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雷鋒網新智駕體驗了小鵬的 NGP 工程版。
不得不說的是,小鵬選擇的這個路段是一條有足夠誠意的路段,從廣州南沙花園酒店,途徑南沙大橋、虎門大橋、全長87KM。
這是廣州至深圳的主流路線,南沙大橋車流量已佔珠江口過江總車流量的50%,用一個數字來舉例,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統計,僅8月2日—9月2日,南沙大橋日均車流達到12萬輛。
與此同時,路上紛紛穿插著大貨車和不間斷出現的「雪糕筒」,在這種路況之下,小鵬順利地完成了自主變道、車道保持、自動限速調節、交通錘識別和避讓。
值得一提,在將近60分鐘的車程裡,大多數的時間都是處在自動駕駛的狀態。
可以說,這是對領航自動駕駛的全面挑戰。在智能汽車的加速賽當中,以特斯拉、小鵬、蔚來等新興勢力崛起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在智能駕駛興起的當下,這一批新造車勢力正在引領乃至定義自動駕駛。
在這一批廠商當中,小鵬是將自動駕駛當成是命脈一般的存在。
小鵬的 NGP 啟動方式非常便利,撥杆往下撥兩下就能自動開啟,系統會自動識別是否符合開啟的條件;
由於提前加入了高精度地圖作為 NGP 的核心傳感器,在高精度地圖掃描之初,就加入了對限速的要求,因此 NGP 也進行自動限速調節。據現場的工程師告訴雷鋒網新智駕:現階段的地圖更新速率是三個月一次。
將近30分鐘的體驗歷程當中,NGP 實現了多次自主變道,對於變道的策略,判斷的依據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導航的數據;第二是來自於速度的數據,系統會計算相鄰的兩條車道之間的車流速度、以及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會檢視車道線是否是實線還是虛線,周圍的環境是否適宜進行安全變道,從而再進行是否變道的決策。
據實地體驗過程中,小鵬的自動駕駛工程師告訴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 NGP 在開啟過程中,會計算周圍的所有道路交通參與者的速度。」
整個 NGP 的決策,小鵬做了大量的本土化思考和決策優化。
比如在整個變道的過程中,會進行同步提速,使得整個變道的過程順暢;更重要的一點是,在中國的高速環境下,大部分的情況,主道和匝道之間都有著巨大限速差,如果沒有響應的策略調節,將會在安全以及體驗性上,大打折扣。此外,小鵬的NGP 提前2公裡進行匝道的換道,並同時進行梯隊降速。
在整個高速路段的體驗過程當中,不斷有施工的情況,有著非常多的雪糕筒(交通椎形筒)以及路障的設置,NGP都成功識別並採取相應決策。
整個的過程,NGP 的決策都非常果斷和乾脆。而流暢的背後是一整套算法和截止至目前為止最強大的硬體配置在支撐。
在此次的工程版的NGP當中,14個攝像頭並沒有完全打開,前方2個攝像頭打開,左右兩側攝像頭打開。據小鵬的自動駕駛工程師告訴新智駕:「P7 的感知範圍是 350米,以車為圓心的橢圓形感知範圍。」
在新智駕體驗將近結束的階段,也就是——駛離高精度地圖覆蓋的200米,系統自動降級為 LCC / ACC ,保證車輛是處在於一個受控並且等待用戶接管的狀態。
高速公路的細分場景非常多,匝道、隧道、修路場景、立體交通當中的定位這些都是構成挑戰的自動駕駛場景。據悉,小鵬已經通過了中國的最長高速路段的隧道。
對於一套是否好用的NGP,小鵬的自動駕駛副總裁吳新宙用到了 L4 中人工接管率為評價標準,可見是有足夠的信心和底氣的。
在1024 的現場,何小鵬也立下了一下目標———2021年的Q1 ,從廣州到北京的高速路段,小鵬的 NGP 要做到全程 0 接管。
小鵬 P7的硬體配置是豪華的且超前的。
12 個超聲波傳感器+5 個高精度博世第五代毫米波雷達、13 個自動駕駛攝像頭、1 個車內攝像頭、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定位;有著強大的計算單元 —— 搭載了英偉達DRIVE Xavier計算單元。
如前文所言,目前這套已經是成熟狀態的NGP,只用了部分的攝像頭,可以想像的未來的進化空間其實是非常大的。硬體上的預埋,也為未來的進化留下來了非常充分的基礎,同時也使得更高階/更多自動駕駛功能釋放成為可能。
和硬體相比,更為核心的潛力和優勢在於小鵬是唯二兩家全棧自研量產車企。全棧自研的優勢在於自主可控,需要配合供應商的地方相對應變小,更為重要的是數據自主。
而更有想像空間的地方在,隨著 P7 交付數量越來越多,數據的累積也將會越來越多。
在1024 的現場,吳新宙也表示:「目前的小鵬算法基於數據驅動的。」
隨著車輛交付數量的累計,通過影子模式,車輛所收集數據的將會越來多,對於路況的理解將會越來越深,對於corner case 的理解也將會越來越深,後續隨著經過大量的仿真,在仿真中不斷迭代算法,調優算法,形成一個不斷進化的閉環。
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算法的優勢是邊際遞減的。數據優勢帶來壁壘性的優勢。
何小鵬在1024的現場,也分享了對於 XPliot 的進化思考,他認為在2020年 — 2022年期間,屬於智能汽車的蓄勢期,在這個期間XPliot 2.5、XPliot 3.0、XPliot 3.5將會每年升級;
2023年— 2024年則是處於智能汽車爆發年,屆時 XPliot 4.0 釋放;2025年則是智能汽車的顛覆期, XPliot 5.0 將會達到完全智能的階段。
總結
小鵬P7 的XPliot 是有足夠多的本土化思考和足夠好的場景處理能力。
並且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達成現階段的水平,可以說是進化得相當快速。足夠前瞻的硬體架構,足夠強大的算力,都為後續的進步打下了夯實的基礎並且也贏得了比對手更多的時間優勢。
與此同時,P7 也面臨著部分的市場壓力,包括Model 3 的價格的進一步的下探,屆時將會形成更為激烈的競爭格局。
目前小鵬對智能駕駛、智能交互的執著已經在其品牌形象上留下了鮮明的烙印,但小鵬所倡導的「智能」往往需要深度體驗過後才能形成用戶黏性,
因此,如何突破這些來自市場以及品牌爬坡層面的挑戰將是擺在小鵬面前的一道難題。
期待一個更好的自動 XPliot 和想像一個因自動駕駛而更加美好的未來。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