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硬的鐵甲包裹女兒的嬌弱,鋼鐵的意志鑄就防空的利劍。在戰場上,她們是用飛彈說話的戰士;在生活中,她們是可愛的90後女兵。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陸軍第41集團軍某旅女子飛彈發射連的女兵們,感受她們放飛神箭之夢的青春風採和勇擔強軍使命的鐵骨柔情。
肩上有山的女兵
■曾政雄
尚家伊,41集團軍某旅發射連搜索排戰士,上等兵。
那一刻,全身所有的力道匯聚在肩,抵抗如山崩頂的近百斤外力。尚家伊死咬著牙,不讓自己倒下去,整個世界隨著顫抖的雙腿眩暈,地平線在眼中慢慢傾斜。第一次抬彈裝填練習,她被戰友抬回了連隊。
這個時候的尚家伊還帶著學院「女神」的光環,孱弱嬌媚,膚白貌美。她以為在戰鬥連隊,文靜嬌弱會給自己帶來相對舒適的生活,但現實給了她沉重的一擊,在這裡,軟弱只意味著淘汰。
那一天,尚家伊換上裙裝,給自己照了一張全身照,把衣袂翩飛的自己留在過去。午飯時,她硬塞了自己三碗飯,老兵告訴她:「要變強壯,先增飯量。」後來,學妹路過駐地探望尚家伊,見到本人後不敢相信,原先學校的「女神」變成了一個五大三粗、不修邊幅的女漢子。尚家伊笑笑,這裡男兵女兵一個樣,該跑的路,該吃的苦,一個也不能少。
尚家伊輕鬆扛著彈體,以為訓練不過這樣,日子就是三碗飯加上肩上的百十來斤重量。她把自己調成機械化模式,心安理得地用發呆閒聊消遣大把的休息時光。
指導員看見,旁敲側擊、直白委婉地勸她抽空學點新技能,尚家伊指指自己粗圓的臂膀:「幹力氣活的,技術跟不上了!」
指導員笑:「我還不知道你,上次你的同年兵範文佳跟人比轉塔解鎖,拿了第一名,回去後你逢人就說,是眼紅吧?有本事自己也上去比一回。」
這句話砸到了尚家伊心坎裡,這樣練下去,就算練到極致,充其量頂個「男兵」,一個人如果只練體格,不練體魄,有勁沒魂,跟墊飛彈戰車的千斤頂有什麼區別?一個女兵要是只能練成「男兵」,當初還要組建這個女兵連幹什麼?尚家伊看著自己,短髮濃眉,膚色黝黑,儼然一個小夥子,她問自己,當初來當兵,只是為了能扛這百十斤嗎?
新兵換了一茬,尚家伊也申請換了專業,鑽進飛彈搜索車跟雷達鉚上了勁。專業訓練不光有紅榜,還有綠榜,尚家伊給自己做了一份表格,看著自己從最後一名一格一格往上爬。
「就跟登山一樣,我沒翅膀飛不上去,但是我有雙腿,我一步步往上爬。」尚家伊只在嘴上故作輕鬆,實際上為了「登山」,她一次次把自己塞進搜索車,直到滿身是汗脫水暈倒,被人抬出來。
指導員安慰她,這不丟人,怪車裡太悶。戰友開玩笑,老尚進了搜索車不能亂動,指不定哪塊肉就碰到開關了。尚家伊臉一沉,這體重得減。她伸出兩個手指,第一,下次比武我要報名;第二,我要減肥。
當初增肥是為了長力氣,現在減肥為了鑽戰車,都有奔頭。她白天在車裡練技能,晚上拉著軍區鐵人三項比武種子選手張意雲陪練,跑步,耐力,力量,一個不落。
兩個月後,體重恢復「女神」標準,力量卻沒退化,一塊扛飛彈,她這頭翹得最高。
指導員勸,別這麼拼,還是要悠著點。
尚家伊說,悠不起來,壓力大著呢!
「你現在體能優秀,技能優秀,專業也已幹到了一號手,有什麼壓力?」
尚家伊指指頭頂:「我從遼寧塔山堡走出來,肩上一直有兩座山,一座是塔山,另一座叫使命如山。」
時刻不忘使命如山
■茹 雷
女兵們有最柔軟的心思和最堅強的信念,所以當她們坐在戰車方艙內十指翻飛,周圍都是隱隱綽綽的強悍氣場,這是女兵為了證明自己散發出來的拼勁闖勁,是時刻牢記使命任務煥發出來的青春能量。尚家伊從塔山走來,帶著塔山部隊在新時代的精神延續,帶著自己理解的職責使命,激勵身邊的戰友共同營造出昂揚向上的氛圍。(圖片攝影:吳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