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3歲登基,4次為帝,只為1句話,惹理髮師與眾人捧腹大笑

2021-01-09 淳幀通安

中國歷史上關於帝王的傳奇故事中,清末帝溥儀堪稱極為特殊的一位。用溥儀在自述中的說法,溥儀一生做了四次皇帝,只有第四次做「集體皇帝」,才算真正做回了自己。

溥儀的一生

溥儀一生四次做皇帝,究竟這四次皇帝都是怎麼做的呢?

前三次皇帝人生:溥儀,從擺設到棋子,再到傀儡,從來都沒有做過自己!

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曜之,號浩然,清朝末代皇帝,又稱清廢帝,或宣統帝。

溥儀第一次做皇帝:上臺下臺,一切都在懵懂中度過

溥儀一生下來,原本按照大清祖制,皇帝之位是跟他無緣的,可溥儀的人生又充滿了傳奇色彩,在三歲的時候,他竟然自自然然,在毫無紛爭的情況下坐上了大清國的皇帝寶座。

一個三歲的娃娃,他爹也不是皇帝,溥儀為何會這麼僥倖?也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註定了溥儀出生的時空歲月,他的一生經歷和歷代封建王朝的帝王都不會太一樣。

幼年溥儀

前任帝君光緒皇帝沒有兒子,溥儀的母親蘇完瓜爾佳氏,又是慈禧太后心腹重臣榮祿的女兒,慈禧太后不但特意將其指婚給攝政王載灃,而且還將他們生的兒子溥儀養在宮中。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載湉病重去世,慈禧太后不但將溥儀過繼給同治皇帝載淳,同時,還讓溥儀兼承光緒皇帝之祧,一人挑了兩房。就這樣,溥儀「名正言順」在慈禧太后的命令下繼承了皇統。

於是,溥儀很僥倖地成了大清國光緒皇帝之後的繼任者。慈禧被尊為太皇太后。可以說,溥儀的這個皇帝位的獲得,即沒有經過康熙時期殘酷的「九子奪嫡」事件,更沒有走雍正之後神秘的「正大光明」扁「秘密立儲」規則,一切得之,全靠運氣,絲毫沒費吹灰之力。

溥儀

然而,就連溥儀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天下的便宜果然不是好撿的,特別是他的這個皇帝之位,表面看似十分榮耀,到後來的人生,他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副捆著他透不過氣來的「枷鎖」!不但從此沒了自己的人生和自由,只有滿滿的辛酸,而且還給自己打上了歷史永遠洗涮不掉的「亡國之君」的名號。

因為誰人不知,歷史上的溥儀,他不但是大清朝的最後一任皇帝,而且是中國2000多年封建帝制的最後一任皇帝。當然,這樣的人生,在腐朽沒落,風雨飄搖的晚清時代,幼年登基的溥儀他的人生並不能自己做主。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病逝,溥儀登基繼承大統 ,第二天,也就是11月15日(下午2時左右),在溥儀剛登上帝位的第二天,慈禧太后又病逝於中南海儀鸞殿。而此時,正是三歲的溥儀登上帝位的第二天!

慈禧太后

臨終前,慈禧曾留下這樣的訓言:

「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

由此來看,慈禧還是知道一些歷史的規則和教訓,可唯獨她卻無法預測自己的身後事,以及沒有反省自己所做的事情——讓一個年僅三歲的幼兒溥儀坐上皇帝寶座,他能處理國家大事嗎?而且還是在各種社會矛盾累積到極點,以及內憂外患並存,甚至說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難時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時代。

溥儀的繼位,從這一點來說,慈禧太后的身後安排,實際是極其不明智的。慈禧太后,她想到了女人不可幹預國政,太監不可專權,卻為何唯獨沒有想到三歲的幼兒不能主持國政,以及帶領中華民族驅除韃虜?這一切,我們不得而知。

在溥儀登基三年後,武昌起義爆發,在清廷內部各派勢力的較量下,年幼的皇帝指揮不動軍隊,縱然下了《罪己詔》也沒用。這時候,袁世凱藉機總攬大權,不僅迫使載灃辭去監國攝政王職務,又用各種優待條件為誘餌,要求溥儀退位。民國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臨朝稱制,以太后名義頒布了皇帝《退位詔書》。

至此,溥儀匆匆結束了自己第一次做皇帝的歷程,前前後後也就三年時間而已。

溥儀第二次做皇帝:如過家家般,前後匆匆忙忙只有10天

接著,溥儀第二次做皇帝的時候,那是在1917年的張勳復闢,而這一次,溥儀也僅是坐了10天皇帝就被趕下臺。而且,在這次復闢帝位期間,還曾有1架共和飛機於紫禁城上空投下一枚小炸彈,炸到了紫禁城內東六宮的延禧宮,所幸當時的破壞屬於輕度,這次轟炸,在歷史上被認為是東亞第一次空襲。

張勳復闢

因此,這對於溥儀來說,不難想像,從重新即位皇帝到被迫退位,不但時間極短,內心所留下傷痕的烙印也不淺。

溥儀第三次做皇帝:鮮花鋪設的陷阱,從帝王到囚徒的落差

後來,又到了1932年,溥儀又邂逅了一次做皇帝的機會,但這一次,是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做了偽滿洲國的皇帝。

儘管,對於這次做皇帝,一開始看似日本人對他大力支持和極為尊敬,可到了後來,溥儀才發現,原來這才是有生以來遇到的最大陷阱,簡直如進了囚籠,在溥儀的身邊,偽滿洲國的禁衛隊都早被日本關東軍收買,溥儀想逃跑,可結果,每次的逃亡計劃都被告密以失敗告終。

溥儀

直到後來,還是蘇聯人將他帶了出來,人生命運才算有了轉折,並因此開啟了一番自我反省式的人生改造……

整體而言,回顧溥儀人生前三次做皇帝的經歷,每次,他自己的思想和靈魂,都是在任人擺布下如同演戲一般走著過場,從來都沒有做過真正的自己。

第四次皇帝人生:溥儀,沒了帝王的冠冕,卻找回心中的自由王國!

當然,後來的溥儀也算比較幸運的,就是他後來在新中國的思想改造下,內心徹底覺悟,並獲得特赦,而且擁有了一個特殊的身份,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公民。溥儀仗著這個身份,還參加了民主選舉投票。對於此種體驗,用溥儀的原話來說,他覺得這是自己人生第四次做皇帝,叫做「集體皇帝」。對能夠自由參加民主選舉的真實感悟溥儀如是描述:

「我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獲得了選舉和被選舉的全部權利。現在我同其他中國人民一樣,是一個『集體皇帝』。」

由此可見,溥儀對他人生第四次做皇帝,而且是和大家一起做「集體皇帝」,這樣機會的擁有,是他整個人生都從未有過的開心。儘管,民主選舉投票在一般人看來再正常不過。

毛主席與溥儀

溥儀在獲得合法公民身份以後,他的覺悟提高了,總算好好的做回了自己,擁有人生絕對的自由和快樂!

在平時工作不忙的時候,溥儀還會寫寫書,其中有本書名叫做《我的前半生》,這本書,他詳細講述了自己如何從一個毫無自由的「末代帝王「到我國自由公民的人生轉變。其中,還記載了這麼一樁有趣的事:

一次,晚年的溥儀去理髮店剪頭髮,他剛坐到理髮店的椅子上,就發現一個從未見過的東西,他問理髮的師傅,旁邊位子上嗡嗡作響的是什麼東西呢?

理髮師傅告訴他,那是吹風機。

從小在皇宮長大,後來在傀儡政權的禁錮中成長,然後又很長一段人生在監獄中接受改造的溥儀,儘管此前,他一生有三次被人扶上皇帝的寶座,但對於市井鄉民來說並不算陌生的吹風機,可對溥儀這樣有著如此特殊經歷的人來說,顯然他是不曾見過,也十分好奇的。

當他聽完理髮師傅的介紹,緊接著又問出了一句:

「先吹風還是先理髮?」

此言一出,理髮師傅和在場的人個個都被他逗樂了,不禁捧腹大笑!這時,理髮師傅笑著不解地問溥儀:「你沒理過發嗎?」

當然,至於當時的人們知不知道溥儀就是曾經的末代皇帝,但大家當時一定覺得這個人很奇怪吧。而對於溥儀來說,顯然,儘管略顯無知,但他內心還是滿心歡喜的。

至少,溥儀他可以自由行走,可以自由和大眾交流,還可以在自由融入集體的過程中,深入民間生活,學到不少曾經在深宮中,以及偽滿洲的禁錮中永遠不可能知曉的生活常識。至少,他這個過時的末代皇帝,也總算跟上了時代步伐,沒有被歷史徹底淘汰。

溥儀

結語:

溥儀的一生,做皇帝的次數真不少,而唯獨最後一次,做了「集體皇帝」,擁有合法公民身份的溥儀,雖然看似身份普通,摘去昔日帝王的冠冕,但他的感覺,比此前任何一次都舒暢,並找回了自己心中真正的自由王國。否則,如果不然,他這個末代皇帝的一生,都將與委屈和辛酸相伴而過了。當時,這在外國人看來,以溥儀這樣的身份,能夠在新中國得到如此善待,和生活得如此自由自在,無不覺得是一種奇蹟!

#溥儀#

『文/淳幀通安,筆名宏羅,本文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留言、探討,感恩關注!』

相關焦點

  • 溥儀晚年理髮時,問了理髮師一個什麼問題,惹得眾人捧腹大笑?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溥儀就是這個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風雨飄搖,社會交替,溥儀作為封建社會的代表人物,被紅軍衛兵俘虜,淪為了戰犯。他一生可謂傳奇,共登基為皇帝3次。第一次是繼承了先人的皇位;第二次是1917年張勳復闢,做了十天皇帝;第三次是1932年赴偽滿洲國當了一個傀儡皇帝。其實這對他是不公平的,他3歲就登基為皇帝,什麼都不懂,6歲就退位,也是什麼都不懂,所有人都只是想利用他,用他維護封建統治,用他維護自己的利益,用他企圖控制中國。人們都只想利用他,沒有人教他,他雖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實際上不過是所有人手中的餌。
  • 偽滿洲國成立時,溥儀拿出珍藏20多年龍袍,不料卻引得日本人捧腹大笑
    清末帝溥儀,1906年出生,同時也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3歲登基,由隆裕太后代為掌政。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次年,在袁世凱逼迫下,隆裕太后無奈在《清帝退位詔書》上蓋下寶印,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此宣告結束,這一年溥儀年僅6歲。原紫禁城內眾人得以繼續在舊時皇宮中享受從前待遇,因此溥儀的童年可以說依舊是錦衣玉食。
  • 末代皇帝溥儀3歲登基那一年,生父載灃,一句話預示著清朝結局
    但遺憾的是,因為閉關鎖國,因為小農經濟的思想局限,中國和西方差距越來越大,尤其是隨著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清朝越發落後於西方,最後更是迎來了鴉片戰爭等,被欺負,被打壓.....最後迎來了亡國,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布了清帝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 收好:年僅3歲就當皇帝,末代皇帝溥儀的登基大典老照片
    【轎子中的小溥儀】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這個在中國歷史上統治了300多年的王朝在辛亥革命的槍聲中,土崩瓦解。皇帝,也成了過去式。溥儀坐在轎子上,一群太監正抬著他去往太和殿。此時的小溥儀,可能還不知道當皇帝是幹什麼吧。
  • 末代皇帝:晚年理髮鬧笑話,被人笑做「土包子」
    到了清朝末期,本就積重難返的王朝又落到了只注重享受玩樂的慈禧太后手上,不滅亡都說不過去。她不可避免的將早已逐漸衰敗的大清朝推向了滅亡。由於光緒帝與慈禧交惡,光緒帝有沒有子嗣,病重後慈禧在1908年將溥儀被當作繼承人接入了宮中。被接入宮後年僅三歲溥儀註定要成為了見證封建王朝滅亡的人。
  • 74歲理髮師火鉗燙髮走紅:只收4元 可定型3個月
    王維美正在為顧客燙髮(資料圖片)  最近,一段理髮師火鉗燙髮的視頻火了,視頻的主角是74歲的理髮師王維美大爺。  一把燒紅的火鉗,在水中浸一下,然後在頭髮上翻滾。  走進理髮店,木椅子木桌子,屋角一根竹竿上掛著一排洗頭的毛巾,門口長條木椅上,依次坐著等候理髮的顧客。裡面的場景使人感覺時光又回到了上世紀80年代。店主王維美和丁雲珍夫妻倆一邊忙著理髮,一邊忙著招呼正在等候的顧客。  這時,81歲的楊素珍婆婆走進理髮店。「美師,我跑了三趟了,我今天要打火夾哦!」「要得,打嘛!」
  • 溥儀在東北登基時有多荒唐,穿著日本人準備的元帥軍服
    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為了更好地管理東北,想找一個傀儡來治理東北,於是想到了子啊天津的溥儀。1931年11月在日本駐屯軍司令官土肥原賢二的幫助下從天津潛赴旅順,不久到奉天。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儀在東北地區建立滿洲國。
  • 「清憲宗」溥儀一生三登帝位,卻三次成為傀儡,終徹悟
    宣統帝大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公元1908年,統治中國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太后老佛爺駕鶴西去了,光緒帝也跟著走了,留下了千瘡百孔的江山。慈禧太后在臨死之前,指定了醇賢親王奕譞之孫——愛新覺羅·溥儀作為皇位繼承人,其生父載灃為攝政王。這樣不滿三歲的小娃娃溥儀成為了大清帝國名義上的統治者,但真正權力掌握在隆裕太后和載灃手中。但好景不長,公元1911年,用溥儀的話講:一個偉大的人物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袁世凱的逼迫下,隆裕太后代宣統皇帝下詔,宣布遜位。溥儀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
  • 理髮師會給自己理髮嗎?第三次數學危機是什麼
    理髮師悖論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小故事,主人公是一位理髮師。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小鎮上,只有一位理髮師。他理髮有一個硬性規定「我只給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故事講完了,那麼請你思考下這個理髮師會不會給自己理髮?若是他不給自己理髮,那麼他就會給自己理髮若是他給自己理髮,那麼他就不會給自己理髮看到這大家,可能有些懵???
  • 溥儀憋屈事:「天照大神」被篡改為祖宗(組圖)
    溥儀做「執政」時,關東軍在溥儀身邊設「侍從武官」,由日本人石丸志都磨擔任,後來代之以「帝室御用掛」(依照日本皇室制度而設,為「內廷行走」或「皇室秘書」之意)。  「帝室御用掛」是一個特別的官職,是關東軍的化身,負責監視、控制、指揮溥儀。首任「帝室御用掛」為吉岡安直,他是日本鹿兒島人,曾任鹿兒島日軍聯隊大隊長、日軍駐天津司令部參謀、日本士官學校戰史教官等職。
  • 歷史今天:一代戰神拿破崙加冕,末代皇帝小溥儀登基
    104年後的同一天,年僅三歲的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被抱上寶座登基稱帝,又冷又怕的他忍不住哇哇大哭,至高無上的皇權也難顧全日後他顛沛流離的人生。正所謂:權是雙刃劍,榮耀也危險,不如平常心,做個平凡人!(配樂為施特勞斯作曲的《拿破崙進行曲》)1804年12月2日,號稱一代戰神、無擋之軍的拿破崙·波拿巴無視常規,不按套路出牌,在沒有教皇庇護七世的主持下,強行自我加冕,將皇冠戴到了頭上,成為拿破崙一世。妻子約瑟芬博阿爾內也被他加冕為皇后。
  • 溥儀:走過三個時代,平安活至病死,求生背後,9歲起已人性喪盡
    於是,慈禧發動了政變,將光緒帝軟禁在了故宮西側的瀛臺,「戊戌變法」到此結束。光緒被軟禁以後,得了重病,身體每況愈下。慈禧想要另立一個任自己擺布的皇帝,大臣們提議立「大阿哥」溥,而慈禧卻把目光放在了「醇親王」載灃的長子——愛新覺羅·溥儀的身上。於是在1908年12月2日,年僅三歲的溥儀在太和殿登基,史稱「宣統皇帝」。
  • 溥儀臨終前面容僵硬,口中仍喊著的「河車丸」,究竟是什麼東西?
    隆裕太后代理年幼的宣統皇帝與袁世凱籤訂清帝退位詔書那一刻,也就宣告著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君主制制度,正式地成為了歷史。只是當時的溥儀仍能夠居住在紫禁城當中,對於當時年僅六歲的溥儀而言,根本就不能夠理解,籤訂退位詔書對他這個皇帝以及整個清政府而言,意味著什麼。
  • 傀儡皇帝溥儀的憋屈事:日本「天照大神」被篡改為祖宗
    溥儀做「執政」時,關東軍在溥儀身邊設「侍從武官」,由日本人石丸志都磨擔任,後來代之以「帝室御用掛」(依照日本皇室制度而設,為「內廷行走」或「皇室秘書」之意)。「帝室御用掛」是一個特別的官職,是關東軍的化身,負責監視、控制、指揮溥儀。首任「帝室御用掛」為吉岡安直,他是日本鹿兒島人,曾任鹿兒島日軍聯隊大隊長、日軍駐天津司令部參謀、日本士官學校戰史教官等職。
  • 女帝無情賜毒酒,究竟是否只為取信王性命?
    只那冬日裡牆頭的一眼,他此生便認定了她。後來,他成了信王,他不忍自己所愛之人被仇恨圍繞,戾氣不消,而且如今世道皇帝昏庸無能,百姓苦不堪言,信王不惜造反,助敬元登基為帝。敬元自小在冷宮長大,看慣了人情冷暖,自登基起便剷除異己,終於,這一天,到了信王。
  • 溥儀與5個女子結婚,為何沒有留下一兒半女?都是被宮女所害
    在光緒皇帝死去的那個夜晚,慈禧太后親自照敦親王入宮,要讓他的大兒子溥儀登基做皇帝。此時的敦親王內心是崩潰的,他覺得自己的兒子溥儀不能做皇位,畢竟這個時候溥儀只有三歲。只可惜現實不允許他多做掙扎,畢竟這個時候的大清王朝已經處在了風雨飄搖當中。掙扎了一會兒,溥儀就被自己的父親推上了皇帝之位。登基當天的哭鬧,讓溥儀一戰成名。
  • 末代皇帝溥儀家族舊照:圖一是他親生父母,婉容長相堪比絕世佳人
    ·婉貞,而光緒登基是因為慈禧,宣統帝溥儀同樣如此,3歲登基,命不由己。·奕訢,認奕訢長女榮壽固倫公主為養女,政變後,榮祿入慈禧陣營,官至總管內務府大臣,慈禧也就認了榮祿之女幼蘭為養女。 1902年,慈禧西逃至保定,將幼蘭指婚給了光緒帝的弟弟載灃為嫡福晉,彼時載灃已訂好了一門親事,可慈禧位高權重,載灃家不敢違背,載灃的親生母親劉佳氏得知消息後氣得發瘋,但也只敢背地裡咒罵慈禧。
  • 溥儀兩次出訪日本始末,第二次被逼著請回三件假冒的「神器」
    溥儀在長春就任滿洲國皇帝後,曾兩次出訪日本國。第一次是1935年4月6日——5月2日,前後往返共計20天。此次出訪日本,是為了答謝昭和天皇(裕仁)派雍仁親王來慶賀「登基大典」,作為回禮,溥儀親自率一百多名文武官員出訪日本。
  • 女人去理髮店,勸你別對理髮師說這3句話,純屬自己坑了自己
    女生去理髮店最愛說的三句話,每一話都是陷阱,尤其是最後一句,說一次就被坑一次,沒有一次例外,快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招吧! 1、 幫我設計個髮型吧
  • 《塞維亞的理髮師》:巧思妙想喜歌劇
    文 | 曾夏琰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博士生 在剛剛落幕的天津歌劇舞劇節上,《塞維亞的理髮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