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沒有「鉛」的鉛筆,如何走進了千家萬戶?

2021-01-14 螺螄歷史

期末步伐臨近,各類考試也將「如約而至」。相信每每考試前,老師總會提醒同學們備好2B鉛筆。鉛筆這一龐大的家族是如何發展起來的?2B鉛筆又是如何脫穎而出成為考試答題的「香餑餑」?今天螺螄君為大家探尋鉛筆這一神秘家族的發展史……

眾所周知,鉛筆芯裡實際上並不含鉛,它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然而翻開鉛筆的發展史我們會發現早期的書寫工具與金屬還頗有淵源……


早在古羅馬時期,抄錄員使用細金屬杆(含鉛)在紙莎草紙(早期紙張)上留下一個個簡潔但可讀的標記。這種金屬筆在拉丁語中被稱為「penicillus」(意思為小尾巴,後英語稱為「pencil」)。


14世紀,荷蘭人將金屬鉛安上木柄,用以在牧羊及草紙上做標記,取名鉛筆。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提及現代鉛筆的淵源,不得不從一場暴風雨談起……


1564年的一個晚上,英國的博羅代爾(Borrowdale)地區遭遇罕見的暴風雨襲擊。狂風把一棵棵巨大的橡樹連根拔起。暴風雨停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在樹根下有一種黑色的固體礦物質。

人們還發現,這種礦石可以畫出黑色痕跡。當地的牧羊人開始用這種東西在羊身上做標記以便辨認。後來他們又把它切成小棍條賣予當地商人,以便商人在裝貨的筐簍上做記號。此後,城裡的工匠把它磨成細棒狀沿街出售,並稱之為「標記石」。為了獲得穩定的原料來源,城市裡的工匠們還聯合買下了博羅代爾的礦山,並將該原料取名為「博羅代爾礦」。


由於當時化學尚未發展完善成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誤認為這種礦石是金屬鉛的分支,因而將其製作的筆稱為「鉛筆」。當然這種「鉛筆」的缺陷在於易折斷且易使人們的手染上其顏色。為此當地人們就用細繩子把「鉛筆」纏繞起來,隨寫隨解。後來,石墨被插入挖空的木棍中,木質「鉛筆」由此誕生。

在石墨發現後數個世紀裡,英格蘭始終壟斷著鉛筆的生產。早期的鉛筆多採用手工作坊生產,產量及穩定性比較有限。直到17世紀,這種情況在歐洲大陸發生了改變。


1660年,德國人施德樓(Staedtler)發明了以石墨做筆芯的鉛筆,打破英國在該行業的壟斷。在此後很長一段時期內,「施德樓」一直成為德制鉛筆的一張名片。18世紀時德國已形成專門生產鉛筆的作坊。

1761年,德國紐倫堡一家工廠主人卡斯特發明了筆芯嵌入木條技術並形成了簡單的生產線。鉛筆行業由此走上機器生產之路。1841年,卡斯特之孫洛塞使用輥軋技術製成六角形筆桿,這種生產技術直至現在仍被使用。至19世紀40年代,施德樓公司已經能製造出63種大小、型號、功能各異的鉛筆。這一時期在施德樓、藝雅和其他公司的推動下,一個活躍的鉛筆行業在工業革命中得以持續發展。

截止至18世紀末,世界上只有英、德兩國能生產鉛筆。拿破崙戰爭後,英、德兩國切斷了對法國鉛筆的供應。這對於彼時尚依賴繪製圖紙作戰的軍隊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

為擺脫英、德控制,拿破崙令法國化學家孔德在法國境內尋找石墨礦並製造鉛筆。但法國產的石墨儲量少,質量差。孔德便在石墨中摻入一定比例的粘土並放至窯中燒制,製成了當時世界上既好又耐用的鉛筆芯。


根據在石墨與粘土的不同比例,生產出的鉛筆芯的硬度、顏色深淺也呈現出一定規律。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鉛筆上標有的H(硬性鉛筆)、B(軟性鉛筆)、HB(軟硬適中的鉛筆)的由來。

至19世紀末,隨著石墨礦枯竭及家族企業經營進入瓶頸期,德國鉛筆製造業日益衰退。而在大洋的另一邊,此時充滿活力的美國成了使鉛筆行業發揚光大的樂土。


美國古老的文具製造商——輝柏公司的創始人約翰·艾哈邁德·輝柏出生於德國斯坦恩。他與兄長羅塞爾接手了家族的鉛筆企業。他們在設立美國分公司、與美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被新大陸深深吸引。1872年歐洲廠房的一場大火成為促動他們「鉛筆移民」的契機。進入20世紀,輝柏公司在北美大陸的鉛筆更是以讓人眼花繚亂的方式推陳出新。相伴而生的還有削筆機、筆帽等相關行業。

Faber-Castell,

從Kaspar Faber在他的小作坊裡生產了世界上第一支鉛筆起,是歐洲最古老的工業企業之一。▼

無論何種考試,老師沒少提醒同學們須提前備好2B鉛筆。是什麼原因讓2B鉛筆成為各種考試填塗答題卡的「香餑餑」?


如上所述,鉛筆芯並不由純石墨製成。「H」、「B」等字母分別代表鉛筆的硬度及軟度(即石墨含量),如「B」前面數字越大,鉛筆中石墨的含比就越大,這支鉛筆的黑度也越深;「H」前面的數字不斷增加,鉛筆的硬度也隨之增加。

2B鉛筆濃度較深,又可輕易用橡皮擦除且不留明顯痕跡,因而2B成為目前各種標準化考試統一規定使用的鉛筆濃度。目前考試閱卷機普遍採用紅外感應炭技術,鉛筆炭(石墨)的濃度與填塗區域的面積大小成為機子識別選擇題答案的主要依據。如果石墨濃度過低,則無法識別;而石墨濃度過高則易造成暈染(至其他區域)而無法準確識別,從而造成誤判。因此,2B鉛筆成了填塗答題卡的最佳選擇。

文案:李佳濱 | 編輯:廖  璐

原創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繫:

螺老師 18969909657(同微信)

今天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啦~

感謝耐心閱讀,喜歡一定要「在看」

每天5分鐘,成為朋友圈的歷史百科小達人

「星標」置頂不僅準時還不迷路哦!

相關焦點

  • 沒有「鉛」的鉛筆,是怎麼進入我們的生活的?
    相信每每考試前,老師總會提醒同學們備好2B鉛筆。鉛筆這一龐大的家族是如何發展起來的?2B鉛筆又是如何脫穎而出成為考試答題的「香餑餑」?今天螺螄君為大家探尋鉛筆這一神秘家族的發展史……鉛筆無鉛?眾所周知,鉛筆芯裡實際上並不含鉛,它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 小學生用筆為什麼從鉛筆開始?
    說到寫字,古人離不開的是「筆墨紙硯」,可是到了現代,人們更習慣用硬筆,就是鉛筆、鋼筆、油筆之類的。從孩子上小學開始,鉛筆是孩子接觸的第一類筆。說到鉛筆,其實它在中國的歷史真的不算長,畢竟在貫穿中國歷史的兩千多年時間裡,毛筆才是唯一的寫字工具。中國1932年在香港九龍建立第一家大華鉛筆廠。其後相繼建成北平中國鉛筆公司和上海華文鉛筆廠,均為半成品加工廠。1934年在上海建立中國標準國貨鉛筆廠,開始自製鉛芯和著手研究採用國產原料製造鉛筆。
  • 學習素描該如何選擇鉛筆,什麼樣的鉛筆才好用
    很多初學者,由於之前沒有接觸過素描,都會問及這個問題,本文就對此作出詳細解答。鉛筆其實沒有鉛,鉛筆芯的主要原料是石墨和黏土,所以鉛筆芯無毒。鉛筆有很多型號,芯的硬度(深淺)表示,一般用"H"表示硬質鉛筆,"B"表示軟質鉛筆,"HB"表示軟硬適中的鉛筆,"F"表示硬度在HB和H之間的鉛筆。
  • 繪畫中素描速寫的鉛筆、炭筆、碳鉛的區別和作用
    鉛筆細膩,刻畫細膩,易深入.適合主題細緻刻畫,缺點易反光,容易畫膩. 碳鉛,結合了炭筆和鉛筆的一種特性筆,既有炭筆的效果,也有鉛筆的潤滑細膩,缺點就是即達不到純碳的效果,又沒有鉛筆細膩好看
  • 鉛筆中的筆芯,究竟是如何放進去的?看完解開你多年的疑惑
    鉛筆中的筆芯,究竟是如何放進去的?看完解開你多年的疑惑相信小夥伴們小時候都用過鉛筆吧,你們在用鉛筆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鉛筆中的筆芯的筆芯是如何放進去的呢?是不是在木製品上呢?讓我們一起來看吧。小夥伴們應該也注意到了鉛筆的木頭是分兩半的,而鉛鋅就是在兩塊木頭沒有合在一起的時候,先用專業的工具將木頭畫上合適的腹瀉,之後再將鉛芯放進去,而另一塊木頭也一樣這樣將兩塊木頭和並在一起,再經過擠壓就完成了一根鉛筆的製作了,現在說就像這樣,這樣鉛筆像我們平常腦補的那樣,在木頭上打洞,再塞塞心,是不是很神奇呢?
  • 科學原理一點通——鉛筆不含鉛,為啥叫鉛筆?
    鉛筆,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文具之一。很多人學寫字,都是從使用鉛筆開始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鉛筆雖然含有「鉛」字,卻與鉛沒有任何關係。1564年,英國一個牧羊人偶然間發現了黑色的礦物質——石墨,也就是鉛筆芯的主要原材料。
  • 80多歲的中華牌鉛筆,還是年輕人的選擇嗎?
    哪怕利潤再低中華牌鉛筆也必須存在6月11日下午4點,一對老夫妻走進黃浦區福州路上一家文具店,對琳琅滿目的精美文具視而不見,只想找一種普通的鉛筆。鉛筆擺在美術區的貨架上,從上至下,藍色的施德樓鉛筆、彩色的思筆樂鉛筆、墨綠的三菱鉛筆、原木的馬可鉛筆……以及,國人最熟悉的綠杆竹葉印花的中華牌鉛筆。
  • 中國最早的鉛筆
    不過在文化人的眼裡,那支「筆」不是鉛筆卻是毛筆。但是從另一角度探究,中國歷史文獻裡起碼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使用鉛筆的記載。 東漢明帝創修的《東觀漢記》裡曹褒「寢則懷鉛筆,行則誦讀書」。南朝梁文學家任昉在《為範始興作求立太子宰碑表》中有「人蓄油素,家懷鉛筆」的描述。
  • 「咬鉛筆致鉛中毒」?官員妄言也是病
    對此,網友@作業本調侃道:鉛筆在作業本上寫了這麼多年,我並未因此鉛超標。鉛筆裡無鉛,麵包車裡沒有麵包,老婆餅裡沒有老婆,魚香肉絲裡沒有魚,雷峰塔裡沒有雷鋒……該官員腦子裡沒有智商。「咬鉛筆中毒」的黑色幽默到底鉛筆裡面有沒有鉛,不如先給這位鎮長做一下科普。據浙江一家鉛筆廠工作人員介紹,鉛筆裡不含鉛,主要是石墨。
  • 用了一代又一代的鉛筆,有什麼樣的故事?
    鉛筆鉛筆,是我們上學時最開始的學習工具,還是我們以前的發洩工具。幾乎每個人在孩童時第一次用鉛筆都會給鉛筆留下牙印,甚至含在嘴裡。而我們的老媽就會說:「鉛有毒,不要含在嘴裡!」鉛筆生產中哦,其實這就是鉛筆!大家應該能從「麻繩筆」這個名字知道鉛筆以前的樣子。很早以前,人們製作了鉛棒,又發現鉛會留下印記,於是,人們用麻繩綁上鉛棒,做成了當時的鉛筆。
  • 為什麼工程製圖不允許用自動鉛筆?
    題主土木工程專業,學習工程製圖,老師不允許用自動鉛筆,明明也有合適的鉛的類型首先自動鉛筆的細鉛化(1.0mm以下稱為細)始於大半個世紀之前 六十年代末0.3mm就開始賣了 自動鉛筆的細鉛化就是為了製圖用的 老師要求用木桿鉛筆的原因製圖有很多地方要求線幅是不一樣的 我國自動鉛筆發展較晚 老一輩製圖員基本都能夠用木桿熟練畫出不同的線幅 但因為自動鉛筆早就齊備了各種口徑
  • 讓綠色家庭理念走進千家萬戶
    讓綠色家庭理念走進千家萬戶 2020-12-10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湘東| 科學家教宣講活動走進千家萬戶
    湘東 | 科學家教宣講活動走進千家萬戶 2020-07-07 0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博物館,換個姿勢走進千家萬戶(人民時評)
    這啟人深思:如何吸引更多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受眾走進博物館,博物館的未來發展應該何去何從?近年來,我國博物館行業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在數量與質量兩個方面同步發展。博物館數量從改革開放初期的300多家增加到現在的5300餘家,免費開放的博物館不斷增多,為更多人「解封」展櫃裡的歷史、讀懂文物裡的故事提供便利。
  • 你知道鉛筆的製作過程麼?一起來了解一下
    從文明誕生以來,人們一直在使用各種工具留下的記號,但鉛筆其實是起源比較早的產物,而它起源的地方就在湖區!僧侶們發現石頭竟然能寫字,這塊無意間發現的純石墨曾被他們誤以為是金屬鉛,帶著嘗試的心態,他們把石墨切成條,用繩子纏繞起來。就成了當時的新工具——鉛筆。
  • 鉛筆、炭筆、鋼筆這麼多筆!素描前到底如何準備?
    素描作畫工具種類很多,如鉛筆、炭筆、炭條、鋼筆等,通常情況下,鉛筆適合小尺寸畫面,很少用用於大尺寸畫面;鋼筆則適用跟小尺寸畫面,在插畫上用的比較多;炭筆同鉛筆類似,同時可結合炭條和炭精棒使用,用於大尺寸畫面;不同工具的使用,所得到的藝術效果各不相同。基礎繪畫當中常用到的是鉛筆和炭筆,便於學習繪畫,它能更好地被初學者所掌控。
  • 中國「鉛筆人」的自強之路:筆筆都是愛國情
    第一批產品便是低檔「飛機」牌鉛筆,售價每羅(12打144支)2.4銀圓。儘管售價高於同檔次的日本鉛筆,但在當時反對日貨、提倡國貨的形勢下,中鉛的「飛機」牌低檔鉛筆很快在中小學生裡贏得了一定份額的市場,打破了鋪天蓋地洋貨鉛筆的局面。抗戰全面爆發前夕,中鉛生產出全部國產原料的新產品——「完全國貨」低檔「飛機」牌鉛筆,成本僅為每羅1.2銀圓。
  • 畫畫到底是鉛筆好還是炭筆好?
    作為一個美術生,畫畫肯定避免不了糾結到底是用炭筆還是用鉛筆,炭筆和鉛筆到底哪個好?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炭筆和鉛筆的區別。首先炭筆分為硬炭,中炭,軟碳。炭筆顏色較深,線條相比鉛筆比較粗糙也就是炭筆的顆粒感更強一點,而鉛筆分為H系列和B系列,也就是硬鉛和軟鉛,硬鉛的H數越大則越硬,顏色越淺,軟鉛B數越大則越軟,顏色越深,現在市面上有著6H到14B,可供選擇的也就越多。但是鉛筆會反光而炭筆不會。對於速寫來說,炭筆和鉛筆各有利弊,鉛筆的線條更加流暢,炭筆的線條較為粗糙但是炭筆畫出來給人的視覺衝擊力更強。
  • 私有雲能像冰箱、彩電一樣走進千家萬戶麼?
    在袁斌看來,私有雲應該像家用電器一樣走進千家萬戶,就應該像冰箱、彩電那樣,家家都有。對普通用戶來說,雲計算的確是迫在眉睫的需求,手機存儲越來越大,換手機、換電腦,總是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導數據,我們每天都有許多照片、聊天記錄等數字存儲需求。
  • 廣安鄰水:讓電子商務走進農村千家萬戶
    要突出示範引領,加快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通過電商產業園、物流激散中心、商務示範基地建設,精心打造一批電商示範鎮、示範村,引領全縣電子商務走進農村發展。同時,要突出平臺搭建,積極培育引進電商骨幹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出臺優惠政策,招引一批電子商務經營主體,輻射帶動農村電商產業的加快發展。