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寅」

2020-12-16 廣老師講國學

《說文解字》之十二地支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第三講:寅

今天,我們依然講兩個話題:

第一個:研究「小學」的大師黃侃。

第二個:解讀十二地支的第三位:寅。

第一個話題:「小學」大師黃侃,以及他與胡適之間的趣事。

傳統的國學文化,分「小學」 和「大學」兩大類。「小學」的內容包括: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

「小學」的內容,是打開中國文化大門的鑰匙。所以我們應當將這些內容重新撿拾起來,加以弘揚,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在文化領域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

近代研究「小學」最有名的人士是黃侃先生,他是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學生

黃侃先生在經學、文學、哲學等多個方面都造詣頗深,尤其在傳統"小學"的音韻、文字、訓詁方面更有卓越成就。

人們將他與章太炎、劉師培並稱為"國學大師";稱他與章太炎是"乾嘉(指清朝乾隆和嘉慶年間)以來小學的集大成者""傳統語言文字學的承前啟後人"

主張中國傳統語言文字學的研究應以《說文解字》和《廣韻》 兩書為基礎,他特別重視「小學」內容的系統性和條理性,強調從形、音、義三者的關係中研究中國語言文字學,以音韻貫穿文字和訓詁。廣老師自己也很贊同黃侃先生的這個理念,並處於實踐當中。

他曾發願50歲以後再寫書,可惜的是在他50歲生日剛到的時候就不幸早死。

他在北大講課的時候,經常在講到一個最要緊的地方時就說:「這裡有個秘密,專靠北大的這點薪水,我還不能講給你們聽,你們要想我講,就得另外請我吃飯。」這也是一種調侃吧!

他與辜鴻銘、劉師培並稱為「北大三怪傑」

可惜的是,黃凱先生沒留下自己的專著,他只批註了《十三經》、《文心雕龍》等文獻,他的弟子,根據他的講述提綱,還有隨筆整理了一些他的論述。

第二個話題:解讀十二地支的第三位:寅。

「寅」,本是象形字,甲骨文的字形,就像一支箭。箭在古代念作「矢」。演變到了「金文」的字形時,左右就多了兩隻手,表示用雙手捧著箭,叫做「奉矢」,表示恭敬的意思

到了小篆,這個「箭頭」就變成了一個「寶蓋兒」,變成了一個房子,這就完全失去了原來「雙手奉矢」表示尊敬的這個意思。

那麼如果我們根據小篆的字形來解字,它的意思可能就跑偏了,離造字的本意就遠了。所以許慎在《說文解字》裡說:

也。正月,陽氣動,去黃泉,欲上出,陰尚彊,象宀不達。」

這很費解,我們暫不作多解釋,因為這裡有時代的原因,許慎也是被誤導了的。

段玉裁注:「髕,字之誤也,當作濥。」意思是說,許慎註解中的這個「髕」字是個錯別字,應當寫成「濥」。

總而言之,我們只要記住:「寅」字是象形字,據甲骨文考證為矢形,小篆訛變,本義表示恭敬就可以啦。既然「寅」字的本意是指雙手捧著箭,箭的方向一定要向前射出,箭要射出去才有意義,所以它就有「射進」、「前進」、「演進」的意思,

比如這個「演」字,它就是一個「寅」加上「三點水」就是指水向前進的意思。比如「演繹」,就是指表達出來,像箭一樣射出去了。

《爾雅》裡講:寅,敬也。這就和前面講的甲骨文的原意「恭敬」對應上了。

另外我們經常看到「寅吃卯糧」這個詞,是因為農曆以「幹支」紀年, 「寅」是地支的第三位,「卯」是地支的第四位「寅年」就吃了「卯年」的糧,用來比喻入不敷出,青黃不接的意思。

「寅」字被用於地支的專用字,這是「假借」的一種用法,怎麼樣假借的呢?

我們把「寅」當成一個會意字來拆解。上面是一個寶蓋頭,可以代表廣義上的宇宙(宇宙二字,都是寶蓋頭);底下是一個「黃」字去掉上面的草字頭。

《千字文》開篇第一句就講:「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這一句可以換一種讀法,叫:「天玄地黃,宇洪宙荒。」從這個角度來解,「寅」字是天地的結合體,把天看成一、地看成二,那麼「寅」便是「三」。所以把「寅」放在了地支的第三位。

我們前面的兩講說了,子時指深夜11點-1點,丑時指深夜1點-3點,那麼以此類推,寅時就是指3點-5點。在一年裡邊,它又指陰曆的正月。因為「子」是從十一月開始計算的。

在十二生肖裡,寅配虎。唐伯虎,因為他生於寅年寅月寅時,故取名「唐寅」,因為他又是長子,寅為虎,故又取字「伯虎」。(伯仲叔季,分別代表排行老大、老二、老三、老四)

在五行裡,寅屬木,在東方。《西遊記》中說:「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這說明此時是黎明前最黑暗的那段時光,到了下個「卯時」太陽就從東方升起了,所以「寅」也在東方,在東方則屬木了。古人還有個詞叫「點卯」這個我們留在下一講裡細說。

關於「寅」字就講這麼多,不足之處歡迎大家來補充。

希望通過此講,能讓大家更了解漢字中蘊藏的奧秘,更喜歡漢字。歡迎大家點讚、轉發與收藏。

相關焦點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十天幹的總結」
    《說文解字》之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第十一講:十天幹的總結(天道輪迴的秘密)大家好,今天這一講我們做一下「十天幹」的梳理,包括原始文字筆畫的梳理和其哲學內涵在漢字的組成中,越是簡單的筆畫,我們越要先弄懂它所代表的內涵,否則想學《說文解字》,想弄懂每一個漢字的意思是非常困難且非常繁累的。比如我們要講的下一個字:「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豎」。「丨」這個字的讀音同「滾」,「上下貫通」之意。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醜」
    《說文解字》之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第二講:醜今天,我們依然講兩個話題:第一個:甲骨文是如何產生的?它的製作過程是怎麼樣的?第二個:解讀十二地支的第二位:醜。第一個話題:甲骨文是如何產生的?它的製作過程是怎麼樣的?
  • 「天幹地支」中的刑衝合害詳解
    天幹地支五行陰陽的基礎知識上回已經說過這次來說的是天幹地支的延伸知識即:刑衝合害如何理解記憶大家應該聽說過合婚的話題吧?所以叫做三合三合常用於合作合婚,有人認為合則為吉地支六衝子午衝 醜未衝 寅申衝 卯酉衝 辰戊衝 巳亥衝 如何記憶
  • 算命先生經驗之談:天幹地支的關係詳解
    地支的多種關係1)、地支陰陽屬性寅、辰、巳、申、戍、亥為陽地支子、醜、卯、午、未、酉為陰地支相信很多讀者看到這樣地支陰陽分法,一定會對此表示疑問或不理解,但上述的分法就是餘的日常之使用者,此原理、是以地支所藏天幹的陰陽為陰陽
  • 五行與天幹地支的聯繫
    將天幹與五行搭配,它們的對應關係是:我之水,而辰、戌、醜、未四支不僅屬衰木、衰金,衰水、衰火,同時又都屬土,而且還是四庫,醜本是衰水,水由金生,故醜又是全庫,生亥子(水)而克寅卯(木):辰為水庫,生寅卯(木)而克巳午(火);未為木庫,生巳午(火)而受金(申酉)克;戌為火庫,克申金而受水(亥子)制。
  • 如何推算月份的天幹地支
    如何推算月的天幹地支我們這裡講的年月都是以陰曆為準的,並且陰曆中也不是以春節劃年,初一分月的。年的劃分以立春為準,也就是說,雖然是春節了,但如果沒有到立春,還不能算是下一個陰曆年。月的劃分也不是以初一為準,以農曆節氣為準。昨天說了年的天幹地支推算方法。還有比較好的方法。
  • 天幹與地支的相關概述
    從文獻記載來看,太古時代就已有天幹地支,其中十二地支分別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天幹地支,是應用易學在實踐方面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之一,很多事物的發展規律都是通過它來認知的,具體內容如下:十天幹天幹說的是天上的五氣運行規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
  • 奇門遁甲中的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源於樹木的「幹枝」,是代表時空體系的符號,古人用於記年、月、日、時、方位、數據等 ,年月日時為時間,方位為空間。幹支是中華始祖黃帝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探究五行之情,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天幹,作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地支。2.幹支分別有什麼含義?
  • 天幹地支,六十花甲子
    天幹,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字計序符號,共10個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循環使用。天幹最晚在先商已經開始,明顯的證據是商族領袖之稱號為上甲、匸乙、匸丙、匸丁、主壬、主癸。正式將這十個符號命名為天幹應該與地支有關:幹為主幹,支為分支,兩個相對的命名應當是一起出現的。在商朝開始出現天幹與地支配合用以紀日,使用幹支紀年要更晚一些。 關於天幹何來說法眾多,其中一種是古人根據事物十個狀態排序以定的,視為循環。
  • 詳論天幹乙庚爭合地支寅卯辰三會木局衝申金
    七、大運情況,26歲開始走癸巳運,地支寅巳申三刑,天幹癸水生乙木。在地支的三刑中,是巳火得生而旺,增加了傷官的力量,傷官丙火克月幹庚金。到甲午運,比劫再生丙火,丙火克庚金加力。地支午火克申金,傷官見官。乙未運,還是比劫生傷官。大運只要在南方火運上,都是傷官見官。
  • 天幹地支,你不得不知的傳統文化子醜寅卯-十二地支
    十天幹相對於十二地支而言,則為陽;十二地支相對於十天幹而言,則為陰。天幹與地支的關係猶如樹幹與樹枝的關係一樣,天幹為樹幹,地支為樹枝。甲骨文地支表十二地支的順序蘊含著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子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醜是紐,陽氣在上未降。寅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 「袁天罡奇門遁甲」之天幹地支和六十甲子的內理乾坤
    天幹地支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曆法。
  • 怎樣知道年份的天幹地支
    如何算年份的天幹地支,估計一些網友還是不會算的。(會算的請忽略本文)。如果不是六合彩由香港傳到內地,可能很多人還不會排12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排得很熟練的大叔們估計買地下六合彩都輸了不少錢,天天研究,練出來了……天幹地支相當於樹幹和樹枝,即密不可分,又有主次之分。我國古代以天為大,以地為從。所以自古以來就有人命關天這個成語,(沒有人命關地一說)天與幹相連,就叫天幹。
  • 「十二地支」的含義與詳解
    「十二地支」的含義與詳解古嶽丘壑十二地支最早是和月份有關的,後來引申到年和時辰。因為古人觀測朔望月時,發現兩個朔望月之間是大約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
  • 天幹地支如何配六十甲子?幹支含義是什麼?地支的十二生滅狀態
    十天幹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 天幹地支的起源,也許沒那麼神秘
    在神話傳說中,天幹地支的發明都與黃帝有關。黃帝是中華的始祖,他當年建國時,命大撓氏觀察天地氣機,於是創立了天幹地支。這是比較樸素的說法。皇帝想要阻止血河的流淌,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禱告天地,天上降下了十天幹十二地支,皇帝將十天幹排成圓形,十二地支排成方形,對應天圓地方,那些橫流的血液慢慢凝固下來。大撓氏把天幹和地支配合到一起於是有了六十花甲子,黃帝建國那天據說是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
  • 2020年文化常識入門—天幹地支紀年法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曆法。
  • 最新梳理《四柱格局種類》,天幹地支組合隱藏的秘密
    天幹地支組合隱藏了多少秘密?帶著這些問題來開啟《四柱八字格局》思考之旅。一、入格格局(以出生日天幹為主,查看出生月地支)以日天幹為主,查詢月地支形成的八種格局:正官格、偏官格、正印格、偏印格、傷官格、食神格、建祿格、羊刃格。
  • 傳統文化——天幹地支的稱呼及算法
    天幹地支,又叫幹支,是我國遠古時代的人觀測天象所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天幹有十,地支有十二,兩者相互配合使用,以60年為一個輪迴,這種計年方法,稱為幹支紀元法。至今廣泛運用於曆法、術數、命名、風水等領域。
  • 《神峰通考》十二地支裡究竟藏有什麼天幹
    以上原文出自《神峰通考》地支藏幹,就是指十二地支的毎一個地支都藏有一個、二個或者三個天幹。根據陰陽五行理論,宇宙間存在天地人三才,應用到天幹地支中,天幹代表著陽,象徵著天元,地支代表著陰,象徵著地元,而地支中藏有的天幹則代表著陰陽交合,象徵著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