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女兵:南沙最美太陽花 「勳章女神」發射飛彈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去年12月11日,首批南沙守礁女兵上礁。她們說,最愛這碧海藍天沙灘。喬宇飛攝

  邊關女兵,綻放在新時代的木蘭花

  她們英姿颯爽,因為穿上這身軍裝,從此將青春夢想和追求,融入這片綠色;她們不讓鬚眉,因為敢於拼搏奮鬥、樂於奉獻,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寄情於事業,傾注於軍旅。

  她們自強不息,為了強軍夢想,為了祖國安寧,把火熱的青春融入戍邊事業,書寫壯美詩行,讓自己成為邊防建設的一朵浪花,雄偉長城的一塊基石……

  她們是強軍路上的一道特殊風景,是綻放在新時代的木蘭花。從北疆草原到南方叢林,從海防前哨到飛彈發射場,從野外訓練一線到特戰競技賽場,處處都有戎裝女兵特有的絢麗風採。

  春回大地,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聆聽幾位邊關女兵的別樣故事,同時也向全軍女戰友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祝福!

  滄海孤礁,遠離大陸,沒有購物廣場、特色美食,她們心裡有句話——

  我站立的地方是祖國

  ■張子良 蘇夢奇

  南沙島礁遠離祖國大陸,守礁女兵的幸福感、獲得感從何而來?

  南沙女兵們說,在滄海孤礁的堅守中收穫深厚的戰友情誼,在日復一日的守衛中砥礪忠誠品格,在無怨無悔的付出中實現青春夢想。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戰友們說,她們,是南沙盛開的最美「太陽花」。

  「媽,身體好點了嗎……我這裡一切都好!」元宵節一大早,通信兵賀茜撥通了母親的視頻電話。賀茜是家中的獨生女,入伍4年多,她春節還沒回過家,本想今年休假回家過年,但卻接到了上礁執勤的命令。

  同樣的一份牽掛,初為人母的衛生員周雅凌體會更深。

  每次與2歲半的女兒視頻,她都強忍淚水……為這,姐妹們很少和她聊起女兒,只怕觸動她那根脆弱的神經。

  不見燈火闌珊的繁華,沒有家人陪伴的溫暖,在四周碧波萬頃的礁盤上,戰友情顯得愈加珍貴。女兵們相互幫扶,相互鼓勵,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平日裡,誰家捎來好吃的,都是大家一起分享;閒聊時誰遇到開心事,就說出來一起樂呵;每個周末,姑娘們一起到海邊散步,沙灘上留下陣陣歡聲笑語。

  去年,女兵們初上礁時,男兵們既感到興奮,又不乏擔心:「她們,能完成好守礁任務嗎?」很快,女兵們就用實際行動,讓男兵拉直了心中的問號。

  為儘快適應島礁上的工作生活,姑娘們利用各自所長成立「互助小組」,一邊跟老兵學習南沙精神、了解島礁概況,一邊發揮自身優勢互相幫帶。

  通信班女兵白天在機房報務值班、研習新裝備使用技術,晚上則加班加點,學習專業技術理論;衛生隊女兵主動向醫護人員請教,在臨床實踐中,不斷提升衛勤保障本領。

  業餘時間,女兵們還發揮自身才藝特長,為守礁官兵獻上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

  中尉周越是表演專業科班出身。上礁後,專職從事文化工作的她,受領的第一項任務,就是籌備春節軍營聯歡晚會。

  「以前在舞臺上,我是演員;如今,既要組織官兵排練,還要協調搭建舞臺,可真是個挑戰……」周越很快進入角色,她白天編排節目,晚上寫舞臺串詞,忙活了好多天,硬是排練出一臺兵味濃鬱的節目。

  因為熱愛南沙而選擇堅守,女兵們守礁的日子,雖然寂寞,但也充滿歡樂。

  「以往我最擔心,自己還沒來得及看一眼南沙,就退伍了……」作為守備部隊守防時間最長的女兵,中士肖慧此前一直積極申請上礁,但始終未能如願。

  去年12月11日,夢想變為現實。當女兵們乘風破浪抵達永暑礁時,肖慧和戰友們激動萬分。在遠離祖國大陸1000多公裡的南沙島礁戰位上,她們成為首批守礁女軍人。

  中士周夢真說:「有多少人見過南沙的美?又有幾個女孩兒能像我們這樣經受風浪洗禮?能成為守礁一員,我驕傲!因為,我站立的地方是祖國!」

梁迎精準操作

  都說「女兒愛美」,可當臉上突然多了一道戰傷,她將如何選擇——

  「勳章女神」榮耀歸來

  ■段開尚 本報特約記者 楊永剛

  入伍8年,大學生士兵、上士梁迎見證了全軍首支女子飛彈發射連的成長,她把青春與汗水,都獻給了迷彩軍營裡的這支隊伍。

  一起入伍的戰友有的提幹了,有的退伍了,她卻始終堅守初心,用熱血與激情頑強打拼、砥礪前行。

  可當臉上突然多了一道戰傷,她將如何選擇?

  深山凌晨,狂風大作,火箭軍「常規飛彈第一旅」女子飛彈發射連悄然蟄伏,裝備關燈熄火,頓時隱匿於暗夜之中……

  躲過「敵機」抵近偵察,避開「敵」衛星過境,「點火!」發射演練一舉成功。

  來不及歡呼,她們再次開拔。

  「快一點,再快一點!」上士梁迎心裡念叨著——撤收動作快一步,對空暴露就少一秒,遭「敵」定位打擊的機率便少一分,二次戰鬥準備就更充分。

  車頭收整完畢,當梁迎全力衝向車尾時,卻迎面撞上了掩蔽在迷彩網裡的厚重車門。頓時,她像根木棍一般向後栽倒……疼痛,眩暈,失去意識。

  「梁班長……」聞聲趕來的戰友趕忙扶起她,卻被她的滿臉鮮血,驚得不知所措。一旁督訓的副營長路程成見狀,一把抱起梁迎,向野戰衛生所飛奔。

  再醒來,梁迎已躺在衛生所的病床上,七八個戰友圍著她,眼圈全都紅紅的。

  作為全軍首個女子飛彈發射單元組建時的「元老」,梁迎參加了2次發射、立過2個三等功,是女兵眼中的最美「女神」、最牛「女兵王」。

  逐夢8年,她經歷了無數艱險磨練,可如今,她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臉上縫了8針的戰傷。

  萬箭穿心!

  「為什麼?」淚水決堤,她失聲哭了出來……

  不知過了多久,眼角還掛著淚水的梁迎,平靜了下來。她盯著鏡子裡的自己,過往的一幕幕如電影畫面在眼前閃現,耳畔迴響起新兵連連長的聲音:「你怕不怕苦,怕不怕死?如果把你放到偏遠山溝,完成一項神秘任務,你願不願意……」

  2010年3月,16名大學生女兵來到了火箭軍某團。入營那天,歡迎她們的數百名官兵,從大門口一直排到禮堂,掌聲不停。

  禮堂門口懸掛著一條橫幅「熱烈歡迎首批女子飛彈操作號手入營集訓」,這讓梁迎內心激動不已。

  集訓時,經歷過「實戰」檢驗的老班長問:「專業難、裝備重、訓練苦,細皮嫩肉的大學生『嬌嬌女』,能吃得消嗎,能發射飛彈嗎?」

  這一連串質疑,在不服輸的女兵心裡,種下了發射夢。

  那時梁迎所屬的部隊還帶著「神秘面紗」,親友對她的工作一無所知,苦與累,委屈與眼淚,都要自己消化。直到首個女子發射單元成功發射飛彈,才對外公開消息。

  2012年夏天,亮劍西北高原。在「風吹石頭跑、氧氣吸不飽」的高原,負責飛彈起豎的梁迎,始終在室外操作,一個多月,嘴唇龜裂、皮膚曬黑,但她心裡想著——為了發射,這一切付出都值得。

  都說傷疤是軍人的「勳章」,但這個「勳章」的主人,卻是花樣年華的少女。

  那段時間,旅裡組織營級合成訓練,梁迎作為病號留守。一天訓練結束,她帶的新兵梁海麗興衝衝地跑來說:「班長,今天連長讓我操作啦!不久後,我也能跟你一樣成為正式號手了!」

  猛然間,梁迎如夢初醒:「走再遠的路,也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不能忘記那個屬於飛彈女兵的光榮與夢想!」

  傷口還未痊癒,梁迎決定參加訓練。她開始每天堅持做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恢復體能;為了克服心理障礙,她主動把鏡子翻出來,掛在床邊,告訴自己——

  戰鬥的傷疤,是軍人的無上榮耀。

  眼看梁迎一天比一天開朗,連長王曉彤終於同意讓她重返訓練場。

  一進入操作狀態,梁迎的表現依舊讓所有人眼前一亮,攀爬、奔跑、搭設偽裝……動作乾脆利落,而且更加沉穩老練。

  看著訓練場上那個熟悉的身影,男兵們紛紛點讚:「女神」回來了,帶著屬於自己的「榮譽勳章」回來了!

張玲玲練習標圖

  雪域高原,傳來「勵志玲聲」

  ■本報特約記者 晏 良

  連日來,高原天氣晴好。沙場上,一群男兵追趕一名女兵,竟然難覓蹤跡……

  這位女兵名叫張玲玲,是西藏軍區某通信團參謀。心靈手巧、能文能武的她,在雪域高原演繹了諸多勵志故事。

  春節期間,高原朔風似剪刀,通往雪山哨所的電話線突然中斷。

  雪山高聳,天路漫漫,張玲玲帶隊檢修保通。在翻越山頂陡坡時,上等兵陳凱不慎滑倒,袖口被冰凌劃破。

  狂風順著袖管往上躥,陳凱凍得直打寒顫。細心的張玲玲見狀,立即從隨身攜帶的「百寶箱」中取出針線,幫他縫補袖口。

  望著正在幫他補衣的張玲玲,陳凱的雙眼一陣溼熱……

  隨著海拔的攀升,山巔氣溫驟降。官兵們登上海拔4200多米的一處山口,寒風蕭瑟,幾名戰士步履躊躇。

  「邊防執勤任務緊急,咱們抓緊檢修線路。」張玲玲一邊涉險開路,一邊想方設法為大伙兒加油鼓勁。

  「我來給大家變個『魔術』吧!」休息間隙,張玲玲將保溫壺中的水倒入碗中,並加入幾塊冰糖,再插上一根筷子……不多時,一根「天然冰棍」製成。

  寒風中,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分享「自製甜品」,一個個因為寒冷而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

  幾小時後,故障源被找到,張玲玲和戰士們密切配合,小心翼翼地維修線路。當哨所的電話鈴聲再次響起,她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玲姐待我們,比親姐還要親,跟著玲姐巡線,再累心也甜。」有戰士這樣說。每年新兵下連,張玲玲都要給新兵上一堂「縫補課」,她還是女兵連的理髮師,哪個姐妹想理個「青春短髮」,都會請她幫忙!

  「新春佳節,堅守戰位,軍人的目光裡有鄉愁,但軍人的肩頭更有如山使命……」大年初八,團裡舉辦新春演講比賽,張玲玲率先登臺。

  張玲玲的家鄉在南方,初到雪域軍營,高原的風物人情,時常震撼她的心靈,她漸漸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再後來,在「飯堂廣播」做主持人的她,推出了「勵志玲聲」欄目,深受戰士們歡迎。

  「恭喜姐妹們,獲得春節知識競賽團體冠軍!」不久前,團裡組織的「答題賀歲」活動落下帷幕,張玲玲不忘為元宵節戰備值班的戰友們作動員:「讓我們以榮譽開啟新春,爭做新時代高原『花木蘭』。」

  聽了這段「勵志玲聲」,女兵連迅速開啟「備戰模式」,開始對「軍事通信知識點」掌握情況進行自我評估,並突出重點、固強補弱。

  入伍多年,這樣的故事,張玲玲經歷過很多,在她心裡始終裝著一句話——不讓一名戰友掉隊!

  去年底,西藏軍區印發通令表彰「優秀參謀」,張玲玲榜上有名。這是她在2017年,第二次獲此殊榮。

  一年多前,軍區組織預任參謀集訓,張玲玲爭得一個參訓名額。這讓不少官兵費解——她入伍後的專業是通信業務,兩立「三等功」提幹,完全可以回到機房「重操舊業」。

  「新時代女兵要做全能尖兵,必須破除『一招鮮,吃遍天』的慵懶思想。」張玲玲不斷給自己加壓,「通信女兵既要抓好服務保障,更要帶頭練兵備戰,提升戰鬥力建設的貢獻率。」

  從幕後走到臺前,這位集訓隊唯一的女參謀,讓人眼前一亮:射擊彈無虛發,標圖又快又準,戰術訓練也是靈活敏捷;結業考核時,她力挫群雄,取得綜合排名第一的優異成績。

  從課堂轉向沙場已是盛夏,張玲玲坐上越野車開赴野外,高原演兵場留下她練兵備戰的足跡。

  這幾天,張玲玲又一次報名參加西藏軍區參謀集訓,她的新年目標是——讓自己更加剛強,讓能打勝仗的本領更過硬!

格日樂專注值班

  靦腆格日樂的AB面

  ■徐嘉寧 於智傑 劉 想

  元宵節當天,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女兵文藝小分隊與駐地烏蘭牧騎一起,為該旅官兵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文藝節目。

  剛下連不久的女兵格日樂,演唱了一首漢語版《為你點讚》,戰友們一下記住了這個蒙古族姑娘。

  漢語不好學。要不是現場聽到格日樂演唱漢語歌曲,誰也想不到,剛下連那會兒,她還是個連說話都會漲紅臉的靦腆姑娘。

  從小到大,格日樂與家人都是通過蒙語交流。上學後,雖然學校也開設了漢語課,可用漢語與人進行交流,對於一個土生土長的蒙古族「草原女孩」來說,也絕非易事。

  「以前,每次說話前,我都要在腦子裡反覆構思,不僅語速慢,還詞不達意。」格日樂不好意思地說。

  格日樂記得,入伍前,每年草原上都要舉辦那達慕大會,她時常被參賽的「綠色身影」吸引:「馬背上的解放軍叔叔,特別英武!」

  格日樂十多歲時,一顆「綠色軍營夢」就在她心裡紮下了根。

  大學一年級剛結束,格日樂偶然聽說「部隊到學校徵兵」的消息,她毅然報了名。經過嚴格體檢、面試和考核,格日樂如願以償穿上綠軍裝,成為一名話務女兵。

  話務專業對普通話要求很高,難題隨之而來——

  測試電話號碼錶,格日樂不是寫錯漢字偏旁,就是忘記筆畫;學習勤務用語,簡單的短句,她練上大半天也掌握不好。

  班長王曉鷗是個熱心腸。那陣子,她反覆領著格日樂朗讀散文,課餘時間手把手教她抄寫漢字。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個月過去了,格日樂的漢語說得越來越流利,背記電話號碼的準確性也大大提高。

  春節前夕,連隊組織所有下連新戰士每人寫一篇「家鄉故事」。格日樂又是查字典,又是請教戰友,一連鉚在連隊自習室幾個晚上,拿出了一篇幾百字的文章。

  文章雖然不長,但戰友們看了都說寫得好,這讓格日樂信心倍增。

  在文章的結尾,她寫下這樣一段話:「學漢語,真愉快,我結識了新朋友,學習了新知識,我的性格開朗了,紮根軍營的信心更足了!讓我感到最自豪的是,作為一名蒙古族女兵,追逐強軍夢的徵途上,有我灑下的汗水、奮勇前行的足跡!」

  本版圖片由:喬宇飛、鄧 焜、程立鴻、陳 平、李雲奎攝

相關焦點

  • 解放軍飛彈女兵:女神變女漢子 看戰車如男友(圖)
    在戰場上,她們是用飛彈說話的戰士;在生活中,她們是可愛的90後女兵。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陸軍第41集團軍某旅女子飛彈發射連的女兵們,感受她們放飛神箭之夢的青春風採和勇擔強軍使命的鐵骨柔情。  肩上有山的女兵  ■曾政雄
  • 最美女兵——八一朗誦會用稿
    最美女兵——八一朗誦會用稿文/楊志軍把烏黑的頭髮塞進軍帽把燦爛的微笑裝進行囊告別父母,告別戰友出徵,出徵用離別的淚水鑄一把利劍用一身迷彩綠構就堅強的盾牌她們是軍中的女兵心中早已激情燃燒溫柔的臉龐透露出堅毅一定要把疫魔降伏在武漢飛機的翼翅剛剛落下一群年輕的女兵便急切的投入陣地為了武漢百姓為了祖國安寧手挽手織起一道肉搏的牆
  • 二炮「女殺手」颯爽英姿 駕駛飛彈戰車馳騁沙場
    作為唯一的獲獎女兵,手捧「最具魅力獎」獎盃,許璐深情發表獲獎感言:承蒙戰友厚愛,推舉我為年度魅力女兵,要說魅力,我認為能打仗的女兵最帥氣……  話音剛落,臺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許璐是幸運的——入伍5年,她徵戰南國、亮劍塞北,一步步成長為能駕駛發射車、能操作飛彈、善帶兵管理的基層骨幹,成為該旅官兵心中的魅力「女神」。  有夢想就有追求。
  • 俄高超音速飛彈設計師獲最高勳章,俄專家:該武器領先時代20年
    據俄羅斯《消息報》21日報導,9月1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了法令,授予俄羅斯傳奇飛彈設計師格伯特·葉夫列莫夫俄羅斯聯邦最高榮譽的象徵——聖安德烈勳章。葉夫列莫夫參與了「進步」、「孔雀石」、「火山」、「玄武巖」、「紫水晶」、「花崗巖」和「縞瑪瑙」反艦飛彈系統、「寶石」海基巡航飛彈,以及UR-100洲際彈道飛彈、「金剛石」系列空間站、「箭」運載火箭、「兀鷹-E」和「魯斯蘭」小型太空飛行器的研製工作。
  • gta5直升機發射飛彈方法介紹
    18183首頁 起飛 gta5直升機發射飛彈方法介紹 gta5直升機發射飛彈方法介紹 來源:網絡
  • 火箭發射會掉白色渣渣,飛彈發射的時候為啥沒有?
    我們知道,火箭和飛彈一脈相承,只不過是發射的目標不同罷了。現如今網上可以找到許多火箭發射和飛彈發射的視頻,場面都非常震撼。但細心的朋友或許會發現,火箭發射和飛彈發射時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火箭發射時會掉下來許多白色的渣渣,而飛彈發射的時候卻沒有。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南沙「種花種樹種島」:當年的小小菜地,已成了大型生態農場
    這大概是第一次,在報導南沙綠化的時候,「太陽花」不再是主角。本文圖片均來自 當代海軍 微信公眾號在軍事報導推出的「南沙島礁見聞」系列報導中,曾經被守礁官兵視若珍寶的太陽花,已被島礁上150多萬棵熱帶植物和22萬平方米綠地搶去了風頭。
  • 東風-41飛彈發射一枚的成本是多少?
    東風-41的最大突防速度可達到26馬赫,即超過了30000公裡每小時,也就意味著,如果從相距最近點發射的話,東風-41到美國華盛頓只需要22分鐘,到英國倫敦則只需16分鐘。需要說明的是,東風-41不僅可以在發射井中發射,也可以藏到山洞中發射。而且東風-41還可以在汽車與火車上發射,能夠隨時轉移,讓敵人無法鎖定。
  • 俄制防空飛彈發射失敗,帶著發射筒砸在地面,印度可是買了不少
    俄制防空飛彈發射失敗,帶著發射筒砸在地面,印度可是買了不少防空飛彈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武器裝備,各個國家也是非常重視這方面的發展,不過在現代戰爭之中,一些武裝直升機和低速飛行器對步兵造成的威脅遠大於戰鬥機,所以單兵防空飛彈也成為了各個國家發展的重點
  • 軍漫| 司機小李發射了一發飛彈
    #13; 軍漫 | 司機小李發射了一發飛彈
  • 伊朗飛彈準備就緒!以色列城市被時刻瞄準,從兩個國家發射飛彈
    伊朗飛彈準備就緒!以色列城市被時刻瞄準,從兩個國家發射飛彈據英國路透社報導,伊朗的核科學家在家門口被暗殺,這讓伊朗感覺到恥辱。伊朗人民都說要進行報仇,報仇的目標指向了以色列。當然,伊朗也有可能從兩個國家發射飛彈,一個是從葉門發動反擊措施。也就是通過胡塞武裝的力量直接發射飛彈,對準以色列的核研究機構和核反應堆。也有可能是從敘利亞這個國家,借用海外軍事方面的力量直接對鄰國以色列發動飛彈攻擊,讓以色列防不勝防。如果伊朗的飛彈真的準備就緒了,那麼以色列的城市肯定會被時刻瞄準。
  • 火箭軍某飛彈旅調度發射單元演練火力突擊
    火箭軍某飛彈旅調度發射單元演練火力突擊來源:解放軍報作者:李永飛 段開尚責任編輯:烏銘琪2020-06-19 08:40 火箭軍某飛彈旅調度發射單元演練火力突擊
  • 很好奇潛艇在水下發射反艦飛彈如何鎖定目標,難道是盲打?
    這款飛彈就是潛射型反艦飛彈,因為潛艇本身就長期出沒在大洋之下,平時就已經難得一見了保密程度高,加上潛射型反艦飛彈威懾較低關注度就低了,再加上掌握水下發射飛彈技術的國家不多,雙手就能數得過來了。但不能因為這樣就小看了這款飛彈,明槍易擋暗箭難防,突然被這飛彈偷襲一下可是要躺在海底涼涼的。
  • 我們在戰位報告丨走近飛彈陣地上的士官「天團」,他們把飛彈託舉上...
    ■中國軍網記者 孫智英 王旭 通訊員 李振華今年5月,「八一勳章」獲得者、「飛彈兵王」王忠心光榮退休。擁有眾多人生高光的王忠心在介紹自己時,卻用了兩個「普通」形容自己:「我是一名很普通很普通的兵。」王忠心,這位「普通」的兵,34年如一日,帶著一份忠心立起了閃亮的坐標。
  • 發射一枚白楊飛彈3.5億美元,發射一枚東風41多少錢?幾乎是天價
    自從東風41亮相之後外界對這款飛彈的數據進行了分析,而其中讓大多數人關注的就是東風41的費用。一直到今天東風41的費用都是被保密的,並沒有對外公開,但是我們可以拿其他國家的飛彈來進行對比,比如俄羅斯的白楊M洲際彈道飛彈。白楊M飛彈的射程達到10000公裡,而且在使用的時候可以同時攜帶10枚分彈頭。
  • 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發射失敗,起火燒毀發射車
    這枚啞火的S400出筒後發動機沒有點火,隨即砸向地面並著火,所幸沒有發生爆炸,飛彈發射車當場被燒毀,好在發射車的其它發射筒裡沒有飛彈,也沒有引發更嚴重的火災乃至爆炸。▲俄羅斯S400S-400飛彈每套發射裝置同車設置4枚型號飛彈,有體積大和體積小兩種,體積較小、射程較短的能達到120千米。體積較大射程遠的也有兩種類型,一種射程250千米,另一種造價更昂貴的射程400千米。據報導方圓400公裡之內的巡航飛彈、彈道飛彈、戰鬥機,都逃不過攔截。
  • 俄羅斯海陸武器兩手抓,同時發射飛彈,或許是最新軍事戰略
    在搶先美國研發成功高超音速飛彈之後,俄羅斯第一次在武器方面,不是和美國纏纏綿綿互相牽制,而是領先美國。因此俄羅斯近年來一直在高超音速飛彈方面深入研究,不斷研發海基、路基等更多發射方式,未來美俄交鋒中,俄羅斯將佔上風。而針對不斷變化的世界武器發展趨勢,俄羅斯方面更是在不斷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力求讓美國為之膽寒。
  • 以色列以客機做掩護髮射飛彈,客機差點被擊落,俄:違背道義
    2月7日,俄羅斯衛星社報導,在周四凌晨,以色列啟動F-16戰鬥機,繞行黎巴嫩,在黎巴嫩上空,發射了8枚空對地飛彈。當時,一架空客-320飛機即將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機場降落,機上一共有172名乘客。以色列F-16戰鬥機發射的空對地飛彈,就尾隨在空客身後,當時情況非常危險。
  • 臺灣展出"輕型巡防艦" 防空飛彈發射架咋這麼奇葩?
    」近程防空飛彈發射裝置,基本也都是臺灣目前能夠拿得出手的成熟裝備,並沒有什麼驚豔之處。「阿斯特(紫菀)-15」垂直發射防空飛彈。空空飛彈改為艦空飛彈,其實對飛彈主要的改進方向一般只有兩個,首先是如何將飛彈發射後送入正常的飛行方向的問題,其次是對艦載高溼度、高鹽度環境下的抗腐蝕問題。抗腐蝕問題沒有必要說,臺灣如果連這點問題都解決不了,到頭來黑的還是咱們大陸自己,只看看臺灣是如何解決發射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