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重視名字,因為名字是家人給予一個孩子的祝福與希望。但是被祝福的人太多了,重名也就出現了。要是有一個比較稀有的姓還好一些,如果還擁有一個非常常見的姓,那就很難避免重名的困擾。為此一些家長就想盡了奇葩辦法。
這位爸爸呀,因為自己的姓氏太常見,又不希望孩子重名,字典翻來翻去也沒有什麼靈感,終於在絞盡腦汁地想了一整晚之後,給孩子取名「王總好」。爸爸的意思呢,是希望孩子以後無論什麼都好,但是這個名字不說出含義的話,多少會讓人產生誤會。甚至老師因為怕尷尬,上課點名的時候都不敢點孩子。
奇葩名字的影響
一、被同伴嘲笑
小孩子們之間開的玩笑往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小孩子們內心都比較敏感,如果因為家裡人給他起的名字被人取了不好的外號,一遍一遍地被人當面嘲笑的話,多少會產生一些心理陰影,情緒低落,甚至可能造成孩子自卑、自我孤立。
二、影響孩子社交
我國最後一任狀元劉春霖的基地就完全是因為自己有一個好名字。原本的狀元是朱汝珍,卻因為名字裡的「珍」字,與珍妃同字,讓慈禧心生厭惡,又看見劉春霖的名字,覺得「霖」這個字意味著久旱逢甘霖,是好寓意,就直接提了劉春霖為狀元。
雖說封建迷信不可取,但是換個角度想,如果孩子長大進入職場,頂著一個這樣的名字,很有可能也沒有辦法得到領導的賞識,畢竟也不能讓上司一直對下屬說「王總好」。
三、不招老師喜歡
老師是通過名字開始認識每一個學生的,剛開學的時候都靠點名冊,如果孩子的名字取得太奇葩,老師是不會給自己找麻煩點些奇怪名字的。
取名字,家長要避免以下幾個雷區
一、諧音字
小孩子們互相取外號,就最喜歡用一些諧音,這時候孩子的名字剛好諧音字很奇怪的話,就難免會被小夥伴們嘲笑。比如說杜江和霍思燕的孩子「嗯哼」,全名杜宇麒,就被自己的小夥伴喊「肚臍眼」,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孩子還委屈得要哭出來了。
二、奇葩名字
現在有的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名字不重複,無所不用其極,之前還有人在知乎上發問,能不能給自己的孩子取名叫劉嗶哩嗶哩。網友都看不下去了,直接評論道,「孩子恨你是一定的」。
三、生僻字
除了取一些長名字,其他名字避免除名之外,還有的家長使用一些漢字庫裡都沒有記載的生僻字。這樣的名字雖然辨識度是夠了,但是上戶口,在醫院輸入病例,辦一些證件,登記的時候都很不方便。
四、太大的名字
老一輩都說孩子的名字啊,不能取得太硬,太大,賤名好養活。孩子的名字寄託了家長對他成長的祝福和期望的,名字取得太大,孩子身上擔負的期望太重了,很難有名字那麼好的發展。
取名字一直是一門學問,尤其是現在人口越來越多,姓名重複率越來越高,能不能取出一個讓孩子和家長都十分滿意的名字,也是一門考驗家長的技術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