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嗲嗲愛手工,踩著縫紉機搞定用的穿的

2020-12-22 瀏陽網

窗簾、空調防塵罩自己做,桌布、鞋套自己裁……

90歲的周學忠正在操作縫紉機。記者張玲

窗簾、空調防塵罩自己做,桌布、鞋套也是自己裁,這是一個勤勞的家庭主婦的故事?不!這是家住淮川街道城西社區土產小區的老嗲嗲周學忠的生活。周學忠今年已經90歲了,但是他頭腦清晰,笑容爽朗,生活規律,還尤愛做手工。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玲

技能技巧

老嗲嗲愛做手工窗簾、釣魚袋、鞋套都能自己做

周學忠的祖籍是長沙縣,1954年他從原省紡織品公司調到瀏陽,從此在瀏陽安了家。走進他的家,只見各處都有他的手工作品,看得出老人對手工的熱愛。

「我沒學過縫紉,都靠自己摸索。」周學忠連連擺手,說會用縫紉機不奇怪,以前哪有師傅教,大家都是用著用著就會了!他家的窗簾布、空調防塵罩,都是他買了布料自己裁剪製作的;他還會給自己做衣物,有衣服破損了,他縫補一下接著穿;褲子上的拉鏈壞了,他就拆掉再裝一條;釣魚的工具多,他就自己做個釣魚袋;過季的鞋子不方便收納,他做了幾個鞋套,收納起來乾淨又清爽……別看老人是個大男人,做起手工活來還真細緻!

周學忠的臥室裡擺放著一臺蝴蝶牌的老式縫紉機,老人回憶家裡買的第一臺縫紉機,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周學忠說,那個年代家裡有一臺縫紉機不容易——他有一份正式工作,有工資,每個月還有20多斤米;妻子也有工資,這才能買臺縫紉機「轉起來」。

子女們都心疼老人辛苦了一輩子,老了還閒不下來,總是要他少做事,多休養,周學忠這才「聽話」地享起了清福。他喜歡釣魚、下象棋,晚年生活豐富多彩。

養生秘訣

堅持健康飲食愛吃水果和蔬菜

前不久,周學忠不小心摔了一跤,萬幸休養了一段時間後恢復良好,如今不用拐杖,也能在家裡走動,生活可以自理。談及如今的生活,老人感嘆時代變了,生活條件好了,要感恩、惜福!他也要好好保重身體,享受好日子!

「我覺得要想健康,生活一定要規律!」周學忠說,他每天早上7點起床,晚上8點睡覺,三餐正常。他的飲水量、食物的攝入量也都非常精準——喝溫開水一次不超過300毫升,一碗米飯一兩五錢(75克),每餐都吃,從不暴飲暴食。

老人還特別喜歡吃蔬菜和水果。吃完早餐後他會吃一根香蕉,中飯過後,家人還會為他蒸一個蘋果,晚餐的餐後水果他喜歡吃獼猴桃,零食則選擇堅果。

老人的兒媳婦說,他們給老人做的菜都是以蒸、燉為主,蔬菜炒了之後會放到高壓鍋裡蒸一下,看著軟軟糯糯的似乎不好吃,但是非常適合老年人。他們還會給老人做「四紅湯」——用紅豆、赤小豆等熬成粥,可以補氣血,在兩餐之間給老人當茶點。

「主要是心態好,他一輩子都喜歡做好事。」老人的兒媳婦說,周學忠年輕時就喜歡扶貧助貧;八十多歲的時候,他還帶頭捐錢籌資,給小區修屋頂、修下水道;今年疫情期間,他還拿了1000多元幫助別人……「我相信好人一生平安,我們做子女的,只要老人健康快樂就好!」


來源:瀏陽日報

編輯:戴鵬

相關焦點

  • 萬州時髦女孩用迷你縫紉機DIY手工棉麻物品
    去年,黃瑩上網的時候,看到一些網友DIY的手工棉麻物品,可愛的布藝,現代與古典融合的樣式,一下子就深深吸引了黃瑩。原本就對可愛的物件「無法抗拒」,看到那麼小清新的各種物件,黃瑩萌發了自己動手製作手工棉麻物品的想法。隨後,便在網上尋找製作的方法。得知網友製作的小清新棉麻物品,均是使用迷你縫紉機,配上彩線、各色紐扣製作而成的。「可以通過自己動手,製作出自己喜歡的物品,感覺好有意思。」
  • 黃驊62歲市民痴迷手工 送出一雙雙快樂「寶寶鞋」
    而王建平由於熱愛手工技藝,40多年來,一直為人們免費製作寶寶鞋。她說,希望能夠讓更多的寶寶穿上自己親手做的手工鞋,讓這一傳統手工技藝在人們的生活中流傳下去。孩子們穿著她做的鞋長大今年62歲的王建平,從小喜歡針線活兒,小時候就時常幫著大人縫縫補補。20歲時,王建平在老家滕莊子鎮東道安村的一家縫紉廠工作,負責縫製衣服。
  • 有人三代皆穿她織的衣物!嘉興99歲「布鞋奶奶」用愛暖寒冬
    幾乎每天,陸秀珍都會在這臺縫紉機前「工作」15個小時,流利而清晰的踩踏聲,很難讓人把她和「99歲」聯繫到一起。雖近百歲高齡,可陸秀珍每年要做嬰兒小布鞋600多雙,無償贈送給親朋好友、社區居民、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等。她的「工作」沒有報酬,可經她手送出的每一雙鞋、每一副手套、每一條圍巾……都收穫了滿滿的感動與謝意。
  • 卷邊器安裝法 縫紉機的原理
    縫紉機的結構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卷邊器,如果沒有這個東西的話,是根本沒辦法進行裁邊的,所以,我們大家要看一下卷邊器的安裝法都是什麼,要清楚其中的方法這樣的話才能把它安裝好,才能正常的使用,除此之外要看一下縫紉機的原理是什麼,只有清楚了它的原理才能使用。
  • 65歲嗲嗲「打嗝」不止 中醫專家巧用吳茱萸止嗝見奇效
    華聲在線6月30日訊(通訊員 何穰 記者 龍騰)近日,65歲的梁嗲嗲因患腸梗阻求診於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肛腸一科。因其入院前後一直「打嗝」不止,科室主任謝彪在為其實施腸梗阻治療方案的同時,請該院大內科主任、中醫專家毛以林教授會診,解決其打嗝頻繁的問題。
  • 媽媽的縫紉機
    這也難怪,那時周邊幾個村子裡,也就那一臺縫紉機,當別的婦女還在用手一針一針地費心做針線時,媽媽卻用機器縫衣。這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經濟上都已經領先一步,對她來說,自然就是一種享受了。媽媽還要下地幹活,坐在縫紉機前縫縫補補,那也只能是鑽空子的事情了。唯有在陰雨天不出工時,她才有時間靜靜地坐下來,心安自在地縫上一整天,平時也只能在茶餘飯後或者在油燈下搶時間。
  • 母親去世頭一年,用家裡那臺鑽石牌縫紉機,為自己做了一套壽衣
    記憶中,多少個深夜,我在縫紉機的「噠噠」聲音裡醒來,睜開眼,是母親坐在縫紉機旁的身影,她還在蹬機器,為村裡人做衣服。是的,母親的縫紉機不只是為家裡人效力,村裡也經常有人找母親做衣服。我們村裡有好幾個孤寡老人,他們身上穿的,始終都是那一身衣服,穿了洗,洗了穿,後來乾脆就不洗了。
  • 家用縫紉機的繡花方法
    家用縫紉機的繡花方法目前,一般的家用縫紉機都能進行繡花。如果掌握熟練,比手工刺繡還要方便、快捷。一般童服、被單、臺布、枕套等,都可用家用縫紉機進行機繡。(一)繡花必備用具:1.繡花板。2.繡花箍(繡花繃架)。
  • 農村常有小販收購老式縫紉機,難道縫紉機有大用嗎?他們怎麼賺錢
    不過最近在農村出現了一個新奇的現象那就是收購舊縫紉機的,對於收購縫紉機的,我也是頭一次碰到,為什麼他們要收購縫紉機呢?收購了這些縫紉機之後,他們要幹什麼用呢?在我鄰居家中,就有一臺以前的縫紉機,這臺縫紉機的年齡有個幾十年了,在我小時候,鄰居阿姨還用過這臺縫紉機來給我縫補衣服來呢,我問她有沒有遇見收購縫紉機的商販們,她說前幾天有個人要花三百塊錢來收購這臺縫紉機。
  • 縫紉機如何選購 縫紉機品牌推薦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縫紉機是老式的東西。而很多年輕一代可能並不知道縫紉機為何物。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不少的朋友為了追求生活的樂趣會喜歡購買一臺縫紉機回家自己做做手工。這時候你知道縫紉機如何選購才是比較好的嗎?縫紉機如何選購一、老式的腳踏縫紉機一般都不錯,因為結構簡單、材料有限,價格都很便宜,一臺新機也就三百元左右。
  • 本來很期待鄭爽用縫紉機,當她自己做圍裙時,手法卻讓人失望了!
    熟悉她的網友應該都知道,鄭爽的家裡面是有儀態縫紉機的,這個是很多家庭都看不到的東西,更別說是在一個90後的女明星家裡,讓很多人都是很意外的呢。而她還不僅僅是家裡面有一個縫紉機,她自己也是會使用這個縫紉機的。這個技能是她三年前在一次直播的時候說的,網友們也只是知道她會,卻沒有真的見她使用的。
  • 幼兒手指被縫紉機針刺穿 消防員果斷施救
    龍騰南陽訊7月4日下午3時43分,淅川縣城區,一名幼童手指不慎被縫紉機針頭刺穿,孩子的手指困在縫紉機操作臺上無法取下,由於疼痛,家人不敢隨便亂動,於是向淅川縣消防救援大隊求助。當時這戶居民家中,一名三歲的男童站在縫紉機前,左手食指被縫紉機針刺穿。孩子家長說,他們已經嘗試用鉗子和螺絲刀等進行拆卸,但都未成功,小孩一直哭鬧,只好求助消防隊員。現場指揮員立即讓救援經驗豐富的隊員用小型螺絲刀對縫紉機的針頭部位進行拆解。孩子一看有人要動縫紉機就驚恐萬分,不讓人靠近。消防隊員讓家長抱著孩子捂著孩子的眼睛,減少孩子的恐懼感。
  • DNF:縫紉機活動再臨,LSP穿搭指南!
    縫紉機活動再臨,LSP穿搭指南(內有福利) 縫紉機活動在10.29回歸,本次時裝池子內加入了不少上期沒有的時裝,對於眾多喜歡穿搭的暖暖黨玩家來說,絕版時裝的獲取機會又來了!
  • 難忘母親的縫紉機
    母親從中年到現在搬了三次新家,每次搬家都少不了帶上她的縫紉機。母親的縫紉機是1969年從外地買回的,也是我們村裡最早的一臺縫紉機。當時,通過火車託運回來的,母親用架子車拉回來安放在我們娘兒幾個住的房間裡。
  • 這位樂清女孩的手真巧,手工做的布藝包美呆了!
    冰子(化名)嫻熟地踩著縫紉機、拿起布料,做起了「針線活」。冰子(化名)嫻熟地踩著縫紉機。因手工結識朋友冰子是樂成人,做布藝手工包有十多年時間了。2004年上大學時,她就讀的專業是服裝設計,接觸布料久了之後,發現自己更喜歡用這些精緻的布料來做些小玩意。
  • 為什麼男生都喜歡聲音「嗲嗲」的女生?00後說出了實情,害羞了
    為什麼男生都喜歡聲音「嗲嗲」的女生?在我們的印象中,聲音嗲嗲的女生大概就是自帶蘿莉音的那些女生吧,她們的聲音很溫柔,嗲嗲的,顯得很軟妹的感覺,其實男生對這種聲音的女生最沒有抵抗力了,畢竟會撒嬌的女生哪個男生會抗拒呢?畢竟一個女孩子在你面前嗲嗲的跟你說話,跟你撒嬌,完全充滿治癒啊。
  • 縫紉機與晚清民國女性身份的建構
    技術哲學家芬伯格(Andrew Feenberg)所言,「消費社會對身份問題產生了進一步的影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工具不只是有用,它們也告訴我們,我們是哪種類型的人」。基於此,本文嘗試從技術與性別之間相互建構的角度,分析縫紉機在與晚清民國女性互動的過程中對於不同女性的身份塑造與引申意涵。
  • 胡歌捐縫紉機給《繁花》劇組 重回90上海摩登年代
    【胡歌捐縫紉機給繁花劇組】改編自作家金宇澄同名小說,王家衛監製、總導演,秦雯編劇,鮑德熹任視覺總監的精品劇集《繁花》開機在即。圖說:「阿寶」胡歌為尋物活動手寫感謝信‍胡歌家的縫紉機「這臺縫紉機是媽媽結婚時買的。」作為阿寶先生的扮演者,長在上海弄堂的演員胡歌,首先參加了徵集。
  • 「政府發的口罩太小」,日本人買縫紉機自己做
    不過,得益於愈演愈烈的「口罩荒」,日本民眾無奈「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重新帶火老牌縫紉機廠。日本《每日新聞》報導稱,苦惱於無處購買口罩,適合手工製作的家用縫紉機銷量大漲。大阪亞克斯山崎縫紉機廠成立於1946年,是日本老牌縫紉機製造商。
  • 美國大兵用縫紉機拼命造,生產效率讓人不忍直視
    這時,連美軍內部都要自給自足生產口罩了,不過,手工作坊式的生產效率,實在有點不忍直視。美國國防部近日發布新聞稱,美國陸軍第一特種部隊支援營已經開始在華盛頓州劉易斯-麥克科德聯合基地生產口罩、面罩等個人防護裝備,這些口罩將提供給馬迪根(Madigan)陸軍醫療中心及其區域合作夥伴使用,也就是說優先提供給美軍陸軍的軍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