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堪稱神設計!80㎡住5口人不擁擠,還有超多儲物空間!

2020-12-22 拾色設計

在新房面積小,居住人口多的情況下,空間布局規劃這塊是最令人頭疼的。因為若強行增加房間數量,那麼必然會對居住舒適度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如何合理的規劃空間,提高居住舒適性,也是裝修設計中,最大的重點之一。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這套新房案例,在空間布局上,就堪稱是神設計。在面積只有80㎡的情況下,不僅滿足了全家5口人的居住需求,且完全感受不到一點擁擠感。同時,還擁有超多的儲物空間,以便家裡的雜物有合理的收納位置。

原始結構圖

新房套內80㎡,雖說目前只有屋主夫婦兩個居住,但考慮到以後會有孩子,以及父母會偶爾過來小住,所以在成員定位上,至少是要以5口人的居住需求來設計。

從原戶型上來看,可以說是兩室兩廳的結構,也可以說是三室一廳的結構。但不管怎樣定位,空間結構這塊都是要重新規劃的,否則,對居住體驗影響會非常大。同時,原戶型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進門就是一個暗廳,衛生間過小,房間過大等等。

平面方案圖

結合5口人的居住需求,空間規劃如下。

1、以開放式結構來設計廚房,從而引入廚房的光線,提高客廳的採光。

2、主臥結構不變,老人房做空間縮小設計,從而規劃出一個儲物間,解決家裡的雜物收納。

3、擴大衛生間的使用空間,採用三分離結構來規劃,併兼具洗衣機功能,讓生活更加的方便。

4、縮小後的次臥,也就是預留的兒童房,目前作為書房來使用。

玄關

廚房做成開放式結構後,進門右邊的牆體,採用鞋櫃來做隔斷,不僅很實用,也提供了大量的收納空間。左邊整面牆都包上木飾面,則與白色的鞋櫃形成了明顯的對比效果,且增加了空間的溫潤性,讓人一進門就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鞋櫃側面做成黑板牆飾面,不僅方便了留言互動,上面貼滿的小飾品,也算是屋主夫婦從最初的相識,到最後成為一家人,最好的見證。給玄關地面單獨鋪上六角地磚,則起到了防水作用,且與地板之間,也有一個很不錯的過渡。

客廳

放棄常規電視牆配置,選擇更加實用的櫃體,在新房面積小的情況下,也算是非常合理的設計了。頂部預留的投影幕布,則保留了觀影功能,從而提高生活的娛樂性。書房與衛生間的門做成隱形效果,則保證了空間的整潔性。

雙人位的沙發配置,雖說略顯緊湊了,但在目前只有兩個人居住的情況下,也完全夠用了。而當父母過來小住時,也完全沒有什麼影響,畢竟白天屋主夫婦都不在家。沙發側面的牆體,一抹米黃色的乳膠漆造型裝飾,則起到了點綴空間的作用,讓空間更加活躍。

當廚房做成開放式結構後,借用門洞的空間設計吧檯,算是解決了屋主夫婦的用餐需求,且完全不佔空間。而當家裡需要多人用餐時,則可以將茶几搬走,擺放一張摺疊餐桌來使用,非常方便。

廚房

櫥櫃採用L形來設計,並在轉角處擺放冰箱,使空間得到了很好的利用。頂部的吊櫃以及牆面的收納架,則彌補了收納功能。

衛生間

在家裡人多且只有一個衛生間的情況下,如何最大化提高生活便捷性,應該是很多人都考慮過的問題。因此,提高衛生間的使用面積,使淋浴區、馬桶區、臺盆區完全獨立,應該是最合適的了。

在臺盆區正對面,規劃出一塊內陷空間,用來解決洗衣機的擺放需求,也算是釋放出了陽臺的空間。同時,將洗衣機設計在衛生間裡,生活使用時也極為的方便。

主臥室

考慮到主臥室的空間比較小,衣櫃採用轉角結構來設計,既合理利用了空間,也提高了收納空間。床頭櫃採用隔板並與衣櫃做成一個整體,則在節省空間的前提下,實用性也非常的不錯。

床頭背景牆刷上淡綠色的乳膠漆,搭配上木色家具,則為空間營造出了一抹清新自然的氛圍。床頭右邊配置一張梳妝檯,也兼具了床頭櫃的作用。

老人房

即便老人房縮小了一部分空間,但在收納空間的設計上,依然十分的強大。比如進門旁邊的衣櫃配置、整面電視牆的衣櫃配置,充分保證了家裡的收納能力。

陽臺採用半牆來設計,既提高了房間的休閒趣味性,也不會影響到通透性。同時,窗戶下面的一排內嵌式儲物櫃設計,再次增加了家裡的收納功能。

書房

書房由於是為孩子預留的,所以在空間布局上,全部以活動家具為主,這樣後期在調整時會非常方便。臨窗配置的雙人書桌,則解決了屋主夫婦的辦公需求。

縱觀整個案例的空間布局,個人認為還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在衛生間及儲物空間的規劃上,更是突顯出了實用性。或許餐廳的設計,會讓人感覺到有一點遺憾,但對屋主夫婦來說,還是挺實用的,畢竟目前只有兩個人居住。

圖源:研築設計

相關焦點

  • 神爆改 30㎡劃分7個空間,住四口人、一隻狗,還有超大儲物間!丨第一...
    本期改造:和很多上海老房子業主一樣,陳女士一家也面臨著空間狹小、居住窘迫的問題。90年代的老房子住三代人,又是令人頭疼的條頭糕戶型,實際使用面積不到30㎡,一個臥室承擔著四口人和一隻小狗的全部生活起居,毫無隱私、舒適可言。
  • 30㎡小戶型神級改造:我的家「空無一物」,還擁有50%的儲物空間
    35㎡比100㎡還要寬敞明亮小戶型空間小,家具多,總讓人感到擁擠壓抑,而這套35㎡小公寓卻看起來寬敞明亮,「變大」的訣竅就是設計師Jack的空間三部曲。● 模塊化功能家具,靈活多變Nicholas重新定義了小空間的廚房設計,他通過摺疊+滑道兩道門把廚房區域完全隱藏起來,給家節省不少空間,還能創造更多新領域,像變魔術一樣,太酷了!
  • 櫥柜上方留出80公分,如今塞上塑料盒子,又能多5㎡儲物空間了
    櫥柜上方空間也能利用,你們有沒有想過?就像這位業主,當初裝修櫥櫃的時候,特地給上方留出80公分的高度,打上一圈開放式置物架,如今塞上塑料盒子,又能多出5㎡儲物空間,小戶型可以學一學。在給廚房做儲物的時候,很多人想到的第一點,就是給廚房打上櫥櫃的設計,方便做做鍋碗瓢盆的存儲,而這位業主想法不一樣,給櫥柜上方留出80公分:櫥櫃不要打滿,而是給頂部空間留出80公分做向外凸出的置物架,比到頂的櫥櫃擁有更多的儲物空間
  • 家裡怎麼設計都擁擠?建議你試試去客廳化,我家85㎡能住5口人
    不知道大家在裝修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本想通過設計讓家裡變得更加寬敞,完工後卻發現同樣擁擠。如果你家是這種情況的話,小編建議你試試「去客廳化」,可別小瞧這種做法,不僅能夠讓家的變得寬敞舒適,還能讓家變得高級。我家85㎡住5口人一點都不擁擠,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給大家曬曬。
  • 香港45㎡小宅住5口人,半平米空間都不敢浪費,收納堪稱楷模!
    香港45㎡小宅住5口人,半平米空間都不敢浪費,布局合理,收納堪稱楷模!這套房子位於香港九龍,雖說是兩居室,總面積才45㎡(套內),卻要滿足夫妻兩人、小嬰兒以及來照顧嬰兒的保姆與老家前來幫忙的母親等5口人居住需求;如何合理有效規劃利用空間與布置收納功能是屋主在裝修新房時的訴求。
  • 三代人蝸居80㎡,逼死80後的居住困境,新一季《夢想改造家》給解決了
    像第七季,節目組第一期就直接將鏡頭聚焦到80/90後「獨一代」普遍面臨的困境:三代混住 。很多人工作忙、壓力大,不得不請父母來幫忙帶孩子,三代同堂雖是好事,可隨著家庭成員的不斷增加,家變得擁擠不堪。房子不是說換就能換的,可面前又擺著一個巨大的難題:房子不夠住。
  • 南京夫妻89㎡小家,住下五口三代人,空間布局全是細節
    平面圖 在這裡又出現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一個小家如何住得下五口三代人,又該如何安排才能滿足各自的需求。來自南京的一對夫妻給出一個滿分答卷,他們的家只有89㎡,三代同堂不嫌擁擠,空間布局都是細節,溫馨又和諧,堪稱完美。
  • 裝個異形轉角櫃,立馬能多5㎡儲物空間!廚房瓶瓶罐罐收納全靠它了
    廚房收納一直都是個難題,大到電器,小到各種各樣的零食,想要收拾得妥妥帖帖,其實真的不太容易,這不最近又有粉絲私信我了↓↓↓問:如何讓廚房收納空間增多?▼廚房能多5㎡儲物空間我這可不是胡說哦,大多數人家的廚房櫥櫃拐角基本上都是空著的,或者就算裝上櫥櫃,利用率也不是很高,這不是白白浪費了這麼大的空間嗎?其實這時我們轉化下思路,直接裝個異形櫃就能搞定了,從吊頂直接做到地,這樣的櫥櫃設計真的是越用越大,多出5㎡收納空間簡直就是小case!
  • 49㎡小窩,擁有4個臥室還不擁擠,這個會變形的家堪比全能改造王
    今天介紹的房屋坐標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市區,緊鄰故宮,在這裡能有一套房子已經相當不容易。房子是屋主為孩子上學方便而買下的學區房,實際面積僅僅49㎡,卻要住下三代人。還要考慮到保姆或客人的臨時居住需求,所以屋主的要求是房子能容納「四張床」,而且需要擁有超強的收納功能!
  • 熱愛生活的她,一個人住34㎡loft,5米挑高客廳,超大書牆惹人愛
    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一個人獨居,並非是不想談戀愛,而是一個人的獨居,顯得更為自在。合肥的@小雅是一位95後小姑娘,她愛好讀書又熱愛生活,因此在買下一套34㎡的loft後,她選擇以「書」為主題,將近5米高的大書牆,個性十足,打造了一個讓人身心都愉悅的獨居小家。
  • 伸縮門又是收納架,任意切換,足足又多出了1㎡儲物空間!
    生活中常見的是平開式門窗,門窗開合過程中需要有個活動範圍,門扇要佔用一定的空間,對於小戶型或是門窗周邊有櫃體等家具的,開合不便,影響使用,裝過5套房的朋友拿室內門來說,建議做隱藏伸縮門,可朋友家伸縮門怎麼是個收納架?
  • 11㎡如何住進一家四口?空間魔法師史南橋爆改蝸居成三層複式小樓
    上海市的房價有多貴?寸土寸金。更何況是上海市中心的淮海路……據說十幾萬一平,妥妥的黃金地段~很多人對於這樣地段房子的印象一定是,交談出行便利、公共服務便捷,周邊配套齊全等等。但是在最新一期的《夢想改造家》中,這個11㎡的家,住起來可就沒有那麼浪漫了。11㎡到底有多大?
  • 37㎡老宅巧變婚房,小戶型的標配設計,每1㎡都不浪費!
    實際使用面積37㎡兩居室三口之家的蝸居生活宛南五村這片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老公房地處徐匯區黃金地段,邱先生一家也在此居住了16個年頭,16年的光陰也讓小邱(邱先生的兒子)從青蔥少年成長為一名成熟穩重的青年。
  • 84㎡北歐簡約風,住20年也不過時,存儲空間大的不得了!
    改了兩扇房門,客廳有了電視牆;閒置的過道劃為玄關與廚房的公共區域;「豆腐塊」大的衛生間可以有兩個洗手臺...這套三口之家的小兩居詮釋了北歐風的小美好。案/例/信/息CASE INFORMATION坐標:黃浦區斜土路戶型:2室/2廳/1廚/1衛建築面積:100㎡使用面積:84㎡居住人數:3人費用:18.5萬元(不含家電及軟裝) 裝修前立面圖(藍色箭頭:臥室入口)該套房屋屬於三口之家的標準配置,考慮到業主的孩子目前只有三歲
  • 十幾平住5口人?《夢想改造家》和《全能住宅改造王》咋做到的?
    十幾平住5口人?家居改造類綜藝節目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爆改,比如《夢想改造家》和《全能住宅改造王》咋做到的呢?秘訣在於多功能摺疊家具。沙發變成床,茶几變餐桌都是常見操作了。甚至2.3㎡的小角落能變成了茶室、臥室、餐桌、書房,還把床升到天花板上。
  • 小戶型那麼迷你,為何喜歡的人越來越多,這套50㎡的家,給了答案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小戶型給人的印象是狹窄、擁擠。但是如今在年輕人群體之中,越來越多人選擇小戶型的公寓,喜歡小戶型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到底是為什麼?北京的這對95後夫妻,也買了套50㎡的小公寓,養著一隻貓,過上了幸福的小生活,或許看完他們的50㎡小戶型之家,我們能得到答案。
  • 家居儲物空間的秘密武器,開放式衣帽間
    開放式衣帽間,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青睞,成為家居儲物空間的秘密武器;之所以被流行,COCO覺得主要是因為開放式衣帽間有著諸多的優點。普通衣櫃的收納能力已經無法滿足大多數人的儲物要求,傳統的衣櫃只能存放一些衣物被子之類的東西,而開放式的衣帽間,更像是一個更衣室,不僅能方便快捷的存放、拿取需要物品,還有儲存衣服等功能,甚至發展成鞋子、化妝、更衣等一體化的功能區。
  • 住在32㎡公寓裡的小姑娘,家小如鼠窩,她卻說:一個人住,才舒服
    在杭州打拼的@顏小姐,也是在第五年才買上了屬於自己的房子,一套僅有32㎡的公寓。空間雖小,卻花了15萬進行裝修,客餐廚臥一體式布局設計,讓小如鼠窩的家,住出了寬敞感。
  • 深圳小姑娘的30㎡新家,小如鼠窩,她卻說:一個人住,太爽了!
    然而面對只升不降的房價,大多數人都選擇租房,懷揣著夢想,在這座城市努力拼搏。在深圳打拼了7年的@顏小姐,終於買上了屬於自己的人生第一套房,雖然僅有30㎡,卻在布局裝修上花費了苦心,看似小巧如鼠窩的家,卻塞進了一個超大的衣帽間,一個人住,卻真的很舒服!
  • 50㎡憑空增加兩間房,一室三用,還有E字型衣帽間
    50㎡住3人1狗,還能輕鬆的出現E字型衣帽間,小戶型裡兼顧了空間利用率和美觀度,趕緊來看看是如何布局的吧~# 原本的居住狀態  委託人孟小姐一家三口在老公房裡住了20年,住的越久,過道越窄、衣服山越堆越高,甚至都不敢買新東西,因為沒地方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