅梁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宣講會上,謝金峰向銅梁區各級各部門黨員幹部深入解讀了全會的基本情況,深刻分析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等重大問題,並就如何準確領會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進行了系統分析、全面闡述。
  • 以「原鄉」為「故鄉」《周末去銅梁》詞作者推出作品集《我在銅梁...
    李慧敏 李承舜 封面新聞記者 楊渝「相較於春夏兩季的繁盛熱鬧,十二月的巴嶽山有一種孤峭冷寂的美感」「笑容在農人們的臉上滿溢,清苦的艾草香瀰漫於鄉村的角角落落」……近日,重慶銅梁本土作家、詞作家高曉濤的新作《我在銅梁等你》一書面世。
  • 電影《晚春》在銅梁西郊綠道三角梅基地開拍
    銅梁區委宣傳部供圖人民網重慶6月22日電 21日,電影《晚春》在重慶銅梁西郊綠道的三角梅基地正式開機拍攝。據了解,電影《晚春》是一部反映當代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主旋律電影,主要講述了發生在養老院裡,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的戲劇故事,向觀眾展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及豐富的內心世界,體現了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精彩生活,拍攝周期20天左右,取景幾乎都在銅梁進行。
  • 智能化養雞場 澳洲龍蝦「蹦」進城 銅梁這些養殖有特色
    自動投食、送水、調節溫度自動清除雞糞、自動撿拾雞蛋……完全無異味,一點都不臭,還一塵不染,這還是養雞場嗎?在銅梁區圍龍鎮龍井村12社,就有這樣一家智能化養雞場。這個名叫阮蘭的養雞場,是響應「把老鄉留在老家」行動,返鄉創業的阮太倫兄妹利用當地一家閒置10多年的廠區創辦的,並加入了溫氏養殖集團。在這裡,全自動化設施設備,讓您眼見大開。
  • 重慶掌故 | 歷史上最早的人類是「重慶人」?
    現在的重慶銅梁區,還有銅梁文化館和銅梁文化遺址,在重慶的朋友,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章武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的裴松之注中有諸葛亮集,諸葛亮集載先主遺詔敕後主曰:「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
  • 長安鎮將盤活閒置土地和建築 新安、廈崗、烏沙、沙頭等社區計劃...
    據悉,長安鎮委鎮政府將堅持「政府主導、規劃管控、成片改造、計劃實施」的工作原則,按照產業保障區、戰略統籌區、改造核心區、生態修復區、歷史文化特色保護區等五個政策分區,根據有關發展布局,積極做好「三舊」改造規劃統籌,建立鎮和社區的土地增值收益利益分享機制,調動社區的積極性。
  • 後疫情時代:重慶會展業智慧化再出發
    日前,重慶市兩江新區出臺《重慶兩江新區進一步促進會展產業發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提出要統籌會展資源,構建會展全產業鏈集群。《辦法》明確了在兩江新區悅來國際會展城範圍內舉辦會議活動的多項扶持措施。  「《辦法》的提出對重慶市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的會展業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