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有一副「鬼畫」,被稱為最詭異文物,畫上圖案至今無人能看懂

2021-01-09 兔大聖公社

要說到中國古畫的發展史,宋朝絕對是個繁榮期,比如大家特別熟悉的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李公麟《五馬圖》、郭溪的《早春圖》,甚至皇帝宋徽宗也畫了不少畫。

今天,我們不看山水畫,要說的是南宋時期的一幅「鬼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古往今來,無數人想要解讀出它的真相,卻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裡面究竟畫了些什麼呢?

大家可以清楚地看見,畫面裡最顯眼的就是那個「大骷髏」,他穿著衣服,戴著帽子,操縱著「小骷髏」,他身後是個正在哺乳小嬰兒的婦人。對面,一個小孩在地上爬著,朝小骷髏的位置伸手,似乎被吸引了,他身後有個更加年輕的小婦人在追他,表情著急,仿佛要阻攔他。

它叫做《骷髏幻戲圖》,相信看到它後,朋友們也和書畫專家們一樣,腦子裡開始有疑惑:作者想表達什麼?「大骷髏」為什麼能動?小孩子要是碰到了「小骷髏」會發生什麼?不如我們先來看看作者是誰。

李嵩,生於1166年,是南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小時候是做木工的。但因為驚人的繪畫天賦,被宮廷畫家李從訓收為養子,親自傳授畫技,於是名聲大振。又因為他「熬」過了宋光宗、宋寧宗、宋理宗3個朝代,被人尊稱為「三朝老畫師」。

他的人物畫神採奕奕,花鳥畫嚴謹生動,山水畫又引人入勝,繪畫題材豐富多彩,吃喝玩樂樣樣俱全,宮裡宮外對比鮮明,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現存的人物畫《貨郎圖》,這幅圖剛好和《骷髏幻戲圖》有相通之處,比如人物的衣服非常合身,線條流暢,就連骷髏穿的衣服都如此;都有裝滿物品的擔子;都有婦女和小孩。

元代畫家黃公望看完李嵩這幅圖以後,提下了小令《醉中天》:「沒半點皮和肉,有一擔苦和愁。傀儡兒還將絲線抽,弄一個小樣兒把冤家逗。識破個羞哪不羞?呆兀自五裡已單堠。」

簡單的解釋呢,就是說:這世間上有些人,沒有皮和肉如同骷髏一般,挑著一擔子(背負)苦和愁。自己就是被人操縱的傀儡,卻還操作小傀儡。從黃公望對《骷髏幻戲圖》的解讀,可以看出人世間的這些無奈。

原來,在宋元時期,「骷髏」是一種關於人的諧謔式(語言滑稽而略帶戲弄)隱喻,道家有「樂死」的說法,佛家也有「涅槃」的說法,這才是當時骷髏幻戲的思想淵源。因此,也有人說這是李嵩個人非常諧謔的格調,說人死後的重生。

現代書畫專家也贊同古人的看法,「大骷髏」是一個貨郎,行走江湖拖家帶口,在當時的社會上流浪,妻子只能帶著孩子一起出來等丈夫賺錢,他們操縱骷髏,自己也被生活操縱,表現出底層人民的辛酸。

可也有網友反駁,畫面中的「大骷髏」和身後的婦人,衣著得體,婦人甚至還佩戴首飾,條件也不是很差,而且表情很祥和,沒有流浪的苦楚,是不是骷髏想要「復活」才操縱「小骷髏」?

不過看畫賞畫就像做閱讀理解,「一萬個讀者有一萬個哈姆雷特」,相同的事物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你覺得這幅乍看一眼有點陰森的「鬼畫」,是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相關焦點

  • 故宮有一副宋朝時期的「鬼畫」,因畫中圖案詭異,至今無人能看懂
    文物的價格,可以說算得上是世界上價格最為玄學的東西,在收藏家眼裡價格上億的都比比皆是,但在一些對其不知所謂的人眼裡,文物哪怕是白菜價也未必有人會買。(倒賣的除外)然而文物的特點不僅僅是貴,另外還有的文物就是會有著一些讓人覺得奇特的細節,這便是能夠大大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畢竟獵奇心理足以算得上是人們的本能。例如,在故宮就有著一副「鬼畫」,被不少人稱作是一幅詭異的文物,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畫上的圖案根本讓人看不懂,它的名字也起得十分簡單粗暴,叫做《骷髏幻戲圖》,光聽這個名字,就有一種「百鬼夜行」的既視感了。
  • 號稱故宮最詭異文物的「鬼畫」,畫中圖案毛骨悚然,至今無人能懂
    但是南宋一位叫做李嵩的畫師,卻畫了一幅《骷髏幻戲圖》,讓人覺得離奇至極,至今都沒人能看明白這幅畫中是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李嵩,出生於1166年,是錢塘人士。他小時候家中貧窮,曾跟著父親做木工。但是他在繪畫方面有驚人的天賦,後來被宮廷畫師李從訓看中,收在身邊做養子,親自教他繪畫技巧,而李嵩也因此名聲大噪。李嵩壽命長,歷經三個朝代,又被人稱為「三朝老畫師」。
  • 故宮有一副「鬼畫」,被稱為最詭異的文物,至今無人看懂畫上圖案
    小骷髏對面是一個小孩兒,趴在地面上,似乎好奇地想伸手去觸摸小骷髏,而他身後似乎是其母親的婦女伸出雙手作阻攔狀。最奇怪的就是大骷髏身後端坐的婦人,她眼見此情此景,卻面容安詳平靜,而她胸口衣衫半敞,正在為懷中的嬰兒餵奶。她的存在似乎有些多餘,但看久了又意外地很是和諧。
  • 南宋「鬼畫」到底畫了些什麼?內容詭異,至今無人看懂其含義
    南宋雖說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較為孱弱的封建王朝,但是這個時期的文化藝術卻百花齊放,尤其是美術工藝,其中的代表作是《清明上河圖》。而除了此畫之外,最著名的當屬李嵩所留下的那幅鬼畫《骷髏幻戲圖》,但是這幅在故宮中沉睡了數百年內容詭異的畫作,卻鮮有人能看懂其中的含義。
  • 故宮一幅畫被稱鬼畫,800年無人看懂,放大10倍,網友:太可怕了
    故宮一幅畫被稱鬼圖,800年無人看懂,放大10倍,網友:太可怕了迷畫《骷髏幻戲圖》是南宋李嵩的經典作品之一,以詭異的骷髏入畫,又被稱為「鬼畫」。此畫摒棄了傳統國畫的溫文爾雅、點景寫意,相比之下它的魅力在於詭異和恐怖。《骷髏幻戲圖》南宋李嵩畫作這幅距今800年,準確地來說是808年的鬼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如其名,不看畫作,光聽名字就仿佛是現在的驚悚電影,沒想到在800年前就有人能大膽採用這種表現手法。
  • 故宮藏著一幅畫,畫風詭異有「鬼畫」之稱,幾百年來無人看懂!
    故宮內珍藏的名畫數不勝數,而這之中有一幅畫最為詭異,只因它素有鬼畫之稱。數百年來,無人能懂這幅畫的奧秘,直到今天,它也依然不被世人所接受。這幅畫名叫《骷髏幻戲圖》,它出自南宋名家李嵩之手,這幅畫之所以詭異,是因為它畫中的人物十分奇怪。
  • 故宮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詭異的骷髏,為何卻成為千古名畫
    故宮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詭異的骷髏,為何卻成為千古名畫他在800年前畫了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骷髏,究竟有什麼寓意?喜歡逛博物館的朋友想必都看到過不少古代的書畫,這些書畫除了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之外,畫中所體現的精神含義也是一筆非常豐厚的文化遺產,那些距今已經百餘年甚至更久遠的畫家,通過在丹青上的筆觸,為我們現代人「演繹」了一幕幕古代生活景象,通過這些珍貴的遺存,我們似乎能穿越至那個年代,洞察那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 故宮裡一幅神秘畫作,距今有上千年的歷史,沒有人能看懂它的含義
    現在,明清兩朝已經覆滅,故宮成為大家可以憑票參觀遊覽的地方,許多寶物也被展現在世人面前,今天要說的,便是故宮裡的寶物之一,是一幅千年前的「鬼畫」,與大家印象中傳統典雅的中國畫不太一樣,它的內容十分詭異,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人能看懂它的含義。這幅「鬼畫」便是宋代畫家李嵩創作的絹本設色團扇畫《骷髏幻戲圖》。
  • 南宋一幅「鬼畫」,內容詭異,在故宮沉睡多年,無人看懂真正含義
    它是《骷髏幻戲圖》,在故宮沉睡了千年,被世人稱之為「鬼畫」。那麼,它為什麼被稱之為「鬼畫」呢?其實,《骷髏幻戲圖》的「鬼畫」之稱與它所表達的含義有關,它的內容詭異,含義更是讓人捉摸不透。從畫面上來看,畫中各個人物描畫都十分生動細緻,僅從畫面便可以感受到畫中的景象仿佛能聽見他們各自的聲音。值得一提的是,畫中骷髏的造型,它所展現出的樣子稱得上十分精準。然而,這幅《骷髏幻戲圖》又有什麼深層的含義呢?它想表達什麼?為何在故宮沉睡千年,世人還是不能得知它的含義?
  • 一幅流傳800年的「鬼畫」,沉睡故宮角落多年,很難看出其中含義
    ——迪斯雷利 從古至今,就有不少的文人墨客都喜歡繪畫這門藝術,他們將自己的情感賦予在畫上流傳百世。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越來越喜歡用藝術來陶冶自己的情操,不僅可以開拓自己的眼界,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審美,甚至還有些人不惜用重金去收藏一些古畫。相信在大家的固有印象裡,都覺得大部分的畫家是以風水、動植物為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畫風,所帶來的感受與意義也大不相同。
  • 故宮這幅鬼圖,800多年無人能看懂,放大10倍,網友:越看越可怕
    文尾附有5篇免費的精彩文章連結】故宮這幅鬼圖,800多年來無人能看懂,放大10倍,網友:越看越可怕!這幅距今800多年,確切地說是808年,都無人能看懂的鬼圖,叫《骷髏幻戲圖》(全圖見文尾),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一看這畫的名字就像現在的驚悚片,玩的是魔幻和高科技,沒想到在800多年前就有骷髏幻戲這玩意。
  • 南宋畫家這幅「鬼畫」,沉睡故宮角落多年,無人看懂其「畫中意」
    「木偶戲」最出名的地方莫過於福建,當地又稱木偶戲為「嘉禮戲」,古代又叫做「懸絲傀儡」。作為民間常見的表演遊戲,出現在許多古籍、古畫中。 其中就有一副古畫在故宮沉睡多年,那就是《骷髏幻戲圖》,它以木偶戲入手,只不過畫的內容卻讓人細思極恐、不寒而慄。
  • 南宋一幅「鬼畫」,內容詭異,在故宮沉睡多年,無人看懂其含義
    南宋畫家李嵩在中國歷史上留下的作品不多,但每一對作品都堪稱經典。他的繪畫很好地利用了道家思想與現實的融合,運用了物質的意義。懂的人知道他們的想法,不僅淚流滿面,不懂的人也會被這兩個和尚迷惑。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他的一個作品,叫做超現實的「鬼話」。它的內容荒誕而神秘,自古以來就沒有人理解。
  • 故宮裡有幅「詭異」的畫,700年來很少有人看懂
    故宮裡有幅詭異的畫,700年來很少有人看懂前言:如今的中國人都是比較相信儒家文化的,然而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就是孔子,他經對鬼神給出了觀點與態度。孔子就曾經說過「敬鬼神而遠之」,意思就是人們沒有辦法去證明鬼神是否真正的存在這個世界上,或許也都是人們內心虛偽,眼前所虛擬出來的一種橋段,人們根本不了解,也不知道是否真正的存在,就應當保持敬畏的心態去面對,但是不要太過於執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人們對科學認知也逐漸提升。直到如今為止,人們更是願意相信科學,不願意相信鬼神的存在。
  • 南宋有一幅「鬼畫」,畫中內容極為詭異,專家至今無法參透其奧秘
    畫家如雲,作品如海,比如我們最為熟知的顧愷之,他是東晉時期的畫家,著有《論畫》、《畫雲臺山記》,他對中國畫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然而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說的這幅名畫,出自南宋時期,一直在故宮中收藏,與其他名畫相比,這幅畫的內容非常詭異,迄今為止沒有專家能看懂它真正的奧秘。
  • 故宮有一幅「鬼畫」,看似1人,仔細看3人,而且越看越恐怖
    考古學家借著這些珍貴的文物來描繪千百年前古人的生活軌跡,他們或許在戰場上四處廝殺,或許會和朋友在花間酌酒,無論怎樣都是一幅幅瑰麗的畫卷。但是最令世人讚嘆的還是要數古代的名人字畫,不少的書畫作品之所以能夠得到很多人的青睞,在拍賣會上脫穎而出,不單單是因為作家出名,也有可能是因為這幅畫本身背後的意義重大,比如唐宋時期蘇軾的書畫、黃庭堅的書法等等。
  • 故宮這幅陰森的「鬼圖」,800多年無人看懂,網友:越看越詭異
    但故宮卻有一幅來自南宋的古畫,「寫實」到詭異,距今已經800多年,卻無人能看懂。俗話說畫皮畫虎難畫骨,這幅畫乾脆畫的就是「骨」,透著一股陰森的味道。這幅畫叫《骷髏幻戲圖》,出自南宋著名畫家李嵩之手。這位李嵩的經歷和齊白石竟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自小家境貧寒,做過木工,然後鑽研畫技終成一代名家。
  • 古人為何要在碗等器物內壁上畫畫?最詭異的一幅至今無人能解
    最令人驚嘆的是,這些彩繪圖案無論從平視角度還是俯視角度都既能各自成畫又能互相成為畫中畫(見下圖),展示了新石器時期人類所達到的立體美學意識高度。(陶豆,古代食器,用於盛放食物;形似高足盤,或有蓋。)水波紋內彩盆,約公元前3000—前2700年;中國蘭州市博物館藏。十字圓圈紋內彩曲腹盆,約公元前3000—前2700年;中國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此彩陶盆內外壁集合了多種裝飾圖案,如內填十字的圓圈紋、成組的斜線紋、卦象紋以及方格紋等。
  • 故宮一幅詭異古畫,流傳800年,一般人難以看懂畫中寓意
    有時候現代人的生活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公司、家裡兩頭跑,雖說這物質生活的水平蹭蹭蹭的往上跑,但是屬於自己的私人時間卻是一再地被壓榨,現在你周末要是不加個班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有工作的人。古畫但是在故宮內有一幅南宋時期流傳下來的詭異畫作,極具恐怖色彩,甚至一般人在參觀故宮的時候看到這幅畫,都會覺得根本看不懂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什麼,難以看懂畫中的意義。
  • 故宮有一幅「鬼圖」,距今800餘年,無人能懂,專家:放大100倍看
    故宮藏有一幅「鬼圖」,距今已800餘年,無人能懂,專家:放大100倍你再看亂世的黃金,盛世的古董,此言不虛,但少說了一項,盛世除了古董之外,文玩、字畫、玉石、寶器,同樣深受也世人追捧喜歡。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一幅被珍藏在北京故宮多年的「鬼圖」。這幅畫作出自南宋名家之手,距今已有長達800多年的歷史,然而,令人不可思議之處,至今無人能夠看懂這幅畫所表達的真正含義。此畫名叫《骷髏幻戲圖》,第一眼看到這部畫,很多人都會誤以為這就是一幅極其普通的畫作,同尋常大家的墨寶並無特別出眾之處。連骷髏的影子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