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樹只有在生長過程中不斷地修剪多餘的枝葉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孩子也同小樹一樣,無論先天有多高的天賦,都需要後天的不斷學習不斷進取從而增進自己的能力。作為孩子的父母,也行還懂得督促孩子。但是一些父母卻因為錯誤的教育,從而導致古代「傷仲永」的悲劇在現代再次上演。
「五道槓」少年:現代傷仲永
想必大家都知道「五道槓」少年黃藝博吧,他獲得第一個榮譽就是「全國各地百名中國優秀好少年」。當時,黃藝博成了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各地的採訪爭相報導這個優秀的小孩。一時間,黃藝博成了全國青少年的新榜樣,黃藝博的父母的教育方法也成了各位父母教育孩子的典範。
黃藝博的父母是公職人員,從孩子兩歲起就讓孩子看新聞聯播,七歲看日報寫心得。帶著孩子到成年人的工作場合交際;小小就被任為少先隊武漢市副總隊長,「五道槓」的別稱也因此而來。
但隨著「五道槓」少年年齡的增長,他並沒有像大眾想的那樣看上了重點大學,有了一個光輝的前程。「五道槓」少年高考考了477分,並沒有達到當時武漢二本本科錄取線,只上了一個普通的大學。
當時風光無限的「五道槓」少年現在被人遺忘在腦後,而對於他自己來說,也是「泯然眾人矣」了。網友也稱他為:「現代版傷仲永」。
本該有光明前途的少年為何會「泯然眾人」,這與他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黃藝博的父母作為國家公務員,把自己工作時的一言一行都教給了年齡尚小的孩子,使孩子失去了同齡人本來有的天真,單純;變得世故圓滑擁有了過早的成熟。
年少成名必然會導致孩子心思浮躁、迷失自我,而此時再加上的作為家長錯誤教導,最終使黃藝博釀成了現代版的「傷仲永」的悲劇。
父母應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教育?
1、保持孩子天真本性
小孩子的心思單純,就像一塊純淨的水晶,沒有一絲雜質。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會提出很多幼稚好笑的問題,作為父母不應該破壞他們的童心,不應該將大人的思想強加於給孩子。大人世界裡的人情世故應該是孩子需要了解的。
保持孩子天真的本性,就是給孩子一個值得回憶的美好童年,讓孩子在順應自然的條件下無憂無慮的成長。
2、父母不要急功近利
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天賦是一件可喜的事,作為父母應在此方面對孩子多加培養,而不是看到了一時的功利就用孩子謀取利益。小仲永因有作詩的天賦,就被爸爸拉著到處寫詩掙錢,不讓小仲永學習,從而導致了他和平常人一樣。
孩子的天賦就像璞玉,無論多麼珍貴的原材料都需要打磨,否則一塊好玉也會成為無用的玉。
3、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要想讓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最重要的就是幫助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孩子的目光不應該放在打了多少分,有沒有受到別人的表揚上,而是應不斷地學習豐富自己、充實自己。
案例中的「五道槓」少年或許有優秀的天資,但卻因為過早地接受了不正確的教育使本該純真的孩子丟失了自我。「捧殺」教育將孩子的一點天分無限放大,把孩子置身於同齡人高不可及的位置,使孩子浮躁、高傲,無法和同齡人一樣安心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