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裝甲研究所:第四代鉸接式坦克,配電熱炮無人機,20年後服役

2021-01-09 科羅廖夫

俄軍T-14阿瑪塔坦克通過無炮塔設計,以及大量的傳感器和主動防護系統的應用,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坦克,能夠有效對抗西方現有三代主戰坦克。但俄羅斯方面還不滿足,近日據外媒報導,在軍隊-2020論壇期間俄羅斯國防部下屬的第38裝甲研究所,提出了新的未來式坦克設計概念。與現有的坦克裝備比起來,新坦克的最大特點就是採用了鉸接式設計,坦克被分為前後兩部分。

據悉,俄第38裝甲研究所計劃中的坦克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兩個部分之間通過鉸連裝置連接在一起。前部分是人員艙和戰鬥模塊。鉸接式坦克的概念很早就有,早在上世紀80年代,瑞典FMV公司就研製了UDES XX20鉸接式坦克,安裝一門低後坐力的萊茵金屬120mm滑膛炮,600馬力柴油發動機,戰鬥全重30噸,最大時速為60千米/小時。

俄羅斯的鉸接式坦克通過裝備一門口徑達140~155mm的大口徑電熱化學火炮,來取得超強的打擊威力。同時,其炮塔為無人炮塔設計,因而可以將重量節約下來加強車體的防護性。由於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前部人員艙只有3名成員。加上新的動態裝甲和反應裝甲,車體的正面防護將達到1200mm均質鋼板的程度,這是當今任何主戰坦克都無法在2000米距離擊穿的。此外,前部還會安裝射程達到12公裡的飛彈系統,這些飛彈以垂直發射方式開火,可以賦予坦克精確打擊遠方陸地和空中目標的能力。

而坦克的後部分則主要是動力艙,按照設想將要攜帶一個2237千瓦功率的燃氣渦輪發動機,這樣的大功率發動機將為坦克提供足夠的動力。與此同時,為了提升未來戰場的生存性和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後部模塊還會攜帶無人機和無人車輛,這些無人載具可以提供戰場偵查的幫助,必要情況下甚至可以主動誘敵,從而為車輛本身提供保護和信息支援。除去上述的設想外,俄羅斯軍工人員還計劃安裝幹擾敵軍瞄準設備的雷射治盲器、用於幹擾對方電子設備的電磁脈衝發射器等安裝上坦克,這些額外裝備將進一步提升坦克的戰力。

兩節式坦克看起來不倫不類,當今主流坦克裝備沒有這種設計,但其實這方面的武器裝備早有出現。此前,俄羅斯軍隊中也裝備了兩節式的履帶式車輛,其反響還相當不錯,在各種地形的機動性非常好。這不僅說明鉸接式坦克技術存在可行性,也顯示出鉸接式技術運用於坦克後的巨大優勢。鉸接設計的最大優勢就是極大地增加了履帶的接地面積,這令地面受到的單位壓強大幅度下降,這樣一來坦克即使重量增大,對地面的壓強反而變小,野外的通過性便得到了提升。即使為增強防護性,裝備更重的裝甲也不必為超重發愁。所以說,俄羅斯下一代坦克之所以會有鉸接式設計,很大程度上是在既要加強防護性,又要注意機動性的情況下綜合考慮得出的解決方式。

但是是否要製造這種坦克,目前看來還很難下定論。一方面,新坦克需要的各種技術俄羅斯恐怕拿不出來,他們沒有超過2000馬力的發動機,也沒有電熱化學炮,亦缺乏坦克傳感器結合無人機的設計經驗。另一方面,兩節式坦克的造價將大幅提升,過長的長度在巷戰中將很難適應,且後部的動力艙不可能獲取與前方一樣的防護性,兩節車體被擊毀任何一節實際便意味著坦克失去戰力。

儘管如此,俄羅斯提出的部分子系統的技術發展還是很有必要的,即使不能弄出設想中的產品,大功率發動機、電熱化學炮、坦克配套的無人機和無人機等,種種技術都是值得探討的。

相關焦點

  • 戰車:美軍加速研發新一代坦克裝甲車輛 第四代坦克真的要來了?
    為此,面對中俄歐的現役坦克,以及已經在秘密或公開研製的下一代主戰坦克,美軍正在加緊第四代主戰坦克的研製和探索。 冷戰後,美軍其實曾多次嘗試研製新一代主戰坦克,但最終在戰術預期搖擺不定和國防預算蛋糕分配等多種因素打擊下毫無結果。
  • 俄提出鉸接式四代坦克,發動機功率高達2000馬力,配備全透明裝甲
    文\唏兮隨著各國軍事的飛速發展,三代坦克性能的發展也已經到了巔峰,目前各國已經開始研究四代坦克了。其中俄羅斯的進度要比其他國家快一點,俄羅斯目前服役的阿瑪塔雖然被稱為世界首款四代主戰坦克,但還是有所誇大。
  • 國產電磁裝甲曝光!裝備我國第四代主戰坦克,實力強到令人髮指
    雖然近些年來一直都有不少人在鼓吹「坦克無用論」,但是從實際的戰爭以及當前各國一直沒有停下主戰坦克的研發來看,這一論點顯然是不正確的。當前世界各國的主戰坦克基本上都已經裝備到了第三代,而俄羅斯甚至還往前再踏出了半步,率先研製出了T14主戰坦克,算是半個第四代坦克。
  • 俄羅斯T-14「阿瑪塔」坦克進入量產 世界僅有三款第四代主戰坦克之一
    原標題:俄羅斯T-14「阿瑪塔」坦克進入量產 世界僅有三款第四代主戰坦克之一據《軍事觀察雜誌》網站8月4日報導,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長丹尼斯•曼圖羅夫的一份聲明顯示,該國的T-14「阿瑪塔」新一代坦克已經進入量產。
  • QF20磅炮,英國L7坦克炮的奠基者,二戰坦克炮技術集大成者
    二戰英國在坦克研製方面總體水平確實稍微遜色,雖然推出的型號多,但論性能水平無法趕超同時代其他裝甲大國的型號,一門QF 17磅炮就把英國難住,拋開最後幾天登場的百夫長坦克,天堂大英帝國居然拿不出一款裝甲底盤能在旋轉炮塔裡完整地塞進這門火炮。
  • 國產反應裝甲生產車間首度現身,疑為第四代坦克標配,每塊80公斤
    圖為生產車間近日,據媒體報導,此前國產反應裝甲生產車間首度現身,中國兵工人的奮鬥精神讓人敬佩,這一次深入夜間車間的探尋,發現了疑為第四代坦克標配的裝甲零件,每塊都有八十公斤,有軍迷提問:99式坦克終於迎來後繼者?
  • 最早的第四代坦克,優異性能至今無國超越
    隨著上世紀80年代後期北約M1A1、豹2A4主戰坦克相繼大批量服役,蘇聯感覺最新型T-80坦克越來越難以保持技術優勢,便啟動了第四代主戰坦克研發計劃該項目由坦克研發"大拿"烏拉爾廠負責。 當時俄軍預計T-95將會在2011年左右列裝部隊。關於T-95的說法向來眾說紛紜,唯一的原型車只是用來測試部分技術,與真正意義上的T-95關係不大。所以接下來說到的T-95性能數據摘自"195工程"設計要求,而不是那輛原型車。
  • 加工中的99A主戰坦克是啥樣子的?廠家公開新照,這炮塔有猛料
    99A主戰坦克,是我國目前裝備的最先進、最強大的陸戰重型突擊武器,它的綜合作戰實力已躋身世界坦克排行榜最前列。雖然99A主戰坦克已服役了數年,但是它仍然有很多秘密沒有解開。畫面上,是99A主戰坦克生產廠家---內蒙一機首次公開的99A主戰坦克加工炮塔內部的場景。
  • 俄羅斯國防部發布2021年武器日曆
    1月日曆:蘇-57戰鬥機(設計代號:I-21/T-50),是俄羅斯空軍單座雙發隱形多功能重型戰鬥機,是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西方國家稱為第四代戰鬥機)。2月日曆:BMPT坦克支援車,(「坦克支援戰車」,俄聯邦裝甲車輛管理總局(ГАБТУ)199號工程)是俄羅斯聯邦研發的裝甲車輛,用於支援坦克及步兵作戰行動,尤其是應對城市作戰。由於其強大火力,因而有綽號「終結者」和「死亡聯合收割機」。3月日曆:S-70「獵人」重型無人機是俄羅斯研製的最大的無人機。
  • 跟隨俄腳步搞第四代主戰坦克,美國罕見被帶節奏,M1A2不香了
    2019年,俄羅斯軍方發布了第四代主戰坦克—T-14阿瑪塔即將量產的消息。隨後便有傳聞,這款主戰坦克已經秘密前往敘利亞戰場練級。雖然最後這則新聞被曝出不真實,但即便如此,美國軍方還是陷入到焦慮之中。按照美國軍方規劃,2030年美國第四代主戰坦克將接過M1A2主戰坦克的槍,成為美國陸軍新的主戰裝備。看似很遙遠實際就是10年之後,可謂時間不等人,只爭朝夕。然而,美國軍方的未雨綢繆,在許多軍迷和專家看來,卻是不折不扣的亂花錢。
  • PLAGF的第75集團軍獲得了額外的15型輕型坦克
    塞繆爾·克蘭尼·埃文斯( Samuel Cranny-Evans) 解放軍地面部隊(PLAGF)的第75集團軍已經獲得了第15型(也稱為ZTQ-15)輕型戰鬥坦克的額外部隊。
  • 性價比極高的裝甲獵手,德軍38式驅逐戰車
    因為上世紀三十年代末期的蘇臺地區危機以及隨後英法等國為了避免戰爭而對納粹德國採取的一系列綏靖政策,捷克軍方開始積極備戰並要求著名的Skoda兵工廠研發一種新型的輕型坦克,在設計人員的努力下1938年末全新的LT-38坦克開始在捷克裝甲部隊中正式服役。
  • 國產新型反應裝甲曝光,或裝備第四代主戰坦克,每塊重達80公斤
    反應裝甲,主要是指坦克在遭受襲擊時,能夠針對襲擊作出反應的一種裝甲,實際原理就是在坦克表層裝上炸藥,在坦克遇襲時,能夠進行反擊。99A反應裝甲的優點比較多,能夠很好地防禦穿甲彈,破甲彈以及反坦克飛彈,除此之外,反應裝甲結構相對簡單,價格比較低廉,能夠大批量的生產使用,而且反應裝甲採用的是磚塊狀的布置,即便是老舊版本的坦克也能夠快速安裝,提高坦克的生存能力
  • 車內可煮水喝茶,主炮用線膛炮,防護卻超強的挑戰者2主戰坦克
    本期武器大講堂就和大家分析英國目前服役最先進的一款主戰坦克- FV4034 Challenger 2主戰坦克。 在1986年,英國Vickers防禦系統公司作為私企開始開發一款挑戰者1型主戰坦克的後續版本,並在獲得軍方相關需求指標之後提交了最終的設計方案,該方案很快就獲得認可,造1991年獲得英國軍方127量坦克合同,並於1993年正式開始量產,最終於1998年進入英國陸軍正式服役。
  • 坦克展開「口徑賽」?盤點歷史上巨炮坦克,曾是希特勒垂死狂想
    二戰時期的坦克炮口徑繁多,不過大部分都在100毫米左右。到了冷戰時期,北約和華約也在不斷增加坦克炮口徑,有趣的是華約的坦克在口徑上總是壓北約一頭:美軍1960年服役的M-60使用了105毫米口徑主炮,蘇聯1962年服役的T-62就用上了115毫米的主炮;美軍1985年服役的M1A1用上120毫米主炮,蘇聯的T-72早在1972年就裝備了125毫米主炮。
  • 東線坦克戰:第4裝甲集群與西北方面軍最初的交鋒
    (上圖)一個混編的德國裝甲戰鬥群準備入侵蘇聯。舍斯託帕洛夫少將的機械化第12軍從裡加(Riga)和利耶帕亞(Liepaja)調離,並於1941年6月19日至20日集中在希奧利艾(Siauliai)附近。庫茲涅佐夫打算把舍斯託帕洛夫的坦克部署在距邊境60公裡以內,以支援第8集團軍在國境線上展開的3個步兵師。這3個步兵師兵力只有編制的60%,卻要沿著邊界掩護155公裡寬的戰線,這意味著他們只能起到牽製作用。
  • 德國納粹重裝甲營、黨衛軍第101重坦克營、米歇爾·魏特曼該營服役
    上次說到德國二戰黨衛軍、希特勒愛將「虎式坦克戰神」,米歇爾·魏特曼,黨衛軍第101重裝甲營」米歇爾·魏特曼服役為「黨衛軍第101重裝甲營」最後一戰就是諾曼第登陸戰役,這次就寫一下「黨衛軍第101重裝甲營」「黨衛軍第101重裝甲營」由1942年12
  • 二戰後蘇聯第一款輪式裝甲車BTR-40: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9期
    根本不能反坦克的蘇軍2S14自行反坦克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6期服役40年的蘇軍BTR-152輪式裝甲運兵車: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5期蘇軍二戰最簡單粗暴的KSP-76自行反坦克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4期
  • 二戰末期服役重型坦克,差點不能入役的美軍M26重型坦克
    如果說起二戰中的美國裝甲部隊,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那些和香腸一樣從生產線上下來的M4中型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M4中型坦克徵戰四方,在美軍及其同盟國中都有服役,是當時生產量最大的坦克之一。但是M4中型坦克的反坦克性能較為有限,在戰場上面對德國裝甲動物園時,往往都會出現大量損失。
  • 二戰最強的火炮之一:上打飛機,下懟坦克,還是坦克炮
    二戰最強的火炮之一:上打飛機,下懟坦克德國88毫米高射炮是二戰中最為成功的火炮之一,一戰後德國因為受到條約的限制,直到1931年才成功將88毫米高炮研製成功,1933年FlaK18型88炮正式服役,其中FlaK意思就是防空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