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的數位化列車,能否等一等老年人?

2020-12-22 界面新聞

文|來咖智庫

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94歲老人被抱著進行人臉識別、老人是否被科技邊緣化甚至拋棄……

一系列的熱搜話題,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高效便捷的生活並不屬於所有人。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智慧型手機以及圍繞它引發的一切事物都意味著「麻煩」和「無助」。

尤其是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像一柄放大鏡將這些「麻煩」和「無助」無限放大。「無健康碼遭遇拒載」、「不填健康申明難出小區」、「不掃碼不能進站乘車」等遭遇數不勝數,不少老年人在數位化的洪流中幾乎寸步難行。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全國網民中50歲及以上網民群體佔比22.8%,60歲以上網民佔比10.3%。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54億,佔全國總人口的18.1%。

最近,國辦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在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充分保障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困難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下一步將在智能化產品和服務應用上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引導基礎電信企業為老年人提供更大力度的資費優惠,並推動部分網站、手機App的適老化改造。

而在政策引導以及市場需求的帶動下,國內一些網際網路企業也積極響應,推出老年人專用版的硬體或者軟體應用,掘金這個銀髮市場。

01、老齡化加速,被忽視的銀髮族需求

可是數位化有罪嗎?這個社會可以拋棄數位化嗎?答案不言而喻。數位化這趟列車在高速前進中留下的數字鴻溝,實質上是時代發展與用戶需求脫節的現象。 

用戶需求的背後是個人發展,而每個人的發展都有一條明顯的曲線。比如人類在青壯年時期普遍精力旺盛,對新事物充滿了好奇,接受、學習新事物的效率非常高,發展曲線陡峭。但年老之後,無論在主觀能動性還是客觀可行性上,對新事物的接受度都會降低,發展曲線相對平緩。

而數位化時代開啟後,社會已不再像十幾年前那樣變化緩慢,如今新事物的湧現不再按年、月計算,而是按分、秒躍進,新的生活方式會快速取代舊的生活方式。整個社會的需求曲線越變越陡,勢必與部分老年人的發展曲線出現了錯位,而這種誇張的「錯位」,讓「銀髮」一族變得手足無措。

與此同時,社會輿論中通常會把「人口老齡化問題」說得像一種疾病。不少專家也認為,人口老齡化會降低經濟的長期結構性增長率。

的確,目前的形勢對醫保和社保的要求將是一項不小的挑戰,但是危機未必不是轉機,老年人市場或許是被人們忽視的最大機遇。

目前,世界人口發生了劇烈的變化,而且速度遠超任何一個歷史階段。聯合國世界人口老齡化報告指出,從2015年到2030年,世界60歲以上人口的數量預計將增長56%,從9.01億增長到14億,到2050年,全球老年人口預計將比2015年增加一倍以上,達到近21億。而我國也將在21世紀下半葉進入穩定的老齡社會形態,老齡化水平36%-38%之間,是全球老齡化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

未來,老年消費者在社會中的比例會呈現逐漸增加的態勢,他們大多健康狀況良好,參與工作的時間也將更長,擁有更多的儲蓄和閒暇時間,因而他們會花錢,也願意為價值投資,只是面對數位技術時,略顯手足無措,這些都意味著「銀髮經濟」的無限潛力。

我國的「銀髮經濟」潛力同樣巨大。根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發布的《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2014-2050年間,我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增長到106萬億元左右,佔GDP的比例將增長至33%,成為全球老齡產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

與此相對應的是,部分老年消費產業供給不足,仍有較多空白市場需要填補。隨著老年人消費理念更新,在線上服務、家居日用、廚具、家具各種家庭消費支出明顯增長。老齡消費人群逐漸呈現出消費需求廣泛、消費觀念不斷升級的特點。

就目前來看,老年人的消費潛能並未充分釋放,因此業內不少人將「銀髮經濟」視為未來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

02、網際網路企業如何擁抱老人經濟

如何讓銀髮族融入數字經濟,主動享受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不僅決定著企業未來的發展,更是社會責任的體現。

企業想要老年人融入數位化,就要讓數位化不再冰冷變得有溫度。網際網路產品的設計要以人為本,老人移動網際網路產品應該更符合老年人的操作特點。這不僅體現在細節的設計、色彩、交互、文案和動效上,也要積極推進智能產品適老化改造,提供相關應用的「關懷模式」「長輩模式」,將無障礙改造納入日常更新維護。

事實上,適用於老年客戶的產品和服務常常使每個人受益,以亞馬遜Echo為例,它是一種語音激活的技術創新,在幫助老年人方面具有驚人的潛力。

乍一看,Echo很像一個科技玩具,實質上它可以幫助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行動受限者或患有其他健康狀況的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的,比如,按他們的需要調整光線、溫度,語音閱讀、播放音樂等。

谷歌曾收購了一家湯匙製造商Lift Labs,它製作的寬柄湯匙安裝有計算機、運動傳感器和可消除70%以上因手顫造成搖動的微型電動機,可以幫助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在桌旁正常進餐。谷歌的收購舉動無疑證實了其對老年人市場的野心。

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也不遑多讓,繼此前淘寶推出「老年版」——親情版手淘之後,最近淘寶特價版又上線「省心版」,首先調大字號和產品信息圖區,方便老年人群準確讀取信息;同時簡化了購買跳轉鏈路:打開淘寶特價版,輸入 「省心版」口令完成頁面切換,即可進入專區進行篩選加購。看來阿里已經緊緊盯上了「銀髮經濟」市場,畢竟部分中老年人的購買力也是相當驚人。

騰訊則有較天然的優勢,微信是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的重要入口,他們喜歡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裡轉發各種養生內容,熱衷於發紅包。據企鵝智庫的報告顯示,微信紅包在50歲以上的用戶中達到了64.6%的滲透率和28.1%的活躍度。

此前據微信統計的數據顯示,微信上超過55歲以上的用戶僅佔1%,全國老年人口多達2億。若是能加上這2億多的老年人口紅利,騰訊無疑就又多了一個早日實現流量變現的機會。

此外,騰訊還早早盯上了主打社群類、溝通類的社交電商「拼多多」,而拼多多則是打入中老年市場的利器,可以說在這個消費場景裡,騰訊也率先入局。還有美篇和小年糕,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中老年應用」,在年輕人看不見的知青群、老戰友群裡,它們被口口相傳,低調擴張。抖音、快手、趣頭條紛紛調整戰略,發力爭奪中老年用戶。

今年疫情背景下,家人、鄰居等熟人空餘時間增多,幫助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快速推進了數字進程。各大廠商積極投入的社區團購,也激勵了團長帶、幫、教老人下單生鮮百貨,起到了良好的帶動效果。

未來,當社會各界為老人提供高水準的數字服務和支持時,應當不忽視、不放棄任何一位需要數字服務的老年人,儘管老年人群體內部確實存在健康狀況、數字能力、支付能力等差異。

這就要求,網際網路企業打造銀髮族產品和服務體驗時,需要以其需求為中心,具備銀髮用戶的內在思維。不要讓新技術的「數字鴻溝」,成為了老年人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的一道障礙。

相關焦點

  • 讓老年人樂享數位化便利 將反向促進技術創新
    方便老年人「觸網」,破除老年人數位化生活障礙加大產品技術的適老化改造,緩解老年人對新技術的焦慮近年來,我國網際網路持續向老年人群滲透,但與不斷增加的老年人數相比,當前老年人群上網比例仍較低,在已經「觸網」的老人中,也有很多人無法安享數位化生活。障礙究竟在哪裡?
  • 讓更多老年人樂享數位化便利 哪些方面還需發力?
    方便老年人「觸網」,破除老年人數位化生活障礙  加大產品技術的適老化改造,緩解老年人對新技術的焦慮  近年來,我國網際網路持續向老年人群滲透,但與不斷增加的老年人數相比,當前老年人群上網比例仍較低,在已經「觸網」的老人中,也有很多人無法安享數位化生活。  障礙究竟在哪裡?
  • 讓老年人樂享數位化便利 紫帽幫助老年人學習使用智能產品
    晉江新聞網12月20日訊 線上預約掛號、掃碼支付貨款、網約汽車出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突飛猛進,數位化在改變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同時,也使部分老年人感到無所適從——因掃不出健康碼而徘徊在商場、小區門口,不會行動支付在收銀臺干著急,不會線上預約去醫院得慢慢排隊等情況屢見不鮮。
  • 從技術鴻溝到身份建構,數位化對老年人究竟意味著什麼?
    近期,輿論不斷爆料多起老年人在數位化時代的各種窘境,他們被認為是數位化時代的「弱勢群體」。爭議之餘,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2020年底前要「集中力量推動各項傳統服務兜底保障到位,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
  • 6月這16趟動車組列車特、一等座票價打折啦
    6月這16趟動車組列車特、一等座票價打折啦 作者:李慶海 2019-05-09 09:42   來源:瀋陽晚報
  • 【地評線】賀蘭山網評:等一等「走得慢」的老人
    同時還配有導醫、志願者、社工等,老年人有任何就診需求都能得到及時回應……  如何讓數位化時代充滿溫情,這兩家醫院的做法值得借鑑。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數位化飛速發展帶來的是工作生活的高效便捷。然而,我們也無法迴避一個基本現實:一端是日新月異的技術創新,另一端卻是持續增長的老齡化人口,橫亙其間的「數字鴻溝」正不斷被拉大。
  • 開發有針對性的產品,保留「非數位化」的服務選項讓老年人更好融入...
    原標題:開發有針對性的產品,保留「非數位化」的服務選項讓老年人更好融入數字生活(消費視窗·發展銀髮經濟①)當「數位化」遇到「老齡化」,一方面老年人的生活因「數位化」而更便利,另一方面,跟不上「數位化」發展步伐的老年人也不在少數。讓老年人更好融入數字生活,是推動銀髮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眼下,一些地方正在加快探索,提供適老化產品、開設智能培訓班、開展個性化服務,讓老年人充分享受數字生活。
  • 幫助解決「數字鴻溝」 不斷增強老年人幸福感
    最近,老年人出行「被智能技術所困」的現象頻頻引發關注,為激活社保卡,九旬老人到銀行被抬起識別人臉、坐公交不會掃健康碼被拒載、冒雨到社保局用現金交醫保被拒收......智慧科技的高速發展,讓步履蹣跚的老年人已經追趕不上社會前進的步伐,智能技術、數位化服務就像一道無形大門,將他們拒之門外,讓很多老年人無所適從。  智能時代不能落下老年人,他們需要被關心關愛。
  • 一等座和二等座的區別 一等座和二等座的區別有
    現在隨著高鐵的普及,高鐵已經成為大家出行考慮的前三種出行方式之首,但出於經濟實惠考慮,我們通常會選擇購買二等座,很多坐過一等座的乘客覺得一等座給人最大的感覺便是寬敞舒適。那麼高鐵、動車的一等座和二等座有什麼區別呢?
  • 深度觀察:讓更多老年人樂享數位化便利
    一邊是日益凸顯的老齡化現象,一邊是飛速發展的數字化社會,如何讓廣大老年人也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盡享科技進步的紅利?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小度智能屏正式上線「長輩模式」 率先開啟老年人數位化生活之路
    近年來,雖然移動網際網路在不斷普及,但仍然有龐大的 「非網民群體」在被逐漸「邊緣化」,老年人因為生理機能的逐漸衰退,成為這一群體的典型代表。隨著中國老齡人口的快速增長,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
  • 閃電評論|資訊時代,用充分的關愛讓老年人遠離「數位化孤獨」
    顯而易見,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網際網路平臺提供的豐富多元的內容,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生存方式。在網上,他們閱讀內容,觀看視頻,或者打遊戲,豐富著自己的生活。不過也正如報告所揭示的,老年人之所以喜歡上網,是因為現實中的孤獨無法排解,網絡無意中成了眾多老年人生活的寄託和依賴。
  • 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宣布投資 850 億美元,加速電氣化和數位化轉型
    IT之家12月6日消息 梅塞德斯 - 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車製造商,以及第二大卡車製造商。公司旗下包括梅賽德斯 - 奔馳汽車、戴姆勒卡車 / 客車、戴姆勒移動 / 金融三大業務。
  • 快評|在數位化的今天,城市如何譜寫「尊老新篇」
    這些天,隨著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怎麼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引發全社會的熱烈討論。就當前來說,不少老年人使用"健康碼"遇到困難是社會關注度最高也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 閃電評論丨智能化時代不能以扼殺老年人對美好生活嚮往為代價
    面對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前,將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切實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
  • 動車一等座和二等座的價格為什麼相差懸殊的原因
    在這澄清一點,說這些不是為了說坐一等座的人本質上比二等座的人身份高,這是經過本人及大多數人看到的來陳說一等座得情況。固然我們共同享用出行的過程,選一等座的人常常是為了更好的休息或者更好的完成貿易任務,選二等座往往是為實惠,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就行,許多人會炫耀乘坐一等座,坐一等座並不是你的資本,只是在我們滿意出行需求而已。
  • 消除老年人就醫「數字鴻溝」,我們去這幾家醫院看了看……
    老年人就醫  看病就醫是很多老年人生活的剛性需求。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50條措施,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國家出手,從掛號渠道、服務窗口、就醫指導、簡化流程、居家老人服務、「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 讓「走得慢」的老年人也能享受生活便利
    12月6日下午,白楊街道伊薩卡社區聯合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志願老師」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老年人智慧型手機一對一輔導」活動。20餘名「大齡學生」參加本次輔導,學習手機購物、微信聊天、網上掛號等十餘項實用技能。
  • 當十代星徽傳承,遇上新一代奔馳E級的數位化革新
    穿越了半個多世紀,奔馳已經把E級塑造成了汽車行業裡最聲名顯赫的一張名片。隨著時光的流轉與打磨,奔馳E級已經不僅是德國製造最高水品的工業產品,更是汽車行業發展的推動者,還是標榜社會身份地位的標籤。
  • 美國火車硬座,中國的高鐵一等座,區別在哪
    很多人去海外旅行不僅僅是為了體驗異國風情,為了學習和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和習俗,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 另外,旅行中可以得到很多有趣的見聞提高自己的見識, 例如,一些去美國玩的遊客在比較了美國列車的硬座和中國高鐵的一等座後非常吃驚, 有些網民說:「難怪他們不修高鐵, 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