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程東】面對香港局勢,臺灣的民進黨當局又開始危言聳聽。臺「外交部長」吳釗燮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預言」,北京趁國際社會忙於抗疫時推動涉港國安立法,「下一步可能對臺動武」。島內媒體28日嘲諷說,大概是發現自己在涉港議題上根本毫無著力點,擔心美國「老大哥」不滿意,蔡英文與吳釗燮趕緊各自找舞臺搶戲。
據臺灣《聯合報》28日報導,吳釗燮26日在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採訪時獻媚地稱,尊重美國政府「為挽救並保護香港自由民主而準備對中國採取的行動。我認為臺灣也試圖做相同的事。我們一直緊盯情勢發展,也告訴中方『別這麼做』,以利香港維持自由繁榮」。他稱,在各方忙著處理疫情時,大陸似乎在全球多處擴張勢力並採取行動,除在南海、東海增加軍事行動外,也對臺灣施壓,「如果香港倒下,我們不知道下一步會怎樣,可能就是臺灣。我們對此非常慎重,試圖保護自己」。吳釗燮還稱,臺灣很容易成為大陸眼中的「代罪羔羊」,「我們不希望中國認為臺灣很脆弱,可用軍事手段迅速攻下,所以我們試圖在外交層面爭取美國與全球各國支持,同時試圖強化防衛能力,藉此嚇阻中國」。
《中國時報》28日回顧稱,此前在去年9月,吳釗燮還曾證實臺軍正針對大陸制定「防禦和進攻計劃」,報復手段包括「空襲福建省」,結果臺灣「國防部」被逼得跳出來駁斥,「現在吳釗燮又將中共武力犯臺與涉港國安立法扣在一起,不免讓人懷疑到底是真有其情報基礎,還是另有其他目的?」
臺灣「總統府」就此回應稱,對於香港情勢以及對於周邊的相關影響、區域內的動態,「政府各相關單位本來就會密切掌握,也都會有妥適因應作為」。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28日批評稱,不知道吳釗燮掌握到的情報與信息情況,是想帶個風向、轉移焦點,還是實情,希望吳出來講得更清楚明白一點。如果講的是事實,這對臺灣挑戰就非常大;如果只是脫口而出或是要製造政治對立,進行政治操作,那麼大可不必。前「外交官」介文汲稱,臺灣有專責兩岸與香港的主管機關,「外交部長」對相關問題發言應謹慎,吳釗燮卻時常針對大陸與香港議題發聲,其實有越權的嫌疑。
《中國時報》28日稱,大陸從來就沒有放棄「武力統一」選項,就算沒有涉港國安立法,「武力犯臺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涉港國安立法過關,「也不代表大陸會火速武力犯臺」。兩岸是否會走到兵戎相見這一步,關鍵在於大陸與臺灣本身如何看待兩岸關係。文章認為,民進黨當局已經連任,實在無須再消費香港議題,更沒有必要打「恐中牌」,這樣只會加深兩岸仇視。聯合新聞網稱,涉港國安立法就是要防範境外勢力介入香港,要斬斷民進黨當局幹預香港的黑手,懲治「港獨」與「臺獨」合流;如果臺灣也做與美國相同的事肆意挑戰北京底線,「那就是吳釗燮的自我實現預言了」。
「吳釗燮嚇唬誰」,中時電子報嘲諷稱,任內「斷交」5國仍獲蔡英文留任的吳釗燮,無緣無故放出大陸下一步可能「武統」臺灣的風聲,「這話由外交搞得一塌糊塗的吳釗燮的口中說出來,真是格外諷刺」。這令人想到,蔡英文才去視察了她任內成立的「防斬首快反連」。這些動作基本上都是民進黨當局不甘寂寞的表現,仿佛生怕大家沒有注意到臺灣似的,「一方面借著武統和斬首,持續向臺灣民眾販賣芒果乾(『亡國感』的諧音),好恐嚇人民,獲取政治利益;另一方面也不無藉機表態,意在提醒美國,在美中對抗中,蔡政府盡力添亂,也是很拼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