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一幅詭異古畫,流傳800年,一般人難以看懂畫中寓意

2020-12-18 飛創文史

有時候現代人的生活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公司、家裡兩頭跑,雖說這物質生活的水平蹭蹭蹭的往上跑,但是屬於自己的私人時間卻是一再地被壓榨,現在你周末要是不加個班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有工作的人。

故宮

在好不容易的休息時間裡,人們的願望也都是非常簡單的,有時候甚至只是能夠完全不受打擾地睡上一覺就心滿意足了。

當然了現在看電影也不失為是一種比較大眾的放鬆方式,因為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很難有時間去完整地把一部電視劇給追完,電影極高品質的視聽享受自然是會受到人們的青睞的。

不得不說的是現在驚悚和恐怖題材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歡迎,漸漸成為電影市場的主流之一。

故宮

但其實這種題材還是國外的電影做得比較出彩,國產的恐怖電影往往都是槽點眾多,而且恐怖文化的源頭本來也就是源自國外。

歐洲不僅僅是電影文化的發祥地,更是恐怖文化的發祥地,現在還是有很多歐美的作品靈感是來源於中世紀歐洲的各種恐怖故事,像是吸血鬼之類的傳說。

中國對於恐怖文化的接受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外界的影響,因為大家也知道中國是靠著志怪小說起家的,你要說恐怖那還真是算不上,最多也就算得上是魔幻罷了。

古畫

但是在故宮內有一幅南宋時期流傳下來的詭異畫作,極具恐怖色彩,甚至一般人在參觀故宮的時候看到這幅畫,都會覺得根本看不懂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什麼,難以看懂畫中的意義。不過,儘管此畫流傳了八百年以後仍然難以讓人看懂,但總是能讓看到的人從內心生出一種敬畏之感。

這幅畫叫做《骷髏幻戲圖》,但是從名字上聽起來就已經明白他的大概作畫內容了,骷髏必定是這幅畫的最主要看點。

想必大家在看到這幅圖的第一眼就會湧上一種非常壓抑的感覺,圖畫上是一具骷髏手裡拿著提線傀儡木偶,但是手裡的木偶竟然也是一具白骨。

古畫

這具骷髏的身後有一個正在哺乳的婦人,前面也與一個婦人和在地上爬行玩耍的小孩,周圍的人仿佛都看不到自己眼前的人只是一具白骨罷了,甚至趴在地上的小孩還掛著天真的笑臉想要跟傀儡小娃娃玩耍。

此畫的作者從小李嵩就被宮廷畫師收為養子,對於繪畫的興趣自然也在耳濡目染中培養了起來,時至今日畫家李嵩的很多真跡也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中供人們參觀。其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這幅《骷髏幻戲圖》了。

古畫局部

因為「骷髏頭」這種文化符號並不是起源於中國,所以可見這位畫家也是非常博聞廣識的人,想必一定是研究過很多的外來文化,這種思想的深遠程度在當時算得上是非常了不起的。

其實這幅畫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並不是「恐怖」的氛圍,應該是一種「悲傷」的氛圍,只不過我們以現在的眼光去分析的話,肯定就會以為這是像恐怖電影中所表現的東西一樣,這個鬼魂附在這個男人的身上,但是周圍的人都看不見。

古畫局部

「骷髏」在這幅畫中所表現的不僅僅是死亡,而是一種精神層面的空洞,「傀儡戲」這種藝術在宋朝是非常火的,人們在茶餘飯後總是喜歡坐在茶館或者是酒肆裡面看人表演「傀儡戲」。

因為被牽制的傀儡其實是沒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識,他甚至都不是一個生命個體,所以說作者用「骷髏」來表現被人們控制在手中的傀儡。

但是控制傀儡的同樣也是一具骷髏,也就是說雖然你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活人,但是你的思想和,靈魂早就已經死了,跟行屍走肉也沒有什麼區別。

古畫局部

所以說作者最想表達的可能就是一部分生活在當下看似融入社會生活融入的很完好,但其實內心早已是一潭死水混吃等死的人吧。

有句話說得好,「有的人其實30歲就已經死了,只不過80歲才被埋進土裡」,這或許才是作者在畫中想要表達的真意吧。

相關焦點

  • 一幅流傳800年的「鬼畫」,沉睡故宮角落多年,很難看出其中含義
    ——迪斯雷利 從古至今,就有不少的文人墨客都喜歡繪畫這門藝術,他們將自己的情感賦予在畫上流傳百世。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越來越喜歡用藝術來陶冶自己的情操,不僅可以開拓自己的眼界,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審美,甚至還有些人不惜用重金去收藏一些古畫。相信在大家的固有印象裡,都覺得大部分的畫家是以風水、動植物為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畫風,所帶來的感受與意義也大不相同。
  • 故宮有一幅「鬼圖」,距今800餘年,無人能懂,專家:放大100倍看
    故宮藏有一幅「鬼圖」,距今已800餘年,無人能懂,專家:放大100倍你再看亂世的黃金,盛世的古董,此言不虛,但少說了一項,盛世除了古董之外,文玩、字畫、玉石、寶器,同樣深受也世人追捧喜歡。尤其是字畫,更是世人眼中的珍品,因為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每一部名貴字畫,都是凝結了中華民族無數的智慧與結晶。例如,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唐代閻立本的《步輦圖》,以及宋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一幅被珍藏在北京故宮多年的「鬼圖」。這幅畫作出自南宋名家之手,距今已有長達800多年的歷史,然而,令人不可思議之處,至今無人能夠看懂這幅畫所表達的真正含義。
  • 故宮一幅畫被稱鬼畫,800年無人看懂,放大10倍,網友:太可怕了
    故宮一幅畫被稱鬼圖,800年無人看懂,放大10倍,網友:太可怕了迷畫《骷髏幻戲圖》是南宋李嵩的經典作品之一,以詭異的骷髏入畫,又被稱為「鬼畫」。此畫摒棄了傳統國畫的溫文爾雅、點景寫意,相比之下它的魅力在於詭異和恐怖。《骷髏幻戲圖》南宋李嵩畫作這幅距今800年,準確地來說是808年的鬼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如其名,不看畫作,光聽名字就仿佛是現在的驚悚電影,沒想到在800年前就有人能大膽採用這種表現手法。
  • 故宮這幅陰森的「鬼圖」,800多年無人看懂,網友:越看越詭異
    但故宮卻有一幅來自南宋的古畫,「寫實」到詭異,距今已經800多年,卻無人能看懂。俗話說畫皮畫虎難畫骨,這幅畫乾脆畫的就是「骨」,透著一股陰森的味道。這幅畫叫《骷髏幻戲圖》,出自南宋著名畫家李嵩之手。這位李嵩的經歷和齊白石竟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自小家境貧寒,做過木工,然後鑽研畫技終成一代名家。
  • 故宮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詭異的骷髏,為何卻成為千古名畫
    故宮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詭異的骷髏,為何卻成為千古名畫他在800年前畫了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骷髏,究竟有什麼寓意?喜歡逛博物館的朋友想必都看到過不少古代的書畫,這些書畫除了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之外,畫中所體現的精神含義也是一筆非常豐厚的文化遺產,那些距今已經百餘年甚至更久遠的畫家,通過在丹青上的筆觸,為我們現代人「演繹」了一幕幕古代生活景象,通過這些珍貴的遺存,我們似乎能穿越至那個年代,洞察那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 故宮裡有幅「詭異」的畫,700年來很少有人看懂
    故宮裡有幅詭異的畫,700年來很少有人看懂前言:如今的中國人都是比較相信儒家文化的,然而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就是孔子,他經對鬼神給出了觀點與態度。1949年新中國成立,人們對科學認知也逐漸提升。直到如今為止,人們更是願意相信科學,不願意相信鬼神的存在。在故宮內就有一幅畫像,更是讓人們感到很是詭異,被貼上「詭畫」的稱號,內容更是讓人摸不到頭腦,也根本無法讓別人理解當中的含義。這幅畫在700多年前,就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在看到了內容後,很多人也都不理解,為何這幅畫作如此的詭異,到底當中在表達什麼呢?
  • 故宮裡一幅神秘畫作,距今有上千年的歷史,沒有人能看懂它的含義
    北京故宮始建於明成祖1406年,歷時14年建成,南北長961米,東西長753米,是明清兩朝時期的皇家宮殿,是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有著巨大的歷史價值跟文化藝術價值,此外還是一座大寶庫,收藏著無數各朝各代的稀世珍寶。
  • 故宮這幅鬼圖,800多年無人能看懂,放大10倍,網友:越看越可怕
    文尾附有5篇免費的精彩文章連結】故宮這幅鬼圖,800多年來無人能看懂,放大10倍,網友:越看越可怕!這幅距今800多年,確切地說是808年,都無人能看懂的鬼圖,叫《骷髏幻戲圖》(全圖見文尾),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一看這畫的名字就像現在的驚悚片,玩的是魔幻和高科技,沒想到在800多年前就有骷髏幻戲這玩意。
  • 800年前的鬼圖,畫個骷髏卻成千古名畫?專家:看頭上戴的啥
    鬼,作為一種子虛烏有卻又無處不在的「精神怪物」,無論是傳說寓言,還是民間故事,亦或是一些宗教信仰,都是一個離不開的東西,而在畫壇之中,「鬼神」也是一個極為常見的題材,就像是過年時貼的牆畫一樣,在故宮博物館中,便有著一幅最為詭異的「鬼圖」。
  • 故宮複製師將「哆啦A夢」畫進中國古畫(圖)
    《竹馬》:用大雄替代了乾隆皇帝,用哆啦A夢換下了躲在樹後的黑熊  近日,網上流傳一組「藍胖子穿越系列」圖,日本漫畫中常見的哆啦A夢用它的任意門穿越到了中國的古畫中。  這組「穿越」系列的圖是80後故宮博物院古書畫複製師王赫的創意作品。他說創意來自於今年五月份的靈光一閃,如果「機器貓」能出現在古畫裡會多麼有意思。於是他的第一幅作品《藍胖子之任意門》就誕生了。
  • 800年前一幅《村醫圖》,畫得比範曾還要好,人物表情很豐富
    下面這一張《村醫圖》距今已經有超過800年,如今這一張作品被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著,作品雖然畫得並不是特別出色 只見畫中的這一個郎中弓著腰,而且手裡還拿著艾條,畫中接受治療的人背上已經貼上了藥,另外病人坐在地上,裸露著骨瘦如柴的上身,表情刻畫得非常痛苦。
  • 故宮這幅「鬼圖」,800多年未有人看懂,放大10倍越看越可怕
    他們或寫實匠藝,或妙趣橫生,給我們後世之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國故宮中有一幅「鬼圖」,距今已有800年的歷史,卻一直沒人能看懂,將這幅圖放大十倍後看越看越恐怖。這幅大名鼎鼎的「鬼圖」名叫《骷髏幻戲圖》,現藏於我國北京故宮博物院。從名字中我們不難發現,此圖描述的主要內容大約就是骷髏鬼怪之類。
  • 北宋時期的古畫,牡丹和狸貓一起出現,很有寓意
    900年前的一幅古畫,牡丹花下一隻貓,旁邊還藏著一條蛇!這幅畫比較有意思,是把牡丹花與一隻貓相結合起來,但還有一條疑似蛇的動物在旁邊,又或者是一根繩子,作者這一種創作的繪畫有意思,而且令人費解。但凡是古畫作品,中間一定是隱藏著內容性。這一張畫也不例外,但所謂的故事有一些特別,而且也有專業的學才做過研究。這是北宋時期的一張《富貴花狸》作品,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館,整個作品並不大,但珍貴的程度卻極高。首先第一個珍貴的原因就是此作品是屬於北宋宮中流出來的作品,是宮廷專業畫師所畫,畫中隱藏著一些細節也是令人深思。
  • 故宮有一副宋朝時期的「鬼畫」,因畫中圖案詭異,至今無人能看懂
    (倒賣的除外)然而文物的特點不僅僅是貴,另外還有的文物就是會有著一些讓人覺得奇特的細節,這便是能夠大大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畢竟獵奇心理足以算得上是人們的本能。例如,在故宮就有著一副「鬼畫」,被不少人稱作是一幅詭異的文物,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畫上的圖案根本讓人看不懂,它的名字也起得十分簡單粗暴,叫做《骷髏幻戲圖》,光聽這個名字,就有一種「百鬼夜行」的既視感了。
  • 故宮有一副「鬼畫」,被稱為最詭異文物,畫上圖案至今無人能看懂
    要說到中國古畫的發展史,宋朝絕對是個繁榮期,比如大家特別熟悉的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李公麟《五馬圖》、郭溪的《早春圖》,甚至皇帝宋徽宗也畫了不少畫。今天,我們不看山水畫,要說的是南宋時期的一幅「鬼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 故宮藏著一幅畫,畫風詭異有「鬼畫」之稱,幾百年來無人看懂!
    故宮內珍藏的名畫數不勝數,而這之中有一幅畫最為詭異,只因它素有鬼畫之稱。數百年來,無人能懂這幅畫的奧秘,直到今天,它也依然不被世人所接受。這幅畫名叫《骷髏幻戲圖》,它出自南宋名家李嵩之手,這幅畫之所以詭異,是因為它畫中的人物十分奇怪。
  • 南宋畫家這幅「鬼畫」,沉睡故宮角落多年,無人看懂其「畫中意」
    作為民間常見的表演遊戲,出現在許多古籍、古畫中。 其中就有一副古畫在故宮沉睡多年,那就是《骷髏幻戲圖》,它以木偶戲入手,只不過畫的內容卻讓人細思極恐、不寒而慄。 其畫風古怪、構圖陰森,甚至被稱為鬼畫。多年來,一直沒有人能看懂其「畫中意」,這究竟是怎樣一幅詭異的畫作?
  • 故宮有幅名畫骷髏幻戲圖,800多年無人能看懂,放大10倍很恐怖
    這幅畫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無人看懂的鬼圖叫骷髏幻戲圖,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作者是宋代的李嵩,本來這只是一幅小扇畫,屬於小品,並沒什麼大作,卻被世人代代相傳。因為他具備兩個特點。八百多年來,幾乎沒有人能真正看懂此圖,不知畫家當時這樣話的寓意和目的是什麼?李嵩畫過很多底層人民生活的作品,但這幅骷髏幻戲圖卻大為驚異。哺乳的婦人,玩耍的孩子以及一個成年窟窿用提線木偶操縱的小窟窿。這種骷髏話在整個中國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本來提現骷髏演出是宋代市井常見的一種墨表演形式,是街頭一人漂泊在外的看家本領。
  • 一幅「詭異」的古代畫作,大人不敢看,小孩看了覺得很有趣
    一幅「詭異」的古代畫作,大人不敢看,小孩看了覺得很有趣前言:不管是書法,還是作畫,都是需要具備藝術感的。在一些畫作之中我們總是會看到,作者在呈現著別樣的寓意,當中所含有的意義,並不是任何人都會看懂。世界上有很多的畫作,讓人看起來都很是詭異,甚至根本達到了不敢看的地步。然而就是這些字畫,在仔細的觀察,仔細的體會後,才能發現到當中內涵。就好比有著「鬼圖」稱號的羅聘,他的作品就很是深受大家的認可與喜歡。
  • 日本一畫家的畫怪誕詭異,天才能看懂一部分,你能看懂幾幅?
    藝術天才的作品,只有天才才能看懂Naoto Hattori(服部直人)出生在日本的橫濱,因為詭異且具有想像力的風格聞名於藝術界,並且他還是目前國際藝術界中炙手可熱的插畫家和藝術家。目前為止,經過他手創造出來的藝術作品,都是前所未見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一直是他作品追求的,他創作的作品包含了人、動植物,而且在怪異的風格中又能體現出超現實主義的東西。尤其是在他最知名的一組作品「超現實主義蒙娜麗莎」中,他直接將蒙娜麗莎的人物形象,換成了動物狗的頭形象。這種完全性的顛覆,讓很多人驚嘆,同時這種詭異的風格,也讓很多人難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