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瑞雲強調:發揮集聚效應 提升創新能力 全力打造鈦深加工產業高地

2020-12-16 騰訊網

賈瑞雲在攀寶鈦金屬深加工產業園調研時強調

發揮集聚效應 提升創新能力 全力打造鈦深加工產業高地

虞平參加

12月14日下午,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以及省委書記彭清華蒞攀宣講和調研重要指示精神,奮力收官「十三五」、科學謀劃「十四五」的關鍵時期,市委書記賈瑞雲,市委副書記、市長虞平率隊前往位於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攀寶鈦金屬深加工產業園,實地調研園區規劃建設、重點項目推動、企業服務保障等情況。

12月14日下午,市委書記賈瑞雲,市委副書記、市長虞平在東區攀寶鈦金屬深加工產業園與航鈦新材料企業負責人親切交流,詳細了解項目推進情況。攀枝花日報記者 吳禹涵/攝影

賈瑞雲強調

東區要深入貫徹落實省委最新部署要求以及彭清華書記蒞攀宣講和調研重要指示精神,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充分發揮攀寶鈦產業園平臺優勢,高質量高水平推進園區標準化建設,瞄準產業鏈關鍵環節抓好有目標招商,持續推進「一企一策」精準化服務,全力以赴保障項目高質高效推進,加快構建企業集聚效應顯著、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產業鏈條銜接有序、生產秩序綠色文明的園區生態,為進一步增強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能力注入新的活力。

攀寶鈦金屬深加工產業園位於攀枝花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內,是重點發展鈦金屬精深加工的高科技「園中園」。目前,馳輝鈦鋯、嘉翔鈦業等項目已建成投產,航鈦新材料、鴻泰金屬等項目正順利推進。

攀枝花市鴻泰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500噸鈦鑄錠鍛造及管材軋制生產線項目佔地約27畝,總投資約8000萬元,項目一期建設成品鈦、鎳、鋯管材軋制生產線12條,二期建設熔煉、鍛造、擠壓管坯生產線各一條,目前正在有序開展廠房建設工作。

攀枝花航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00噸高品質航空航天鈦合金鑄錠及1萬噸特種材料中間合金生產線項目佔地約43畝,一期投資8700萬元,建成後可年產2000噸高品質航空航天鈦及鈦合金鑄錠,目前項目廠房主體已建設完畢,明年將投產達效。鋼城集團銀山冷軋有限公司精密鈦、鋼薄板冷軋生產線項目佔地約40畝,預計總投資3億元,新建設年產15萬噸鈦/鋼冷軋薄板生產線一條,明年將開工建設。

賈瑞雲一行先後來到鴻泰金屬、航鈦新材料和銀山冷軋,走進正在建設或裝修的廠房,與企業負責人親切交流,並觀看項目簡介展板,聽取有關情況匯報,了解項目推進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現場研究解決辦法。賈瑞雲鼓勵企業負責人要堅定發展信心,加快項目前期工作,爭取早投產、早達效。東區和有關部門要及時為企業紓困解難,全力以赴做好服務,為項目加快投產提供保障。

賈瑞雲、虞平向鋼城集團負責人了解銀山冷軋精密鈦、鋼薄板冷軋生產線項目進展情況。攀枝花日報記者 吳禹涵/攝影

在攀寶鈦產業園小企業孵化基地,賈瑞雲一行來到已經投產的馳輝鈦鋯年產800噸鈦鋯鉻絲材生產線項目、嘉翔鈦業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萬米醫用及航空工業用鈦毛細管生產項目生產車間,通過觀看展板、聽取匯報、實地查看等方式,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賈瑞雲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投入力度,適時擴大生產規模,進一步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慧恩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口腔用鈦及鈦合金耗材項目今年入駐小企業孵化基地,目前正在進行廠房內部電力施工,賈瑞雲在詳細了解該項目推進情況後強調,東區要主動靠前服務,為企業提供符合醫療器械生產潔淨等級的合格廠房。

賈瑞雲在小企業孵化基地向惠恩醫療器械負責人了解潔淨廠房建設情況。攀枝花日報記者 吳禹涵/攝影

賈瑞雲與馳輝鈦鋯負責人親切交流,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攀枝花日報記者 吳禹涵/攝影

恆琿科技負責人向賈瑞雲介紹企業的主要產品。攀枝花日報記者 吳禹涵/攝影

巨麥鈦業負責人向賈瑞雲介紹鈦網等產品的生產工藝。攀枝花日報記者 吳禹涵/攝影

賈瑞雲在嘉翔鈦業了解企業產品研發、市場銷售、科技創新等情況。攀枝花日報記者 吳禹涵/攝影

調研中,賈瑞雲指出

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對攀枝花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省委《建議》稿中明確提出要增強攀西經濟區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能力,為我市推動釩鈦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帶來了難得機遇。東區要把學習貫徹省委最新部署要求以及省委書記彭清華蒞攀宣講和調研重要指示精神融入到具體工作去,深刻把握新發展階段、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特別是要緊扣高水平建設攀西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主線,牢固樹立「工業不強不叫攀枝花,科技創新引領攀枝花」發展理念,用好用活攀寶鈦產業園這一優勢平臺,加快構建企業集聚效應顯著、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產業鏈條銜接有序、生產秩序綠色文明的園區生態,全力打造輻射力強、影響力大的鈦深加工產業高地。

賈瑞雲強調

高質量高水平推進園區標準化建設,堅持以特色化、專業化、集群化為引領,以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完善園區道路等基礎設施,建立健全現代園區管理制度和體系,科學規劃產業分區和功能布局,不斷增強園區集聚產業發展的載體作用。

加強對園區企業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的支持力度,加強園區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動一批優質的技術成果在攀寶鈦產業園轉化,同時要充分發揮市場在技術創新中的導向作用,激發各類企業自主創新的活力和積極性。

瞄準產業鏈關鍵環節抓好有目標招商,根據補鏈、延鏈、強鏈的需要,加強與相關鈦企業的溝通對接,著力引進符合攀寶鈦產業園需求和實際的企業和項目。

持續推進「一企一策」精準化服務,及時有效為企業紓困解難,積極主動為企業爭取政策支持,全力以赴保障項目加快落地、順利投產、及時達效,為企業在攀發展壯大營造良好的環境。

深入開展園區環境整治和美化亮化工作,提升園區整體形象,把園區打造成為攀枝花工業發展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生態環保等主體責任,確保企業安全穩定綠色發展。

市領導王少民、劉建明參加調研。

市委秘書長許軍峰陪同調研。

記者:攀枝花市廣播電視臺 孫昕 曾海峰

編輯:代琳

審核:雷雨陽

攀枝花發布

攀枝花黨務政務信息公開微信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攀枝花市廣播電視臺承辦

相關焦點

  • 發揮產業集聚效應 促進農業結構調整 武威打造「1+N」奶產業集群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發揮產業集聚效應 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武威打造「1+N」奶產業集群12月13日,甘肅省項目建設傳來喜訊,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一期正式投產運行
  • 培育鋼鐵航母、延伸產業鏈條、助力產業集聚……新餘打造鋼鐵產業...
    培育鋼鐵航母、延伸產業鏈條、助力產業集聚……新餘打造鋼鐵產業高地 2020-12-15 1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鏈」出發展新動能 ——婁星工業集中區奮力打造鋼鐵深加工產業鏈
    仲冬時節,寒風凜冽,但園區鋼鐵產業的發展熱潮卻一浪高過一浪。 婁底「因鋼而生」。婁星工業集中區與華菱漣鋼僅一牆之隔,配套服務優勢十分明顯,鋼鐵深加工、製造業產業發展態勢良好。近年來,園區圍繞婁底市打造「千億級」鋼鐵產業鏈目標,巧念「鋼」字「經」,做好「鋼」文章,全力發展和壯大鋼鐵深加工產業,奮力打造「百億級」特色鋼鐵產業鏈。
  • 挺起鋼鐵脊梁——打造鋼鐵產業高地的新餘經驗
    新餘是江西省鋼鐵產業基地。2019年,我市粗鋼、鋼材產量分別為949.66萬噸、1019.4萬噸,分別佔全省總量的37.6%和36.4%。經過60年發展,我市鋼鐵產業已基本形成「鐵礦石採選—煉鐵—煉鋼—軋材—鋼鐵壓延加工」較完整的產業鏈,以新鋼公司和渝水區為核心的新餘鋼鐵和鋼材加工產業集群是全省重點產業集群,渝水區是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省級試點區。
  • 臨武工業園打造三大產業集聚區
    郴州日報8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剛 通訊員 歐陽歡)挖掘機挖土作業,運輸車來回穿梭,施工人員揮汗如雨……8月24日,位於臨武工業園區的東佳電子高科技產業集聚區建設項目(一期)施工如火如荼。據悉,目前,該集聚區已成功引進4家上下遊企業,預計12月底標準廠房主體工程可完成,部分廠房可交付已籤約企業使用。
  • 關於加快形成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為平臺,打造「全球最強的...
    、生態等「四個支撐」,重點打好體制優化戰等「六場硬戰」,全力打造產業實力最強、精品作品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和城市能級提升的重要增長極。  (二)2022年工作目標:影視文化產業總收入力爭突破1000億元,納稅500萬元以上影視文化企業達到80家以上,年接待影視文化體驗人次達到5000萬。現代影視產業鏈基本形成,產業服務機制日趨完善,產業層次愈加分明,產業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電影工業化體系初步建立,在全國的標杆地位和示範效應更加明顯,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 冮瑞:全力鞏固和發展鋼材深加工產業良好勢頭
    5月3日,市委書記冮瑞到橋北工業園區進行調研時強調,要繼續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強化服務,全力鞏固和發展本溪鋼材深加工產業的良好勢頭。以本鋼高強鋼、銀龍預應力等項目為典型,本溪真正有了鋼材深加工項目,這些項目充分利用本鋼下遊產品進行再次加工,單體項目達到一定規模,產品水平在國內外市場具有相當的競爭力,為本溪鋼材深加工產業的大發展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平山區的服務業和以剪紙為代表的文化創意產業也很有特色,尤其在發展產業的同時解決了很多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問題,市委、市政府對平山區的工作是滿意的。
  • 深圳打造無人機創新高地
    新華社深圳10月21日電題: 深圳打造無人機創新高地新華社記者閆紅心、孫飛產業蓬勃發展、應用層出不窮、技術加速突破……近日,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第十一督查組在深圳走訪了解到,在創新和營商環境等因素促進下,
  • 番禺區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召開,提出全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會議強調,要突出重點,推動各項工作全面出新出彩。一要堅持創新引領,全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堅定不移建設科技創新強區,以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為主攻方向,加快建設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大學城片區等平臺項目,優化科技創新布局,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打造人才創新高地。
  • 封曉春:全力打造科技創新引領區、新興產業集聚區、融合發展樣板區
    封曉春要求,經開區要樹立大目標、扛起大責任、展現大擔當,全力建設成宜興科技創新的引領區、新興產業的集聚區、融合發展的樣板區,努力提升對全市發展的支撐力、貢獻度。宜興市領導何曉進、裴煥良、沈曉萍、周斌(政府)、薛皓月陪同調研。 當天,封曉春一行先後前往靈谷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環領先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江蘇宜興德融科技有限公司、紅牛維他命飲料(江蘇)有限公司等企業實地調研。
  • 打造武昌創新要素集聚高地 「政產學研金」聚焦小洪山科學城
    論壇以「打造小洪山科學城科技創業生態」為主題,旨在武昌區「十四五」總體規劃下,探索完善小洪山科學城「政產學研金服用」全要素創新體系,構建更加緊密的珞珈區域創新聯結機制,助力武漢疫後重振。小洪山科學城位於八一路與珞獅北路交匯地帶,這一高水平創新創業平臺,主要依託武漢大學和中科院武漢分院技術創新資源,打造集研發中心、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產業基地為一體的全過程孵化培育鏈條,高水平推進武漢大學及中科院周邊產業空間改變升級。
  • 臨武工業園打造三大產業集聚區 構建專業化發展格局
    郴州日報8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剛 通訊員 歐陽歡)挖掘機挖土作業,運輸車來回穿梭,施工人員揮汗如雨……8月24日,位於臨武工業園區的東佳電子高科技產業集聚區建設項目(一期)施工如火如荼。據悉,目前,該集聚區已成功引進4家上下遊企業,預計12月底標準廠房主體工程可完成,部分廠房可交付已籤約企業使用。
  • 強化科技創新,打造先進位造業高地
    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為實現「十四五」期間創新發展,明確了未來發展的總體目標,以自主創新為引領,深化「一點三線」(一點:裝備製造,三線:工程裝備、特種裝備、航空裝備)戰略布局,持續做強主業、做優新業、做大企業,打造高端裝備製造業創新發展的山河智能樣板。同時明確提出了六項發展願景和六大支撐體系。
  • 阜陽潁東區:借力「百億糧倉」 打造食品產業高地
    原標題:阜陽潁東區:借力「百億糧倉」 打造食品產業高地   人民網阜陽10月8日電(記者楊坤)阜陽有100億斤糧食,1000多萬人口,如何將「百億糧倉」變為「千億廚房」?近年來,阜陽市調整產業結構,籌劃設立潁東區食品產業園區,對農產品進行深度加工。
  • 強產業·興衡陽丨五鏈融合」:「管」好鋼管及深加工產業鏈
    一方面,鋼管及作為基礎材料產業,對其他行業影響大、關聯度大、帶動效應大;另一方面,鋼管已成為衡陽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無論是對經濟總量貢獻,還是對稅收貢獻都非常大,僅衡鋼產業園區就有約1萬從業人員,加上上下遊帶動就業,總從業人員已逾3萬人。  不僅如此,衡陽鋼管及深加工產業鏈通是經過近60年的快速積累與培育發展起來的支柱產業。
  • 獅山鎮委書記林健:堅守產業發展,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高地!
    作為南海區戰略布局中的製造業創新核心區,獅山必須堅守產業發展,這就是我們的擔當,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高地、廣佛西部樞紐、佛山科創新城。」獅山鎮委書記林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打造4個萬畝公園建高品質生態城市如何不辱使命、不負重託,承接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先行示範區的重大任務?如何在更高層面、更廣領域推動高質量發展?
  • 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帶來集聚效應
    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帶來集聚效應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柯文斌表示,我省新型顯示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快速發展。「目前安徽新型顯示產業年產值已突破1000億元,液晶顯示器件主機業務收入超過全國1/5,京東方、維信諾、康寧、彩虹、華星等一批龍頭企業和關鍵配套企業集聚紮根,發展壯大。
  •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力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高地
    桑林兵介紹說,合肥經開區堅持抓項目、抓投資、抓建設,全力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高地。首先是抓經濟新動能培育。加快發展「新基建」,聚焦新產業、新業態,加速新舊動能持續轉換,對衝疫情期間經濟下行壓力,全區以「新基建」為重點的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居全市首位。5月8日,安徽省第五批貫徹「六穩」暨合肥經開區重大項目•空港國際小鎮集中開工現場動員會在該區舉行。
  • 通州產業集聚效應與項目建設「二期效應」同頻共振--上觀
    產業興,經濟強。當前,正值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多重戰略機遇疊加期,南通市通州區明確並重點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三大主導產業,圍繞主導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產業集聚效應與項目建設「二期效應」同頻共振。
  • 福田加速打造中國文化創意產業新標杆
    「國證香蜜湖文化創意指數」的成功發布將會持續引導市場優質文創產業資源實現高效配置,催生更多優質資產反饋資本市場,不斷提升文化產業端和金融資本端「硬實力」,為「文化+金融」高質量融合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聚合拳頭優勢打造高地據了解,文創指數由福田區政府聯合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編制,是國內首隻文化創意主題股票指數,也是全國首條深港跨境文創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