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以下孩子,十個娃就有一個肥胖,控制寶寶體重媽媽別掉以輕心

2021-01-11 菁媽育兒

四五十年代的人,吃不飽穿不暖,每個孩子都是面黃肌瘦的。這一批孩子能長大的都不容易,結婚生子之後發現生活好了很多,至少能吃飽了,但是飯可以吃飽,肉卻是偶爾才能吃得到。所以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大多也只能吃飽飯,肉和零食吃的很少。

而是50年代的人做了爺爺奶奶之後,生活變好了很多,不單是餐餐有肉吃,孩子的零食也豐富多樣了。這一批爺爺奶奶自己小時候沒吃飽,沒吃好,現在生活好了,手頭有錢了,巴不得把自己的孫子孫女養得白白胖胖的,覺得這樣子才健康。

孩子小時候養的太胖,並不是一件好事,會影響娃的生長發育

國家衛健委發布了《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裡面就提到了,雖然我們的平均身高變高了,但是體重也跟著上去了,六歲以下孩子肥胖率達到了10.4%,相當於六歲以下的孩子,十個就有一個是肥胖的。

1、孩子長的太胖,容易長不高

肥胖會消耗身體的鈣鐵鋅這些重要的微量元素,肥胖還會影響身體的生長激素,刺激骨齡提前,影響孩子身高的增長。

不肥胖的孩子,身高可以長到16歲,甚至18歲,而肥胖的孩子可能只長到14歲,15歲身高就不再增長。無形中導致肥胖的孩子會變得更矮。

2、孩子長的太胖,影響運動能力

胖的孩子走兩步路都會喘,更別說跑了。越胖越不想動,越不想動就越胖,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不運動的孩子,天天宅在家裡面,經常玩電子產品,影響視力,天天坐著也容易腰酸背疼。

3、孩子長的太胖,長大後難減肥

孩子在6歲以前肥胖,長大後減肥的困難度會更高,因為六歲之前孩子肥胖,主要長的是脂肪細胞的個數。

脂肪細胞的個數越多,孩子以後想減肥就越難。

我們會發現小時候胖嘟嘟的孩子,長大之後使盡洪荒之力好不容易減了下來,也很快會反彈。

控制孩子的體重,從孕期做起,媽媽是第一責任

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了4000多個家庭後發現,母親的體重對孩子影響比父親更大,如果媽媽肥胖,女兒的肥胖機率會增加10倍。這其中跟媽媽孕期的飲食也有極大的關係。

預防孩子肥胖,媽媽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孕期控制體重,防止胎兒過大

孕期飲食要均衡,整個孕期媽媽的體重增長控制在25斤左右。堅持每次產檢,做B超時可以了解胎兒的大小。

如果胎兒太大,就要更加嚴格的控制飲食,防止生出超過八斤的巨大兒。

2、小時候儘可能的母乳餵養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建議媽媽儘可能母乳餵養,因為母乳餵養可以預防嬰兒期,甚至是成年後的肥胖症。

儘可能母乳餵養到孩子滿周歲,甚至是到兩歲,至少餵養到孩子六個月。

3、孩子添加輔食時控制量

不少家長覺得,孩子愛吃的東西就給他多吃一些沒有關係,在添加輔食的時候,要麼會導致孩子消化不良,要麼會導致孩子腹瀉,如果孩子能吃得下去,可能會把孩子的胃撐大,導致孩子變成大胃王。

以後孩子吃什麼都要吃大份的,這樣也很容易發胖。

4、給孩子選擇健康的零食

不給孩子吃零食是一件比較殘忍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放任孩子吃零食的話,很容易導致孩子發胖,大多數零食為了追求口味,裡面會添加了大量的糖分以及高脂肪。

家長在給孩子在選擇零食的時候,選擇一些純天然的零食:孩子一歲以後喝純牛奶,少糖,少香精的酸奶,自己煮一些紅薯,芋頭,玉米,板慄等,這類天然的薯類食物也是一種好零食。

還有就是把水果當做零食給孩子吃。

或者自己製作的一些小餅乾,小饅頭,小麵包也是可以的。

5、多讓孩子運動

孩子在兩個月的時候就要經常放孩子在床上趴著,讓孩子把脖子抬起來,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輕而易舉的動作,但對於孩子來說,那就是使盡吃奶力才能做到的動作,是一種非常劇烈的運動。

三個月教孩子練習翻身,五個月教孩子慢慢的坐起來,七個月教孩子學爬,十個月教孩子慢慢扶東西站起來,一歲教孩子學走。

孩子會走之後,經常帶孩子到公園廣場去活動走一下。

孩子兩歲之後,每天至少一個小時以上的親子運動和戶外活動。運動可以讓孩子消耗過多的脂肪,促進各類營養的吸收利用,讓孩子長得更高。

控制寶寶體重,最主要是家長調整心態:孩子身高增長比體重增長速度更快才好

孩子的身高大概會長到16歲到18歲,但是孩子的體重可以長到61歲,甚至是81歲。

所以我們不要天天盯著孩子的體重,而是要盯著孩子的身高。

孩子出生那一刻,我們就要定一個目標:孩子的身高增長要比體重增長更快。

去做兒保的時候,醫生評估身高是中上而體重評估是中等,這樣的身材比例看起來有點點瘦,但卻是更好的體型,說明孩子是瘦長型的,孩子長大以後更可能是瘦長型的。

如果醫生評估孩子的體重是上等,但是身高只是中上,那麼就要注意控制孩子的體重。別讓體重的增長比身高還快,否則孩子以後就是變成矮胖型的,容易肥胖。

孩子一歲之後體重的增長變慢了很多,但是身高的增長仍然很快。

孩子出生後到一歲,體重大概增長14斤,1-6歲的孩子,體重每年增長四斤左右,速度只有一歲前的1/3不到。

孩子出生後到一歲,身高增長25釐米,孩子1-3歲每年身高增長12釐米左右,達到一歲前的1/2。

而4-6歲孩子每年身高增長八釐米左右,是一歲前的1/3。

所以孩子的身高增長應該要比體重更快才對。

孩子的體重只要能達到中等的水平,就不用過於擔心,最好讓我們孩子的身高保持在中上的水平,會讓孩子以後長得更高,更苗條。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寶寶6個月斷母乳後,一喝奶粉就便秘?營養師:你的奶粉選錯了

秦昊女兒米粒近照曝光,堪稱「逆襲性成長」,網友:比伊能靜還美

相關焦點

  • 寶寶體重怎麼輕了?一歲前寶寶體重標準表,你家孩子有沒有落下
    孩子體重過大,很容易出現「巨嬰」,媽媽在生產的時候也會非常吃力,孩子體重太輕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甚至缺氧,所以媽媽也要控制好胎兒的體重。 孩子在一歲前變化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寶寶的身體,這些家長都會看到顯而易見的變化。 01寶寶的體重怎麼越來越輕了? 小劉的寶寶出生的時候有七斤重,但當小劉帶孩子回到家之後,發現孩子竟然輕了點,穿上小衣服還不到七斤,這讓小劉感到非常著急。
  • 新生寶寶回家體重變輕,寶媽懷疑抱錯娃,醫生:體重變輕這很正常
    新生寶寶回家體重變輕,寶媽懷疑抱錯娃前段時間,有一家人喜添新丁,原本是高高興興帶著剛出生的寶寶出院回家,可剛進家門沒多久,這家人就急忙趕回醫院,對著醫生護士直嚷抱錯了娃。原來,這家人帶著寶寶回家後,先給寶寶稱體重,他們發現寶寶現在的體重和剛出生時的體重有不同,於是就擔心醫院給抱錯了娃。尤其是這幾天「錯換人生28年」的事件,讓這家人更是擔憂,生怕出現什麼問題。
  • 想知道寶寶體重是否達標?附幼兒標準體重公式,自查是否過度餵養
    在大家的印象中,寶寶胖一點更健壯也更可愛。 然而寶寶體重增長也要有個限度,不論是胖是瘦,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擔心孩子吃不飽 產婦在產後普遍存在餵養焦慮現象,只要寶寶哭鬧就會聯想到是不是因為飢餓,同時旁人對餵養的重視也會頻繁督促媽媽給孩子「多吃些」。
  • 你的寶寶是「天使寶寶」嗎?如果寶寶有以下幾個特徵,媽媽有福了
    準媽媽經過十月懷胎,迎來了自己的寶寶,覺得這是天賜的禮物。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乖巧可愛,像個天使一樣。2)食慾好天使寶寶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吃飯不費勁兒,食慾好。孩子小的時候,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家長們對於寶寶的飲食也是十分關注。
  • 聽到護士報寶寶的體重數,媽媽樂了,這個數值的寶寶很聰明
    文|好孕姐寶寶自從脫離了媽媽的子宮來到世上 ,就經歷了一系列的健康檢查,抽足跟血、健康評分、稱體重、量體溫等等。我表姐的寶寶也不例外,我表姐自己說,聽到護士報寶寶的性別的時候就樂開了花,因為已經有一個兒子了,這個寶寶是個女兒,剛好湊成個「好」字;再聽聽護士報到寶寶的體重「6斤8兩」,她開心的嘴都合不住了,連護士都在一個勁的誇,寶寶這個體重最健康,最聰明。孕媽體重增長應控制在多少以內?
  • 這九類寶寶更聰明,有你的娃嗎?
    爸爸媽媽都希望寶寶聰明伶俐,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九類寶寶智力超群,大家趕緊來看看,有沒有你家的娃?>★寶寶體重超出同齡寶寶20%即為肥胖,超出20%-30%是輕度肥胖,超出30-50%是重度肥胖,超出75%是重度肥胖。
  • 5個月大的寶寶長得像80後,臉蛋圓潤略顯老,網友:最成熟的寶寶
    一般來說,孩子的顏值基本上都是隨父母的可能性比較大,一小部分可能會有隔代遺傳的特徵,還有一些孩子,出生之後發現既不像爸爸,也不像媽媽,也不像老一輩,還有肥胖等,給家長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 「有骨頭不愁肉」,寶寶出生後5斤、8斤差別大,看看你娃多少斤
    #育兒有招#孕媽從孕育開始就特別牽掛寶寶的健康,頻繁關注體重希望得知寶寶的發育情,但要知道,體重不僅僅是一個數字,更蘊含著很多學問,過輕或者過重都會影響寶寶發育,新手媽媽需要了解。煒煒最近有些煩惱,已經懷孕35周了,寶寶很快就要出生。
  • 寶寶有以下表現,寶媽該停止餵奶了,繼續下去可能會傷其脾胃
    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很多新手媽媽最常犯的錯誤就是給孩子餵太多,她們因為經驗不足,不知道寶寶是否餓了,也不知道每天該餵多少,但心裡都想著餵多總比餵少好,不能把孩子餓著了。就連一些長輩也是這樣想的,娃多吃一點,才能發育得更好。
  • 寶寶胖就是有福氣?體重超標,5種危害或會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出現了肥胖這種現象,很多人都認為是福氣的象徵,說明寶寶營養物質可以及時提供,長得白白胖胖更加可愛。其實,寶寶的體重應該保持正常。如果有明顯的肥胖表現,有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影響,帶來的危害是比較嚴重的。因此,寶寶的體重應該合理控制好。過度肥胖有哪些影響?
  • 「金鼠年」這5個月份出生的寶寶,自帶「福氣」,媽媽生娃不遭罪
    執筆:歐陽比文 2020年還有一個月就「翻篇了」,不少爸媽在「愛你年」有了自己的金鼠寶寶,話說在這幾個月份出生的娃,媽媽不遭罪,寶寶生來就自帶「福氣」,有你嗎?
  • 2021兒童標準體重自測!過胖影響發育和健康!(建議收藏)
    以下文章來源於媽媽手冊 ,作者晨媽 媽媽手冊百萬媽媽交流育兒經驗,教你如何做一個好媽媽!別說數據了,有時在小區隨便晃上一圈,或者在校園門口看來往的小孩,不說十個娃九個胖吧,但一半以上都不瘦。一個個敦實的模樣,絕對傾注了家人們無盡的疼愛。前幾天,買東西時看到店老闆女兒小小的身軀,承受著超乎年齡的重量,沒走幾步,說話都有點喘了。
  • 人之初菁嘉貝比奶粉讓寶寶遠離肥胖 解鎖健康好身材
    >       每一個新生命的到來都會給一個家庭帶來無比的歡喜,全家上下不僅把注意力都放在小生命上,還把最好的都給了這個新成員,認為吃得好、吃得多、長得胖就是寶寶發育的好,可是過度的肥胖真的對寶寶好嗎?
  • 娃研所丨1歲寶寶塗了它竟查出高血糖!有這幾個字的寶寶霜慎用
    「孩子長溼疹了,小手撓不停,老人聽說得用激素軟膏來治,說什麼也不同意,我心裡也打鼓,激素不是還會導致性早熟嗎?」 母嬰群裡經常可看到媽媽們聞「激素」色變,轉而對一些網紅寶寶霜趨之若鶩,尤其是對聲稱「純植物」、「天然」、「純中藥」等的產品毫無抵抗力。
  • 只有生過娃的女人,身上才會有這4大特徵,有經驗的人一看就懂
    有過生育經驗的寶媽都知道,生娃這件事給自己帶來的,不僅僅是心理上的變化,更多的是生理上的變化。常常有老人一眼就能分辨女人生沒生過孩子,其實都是有「依據」的。只有生過娃的女性,身上才會有這3大特徵:1.等寶寶出生後,母乳不斷分泌又被排出,無限循環。直到寶寶斷奶,媽媽不再分泌母乳。這時,胸部會因為激素水平的持續下降,而變得十分鬆弛。因此,生過娃的女性,胸部會比以前更加下垂。2. 肚子上有贅肉隨著肚子裡的胎寶寶越來越大,媽媽們的肚皮就被撐起來了。
  • 熊貓媽媽的帶娃喜劇爆笑又心酸,楊老師推薦你3個懲罰孩子的妙招
    文/優思家教父母帶領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中,摔摔打打常有的事。近日一組熊貓媽媽帶娃的畫面從網上流出,場面爆笑一度無法控制……哎呀!熊貓寶寶堅強臉:沒事,摔著摔著就習慣了事實證明,只有親媽才會的這樣對待自己的娃熊貓寶寶:我是國寶!熊貓媽媽:老娘也是國寶!
  • 出生體重500克 省內新生兒中最輕 「巴掌寶寶」闖過三關平安出院
    入院一個多月時的小傢伙,胳膊也僅有成人拇指粗。經過四個多月的治療,「巴掌寶寶」重回親人懷抱。在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巴掌寶寶」晴晴幾度面臨生死考驗。經過4個多月的精心治療,倔強的小傢伙終於「渡劫」成功,長到了2680克,發育良好,昨日出院重回爸媽懷抱。據悉,這是我省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也是疫情期間全國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24周!
  • 「年畫娃娃」火了,小臉肉嘟嘟,網友:家長就餵了個臉?
    家長餵得太過分了,孩子將來肯定要吃苦頭。」只給孩子「餵臉」竟意外走紅,可「喝口涼水就長胖」也是餵出來的有的網友認為寶寶這個樣子的確可愛,也有網友認為寶寶現在的體重可能會影響將來的身體健康。那麼,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1. 脂肪細胞數目增多性肥胖有一種肥胖,叫做脂肪細胞數目增多性肥胖。
  • 娃長得像「肉球」是養得好?寶媽千萬不要害了寶寶,反而還很得意
    寶寶被餵養成了一個「肉球」,奶奶反而很得意最近小易帶著女兒帶樓下遛彎,認識了和女兒同歲的寶寶嘟嘟。嘟嘟平時都是由奶奶照顧,雖然比小易的女兒才大了一個月,但是在發育上卻又高又胖,兩個寶寶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比。
  • 寶寶為什麼總愛打媽媽的臉?原因有2,別誤解了娃對你的愛
    但是有的時候新手媽媽發現抱著娃,寶貝總是用小手「打」媽媽的臉,寶媽表示「很傷心」。小崔是個新手寶媽,每當看著肉嘟嘟的女兒心情就會變得特別好,也會特別欣慰。但是最近小崔有一個小苦惱,每次抱著女兒,寶寶總會用小手「打」她的臉。小崔擔心以後女兒會不會有暴力傾向,於是去問了在兒科上班的孩子小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