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針對近日低溫冰凍天氣再次發布防護生產技術措施

2021-01-09 瀟湘晨報

據氣象消息,受寒潮影響,29日到30日我市有大風、強降溫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31日到1月1日早晨最低氣溫降至-5~-6度,山區-7~-10度,有嚴重冰凍。針對低溫冰凍天氣可能會對我市水果、茶葉、蔬菜、花卉、竹、糧油等產業造成影響,建議做好以下防護生產技術措施:一、對於大棚設施栽培的水果、蔬菜、花卉等,及時做好大棚設施加固及薄膜修補,及時關閉蓋緊大棚天窗(頂膜)和裙膜,進行保溫防凍,防止通風漏氣;根據棚內植物需要,有條件的可採用雙膜覆蓋或必要時採用棚內燃燒柴草、電熱等加溫方式提高棚內溫度;低溫天氣過後若遇連續晴朗天氣,注意觀測棚內溫度,防止棚內溫度過高,必要時掀裙膜通風降溫;受凍嚴重的植物枝葉,要及時剪除並清出棚外,待恢復生長後,葉面可噴施一次甲基託布津等廣譜藥劑,防止病害發生。二、對於今年秋季新移栽的茶苗,因根系尚未完全恢復生長,在茶樹根莖部覆蓋稻草等作物秸稈、雜草,不僅可保溫防凍,促進茶樹根系生長,還可起到顯著的保墒防旱、抑制雜草生長的作用。而對越冬前已揭去遮陽網的茶苗苗圃,需重新覆蓋遮陽網與薄膜,加固棚架,防止大風颳開拱棚,凍傷茶苗。三、對於我市枇杷、柑橘等果樹生產建議以下兩條防凍措施:(1)白砂枇杷、紅美人等果樹及橘苗圃地可採用束草、薄膜覆蓋等防凍措施,未採收的紅美人等柑橘及時搶收;山凹、窪地等冷空氣易沉積地區枇杷園,局地氣溫較低時應及時燻煙,以提高溫度,防止凍害發生;(2)水源充足、條件較好的紅美人橘園、枇杷園,可選擇噴水或灌水,有利於減輕寒潮對樹體生長的影響。四、對於蔬菜生產建議以下兩條防凍措施:(1)採用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必要的藥劑防治要合理用藥,低溫期可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1-2次,增強植株抗性。(2)對露地栽培的蔬菜根部進行培土、浮面覆蓋稻草、遮陽網等,減輕凍害發生。五、我市雷竹採用覆蓋技術已從12月中旬開始陸續出筍,本輪較強的降溫對正值出筍期內的雷筍可能會造成一定影響,建議以下防範措施:(1)當溫度降低至-3℃以下,及時對雷筍做好套袋、覆蓋礱糠等防凍增溫措施;(2)在冬季低溫大風來臨之前,及時對竹子進行鉤梢,可極大地增強抗雪壓、風害、凍雨危害的能力。六、對於大(小)麥、油菜等大田作物建議採取以下兩方面措施做好應對:(1)加強開溝排水:要抓緊利用晴好天氣及時清溝理渠,疏通田間三溝,以確保雨雪天氣能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止凍害。(2)強化科學施肥:當前施肥管理應遵循有效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的原則。建議農戶重點增施磷肥、鉀肥,提高作物抗寒防凍能力。

相關焦點

  • 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派員參加全國小麥綠色優質生產技術培訓班
    12月7日-8日,全國小麥綠色優質生產技術培訓班及2020年中國小麥產業發展暨質量發布年會在河北石家莊市舉辦。來自全國11個小麥主產省農技推广部門代表和有關科研院校、加工收儲企業、種子企業、生產服務公司及合作社代表約300餘人參加了會議。
  •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提醒菇農:低溫寒潮天氣要注意平菇栽培管理
    近日,北京市氣溫驟降,市氣象局發布了大風和寒潮預警,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提醒菇農,在低溫寒潮天氣下生產平菇應注意以下幾點:     1.菇棚保溫措施:為了在寒冷天氣下大棚快速升溫,低溫天氣來臨前應做好舊棚膜更換或清理工作,並及時修補毛氈、棉被等覆蓋物的破損處,採用雙膜覆蓋或棚內南側懸掛遮陽網可顯著提高棚溫,堵緊風口,避免冷空氣入侵,掛好菇棚門帘,減少進出菇棚次數,檢查並加固棚架,拉緊壓棚膜,防止大風雨雪天氣造成損失。
  • 我市發布低溫冰凍災害預警
    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近日,我市將出現一段低溫冰凍天氣。1月6日,市應急管理局發布低溫冰凍災害預警信息,提醒市民防範強寒潮天氣。據市氣象部門預報,1月6日起,我市將出現一段低溫冰凍天氣,6日夜裡至8日我市平均氣溫將下降6℃至8℃,7日至8日早晨最低氣溫-6至-8℃。
  • 蒸湘區:戰低溫 保冬安 科學應對低溫冰凍天氣
    紅網時刻衡陽12月16日訊(通訊員 曾曉姣 記者 譚倩)近日來,因遇較強雨雪低溫天氣,且持續時間長。對此,衡陽市蒸湘區各相關部門科學部署、積極應對、快速行動,加強監測預警、應急值守、保障供應、救助救援等相關工作,織牢織密安全防護網,確保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安全。
  • 抗凍技術推廣 線上、線下相結合服務模式
    1月8日,記者從福建省漳州市科技局獲悉,在冷空氣來臨前,為防範低溫災害,減少災害損失,該局及時啟動應對工作,發動省、市、縣三級科技特派員趕赴田間地頭,指導掛鈎企業、合作社及農戶做好防寒防凍工作。截至發稿,漳州市科技特派員下鄉開展防寒減災工作1110多人次,幫扶企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戶210多家,受益農民5800多戶,在3000多畝農田推廣防寒抗凍技術,預計可減少經濟損失上億元。據介紹,受強冷空氣影響,2020年12月30日起,漳州市氣溫明顯下降,降溫幅度達8℃—11℃,大部分縣(市、區)出現寒潮天氣。
  • 雲南省農科院發布農作物抗寒減災技術措施
    摘要:1月11日,雲南省農科院發布農作物抗寒減災技術措施,指導農戶和各類經營主體開展防災減災工作。   近日,雲南省大部地區迎來強降溫天氣,多地發布寒潮預警。
  • 日照市種植業生產應對雨雪寒潮天氣管理技術措施
    各區縣農業農村局(經發局、社會事業局):根據省、市氣象臺重要天氣預報,預計12月28日夜間到31日我市將出現雨雪、寒潮天氣,此次大範圍雨雪和寒潮天氣可能對我市農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為預防寒潮天氣對農業的影響,降低農業生產風險,科學做好應急管理,建議採取以下措施:一、小麥一是鎮壓劃鋤。鎮壓可壓碎土塊,彌封裂縫,沉實土壤,減少水分蒸發,提升地溫,可有效抵禦低溫凍害。鎮壓過後進行劃鋤,可疏鬆表土、增加土壤通氣性、提高地溫,對於抵禦凍害以及凍害產生後的補救都有顯著效果。二是澆水防凍。可以在降溫之前灌水,能夠有效抵禦早春凍害。
  • 「四個到位」做好低溫天氣應對工作
    本報訊 12月15日全市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視頻調度會議召開結束後,中方縣瀘陽鎮「四個到位」切實做好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應對工作。思想動員到位。鎮黨委迅速召開黨政班子成員、鄉鎮站所、各村支部書記、主任參加的「切實做好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防範工作緊急會議」,下發《關於切實做好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防範工作的緊急通知》《歲末年初安全風險提示》等文件,統一思想認識。組織領導到位。
  • 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為現代農業注入新活力
    近年來,中山市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簡稱「市農科中心」)著力開展引進和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工作,並堅持以每年舉辦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會作為重要手段,加快良種良法的引進示範推廣,全方位提升中山市農業生產種植效益和管理技術水平,為推進中山市「糧食安全生產」和「菜籃子工程」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 雨雪冰凍天氣持續 福建啟動重大氣象災害III級應急響應
    雨雪冰凍天氣給當地交通、電力、農業生產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影響,建寧縣多部門聯動,以「動」制「凍」,做好各項防寒防凍工作。7日上午,當地公安、路政、鄉鎮等多部門在閩贛交界處的建寧縣裡心鎮205省道上黎路段和巖上路段開展清障工作。 楊民東 攝當天上午,在閩贛交界處的建寧縣裡心鎮國道528線上黎路段和巖上路段,大雪紛飛,多處路面結冰。
  • 陝西:切實做好雨雪冰凍天氣應對工作
    各級政府和公安、交通、應急、住建、農業農村、林業、氣象、自然資源、文化旅遊、消防救援等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迅速部署,夯實責任,快速反應,認真抓好安全風險防範工作落實。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會商評估、預測預警,認真分析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可能帶來的影響和危害,拿出有針對性的管用有效措施,切實加以防範和應對。
  • 南方電網4萬多人備戰低溫雨雪冰凍天氣
    新華社廣州12月20日電題:南方電網4萬多人備戰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新華社記者吳濤在廣東韶關220千伏關廊線覆冰最嚴重線段,山間寒風嗖嗖,茫茫白霧中,視線可及之處,只見幾個身穿深藍色防寒服的巡線人員在走動。
  • 石衝囗鎮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應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工作
    (圖為會議現場)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羅賢求)12月15日,新化縣石衝口鎮召開疫情防控與應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工作會議,全面部署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應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工作。會議指出,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我們要高度警醒,時刻繃緊疫情防控弦,充分認識到冬春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複雜性和艱巨性,始終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堅決克服各種厭戰情緒、麻痺思想、鬆勁心態,認真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工作,做到機制不變、標準不降、力度不減、措施不松,切實鞏固好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 氣象部門發布寒潮天氣防範建議
    一、農業寒潮天氣防範建議 為應對低溫凍害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已成熟果蔬應抓緊採收,在田作物要根據作物種類,因地制宜採取措施,減輕低溫影響。寒潮後待天氣回暖,要抓緊整地,搶時間補種、改種耐低溫的短期葉菜類,儘快恢復生產。 對於已成熟的柑橘、香蕉、火龍果和青棗等水果,要抓緊採收,及時合理施肥。寒潮來臨前,針對易受凍的枇杷、番石榴等,要注意因地制宜採取燻煙增溫、樹冠覆蓋等措施。對於黑木耳等大田室外栽培食用菌,在寒潮來臨前兩天停止噴水,提高抗凍能力。
  • 冷水灘區高溪市鎮:「四個確保」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羅松 何鋼橋)「天氣寒冷,我們給您送來了棉被和棉衣,千萬不要受凍!」近日,冷水灘區高溪市鎮政府的工作人員來到該鎮的特困戶和孤寡老人家中,給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面對目前持續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高溪市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做好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防範應對工作,確保人民群眾安全度過降雨降溫冰凍時期。
  • 戰「疫」生產兩不誤 省農業農村廳加強春季農業生產技術指導
    為保防控生產兩不誤,確保全面實現小康之年農業豐收,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湖南農業雜誌社組織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積極開展線上線下農技諮詢服務的同時,就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做好蔬菜、茶葉、油菜、玉米、柑橘等主要農作物的生產,提出了多項詳細的技術指導方案,供廣大農戶參考。為方便查閱,該生產技術指導方案將通過「湖南農業12316」(省農業農村廳官方微信公眾號)和「瀟湘三農」微信公眾號同步推送。
  • 省農業環境總站赴亞太託盤公司考察調研
    2020年12月11日省農業生態環境總站丁凌志副站長,施俊生科長,市農業農村局鮑蓓蓓總農藝師,專程來蕪湖亞太通用託盤包裝有限公司調研農業地膜垃圾塑料綜合利用項目,市農業農村局環保站站長吳支行,灣址區農業農村局菸草管理科胡孝東科長陪同調研。
  • 「寒潮來襲」福清發布重要天氣預警 提醒:做好農業防範
    東南網12月28日福清站訊(記者 黎臻懋)昨日,福清市氣象臺發布「寒潮警報」「低溫預警Ⅲ級」和「大風預警Ⅲ級」預警報告。報告稱,受強冷空氣影響,12月30日至1月2日福清市氣溫將明顯下降,最低氣溫過程降溫幅度可達9~10℃,局部可超過11℃,將達到寒潮標準。
  • 吉林省抓「早」抓「實」應對罕見雨雪冰凍天氣
    暴雨、凍雨、暴雪、降溫、大風「組團」齊至,11月17日至20日,吉林省遭遇罕見雨雪冰凍天氣——「吉林氣象記錄史上前所未有」,給城鄉生產生活秩序帶來嚴重影響。氣象部門實時監測雨情、雪情、冰情,超前提供預報預警,發布氣象服務信息10期、預警信息266條。電力部門累計投入搶修隊伍700餘支、人員5萬餘人次、車輛7172臺次、發電車20臺、發電機100臺。農業農村部門加強設施農業管理,指導農民做好糧食管護工作,防雨雪淋溼發生黴變。住建部門組織全省6萬餘名環衛工人,動用清雪、運輸等各種車輛1萬餘輛上街清雪,園林部門及時清理因災受損的樹木殘枝。
  • 2020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遴選結果公布
    3 玉米機械籽粒收穫高效生產技術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 內蒙古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