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燕歸來,平時喜歡看歷史故事,如果您也喜歡歷史歡迎關注我,我們可以互相分享不同的觀點,互相學習,學到更多獨特的歷史知識。
明代有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四人,號稱「江南四大才子」。
祝枝山,江蘇吳縣人,明代著名書法家,因長像比較奇特,因此自嘲醜陋無比,(自黑型人物)又因右手有多枝手指,所以自己號稱枝山,實際他的真名叫祝允明。
擅長書法,以狂草著名,書法自成一格,喜歡飲酒,與唐伯虎是莫逆之交,經常往來不用通報,臨別時也不相送,不過在唐伯虎人生之路最後一程時無錢安葬,是祝枝山解囊相助安葬了唐伯虎。
祝枝山的的科舉仕途比較坎坷,十九歲中秀才,五次參加鄉試,後七次參加會試沒中。搞笑的是連他的兒子祝續都比他早一次中了進士,於是祝枝山斷了科舉的念頭,以舉人選官,開始在廣東興寧縣任知縣,後來轉任為南京府通判,不久稱病還鄉。
文徵明,也叫文徵明,生於江蘇蘇州,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
出身比較好,父親是武官,六歲時母親去世,撫養於外祖母家,性格內斂,比較遲鈍。但他的父親一直認為他會大器晚成,對他期望很深。
有意思的是,他曾和唐伯虎一起去應天府鄉試,大榜貼出,唐伯虎高中第一,而文徵明上下大榜找了幾番,發現自己連名字都沒在榜上。
他在四大才子中壽命最長,九十歲高齡為別人寫墓志銘,還沒寫完,執筆安然離世。
唐伯虎,他的命運比較坎坷,十六歲時就在應天府鄉試高中第一名,少年得意,意氣風發。可是家中接連發生變故,親人,父母,妻子與孩子相繼離世,給了他致命的打擊。
加上仕途的不順,捲入科考舞弊案,有了牢獄之災,再不能入仕途,只能埋沒於書畫間,雖然成就了他一代名畫家,可那只是死後,生前窮困潦倒,靠賣字畫為生,靠朋友救濟勉強度日。死後無錢安葬,是祝枝山出資和朋友將他安葬。
周文賓,傳說中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在許多電視劇中,都將周文賓和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合稱四大才子。但史書中並沒有關於周文賓的記載。事實證明歷史上沒有這個人,周文賓這個人是電視劇裡的人物。有「吳中四子」,指的是唐、祝、文、徐,徐指的是徐禎卿,他是明代文學家,詩人,他的詩風格清朗,但不通書畫,性格也與前三位不同。大概這個緣故,後來的文人就編造了一位相貌堂堂,天資聰明,文採過人的周文賓。
說一下徐禎卿,中過進士,雖然文採過人,但因為長得醜,不能入翰林,所以當了大理左寺副(相當於辦案人員的小助理),死於京城,年僅33歲,是四大才子中壽命最短,過世最早的。
燕歸來說:唐伯虎名氣最大,很多人都知道他,他最大的成就不是字畫有多出名,也不是才氣有多出名,我反而認為他最大成就是結識了祝枝山這樣的朋友,落魄的時候身邊能有這樣的人也算是唐伯虎的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