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間2》回歸,我們和陳曉卿團隊談了談直擊靈魂的「甜蜜誘惑」

2020-12-05 鈦媒體APP

文 | 一點劇讀,作者 | 肖曉

《風味人間2》開播當天,陳曉卿、張平在內的導演組仍然在通宵熬夜。忙後期、連軸轉,這場從2018年12月中旬開始建組籌備、持續16個月的美食持久戰已然進入最後2個月的攻堅時刻。所幸《風味人間2》找到了它的知音,陳曉卿和他背後的稻來傳媒,仍然是那個一統飯圈的神奇存在。

4月27日,總製片張平接受一點劇讀採訪時,《風味人間2》豆瓣剛剛開分,9.5分的高分讓她坦言「還是蠻感動的,感謝大家的厚愛」,不過在製作上他們始終信奉「竭盡全力做好自己該做的」。截至寫稿時,豆瓣評分人數近萬,四星及以上好評超過95%,知乎上亦有92%知友進行推薦,認可度可見一斑。

《甜蜜縹緲錄》50分鐘的時間裡,尋覓的鏡頭從尼泊爾崖蜜、揚州翡翠燒賣千層油糕到馬來西亞巴瑤族海膽、四川特色村宴,從懸掛在200米懸崖上的蜂蜜獵人、巴瑤族的父子兩到獨自撫養女兒的老手藝人鑫哥……張平口中「沒看過甜寵劇」的人卻給了市場一次直擊靈魂的「甜蜜誘惑」,讓網友呼「比甜寵劇還甜」。

當疫情侵襲下徒留一檔《青春有你2》不斷掀起話題,豆瓣評分9.2的《人生第一次》、雲主題的《沸騰吧火鍋》等高品質紀錄片也正在成為市場黑馬。而市場對《風味人間2》有多期待?18個月546天,有網友精準計算著這場漫長的等待,如今王者歸來又會為這場蘊含著溫暖與希望的「紀錄片熱」帶來哪些新可能?

世界坐標下的「撞食記」

「一旦有誰覺得自己掌握了風味的唯一標準答案,只能說明這個人見識太少,並不了解世界的複雜和豐富性」,陳曉卿在《風味人間2》開播前的文章裡如是寫道。在他看來,日常如豆花鹹甜、粽子是否放肉的口味差異甚至是食物鄙視鏈,本質上都是食物最有趣的碰撞。《風味人間2》將這種碰撞放到了世界坐標下。

早在2018年10月,《風味人間》將市場對於美食紀錄片的視角拓展到全球時,陳曉卿就曾表露過食物碰撞的濃烈興趣,甚至坦言「下一個作品要致力於這個發現,做一場國內國外的美食對對碰」,這或許是最早見諸於媒體的關於《風味人間2》的主題思考。這也就不難理解《風味人間2》為何又叫「撞食記」了。

「這一季我們找了一個新的角度、新的抓手,從相對具象的食物出發,在同類事物中看差異、看背後的生活」。這一點從《風味人間2》的八大主題中便可窺見一二:同樣是甜品,中國和土耳其一個婉約一個熱烈;同樣是吃螃蟹,日本精緻到變態,美國蟹肉至上主義,中國重鮮知味……

當習以為常的食物展現出複雜繁重的身世、亦或是在遙遠異鄉找到異曲同工之處,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體驗也讓觀眾欲罷不能。《甜蜜縹緲錄》中隨著鏡頭輾轉的不僅有各種甜系美食,更是各國人民對甜的普遍追逐喜愛以及大規模使用,當然這種美食碰撞背後的社會故事同樣是其動人內核。

200米高的懸崖上,尼泊爾的蜂蜜獵人泰克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獲得蜂蜜;馬來西亞的深海裡,巴瑤族隻身捕捉海膽攫取美味。鏡頭轉入國內,全家總動員熬製蔗糖的貴州人、守候六到八分熟雞頭米的蘇州人、忙碌著村宴的四川鄉廚、香港最後一家地爐燒豬的老手藝人,都在影像中散發出獨特的光芒。

「苦難的故事各有各的波折」

只是要在世界坐標下尋找八個有趣的切口,以50分鐘的影像呈現展現東西方美食的趨同與差異、以及洞察背後的人文社會,談何容易。不過對於操盤了多部高品質美食紀錄片的陳曉卿和稻來傳媒來講,一切自有規律可循。

從查資料篩選確定選題,到實地調研鎖定人物故事和拍攝場景,每個環節都關係著最終呈現效果。「選題是理論上的可行性,要通過田野調查最終確立食物、場景、人物,三者缺一不可。好的場景和人物故事不會自動出現在導演面前,怎麼找到那個『對的人』,靠工作方法,也有運氣的成分」。

相比實地調研的「焦灼」,張平用「苦難的故事各有各的波折」來形容拍攝過程。「崖蜜有天然的難度、也很危險,我們的攝影師被吊在懸崖上,還需要透過厚厚的隔離服操作機器;海膽的故事發生在海裡,要想貼近拍攝對象就需要乘坐那種非常小的船,再加上我們的設備非常沉,船的重心是非常難掌控的」。

國內的美食拍攝同樣有其挑戰性。拍攝千層油糕時,為了給觀眾展現非常規的視角,展現油糕在蒸的過程中逐漸膨脹的畫面,攝影師需要克服油糕膨脹需要密閉空間、但密閉空間也會影響鏡頭拍攝的問題;拍攝地爐燒豬時,爐子很小溫度很高的情況下,如何展現燒豬在高溫下的變化,這都是需要攝影師動腦筋解決的。

「沒有什麼特別好的經驗,就是碰到什麼新的問題就去想辦法解決」,張平感慨。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其他影視類型的拍攝,美食紀錄片的拍攝基本要「追趕」食物自己的時間表。

為了拍攝到最純粹的傳統農家年底殺豬、醃臘肉、制香腸的過程,他們從2019年建組之初就開始搶拍,歷時14個月直到今年3月中旬才完成了《香腸萬象集》的拍攝;除此之外,像《螃蟹橫行記》《顆粒蒼穹傳》《根莖春秋志》、以及《甜蜜縹緲錄》中的崖蜜等同樣有時間限制。

「為拍攝一種食物積攢的等待,有時候是美味的一部分」,而誠如陳曉卿所言,這種等待也成就了《風味人間2》最獨特的風景。但也正是這些如今回想起來讓張平感慨的「波折」的共同作用,才締造了《風味人間》系列帶給市場和觀眾始終如一的「幸福」。

「好的人物短短幾句話就會打動人」

「在參差多態的生活方式中,尋找人類對美食殊途同歸的熱愛,依舊是我們紀錄片的主題」。透過美食窺見一方風土人情、族群生存方式,是美食紀錄片能夠走進人心的關鍵。《風味人間2》在故事講述上同樣進行了一些探索,加強美食紀錄片中的人物弧光和意義升華。

為每種美食選擇一個人物故事,是一個漫長的尋找過程。「理想情況的主人公要個性鮮明,有表現力;他做的食物也要有魅力,有特別值得講的點」,張平指出。《甜蜜縹緲錄》中的蜂蜜獵人泰克、深海裡採集海膽的卡特哈蘭父子、香港最後一家地爐燒豬的手藝人鑫哥,都是遵循這一原則選擇的人物。

《風味人間2》的一大顯著變化,便是嘗試著放大不同人物身上的故事看點和戲劇性,增加紀錄片的張力和衝突性。據張平介紹,素材拍攝一般會分為敘事性、描述性和表現性畫面,具體到不同美食、人物要有不同的設計,而這也保證了他們能夠抓取到美食和人物故事中最動人的點。

蜂蜜獵人泰克在200米高的懸崖上獲取蜂蜜,自帶動作片即視感;地爐燒豬手藝人鑫哥與正在高考的女兒之間的互動,充滿了生活氣息,更像是一部都市情感劇。「我們要調動帶動視覺、聽覺等手段儘可能傳達,讓觀眾感受到食物的美好,包括它的口感和質感、以及製作的艱辛」,張平表示。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將海量素材有機融合又不讓觀眾感覺到信息轟炸?「我們做分集結構時有兩種脈絡。從話題層次來講,需要遵循食物帶給人的美好感受,首先是解決溫飽之需,然後是滿足口舌之歡,最後才是慰藉心靈;從食物階段性來講,涵蓋了食材獲取、加工、烹飪等環節」。最終兩者綜合考慮為素材選取最合適的位置。

《甜蜜縹緲錄》的布局印證了這一點:泰克獲取崖蜜屬於食材獲取,再加上懸念感強、動作戲劇性強,帶有奇觀特質,放置在開篇都能夠先聲奪人;而地爐燒豬屬於食物烹飪,鑫哥一碗「苦味散盡回甘綿長」的苦瓜煲湯,放置在結尾也完成了整個「甜蜜」系列的內核升華。

為了凸顯對食物和人物的尊重,《風味人間2》還強調鏡頭的凝視感。「我們發現對食物的那種凝視審視,或者給觀眾更新鮮的知識性信息、沒看過的角度畫面,是一個會激發很多人好奇心的方法」。當崖蜜片段中的小女孩抬頭正視鏡頭,並露出一個甜甜的微笑,孩子的純真也打動著熒幕前的觀眾。

「養家餬口」的陳曉卿,和三歲的稻來傳媒

「不會因為能扇動耳朵,就以為自己真的會飛翔」,陳曉卿寫在《風味人間2》開播前的文章裡,再次將自己在美食紀錄片領域取得的成績歸咎為「風口」使然。不過這並不影響觀眾對他以及他身後的稻來傳媒的追捧,即便在這個飛速變幻的時代已然催生了多個優質美食紀錄片IP。

無論是之於市場還是陳曉卿本人,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系列終究是特別的。兩年前第一季開播,作為陳曉卿投身網際網路、加入創業陣營交出的第一份答卷,市場的關注不言而喻;如今《風味人間2》播出,稻來傳媒也在開播當天迎來了自己的三歲生日。「創業容易守業難,如何在看似重複的套路裡,每次都能給觀眾帶來驚喜」,陳曉卿思考著。

事實上,剛剛開播的《風味人間2》在主題選取、鏡頭語言以及故事講述上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微創新。不過對於陳曉卿而言,相比如何交出一份驚喜答卷,他更看重「對專業主義精神的仰視」,以最專業的製作把最誘人的美食加上精彩的故事傳遞給觀眾。

即便疫情侵襲帶給拍攝和後期製作上的難度升級和製作周期失控,「在北京找不到一家可以拍攝的餐廳」、「所有的剪輯會議都是線上開的」,他們也都克服了;即使是在紀錄片成功開播的如今,他們仍然還在熬夜通宵,忙碌著調整細節,努力讓作品最終的效果呈現最好的品質,也不過是張平口中的「這都不是問題」。

「老老實實講故事,認認真真拍片子」,在陳曉卿回答網友「稻來團隊的圈粉秘籍是什麼」時如是寫道。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稻來傳媒還推出了「雲火鍋」主題的《沸騰吧火鍋》,挑戰年輕人喜愛的美食,而節目也成功在播出之後成為疫情侵襲下網友的「心靈寄託」。

未來還遠,「養家餬口」的陳曉卿和他的稻來傳媒正在穩步前行;而回歸現實,隨著京津冀的「解封」,陳曉卿寫在《風味人間2》開播前的話正在成為現實:「溫和的微笑,緊握的雙手,深情的擁抱,親密的接吻以及家庭的歡宴……有一刻我會想,節目裡的生活,才是生活應有的模樣」。

重要的是,當我們的世界重新充滿美味和歡樂的時候,學會珍惜當下,這也是《風味人間2》在這個特殊年份裡傳遞的最現實意義。

相關焦點

  • 《風味人間》第二季「甜蜜」上線,陳曉卿:每一餐都來之不易
    由騰訊視頻出品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於4月26日正式開播。除了浙江衛視同步上星播出外,騰訊視頻還特別開放了全球播出模式。首期節目以「甜蜜縹緲錄」為主題,圍繞一個「甜」字,呈現其在不同美食和不同菜系中的妙用。《風味人間》是由陳曉卿打造的美食紀錄片系列,第一季於2018年上線播出,豆瓣評分至今保持9.1分的高分。
  • ...大師陳曉卿又回來了,美食暴擊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
    記者 | 婁曉晶14月26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探索紀錄片《味人間》第2季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和觀眾一起回歸味星球,重啟每個普通人的美記憶。開播之後,即在豆瓣上獲得9.5分的超高分。
  • 《風味人間2》開畫9.4,陳曉卿+李立宏=一部美食大片
    伴隨著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李立宏婉轉而充滿磁性的聲音,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2》,於上周日(4月26日)同時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這部由陳曉卿團隊走遍全球,精心打磨一年半之久的美食「大片」,一經播出,頓時令觀眾「口舌生津」、又欲罷不能,觀眾在享受這頓視覺饕餮盛宴的同時,又想罵娘,為啥呢?拍得太TM的好看了,看得流哈喇子了!
  • 第二季《風味人間》來襲,開畫又是9.4,陳曉卿+李立宏=美食大片
    伴隨著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李立宏婉轉而充滿磁性的聲音,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2》,於上周日(4月26日)同時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 這部由陳曉卿團隊走遍全球,精心打磨一年半之久的美食「大片」,一經播出,頓時令觀眾「口舌生津」、又欲罷不能,觀眾在享受這頓視覺饕餮盛宴的同時,又想罵娘,為啥呢?拍得太TM的好看了,看得流哈喇子了!
  • 「可怕」的陳曉卿,帶著《風味人間》回來了
    《風味人間 第二季》開播不到一小時,網友就把好評衝了。 和第一季一樣,每周日更新,一禮拜一集,一共8集。第一集 《甜蜜縹緲錄》,簡直就是開屏雷擊。糖,是精神刺激的重要物質。自人類祖先從樹上摘下甜果子的那一刻起,對甜味的追逐就被寫進基因裡。
  • A爆的《風味人間2》,這樣的美食大片極光TV大屏看才夠味
    畢竟在多變的生活樣態中,總有各種各樣的美食俘獲著我們的味蕾,而人類也從未停止過追求美食的腳步。還記得那部全民刷屏的美食「大片」《風味人間》嗎?作為一部由陳曉卿團隊走遍全球,精心打磨的美食「大片」,一經播出就讓觀眾們「口舌生津」、又欲罷不能,觀眾在享受這頓視覺饕餮盛宴的同時,又想罵娘有難分難捨,為啥呢?因為拍得真是的好看了,看得流哈喇子了!
  • 《風味人間2》開播!黃海設計的海報絕了,保證讓你饞到流口水……
    而提到《風味人間》第一季海報是我們相當熟悉的設計師黃海為之設計這一次節目組再次攜手黃海老師為其設計定檔海報將三文魚和芭蕉葉組成的海面和稻田讓人感受到奇幻的美食韻味海報創意可以說頗有一番意境說起這部影片簡直可以堪比《舌尖上的中國》甚至在豆瓣上獲得了
  • 《風味人間2》通過展示風味,勾畫了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
    自陳曉卿的《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美食紀錄片面世以來,開拓了紀錄片的受眾,同時也帶火了一批美食類的紀錄片,像《人生一串》《沸騰吧火鍋》《早餐中國》系列以及今天我正在寫的《風味人間》系列等。這其中尤以陳曉卿打造的《舌尖上的中國》系列和《風味人間》系列最受歡迎。
  • 專訪《風味人間2》第三集導演:我們為何選擇拍四川眉山豆瓣醬
    ——四川眉山豆瓣醬製作技師徐繼陶山川依舊,風味不改。陳曉卿團隊攜《風味人間》第2季(以下簡稱《風味人間2》)歸來。讀懂了醬,我們才能真正洞悉人間風味的各種玄機,領略它的萬千變化……5月10日晚,由陳曉卿團隊拍攝的《風味人間2》播出第三集《醬料四海談》,這集的內容是醬料,依舊讓不少人定好鬧鐘守候。據悉,截至目前,《風味人間2》騰訊視頻獨播播放量已超過2億次。
  • 《風味人間2》帶著你想要的「吃和遠方」回歸了
    「喜瑪拉雅南麓,兩百米的高空,沒有任何防護,以最原始的方式,置身兇險之境,只為獲取一種甜蜜食材。」新一季的《風味人間》以「蜂蜜獵人」開篇熟悉的聲音,熟悉的音樂,甚至是堪比第一季旗魚少年熟悉又奇觀的鏡頭,由陳曉卿團隊出品的《風味人間》第二季昨晚準時上線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一開篇就先聲奪人。
  • 《風味人間2》再現四川美食 青城山腳下「甜燒白」入鏡
    闊別一年半後,《風味人間2》又帶著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回到了觀眾面前。4月26日,紀錄片《風味人間2》開播,立刻拿下豆瓣9.5的高分。相較於第一季,攝製組從全世界的角度出發,腳步也走得更遠更寬,在特色鮮明的美食之中找出千絲萬縷的聯繫。據悉,《風味人間2》總共分為8集,每集的主題從螃蟹到香腸、從醬料到雞肉,用更為垂直細化的分類,帶領觀眾理解不同文明飲食文化的差異。
  • 開場「甜蜜暴擊」這是紀錄片還是偶像劇,《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
    又是熟悉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時隔一年半,陳曉卿攜他的團隊回歸,重現 " 最好吃 " 的美食紀錄片。剛開播首期以 " 甜 " 為主題,不僅聚焦甜在中國美食的運用,還在世界範圍內找尋甜的蹤跡。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 2 季近日悄然上線,經歷了一個春天的蟄伏,吃貨們終於可以在香氣四溢的鏡頭裡,重啟有關美味的記憶。時隔一年半,《風味人間》原班人馬回歸,陳曉卿、李立宏、阿鯤 " 風味鐵三角 " 再度攜手,第二季剛一開播就在豆瓣上達到 9.2 分,網友們不禁感慨:" 熟悉的味道回來了!"
  • 《風味人間》第二季4月26日起開播 揚州美食再入鏡
    據了解,《風味人間》2定檔4月26日起每周日21:20騰訊視頻全網獨播,浙江衛視同步播出。劇透 千層油糕出現在預告片「綿軟柔嫩糖油相間,64層肉眼可見,這樣的油糕想吃一輩子。」21日晚騰訊視頻官方微博「深夜全員餓人·劇透」播出「風味人間2」預告片,揚州千層油糕出現在其中,非常誘人。
  • 《風味人間》第二季:人間有味是清歡
    「深夜放毒」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終於上線了,總導演陳曉卿、解說李立宏、配樂阿鯤......曾經讓大眾飽含口水的三位神仙重裝上陣,給我們帶來了熟悉誘人的味道,讓無數美食愛好者們垂涎三尺,網友們在彈幕上紛紛評論:嘴裡的食物,它突然不香了。
  • 《風味人間2》美食依舊在,食慾起不來,為啥這回陳曉卿不靈了?
    說到國內美食類紀錄片巔峰之作,那還得算是早期的舌尖第一季和第二季,這兩季節目的也讓導演兼製作人陳曉卿名聲大振,從此登上這類紀錄片領域的神壇。之後陳大師傅因為種種原因從舌尖團隊出走,做起了風味系列,在第一季推出時,同樣也收穫了極高的關注度與評價。
  • 《風味人間》第二季開播 覓風味江湖 賞人情密碼
    平凡的食物承載真摯情感,「人間至味」最為動人。 享受煙火一餐,是平凡的幸福,也具象了一個個普通人對生活的熱愛。4月26日晚,由陳曉卿、李勇擔任總導演,製片人朱樂賢、張平與稻來紀錄片團隊走遍全球,花了一年半時間打磨出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開播了。
  • 《風味人間》第二季:真正的「甜寵劇」,原來是美食
    》一開始就比甜寵劇還甜」,《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開播,第一集的《甜蜜縹緲錄》就把觀眾們看得十分甜蜜,甚至甜過甜寵劇。為何美食紀錄片會持續給人這麼大的感動和安慰?通過食物,讓觀眾發現細緻的生活,發現純粹的熱愛,發現百味的人生,這應該才是美食紀錄片最能打動人的深層價值。  在《舌尖上的中國》之後,美食紀錄片已經成為觀眾的剛需,《人生一串》《早餐中國》《沸騰吧火鍋》《宵夜江湖》《尋味順德》等不同類型的美食紀錄片用視覺來誘惑「吃貨」們的味蕾,而創造了「舌尖」奇蹟的陳曉卿所帶領的團隊,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 《風味人間》第二季首播,豆瓣9.5分,為何開播就火?
    #26日,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開播。總導演陳曉卿和團隊走遍全球,精心打磨一年半,節目首播後豆瓣開出9.4的高分,備受好評。令網友感嘆,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首集「甜蜜縹緲錄」亮相,介紹不同文明的不同美味,也帶來三道甜蜜的江蘇美食。揚州美食翡翠燒麥、千層油糕,還有來自蘇州的雞頭米,甜味帶來的幸福感蔓延。
  • 《風味人間》第二季:真正的"甜寵劇" 原來是美食
    真正的「甜寵劇」,原來是美食  劉雨涵  「沒想到這一季的《風味人間》一開始就比甜寵劇還甜」,《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開播,第一集的《甜蜜縹緲錄》就把觀眾們看得十分甜蜜,甚至甜過甜寵劇。為何美食紀錄片會持續給人這麼大的感動和安慰?
  • 《風味人間2》開播,一上線9.5分!還戒什麼糖啊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正式上線。陳曉卿導演,《舌尖》1、2季團隊。第一季豆瓣評分9.1,總播放量破9億。當李立宏的聲音再次響起,眼前掠過或宏大,或溫情,或微妙,或精緻的無聲畫面,那種直擊內心的感覺,又回來了。第一集,關於甜。命名為《甜蜜縹緲錄 》,這讓不少妹子都疾呼,「也太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