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有幅名畫骷髏幻戲圖,800多年無人能看懂,放大10倍很恐怖

2020-12-22 畫雞大師兄

這幅畫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無人看懂的鬼圖叫骷髏幻戲圖,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作者是宋代的李嵩,本來這只是一幅小扇畫,屬於小品,並沒什麼大作,卻被世人代代相傳。

因為他具備兩個特點。第一,畫面很新奇,那畫面上有兩個骷髏,這也是被後人稱為鬼圖的原因啊。八百多年來,幾乎沒有人能真正看懂此圖,不知畫家當時這樣話的寓意和目的是什麼?李嵩畫過很多底層人民生活的作品,但這幅骷髏幻戲圖卻大為驚異。哺乳的婦人,玩耍的孩子以及一個成年窟窿用提線木偶操縱的小窟窿。這種骷髏話在整個中國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本來提現骷髏演出是宋代市井常見的一種墨表演形式,是街頭一人漂泊在外的看家本領。但從穿著打扮看,這具骷髏和他背後已是妻子的哺乳婦人,似乎並不是窮人,哪怕婦人袒胸哺乳,也是神態雍容祥和。身上珠花耳環穿著講究由此引發第一個疑問。為什麼骷髏夫婦不像窮人而在街頭賣藝。

第二個為什麼畫面上操縱小骷髏的街頭藝人不是一個真正的人,而是一個大骷髏,骷髏牽線提控的玩偶,地下趴著的孩童躍躍欲試。後面的母親是做阻攔狀,死氣沉沉和生氣勃勃形成鮮明對比,每個人都可見命運的虛幻無常。

相關焦點

  • 故宮這幅鬼圖,800多年無人能看懂,放大10倍,網友:越看越可怕
    文尾附有5篇免費的精彩文章連結】故宮這幅鬼圖,800多年來無人能看懂,放大10倍,網友:越看越可怕!這幅距今800多年,確切地說是808年,都無人能看懂的鬼圖,叫《骷髏幻戲圖》(全圖見文尾),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一看這畫的名字就像現在的驚悚片,玩的是魔幻和高科技,沒想到在800多年前就有骷髏幻戲這玩意。
  • 故宮一幅畫被稱鬼畫,800年無人看懂,放大10倍,網友:太可怕了
    故宮一幅畫被稱鬼圖,800年無人看懂,放大10倍,網友:太可怕了迷畫《骷髏幻戲圖》是南宋李嵩的經典作品之一,以詭異的骷髏入畫,又被稱為「鬼畫」。此畫摒棄了傳統國畫的溫文爾雅、點景寫意,相比之下它的魅力在於詭異和恐怖。《骷髏幻戲圖》南宋李嵩畫作這幅距今800年,準確地來說是808年的鬼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如其名,不看畫作,光聽名字就仿佛是現在的驚悚電影,沒想到在800年前就有人能大膽採用這種表現手法。
  • 故宮有一幅「鬼圖」,距今800餘年,無人能懂,專家:放大100倍看
    故宮藏有一幅「鬼圖」,距今已800餘年,無人能懂,專家:放大100倍你再看亂世的黃金,盛世的古董,此言不虛,但少說了一項,盛世除了古董之外,文玩、字畫、玉石、寶器,同樣深受也世人追捧喜歡。例如,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唐代閻立本的《步輦圖》,以及宋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一幅被珍藏在北京故宮多年的「鬼圖」。這幅畫作出自南宋名家之手,距今已有長達800多年的歷史,然而,令人不可思議之處,至今無人能夠看懂這幅畫所表達的真正含義。
  • 故宮這幅「鬼圖」,800多年未有人看懂,放大10倍越看越可怕
    我國故宮中有一幅「鬼圖」,距今已有800年的歷史,卻一直沒人能看懂,將這幅圖放大十倍後看越看越恐怖。這幅大名鼎鼎的「鬼圖」名叫《骷髏幻戲圖》,現藏於我國北京故宮博物院。從名字中我們不難發現,此圖描述的主要內容大約就是骷髏鬼怪之類。那麼在八百多年前,這幅圖無異意於我們現在看的恐怖片,具有十足的魔幻以及超現代色彩。
  • 故宮這幅陰森的「鬼圖」,800多年無人看懂,網友:越看越詭異
    但故宮卻有一幅來自南宋的古畫,「寫實」到詭異,距今已經800多年,卻無人能看懂。俗話說畫皮畫虎難畫骨,這幅畫乾脆畫的就是「骨」,透著一股陰森的味道。這幅畫叫《骷髏幻戲圖》,出自南宋著名畫家李嵩之手。這位李嵩的經歷和齊白石竟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自小家境貧寒,做過木工,然後鑽研畫技終成一代名家。
  • 故宮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詭異的骷髏,為何卻成為千古名畫
    故宮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詭異的骷髏,為何卻成為千古名畫他在800年前畫了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骷髏,究竟有什麼寓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眾多的館藏中,有一幅名為《骷髏幻戲圖》的畫作,這幅畫有800多年的歷史,該幅作品上赫然畫著兩個詭異的骷髏:大骷髏通過繩索操縱的小骷髏,大骷髏附近放著行李,後面則是一位正在給嬰兒哺乳的婦人,畫面右側地上有一個正在爬向骷髏玩偶的的兒童,兒童後面則是一位意圖勸阻的大人。
  • 800年前的鬼圖,畫個骷髏卻成千古名畫?專家:看頭上戴的啥
    而在800年前,南宋便有著一位著名的「風俗畫」畫家,作品多半都是對民間的展現,挑擔子的貨郎、街頭的雜耍、鬼神像等,都是他筆下常見的題材,而最為經典的一幅,便是故宮那幅最詭異的千古名畫:《骷髏幻戲圖》。
  • 一幅流傳800年的「鬼畫」,沉睡故宮角落多年,很難看出其中含義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畫家都會專注於畫山水花鳥,在我國曾有這樣一位畫家,從不畫山水花鳥,反而畫了一幅「鬼畫」,至今都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館。值得一提的是,這幅畫800年來竟然無人能看懂,放大五倍後人們才發現其中的可怕之處。
  • 故宮藏著一幅畫,畫風詭異有「鬼畫」之稱,幾百年來無人看懂!
    故宮內珍藏的名畫數不勝數,而這之中有一幅畫最為詭異,只因它素有鬼畫之稱。數百年來,無人能懂這幅畫的奧秘,直到今天,它也依然不被世人所接受。這幅畫名叫《骷髏幻戲圖》,它出自南宋名家李嵩之手,這幅畫之所以詭異,是因為它畫中的人物十分奇怪。
  • 故宮一幅詭異古畫,流傳800年,一般人難以看懂畫中寓意
    歐洲不僅僅是電影文化的發祥地,更是恐怖文化的發祥地,現在還是有很多歐美的作品靈感是來源於中世紀歐洲的各種恐怖故事,像是吸血鬼之類的傳說。中國對於恐怖文化的接受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外界的影響,因為大家也知道中國是靠著志怪小說起家的,你要說恐怖那還真是算不上,最多也就算得上是魔幻罷了。
  • 故宮裡有幅「詭異」的畫,700年來很少有人看懂
    故宮裡有幅詭異的畫,700年來很少有人看懂前言:如今的中國人都是比較相信儒家文化的,然而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就是孔子,他經對鬼神給出了觀點與態度。在故宮內就有一幅畫像,更是讓人們感到很是詭異,被貼上「詭畫」的稱號,內容更是讓人摸不到頭腦,也根本無法讓別人理解當中的含義。這幅畫在700多年前,就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在看到了內容後,很多人也都不理解,為何這幅畫作如此的詭異,到底當中在表達什麼呢?
  • 恐懼表達:《吶喊》VS《骷髏幻戲圖》
    蒙克一共創作了四幅《吶喊》,2012年,1895年版的《吶喊》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拍出近一億兩千萬美元的高價。 可是比蒙克早將近700年,我國南宋畫家李嵩創作的《骷髏幻戲圖》,就是中國版的《吶喊》,這幅畫現收藏在故宮博物院。
  • 故宮有幅傳世名畫,畫的是老虎卻像只病貓,專家:放大10倍再看看
    眾所周知,現如今的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現如今這座巨大的皇宮已經改造成為了博物院,這裡收藏著百萬計的珍寶。從金銀首飾到瓷器名畫,應有盡有。而今天要說的便是其中一件很奇特的畫,名叫《峰虎圖》。
  • 故宮的一幅骷髏圖,千百年間無人懂,放大之後瞬間驚起一身冷汗
    我們國家書畫歷史非常悠久,歷朝歷代都有許多有名的畫家留下百世流芳的佳作,不過今天要說的這幅「鬼畫」自問世以來,就讓人難以讀懂,千百年過去很多專家學者都對這幅畫進行過研究和解讀,但是最終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直到專家將這幅畫放大十二倍後,人們才被畫中的內容驚出一身冷汗。
  • 南宋風俗畫《骷髏幻戲圖》真正表達的寓意正與之相反!
    《骷髏幻戲圖》《骷髏幻戲圖》是南宋畫家李嵩創作的絹本設色團扇畫,目前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是因為作畫背景時期的骷髏意象,很不同於我們如今觀點中預示著死亡、痛苦的骨骼本體,宋元時期的「骷髏」乃是一種習見的關於人的諧謔式隱喻,而且骷髏戲是宋朝常見的一種市井表演形式,屬於懸絲傀儡,所以妖魔化這幅風俗圖是很沒必要的。
  • 骷髏幻戲圖竟是民俗畫,恐怖陰森的表象下,又藏著什麼故事呢
    宋代在書畫上以隋唐為基礎進一步發展,在人物畫、花鳥畫、山水畫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同時隨著宋代經濟的發展,民風越發的開放,在藝術領域展現出了多元化的面貌。宋代有名的書畫相當之多,例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這幅畫幾乎可以代表著宋代民俗畫發展到的高度。
  • 一幅畫展現宋朝超高的技法,《骷髏幻戲圖》光骨頭就有206根!
    相比唐朝時期的開放,宋朝顯得就有點保守,程朱理學的禮數束縛著人們,宋徽宗這個站在頂級文人位置上的藝術家更是將文人雅趣玩到了極致,他親自為《聽琴圖》題字,大宋文人的風採一覽無遺。所以你以為宋朝的畫風就怎麼小清新,那你太小看他們了。下面這幅宋代古畫可以說畫風清奇,能刷新你對宋代的局限性。
  • 南宋有幅「骷髏畫」,內容看似簡單,600多年卻無人看懂其中深意
    北宋有張擇瑞,南宋有李嵩,他出生貧寒,年少時期以木工為生,後來被宮廷畫家李從訓收為養子,在名師的指點下,他的畫技進展飛快,也被招入宮中作畫,他歷經光宗、寧宗、理宗三朝。李嵩擅長人物畫,又以風俗畫為主,他的大部分畫作畫的都是農民的勞動生活,然而他留下的《骷髏幻戲圖》卻成為了他人生畫作當中的一大謎團。
  • 南宋畫家這幅「鬼畫」,沉睡故宮角落多年,無人看懂其「畫中意」
    「木偶戲」最出名的地方莫過於福建,當地又稱木偶戲為「嘉禮戲」,古代又叫做「懸絲傀儡」。作為民間常見的表演遊戲,出現在許多古籍、古畫中。 其中就有一副古畫在故宮沉睡多年,那就是《骷髏幻戲圖》,它以木偶戲入手,只不過畫的內容卻讓人細思極恐、不寒而慄。
  • 古人畫骷髏!「鬼畫」《骷髏幻戲圖》的N種解釋,你更信誰?
    南宋畫家李嵩畫有一幅流傳千古的「鬼畫」,如今被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中。這幅畫中畫有一個骷髏狀的提線木偶藝人,席地而坐,在用絲線操縱一個小骷髏,藝人左側有一個正在給嬰兒餵奶的婦人。畫面右邊是一個被小骷髏吸引過來的小孩,孩子身後還有一個神情焦灼的婦人伸出手欲抱孩子。整幅畫畫面奇特,引人駐足,又讓人頗覺詭異,千百年來,引發了眾人無數的猜想,這幅畫就是《骷髏幻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