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後,家長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為孩子取名。誰不希望孩子的名字響徹呢?可若是碰上比較少見的姓氏,取名真的會難壞家長的,因為他們怎麼取名都會有些尷尬。
這不,孩子的爸爸姓「車」,這個姓氏確實很特別,因此在取名字的時候,爸爸可謂是絞盡腦汁。為了讓兒子的名字能夠搶眼一些,終於過濾了很多字之後,選擇了一個爸爸認為比較霸氣的名字,並且絲毫不猶豫的就給孩子去上了戶口。
但是上幼兒園之後,老師卻家訪找爸爸談話,說完了孩子在校的表現之後。老師糾結半天開口,希望爸爸能給孩子換個名字。因為爸爸給兒子取名單字「震」,若是跟其他的姓氏連在一起也沒關係,但偏偏跟「車」連在一起。老師表示,在幼兒園實在不好意思開口叫孩子名字。
確實,這個名字很尷尬,可能現在小朋友覺得無所謂,但若是到了青春期之後,這樣的名字勢必會引來他人的嘲笑,很可能會成為他人眼中的笑話。其實關於名字的慘案不少發生,有女生名叫「賴月京」,還有男生名叫「秦壽生」。只想說,家長在取名時過於隨意,給孩子的傷害或許就是永久的。給孩子取名務必要牢記這幾個方面,這樣才不顯得尷尬。
一、有諧音字要改掉
在上戶口之前,相信家長一定糾結了很久,這時建議把選擇好的名字多念幾遍。要確保名字沒有任何諧音,不會讓別人產生不好的聯想。或者可以把名字告訴其他親朋好友,讓大家幫忙參考下,畢竟人多更能分辨是否會鬧笑話。
二、選擇常用的漢字
給小孩取名,建議選擇那些常用字,這樣方便孩子認識,也方便他去介紹。說真的,名字無非就是一個代號,重點還是希望別人能夠認識。若是取了生僻字,很可能會導致別人不熟悉,這樣的話就避免不了尷尬。若是總被別人問這是什麼字,相信是特別尷尬的。
三、名字不要取太長
最近幾年,好些家長給孩子取「假複姓」的名字。把父母的姓氏都融入到名字中,於是名字就變成了四五個字,甚至更長。說真的,這樣的名字讀起來並不順口,甚至有些姓氏強行加在一起,讀起來不通順且拗口。
取名字也是一種文化,家長可以參考古詩詞,從中尋找取名的靈感。但是切勿去模仿別人,因為同名的話也很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