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恐龍博物館嚇到腿軟?聽聽心理專家怎麼說

2021-01-20 新湖南

■科普一下

什麼是巨物恐懼症?

巨物恐懼症屬於恐懼症,是神經症的一種,指患者對於某些特定的巨大對象有無法控制的恐懼感。

症狀:

看到巨大物體等東西,會出現呼吸困難、心悸等身體狀況。

辨症與治療:

如果在看到巨物時出現了呼吸困難、心悸等身體症狀,可能就達到了神經症的症狀,需要尋求醫生的治療。

如由於巨大物體太醜等原因,僅造成視覺上的不適,沒有那麼強烈的身體症狀,可能就沒有達到神經症的症狀,不要誇大這種感知。

五一假期,各個景點幾乎都「爆滿」,九寨溝、峨眉山、四川瀘沽湖、邛崍天台山、樂山大佛等景區門票售罄的新聞也登上網絡熱搜。

不過,除了這個熱搜以外,樂山大佛還以另一現象被網友火熱討論著,那就是「巨物恐懼症」。不少網友在網絡平臺說自己有「巨物恐懼症」,對於某些特定的巨大對象有無法控制的恐懼感。他們表示,在看到樂山大佛以及其他巨大的物體後,會內心緊張、呼吸困難,更有甚者會留下心理陰影。

那麼,「巨物恐懼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真有這種心理疾病嗎?

#巨物恐懼症#登熱搜 話題閱讀量達1.9億

#巨物恐懼症#話題近日在網絡上引起熱議,不少自稱有「巨物恐懼症」的人在網上發帖表示,自己在看到巨大物體,甚至是天體的大型圖片時,都會十分難受。

「第一次看到樂山大佛的圖片我還是個小孩子,瞬間就嚇蒙了,被恐懼感壓迫,簡直就是童年陰影。」

「朋友第一次帶我去一個景區,結果進去看到5層樓高的雕像,我當場嚎啕大哭,朋友還一直嘲笑我。」

「初中的時候看天文科普類節目,總是得找東西蓋住自己,蜷縮在沙發一角,渾身發抖卻想要繼續看下去。」

……

搜索「巨物恐懼症」,會看到不少網友分享這樣的類似經歷。目前,豆瓣相關話題的討論組已有1200多人,微博#巨物恐懼症#話題也登上熱搜,閱讀量達1.9億。網友們用「窒息」「發抖」「心悸」「嚇到腿軟」等詞句,來形容自己看到巨物時的感受。

網友吐槽:

「看到巨物害怕、頭暈、起雞皮疙瘩」

26歲的小魏就表示自己有嚴重的「巨物恐懼症」。小魏說,第一次被巨物嚇到,是她讀小學時和家裡人去寺廟,被巨大的雕像嚇到。「但是我不知道自己是怕巨大的東西,以為自己只是害怕寺廟。直到我後來去了恐龍博物館,那才真的是呼吸困難。」小魏說,自己在恐龍博物館裡頭都不敢抬,一抬頭就腿軟,「後來我媽還讓我寫觀後感,我根本都沒怎麼看,太嚇人了。」

了解到自己這種狀況被稱為「巨物恐懼症」,是在小魏讀大學時,她在微博上看到了關於「巨物恐懼症」的討論,才恍然明白自己可能也是這種症狀,「還有深海恐懼症、幽閉空間恐懼症,都是那時候一起知道的,但這些症狀我都沒有,我只有巨物恐懼症。」

「你知道我的巨物恐懼症嚴重到什麼地步了嗎?那時候某品牌店在春熙路搞了一個大型的蛇狀雕塑,我壓根不敢路過,那會兒去春熙路都是繞開那個入口進去的。」小魏說,但自己也沒有像其他網友說的那樣看到巨物會嘔吐、嚎啕大哭,「我就是害怕,起雞皮疙瘩、頭暈。」

小魏說,自己的「巨物恐懼症」也是分情況的,「高樓、大山這些我都還好,但是那種具象化的雕塑之類的,我是真的扛不住。」

專家揭秘

需要區分是否達到神經症的症狀

「巨物恐懼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成都市武侯區心傳青少年心理服務中心理事長、心理諮詢師餘宓宓表示,在心理學中,所謂「巨物恐懼症」屬於恐懼症,而恐懼症是神經症的一種。

「恐懼症中會有一些具體的症狀,比如廣場恐懼症、幽閉空間恐懼症、尖銳物體恐懼症等,包括巨物恐懼症,也是其中的一種說法。」

據悉,神經症是一組精神障礙的總稱,包括神經衰弱、強迫症、焦慮症等等。餘宓宓說,如果人看到尖銳物體、巨大物體等東西會出現呼吸困難、心悸等身體狀況,那是一種病態的心理現象,都統稱為神經症。

需要注意的是,大家要區分自己的症狀究竟有沒有達到神經症的症狀。餘宓宓說,如果在看到巨物時出現了呼吸困難、心悸等身體症狀,可能就達到了神經症的症狀,這種痛苦程度跟焦慮、抑鬱的痛苦程度差不多,這就需要尋求醫生的治療。

「但還有一種情況,有可能是巨大物體太醜等原因,造成了觀者視覺上的不適。如果你看到了一些巨物覺得不舒服、不適,沒有那麼強烈的身體症狀,那麼就可能並沒有達到神經症的症狀。大家不要誇大這種感知,做壞的自我暗示,不要覺得自己患了恐懼症這樣的神經症。」 (記者 葉燕 彭驚)

[責編:姚帥]

[來源:成都商報]

相關焦點

  • 在恐龍博物館嚇到腿軟?「巨物恐懼症」上了熱搜
    他們表示,在看到樂山大佛以及其他巨大的物體後,會內心緊張、呼吸困難,更有甚者會留下心理陰影。那麼,「巨物恐懼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真有這種心理疾病嗎?#巨物恐懼症#登熱搜 話題閱讀量達1.9億#巨物恐懼症#話題近日在網絡上引起熱議,不少自稱有「巨物恐懼症」的人在網上發帖表示,自己在看到巨大物體,甚至是天體的大型圖片時,都會十分難受。
  • 聽聽教育專家怎麼說
    聽聽教育專家怎麼說 2020-10-29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溫馨提示】預防呼吸道傳染病,聽聽專家怎麼說
    【溫馨提示】預防呼吸道傳染病,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1-11 2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壽命究竟有多久?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畢竟它已經滅絕了,科學家們只能通過猜測,有不少人認為恐龍的壽命只不過短短幾年,這幾年中雖然它擁有龐大的身形,但終究避免不了一死,也有人認為恐龍的壽命極長,繁衍速度驚人,一直以來這個問題都在困擾著科學家。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壽命究竟有多久?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 目擊者親歷酒店坍塌瞬間:嚇到腿軟手抖 眼含淚水
    目擊者稱,突然聽到巨響,一抬頭整棟樓都塌了,當時揚塵四起,碎片也有砸過來,一輛車的屁股被砸到翹起來。嚇到腿軟手發抖,眼裡都是淚水。 坍塌酒店公共畫面曝光:坍塌僅用2秒 車輛加速躲避 視頻顯示,3月7日晚間,涉事樓房坍塌前幾秒,其周邊未發現有任何異常。
  • 告五人搭熱氣球升上高空 嚇到腿軟 死抓欄杆不放
    記者翁子涵/臺北報導甫入圍今年金曲最佳新人獎的告五人,日前受邀擔任臺東熱氣球閉幕光雕音樂晚會表演嘉賓,現場演唱獲選為閉幕晚會的主題曲《新世界》,更嗨唱《披星戴月的想你》、《愛在夏天》等歌,他們也首度乘坐熱氣球,3人又緊張又興奮,升到空中約762公尺的高度見到臺東壯闊的美景,主唱雲安和犬青嚇到腿軟之餘
  • 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可是如果與那些博物館中的史前動物化石相比,藍鯨或許還能保住霸主的地位,可大象絕對只能算是弟弟!這就讓很多網友感到奇怪了,同樣都是在地球上生活,可為什麼那些史前動物的體型一個個大得不得了,而到了如今,只有藍鯨這一種生物?
  • 一顆小行星真的能毀掉恐龍嗎?看看專家們怎麼說
    審核:小文引言:考古人員通過不斷地發掘和研究恐龍化石,逐漸揭開了史前時期地球的面貌。那是一個普遍存在龐然大物的地球,恐龍是最常見的物種,但是它們最終也逃脫不了滅絕的命運。一次小行星撞擊真的能夠導致恐龍滅絕嗎?來看看專家們怎麼說。
  • 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當地博物館派專家赴現場勘查
    下午2時許,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自貢市恐龍博物館附近)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當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館方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因為對恐龍化石有所研究,李先生分析,該骨骼化石應該是恐龍的脛骨,即小腿骨,長約110多釐米,應該是蜥腳類恐龍,體型較大,食素。
  • 人到中年的你,是該堅持鍛鍊,還是該一動不動?聽聽專家怎麼說
    有的人到了中年,肚子就成了「遊泳圈」了,為了美的外在,很多人都會有選擇鍛鍊減肥;但是有的人會認為人到了中年是不需要鍛鍊的。人到中年的你,是該堅持鍛鍊,還是該一動不動?聽聽專家怎麼說吧!一、人到了中年是堅持鍛鍊還是放棄鍛鍊?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又到一年開學季,也是書皮最暢銷的時候。可出現在網絡上的一些報導,卻嚇壞了家長們。塑料書皮真的有毒嗎?哪種書皮最安全?面對這些家長和學生們最關心的問題,答案您往下看!乍一看真是嚇了一跳,再仔細閱讀這些文章,發現裡面都提到了鄰苯二甲酸酯和多環芳烴等幾種化學物質。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指出,2019年,我國的在校中小學生人數約為1.94億。按每人每學期使用10張塑料書皮計算,每學期至少就有19.4億張塑料書皮每日陪伴在孩子身邊。有毒?無毒?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六站——重慶自然博物館,中國恐龍在重慶
    「中國恐龍的新家」活動已經安排上了 讓我們每周帶你前往一個博物館 看望住在那裡的中國恐龍明星們! 走進中國恐龍的新家 第六站 恐龍在重慶 從1957年的合川馬門溪龍 到1976年的上遊永川龍
  • 來聽聽省疾控中心專家怎麼說
    來聽聽省疾控中心專家怎麼說 2020-03-15 0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顧婕瞬間嚇到腿軟:饒了我吧!
    在以後的劇情當中羅檳找到了重要的證據,勢必要幫老大洗脫罪名,這一切都是顧捷在暗中作梗,知道羅檳有了證據,顧捷立馬嚇到腿軟,向羅檳求饒,不得不說為了達到目的真的是不擇手段呀。——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自貢恐龍博物館 帶你走進侏羅紀世界
    汽車在寬敞、流暢的高速公路上飛馳,兩個多小時前還在成都,在車上打個盹兒,睜眼便是舉世聞名的自貢恐龍博物館。自貢是侏羅紀「恐龍之鄉」,以恐龍化石埋藏點多面廣、數量巨大、種類眾多、保存完好、層序連續等特點著稱於世。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自貢市東北部,距市中心10公裡,是在「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建設的大型遺址類自然博物館。
  • 超刺激的三大水滑梯,一個特別高,一個會旋轉,最後一個嚇到腿軟
    旅遊是一項很好的戶外活動,它能使人心胸開闊,心曠神怡,調節人心理活動,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本文章由全球遊歷獨家發布,歡迎小夥伴們閱讀。超刺激的三大水滑梯,一個特別高,一個會旋轉,最後一個嚇到腿軟!第一個位於巴西,也被人們稱作是世界上第一高水滑梯,它的高度足足有十四層樓那麼高,而且它幾乎是垂直於地面的,遊客們來到這裡想要體驗的時候,必須先要自己爬到最頂端,然後再從最頂端順著滑梯留下來,這樣滑下來的整個過程,僅僅也只需要五秒鐘的時間,最高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102公裡。
  • 走進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展品。中國經濟網記者宋雅靜/攝  中國經濟網自貢4月26日訊(記者宋雅靜)說到自貢,不得不提起恐龍。自貢市旅發委宣傳科長董以向中國經濟網記者介紹,自貢是亞洲恐龍王國,已發現的有170餘處恐龍化石點。25日,全國網媒自貢行採訪團走進自貢恐龍博物館,回溯侏羅紀時期的自貢恐龍世界。
  • 乙流來襲莫慌張,聽聽專家怎麼說……
    乙流來襲莫慌張,聽聽專家怎麼說…… 2019-04-14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自貢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已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四川自貢市有「恐龍之鄉」之城,在自貢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近日,市民在自貢市大山鋪發現恐龍化石,經過專家勘查和充分準備,自貢恐龍博物館專業人員對這一恐龍化石進行了挖掘,到23日18時,這塊恐龍化石終於與周邊的巖石完整分離。現場發掘人員多人合力抬起這塊重約三四百斤的恐龍化石,將化石安全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 中國成恐龍化石寶庫 專家稱中國恐龍世紀已來臨
    但到2006年,中國發現的恐龍種類升至101種,緊隨美國108種之後,超過蒙古的61種。  而截至2010年,中國的恐龍種類已躍居世界首位,達132種,美國依然是108種,蒙古國65種。  近年來,中國恐龍探索事業又更進一步,有若干重大的恐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