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講述唐朝盛世時期的影片,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講述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楊玉環)所處的長安城,妖貓盛行的故事,除了玄幻色彩之外,其中還貫穿了兩人的愛情故事,世人相傳的悽美愛情故事的背後,其實還隱藏了權貴玩弄的黑暗。
楊玉環為了愛情,甘願犧牲自己,而唐某人卻為了江山和自己的安危,背棄了諾言,導致了楊玉環的慘死。正因為這樣一個不為人知的慘案,才導致了妖貓的誕生,並且危害世間長達幾十年之久。直到恩恩怨怨被徹底的化解之後,幾個無辜的靈魂最終才得以解脫。
這部由陳凱歌執導的玄幻古裝電影——《妖貓傳》,是改編自日本魔幻系列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可以說是一個日本出使大唐的日本官員所遺留下來的故事。在影片中,也就是由阿部寬所飾演的晁衡,表現的形式有點類似於一種傳記,亦或者是回憶錄。
影片表現方式並不算出奇,故事的內容也不太算新穎,整體來說有點中規中矩,豆瓣評分僅僅只有6.9分,不算高,也不算低。這主要還是得益於其中,美輪美奐的特效場景了,美麗富饒的長安城,以及如詩如畫搬得幻術特效,可以說是繼《無極》之後難得得一種超級視覺得盛宴!
那麼如此豪華的電影製作和投入,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呢?
早些年同樣是陳凱歌導演的《無極》開創了中國第一部特技最多的電影,同時也初次嘗試了國產電影魔幻鏡頭特效的先河,在「完美主義」的趨勢下,《無極》僅僅十一分鐘的宣傳特效片,讓全世界都感到驚嘆!
在靜態背景、動態人物以及優美恰當的配樂結合之下,給我們呈現出了一種難以言表的意境之感,同時還伴有極強的視覺衝擊力。而《妖貓傳》中,海天盛筵的場景,再次讓我體驗了一次那種身臨其境,無法自拔的震撼感覺。
再加上更為先進的特效和場景布置技術,相比於當年的《無極》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看似行雲流水的表面、實則』寸步難行『
或許在我們看來,僅僅是一些特效的製作而已,並沒有什麼太過於糾結之處,但實際上在拍攝的過程中,劇組中的所有人都是吃盡了苦頭。因為導演陳凱歌可是一個出了名的』完美主義者『。
早在2005年之前,負責《無極》影視特效製作的 鍾智行 就曾深深的體會過,並且在此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對在《無極》中所經歷的種種『磨難』,一直記憶猶新、感觸頗深。在一次採訪中,鍾智行表示:陳凱歌導演的要求嚴格,可不僅僅只是一兩個鏡頭效果那麼簡單。
他所追求的是一種意境,或許一個定格畫面已經非常的完美,但如果缺少了陳凱歌導演理解的那種意境,那麼這個』完美『的定格畫面依然不合格。由此可見,陳凱歌對於特效和鏡頭細節的要求有多高了。
著名畫家梵谷的畫,我想大家一定都在課本中看過,作為印象派的畫家,如果我們無法理解他作品中所隱含的意境,那麼一般人真的很難去欣賞他的大作。而意境的體現、運用則是一個大家的基本,意境的體會和理解則是一個欣賞者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這也是為何,有著太多的藝術作品曲高和寡的緣故了。陳凱歌很顯然將一種藝術的要求代入到了影視製作中來,他將電影的製作不僅僅是當作一種商業行為,更是一種藝術的創作。對於藝術家來說,這或許還能接受,但對於藝術涵養不夠的普通影視工作者來說,這無疑有點強人所難。
哪怕是絕大多數的藝人,恐怕也難以自信滿滿說自己能夠輕鬆勝任。可想而知,一部我們普通人看起來並不太出色的影片,拍攝製作起來有多難。
引申:在影片中,有兩個鏡頭就非常的有意境,一個是楊貴妃蕩鞦韆,飄逸的造型,再加上一種難以言表的韻味和神態,活靈活現的呈現出了楊貴妃當時的那種唯美和高潔!另一個鏡頭則是李白題寫詩詞的場景了,「雲想衣裳花想容……」,這句親故流傳的名句,再加上灑脫,不拘小節、甚至有點邋遢的窘迫,不正是我們多年來一直探尋的詩仙模樣嗎?
豪擲千金、只為完美
一個藝術家,對於藝術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尤其是一個執著且偏執的藝術家!在《妖貓傳》中,我們所見到的繁華長安城,並不是特效製作出來的,而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古城』。雖然沒有經歷時間的洗禮,是現代仿製出來的,但卻實實在在的存在。
2012年,為了支持陳凱歌的《妖貓傳》拍攝,湖北襄陽當地政府與企業更是斥資數十億,整整用了六年時間,才為陳凱歌打造了影片中所展現的那座長安城,現實中名為唐城影視基地。不可謂是超級大手筆。
相比於國際影視圈中,《碟中諜》系列為了真實的效果,斥資建造高速公路來說,陳凱歌在這方面的投入,也真的是一點也不承想讓!
當然類似於這種操作,在國內的影視製作中,也不算先河,早在1999年上映的《荊軻刺秦王》中,恢弘的秦王殿同樣也是實實在在為了影視製作而專門打造出來的建築基地。但可惜的是,這部影片並沒有什麼好的反響,票房僅僅1000多萬,嚴重虧本。
那麼如此巨大的投入究竟划算嗎?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卡梅隆更有發言權,《鐵達尼號》以及《阿凡達》可以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都佔據了世界票房的榜首,其影視製作的投入比例也是名列前茅。但似乎卡梅隆從來都沒有為投入是否值得而發愁過。
凡是他執導的電影,似乎投入都不少,很多時候更是不惜十年磨一劍,只為追求完美!在這一點上,陳凱歌或許還沒有達到卡梅隆的那種影響力,但在追求上,他們是不謀而合的。影視製作的投入,其實並不是一種限制。
一部影片的定位是什麼,就已經大致的決定了其投入的比例將會是多少,為了追求極致的票房,那麼投入必然不會小。那種小投入、大回報的個例,實則更多的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機遇。投入和產出成正比,才是一種常態。
影視收入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般單一
或許很多人都會認為,影片的 收入僅僅只有票房,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影視製作的投入不小,但其產出也很高。除了票房收入外,還有版權使用收入,廣告收入,其他衍生產業收入等等。
其中我們尤其可以關注的一個方向,那就是影視基地的租賃收入了。拍攝影片,打造一個影視城,的確需要非常大的投入,但其所能產生的價值,遠遠不止影片本身。試想一下,《妖貓傳》拍攝完成之後的長安城會怎樣?
被拆除?被遺棄?顯然不可能。它們會非常自然的成為一個景點,或者是一個影視孵化的一個長久基地,將會服務很多很多年,甚至成為第二個橫店。電影同樣還會產生一定的宣傳作用,帶動當地的旅遊發展。
如此而來,你還會覺得,為了一部電影打造一個影視城算是『浪費之舉』嗎?這就和為了奧運會打造超大型體育場館是一個道理!
文:雨打屁屁癢
圖:源自於網絡(侵權請聯刪)
均屬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